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2022-03-02 16:35:31薛凤梅
新课程 2022年4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创设情境

薛凤梅

(礼县第二中学,甘肃 礼县)

高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在相对直观、具体的教学环境下,形成对所学知识的直观、形象、生动的理解。针对当前高中数学相对复杂、抽象的内容,在开展教学时也要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拉近数学与学生学习之间的距离,在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的基础上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更主动地开展数学思考,更积极地进行知识探究。

高中数学教学强调整体性,强调系统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局限、形象化的思维特点既影响了数学知识体系、知识框架的搭建,又影响了对抽象数学知识的形象化理解。高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内涵的准确把握。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夯实学习基础,使学生在有效的数学理解过程中对数学知识加以运用,高中数学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提高课堂生动性,通过不同的情境创设方式,使学生对数学有更直观、具体的印象,有更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以情境中的问题思考教学环境下的数学探究来推动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推动学生数学实践运用能力的发展。

一、创设情境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首先,创设情境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其主要强调在教学环境下立足学科背景、立足课堂教学实践背景,通过情境的创设,在相对开放、趣味性的课堂构建下使学生以更主动的姿态参与数学探究。而分析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可以发现,通过创设情境可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可以在情境中展示内容,也可以在情境中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课堂思考训练的机会。在学生主动探究的课堂环境下,以教师引导作用、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来保障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其次,在高中数学中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学习中,由于数学本身的逻辑性、抽象性、特点及个人理解,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存在较大差异,通过以生活为背景的情境创设,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特征,也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的方法,在学生以更积极的心态参与课堂实践的背景下,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有效性。立足课堂让学生主动思考,通过不断实践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最后,针对当前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方向,通过创设情境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高中生处在思维快速发展的阶段,而理解能力的逐步完善为培养高中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奠定了基础。情境与教学内容相融合、情境与社会生活相融合、情境与教学方向相融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参与中思考、在反思中掌握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在把握内涵、夯实数学基础的同时锻炼其数学实践运用能力。

二、高中数学教学创设情境的方式

在高中数学中情境的创设要以学生的发展方向为目标,以人才的培养方向为切入点,通过立足课堂进行有效的知识展示,保障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也保障该种教学手段对教学质量提升作用的充分发挥。

在创设情境中,教师首先可以立足数学课堂,把握数学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的具体情境,通过生活与抽象数学知识的结合,利用生活场景在课堂中的出现来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以排列组合为例,教师可以立足学生较常参与的体育比赛活动,通过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排列组合背后的生活化意义进行了解,在生活的场景中使学生探究排列组合的相关知识。

其次,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高中数学的学习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思考,进行分析解决。在立足课堂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应用能力进行训练时,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在逐步引导中使学生梳理问题的解答思路,在问题与理论知识的结合下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的内涵与数学的本质。

在不等式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证明不等式的多样化方式,在学生结合教材对不等式的证明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中,梳理学生的数学学习思路,也引导学生从更系统的角度,逐步搭建个体的数学知识学习框架,在学生的思考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在学生的探究中锻炼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三、结语

高中数学中教学情境创设对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都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数学教师要立足数学课堂,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的创设,在不断创新情境创设方法的基础上,逐渐提高课堂的生动性,锻炼学生从更形象的角度理解抽象数学知识的能力。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创设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