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摘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对于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以及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有效的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公共文化服务现如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从而就如何有效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供若干建议,希望能够带给大家启发。
关键词:公共文化;基层;服务水平
引言:
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现如今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之一。公共的文化服务不但保障着公民基本的文化权益,同时对于提高公民基本的文化素养以及凝聚共识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基层的文化服务水平建设,才能够满足基层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进而丰富基层人民的精神生活。
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不够
1.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有待遇进一步均衡。区域差别导致公共文化发展的非均衡性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将长期存在。与城区相比,龙街街道部分山区社区文化设施基础薄弱、设备老化,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农村办公、活动场地都有限,普遍存在社区文化服务场地与社区办公用房合并使用的现象,文化服务用地面积小,单独开展文化活动的场地严重受限,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
2.文化阵地有待于进一步整合和提升。从目前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整合的实践情况来看,一是重复建设、资源分散。如讲堂类,分属于组织部门、宣传部门等不同部门负责,如果各条线对自己所设的阵地在视觉形象上有具体的要求,则势必会造成一定的排他性,影响共建共享。二是各类要求和考核也给农村工作人员造成了一定负担,牵涉了不少精力去应付各类创建,而在发挥文化服务职能方面却有所忽视。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中对文化设施“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仍较为严重,不少地方对完成建设任务高度重视,但任务完成以后由于后续投入乏力,管理不够到位,使得不少设施利用率不高。此外,文化设施功能设置不合理,管理水平不高,而相关配套措施相对较为滞后。部分文化体育设施管理手段落后,服务功能单一。
3.各行业之间的基础信息化建设也较为缓慢,彼此之间的信息共享较少,信息孤岛效应严重,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行业的安全管理以及基层文化的建设。例如,各区域之间的人流量、客源信息以及相关轨迹的信息等,这些信息对于有关部门分析人流量变化以及安全预警、疫情防控等都有着巨大的帮助,但目前因为基础的信息化建设缓慢,从而导致有关部门很难及时的获得相关信息数据。
(二)公共服务效能不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逐渐从物质文化开始向着精神文化进行转变,这就导致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始呈现出一种快速增长的趋势,对于文化产品的多样性以及服务的多元化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玉溪市的公共文化产品种类较少并且质量普遍也不太高,再加上部分的公益化活动单位思维陈旧、效率不足以及忽视管理、重视建设等因素,这些都影响着公共文化服务应有效能的发挥。比如农村文化服务内容不接地气。社区农家书屋里摆放着崭新的《论语》《庄子》,农民希望阅读的农务相关书籍却很少,也不曾有人引导过村民阅读那些儒家经典。尽管如此,这些无人阅读的书籍还是有相当一定数量,但没人关注的公共文化服务无异于资源浪费。
(三)公共服务保障性不足
在公共服务的保障方面现如今依旧存在较大问题。首先,财政经费方面投入的比例依旧较少,在文化需求的建设上,如农村文化活动室的建设投入与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仍呈现不少差距,在人均文化费用的占比上偏低。其次,在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选举上依旧存在问题,基层公共文化机构的人才激励以及管理制度仍然需要改进。再次,基层文化服务的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每个社区没有能力配备专门的文化专干,这导致公共文化服务无法覆盖到全部的人民群众,从而严重影响到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开展。最后,对于工作监督评估方面的制度仍需完善,特别是对于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任务指标上,要严格监管与评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有效落实和维护[1]。
二、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路径
(一)要树立公共文化整合型理念,合理配置资源
1.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传统的以“物”为中心向以社会及公众需求为中心转变。以最大限度利用公共文化资源为目标,以满足需求、方便使用、减少浪费、提高效能为原则。基层文化各部门、各单位坚决贯彻全社会“一盘棋”的建设宗旨,拆除心理围墙,以公共文化理念引导破除体制、行业和地域等壁垒,建立更大范围的区域统筹资源利用格局。
2.要不断探索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的各种形式,对文化系统及全社会资源从组织体系、经费机制、资源配置、人员保障等方面进行深度整合,统筹推动跨部门、跨行政层级、跨区域组织体系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另外,在推进县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基础上,在乡村两级,坚持基层优先,统筹推进的原则,合理调整公共文化资源,逐步改变城乡之间、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不平衡的问题。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对于自然村人口基数小,地域广阔的情境,探索按人口比例规划和配套建设相应的文化基础设施,实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发挥其应有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二)加强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综合水平
乡镇文化站作为我国公共服务的基础组织,不仅具有传播知识的作用,同时也具有满足人民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综合文化水平的巨大作用。因此,为了有效的开展基层文化服务的建设任务,就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养,通过对相关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学习党的政策以及路线方针,不断强化相关人员的知识技能,提升文化服务人员的综合素养,从而让公共文化服务变得高效以及专业性[2]。在对文化服务人员的培训过程中,应当充分注意文化服务人员的积极性,通过相应的奖励机制来促使文化服务人员迸发出热情,从而使文化服务人员从心底认可这份事业,进而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另外,在进行人员的培训时,组织也应当发挥巨大的作用,通过优化结构、完善相关政策、落实监督责任等方式来为文化建设提供一个积极的环境,从而为文化服务的有力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采取“菜单服务”聆听百姓需求。要建立“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方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需求与供给之间的脱节是其中症结,要聆听老百姓的需求,将选择权交给民众,才能真正盘活公共文化服务。
(三)坚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會化驱动策略,引入优秀人才
要充分尊重并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正确运用市场机制提高公共文化资源的配置。围绕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分工协作、社会潜力激发等目标,通过正向引导和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供给方式和资金投入多元化,形成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协力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治理格局;要引入竞争机制,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力度,规范购买主体和服务项目,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清单,逐步拓宽购买领域,努力形成多元互补、广泛参与的发展格局;要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自我提高”,这不仅有助于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文化中来,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也有力与形成文明乡风,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德治水平。
民间有着非常多拥有特殊才艺的团队,这些团队来自基层,深入群众,并且这些团队的文化表演都是从群众的文化需求中诞生,因此民间团队就能够很好的成为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纽带。通过和民间团队进行合作,引导和创新民间团队的表演节目,从而让民间团队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同时还能够有效的进行政策、科学知识等相关知识的普及。此外,在民间团队的组建方面相关机构也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通过与文化宣传部门进行紧密结合,从而让团队在丰富民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提高民众的整体文化素养,进而为文化服务的有力开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巨大的帮助。
三、结束语
加强基层的公共文化建设不是一项短期的任务,它需要持之以恒的决心以及坚持不懈的恒心,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也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帮助。因此,在进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上,应当有效结合各方力量、积极行动,从而在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的同时,促进群众整体文化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田凯利, 燕艳, 梁剑峰.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分析[J]. 河北农业科学, 2020, 24(4):4.
[2]方桄明.德宏州公共文化服务与边疆乡村振兴.云南群众文化,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