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雷
(甘肃省临洮县第二中学,甘肃 临洮)
在教学体系的改革中,课堂教学进入了改革阶段,大部分教师开始追求高效课堂。从高中物理学科来讲,教师都在寻求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面临如何提高教学效率的难题,如何选择有效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成为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现阶段问题教学法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对于高效物理课堂的构建有推动作用。为此,以高中物理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问题教学法的应用,为物理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方向。
问题教学法主要是指在物理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该内容进行探索、分析以及思考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应用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学生会有更积极、主动的探究意识。因此,教师应明确提问原则,重视问题启发,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高效高中物理课堂的构建。
在问题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提问原则,包括层次性原则、探究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趣味性原则等,基于此设计问题,为提高问题质量提供有力保障。例如,趣味性原则主要是指在设计问题时增强问题的趣味性,以此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投入问题探索过程中。教师应先对学生的爱好、兴趣以及认知特点等进行充分的了解,并根据物理教材资源设计问题,强化问题的趣味性,使学生更愿意学习物理知识;针对性原则主要是指教师要对学生心理特征等进行了解,结合物理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例如,在“运动的描述”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今天的运动状况或是自己观察到的其他人的运动情况,随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带着问题进行探索、思考,与此同时,引入“时刻”与“时间”的概念,并阐述两者的不同之处与相同之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知识点。
教师在使用问题教学法开展物理教学活动时,要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不同学生在思维水平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可在思维水平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物理问题,使学生积极思考这一问题,并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实现思维的启发与开拓。例如,在“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学习中,教师可提前要求学生预习,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分享不同的见解,部分学生认为在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速度是一直不变的,而有的学生认为只有在某一段时间内是固定的,因此,教师可设置问题:在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不同时间内物体速度会发生变化吗?开始运动、某段时间运动以及结束运动时物体在三个不同阶段的速度是一样的吗?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设计,引发学生思考,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完善物理思维。学生在思考这些针对性问题以及启发性问题的同时,可以更好地利用物理思维学习知识,不仅有利于弥补学生的思维欠缺,同时强化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只有借助物理实验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例如,在学习力学中,打点计时器是最常用的实验设备。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将重物与打点计时器进行连接,在启动打点计时器的同时,放下重物并使其保持自由落体运动。在这一操作结束后,学生可以在纸带上看到打点计时器打下的针孔,同时学生可以观察到纸带上点的距离越往后越宽,这时学生就会思考“为什么针孔的距离会不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等等,随后教师引出“加速度”的概念,学生就会明白原来是加速度导致的。学生通过自主实验会投入操作过程中,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物体运动上,这一方式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印象与记忆。因此,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活动时,可开设实验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操作,使学生在实验中感悟物理知识,帮助学生打破思维障碍,更好地发散思维,学习知识内容。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活动时要积极利用问题教学法引发学生思考,在应用时要注意制订提问原则,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带着问题探索物理知识。另外,借助物理实验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实现学生问题思维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