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雅茹
摘要:要提高课堂的效率,学习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从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和巧妙利用课后时间两方面介绍了几种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做法,旨在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善听,会说,随时积累和自觉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关键词:注意力;倾听;表达;积累;质量
一、教育背景
小学低年级是孩子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习惯不仅是素质的重要内容,而且也越来越成为当代教育的主题。在学校教育中增加习惯养成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还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二、存在问题
(一)课堂听讲习惯差,导致课堂听讲效率低下。
(二)课后完成作业的习惯差,作业不能按质按量按时完成,除了导致当天的知识无法彻底消化,还影响后期新知识的吸收,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课外没有主动阅读积累的好习惯,极大限制了知识量的储备和扩展。
三、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几点做法
(一)抓住课堂的有限时间
1.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的习惯。通过我这段时间的带班和教学,我发现低年级的学生特别好动,可以看出,影响低年级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大问题就是自控能力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培养集中注意力的习惯是搞好学习的重中之重。从老师这方面来说,要注重课堂提问,创设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减少学生分散注意力的间隙;同时,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抽查提问,强制个别学生集中注意力,逐步养成全班同学集中注意力听课的好习惯。除此之外,为了让学生认真上好课,我还花了不少心思。比如:课堂上,把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黑板上画出两个角落,一个专门写表现好的学生的名字,另一个写表现不好的学生的名字。这样,老師不用浪费时间讲纪律,只要把粉笔在“记名”角落上一放,学生就立刻会意,表现好的同学能光荣地看到自己的名字,表现不好的同学就有所收敛。练习课时,学生兴趣缺乏,难以控制,就多采取小组比赛的方式,在黑板上写好组别,哪组表现好就给哪组画星星加分,不仅有答题分,还有纪律分,采用连坐的方法,一个人表现不好就给全组减分,学生都希望自己小组的星星分数越来越多,于是他们互相督促,管好小组那些好动的同学,那些表现不好的同学因为不好意思给自己组减分,也就能认真听讲了。这样,老师就不用一直强调学生注意纪律了。
2.培养学生善于表达的习惯。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普遍比较小,思维能力相对较差,所以才开始时,我对他们表达能力的要求就是声音响亮、语速适中,表意正确;当学生具备一定逻辑能力之后,老师就要引导学生说话完整,表达清楚,必须在课堂上加大说话表达的比重,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比如,我们班在教学《称赞》时,我提出问题,文中是谁称赞了谁,一个学生回答出:是小獾称赞了小刺猬,有另外一个学生补充:小刺猬称赞了小獾,针对这种情况,我就趁机提出,谁能用咱们学过的一个词,把这两个同学的答案两句话变成一句话。学生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才学过的“互相”这个词,这样,不仅巩固了旧的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善于利用课后时间
1.注意养成学生随时整理、随时积累的好习惯。二年级学生接触的知识面越来越宽,同音字、形近字,近义词、反义词,多音字、成语,名言警句都有涉猎,这就要求学生随时将繁杂的知识进行梳理、识记,建立一个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分门别类的记忆宝库。这学期期末时,我并没有像往常那样自己总结,而是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日积月累”贡献出来,最后全班交流订正出最有价值的30对反义词,19对近义词,30个多音字还有大量含有数字的成语,因为是自己平时留意积累的结果,因此我并没有费很多的劲儿,学生就能正确识记了。可能对我们来说,这些数字微不足道,但我相信,只要孩子上课养成积累的好习惯,他的记忆宝库会不断充盈,越来越富足。
2.课后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为了让学生养成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的好习惯,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我们班分为四个小组,每组两个组长专门负责每天的练习作业检查。组长有权拿笔在组员的练习本上圈出错误并提出改正要求,有权根据完成情况在练习本上写“已查”或“未完”并且划出AB等级,组员如果有意见,可以拿上本子来找老师。因为对组长实行优劣淘汰制,所以组长在工作时都能尽职尽责,极大程度上起到了监督其他学生作业的作用。对于个别不写作业的顽固派,我采取的方法是,让他们每天早上一来到教室就把作业直接交给我,杜绝了他们来到学校后利用其他课补作业的可能性。一段时间下来,班里的大部分学生都能认真完成作业,按时自觉交作业。
四、结语
通过以上种种措施,班里孩子学习语文的热情有所提高,但也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所以,下学期的重点工作,就是如何让那些好的学生继续保持坚持,让那些被动的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并持续坚持。我相信通过老师和学生长期的坚持和努力,学生们一定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
参考文献:
[1]林施香.谈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3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