王艺猛
摘要:音乐与舞蹈,从产生那天起,它们就像一对孪生姐妹,密不可分。我们中国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上古时代,人们还没有语言文字的时候,却有了舞蹈。人民群众通过肢体、通过声音传递情感,表达着思想。作为舞蹈的灵魂,音乐占据着舞蹈中最为重要的位置。并且近年来群众舞蹈中多流行于藏族舞曲,所以本文以藏族舞蹈为主展开论述。
关键词: 藏族舞蹈 音乐节奏 群众 风格
一、音乐节奏对舞蹈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一)音乐与舞蹈的联系
舞蹈与音乐的关联,从根本上来说,我认为是舞蹈离不开音乐,舞蹈需要通过音乐,来更好的体现它的情感。随着社会的发展,舞蹈的语汇丰富了,舞蹈与音乐的关联反而更为紧密,舞蹈需要音乐的烘托,需要音乐的激发和强化才能将舞蹈更完美的展现。艺术源于生活,人民群众是舞蹈艺术的创作源泉,群众舞蹈的形态是所有舞蹈种类中最丰富精彩的,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地域人民的特点风俗都不一样,每个民族有他们特定的舞蹈风格特点,群众舞蹈更真实的是民众自己创作、自己表演、自己传承的舞蹈形式,它更能透露出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反应人们的真实情感,哪怕是一个最简单的跺脚,也是人们情绪的宣泄。它能通过肢体语言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袒露自己的内心。
(二)节奏对群众舞蹈的重要性
‘节奏’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流动’,舞蹈,它是有空间感,有流动路线,有动态肢体语言的‘流动’的艺术,有舞蹈就会有节奏,节奏制约着舞蹈,这便使节奏在舞蹈表演中起到核心的作用。例如藏族舞蹈中‘卓’,它是无伴奏的舞蹈,属自娱型舞蹈,是以男女对唱的形式来充当音乐,舞蹈家吴晓邦指出,“就算它是一个无伴奏的舞蹈,虽然没有声音,但他从无声中也有一种节奏动作,会使人感到无声胜有声。”而这个节奏是在表演者的内心里。对于起源于群众、兴旺于群众的群众舞蹈来说,节奏的意义由为重要。还有藏族舞的“堆谐”,当地群众称之为‘踢踏舞’,舞蹈气氛热烈,动作灵活,而它的音乐节奏鲜明开朗活泼。舞蹈时大多以前半拍起步,后半拍落地,重拍在下,一拍一次,风格上多以欢快、热情、活泼、潇洒为代表。再如弦子,它的音乐速度较慢或以中速为代表,旋律优美抒情,连绵不断,婉转深情。正是由于它的音乐风格导致弦子的动律连绵不断,弦子是以膝盖的律动为主,顺手顺脚,重拍向上,动作舒展、柔美,属于长袖舞蹈,一拍内完成屈伸却又不间断。
二、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及音乐特点
藏族舞蹈是藏族人民生活的缩影,稳重、矫健、柔美、松弛,在藏族舞蹈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藏族舞蹈文化在体态的呈现上含胸垂肩,重心偏前脚掌,下颚微含,等体貌特征。“颤、开、顺、左、绕”,这五大元素,可以说是藏族舞蹈各个系别的共同特点,也就形成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舞蹈风格特点。
藏族舞蹈的支系有很多,每个类别舞蹈风格的不同,也就代表着音乐上的差异。例如元素动作‘进退步’,属于‘堆谐’类,俗称‘踢踏舞’的动作语汇,音乐伴奏会有扬琴、六弦琴等,产生出来的音乐很愉悦欢快,节奏抑扬顿挫,影射出人们内心的情绪反应,音乐的情绪也就带动着肢体的反应,脚下动作灵活。‘进退步’的节奏要踏在点上,人们经常是以脚下的动作,踏出有规律有变化的节奏点来表达感情。而其中膝盖一直在运动当中,上下的频率较快,跟着节奏一拍一下。再比如‘弦子’类的‘靠步’,它的音乐节奏相比踢踏要缓慢的许多,舞蹈风格柔美松弛,音乐曲调缓慢悠扬,大多数是用来歌颂爱情、颂扬美好生活。有些音乐必须配合特点的舞蹈动作,才能形成,才符合舞蹈的风格。
三、从课堂教学中分析
(一)文化心态影响身体形态
藏族不同于其他民族,他们宗教信仰特别的明显,非常虔诚的信奉,把它作为人们心灵的寄托,人们总是怀着虔诚的心,在经济文化落后、生活悲惨的年代里,向往着宣扬的美好世界。长久以往,这种观念在人们的内心根深蒂固,它支配着人们一切的思想活动,成为人们精神的主宰。在日常生活方面,宗教意识显而易见,除此之外,在歌舞表演上,人们也把这种意识带入进来,比如藏族舞蹈的队形变化和行走的路线,人们多会选择圆形,并且是按照由左向右,顺时针的方向行走,这是因为转经筒也是向右旋转的。藏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歌曲音域宽广,旋律起伏大,曲调清新婉转,富有装饰性。在舞蹈时,不管有没有乐器伴奏,人们都是自唱自舞的,歌声也是音乐,也是节奏,同样带动着舞蹈。
(二)从音乐节奏上体现藏舞中膝盖的律动特点
在音乐节奏上,藏族舞蹈对于膝盖部位的运动,有着很多种节奏的变化,不同程度的弯深。堆谐,舞蹈风格大致为优美、欢快、热烈,舞蹈时多以前半拍起步,后半拍落地,而膝盖是一直在运动中,上下运动频率快,形成上下颤动的动律,是有节奏有规律的一拍一下,音乐节奏风格鲜明活泼开朗,舞蹈气氛热烈,动作灵活,但又不失平穩,在舞蹈中,表演者必须踏点准确,不管是脚下还是膝盖,要既不拖节奏又不抢节拍,膝盖部位松弛并富有弹性,太松弛会出现‘跪膝盖’的情况,就是膝盖一味的往下运动,没有韧性,太韧性也就会出现往上窜的问题,膝盖的重拍就不在下,而改成向上了,这样就导致风格的转变。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群众舞蹈中通过拿藏族舞蹈为例,特举其中的‘弦子’与‘堆谐’,来阐述音乐对舞蹈的影响及制约,不同的音乐,不同的节奏,使舞蹈的表现也差之千里,而缺少音乐伴奏的舞蹈类型‘卓’,它也是有着人们的歌唱伴随,所有的声音都是节奏,节奏在广义的范围来说,也是音乐的一种。音乐、节奏,对于舞蹈,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群众舞蹈,它是舞蹈的灵魂,音乐的区别可以导致舞蹈风格的不同,就像我们听到音乐,就能知晓这是哪个民族哪个地域人民的舞蹈,所以音乐节奏它决定着群众舞蹈风格。
参考文献
[1]王宁.中国文化概论[M].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23
[2]中国凤台县委宣传部.凤台花鼓灯[M].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6.156
[3]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126
[4]才让 扎西江措.藏族传统民间舞蹈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7.7
[5] 雷鸣.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程[M]. 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