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兰
(广河县广河中学,甘肃 广河)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师身份不断向引导者身份转变,高中政治教学模式在不断创新。案例分析教学法是高中政治教学中常用并且具有相对良好效果的一种教学法。本文针对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策略展开讨论。
第一,案例具有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案例缺乏针对性,内容过于空洞缺乏条理,就会出现教学内容选择的案例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符,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不知道重点在什么地方,抓不住知识重点,从而对知识点无法掌握。
第二,案例具有导向性。在政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还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所以应该选择有正能量的案例,对于反面案例要注重引导和解析,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
第三,案例具有时代性。信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师不能一味地采用过去的案例,而应该关注时事,与时俱进。时效性案例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时事,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学生的知识储备,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更好地引发学生共鸣,从而达到积极良好的课堂效果。
第四,启发性。高中政治教学中所举的案例需要具有真实性、可靠性的同时还应该具备启发性。案例教学法不仅需要学生通过案例理解学科知识,还需要对其有所启发。而小组讨论是学生之间思想交流的碰撞,小组交流的形式有利于学生的讨论与思想的启发,树立正确的“三观”投身于社会实践中。这要求教师在筛选案例的时候要善于发现,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案例,从身边的小事、国家大事、社会时事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形成。
高中阶段的学生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特的见解,教师应该尊重学生思想与看法的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进行探讨、思考并形成思想,让学生在自主进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理解案例的含义。
在进行小组合作时,教师确定讨论问题,明确流程,小组安排要规范化、具体化、流程化。明确小组讨论的小组人数、讨论时间、发言人数、讨论流程。例如,在教学“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内容的时候,选取“苏炳添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中以9.98秒的成绩获得第六名,此前在半决赛中以9.83秒的成绩顺利晋级决赛并打破亚洲纪录,成为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而他的冠军的获得来源于夜以继日的努力,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断奋斗。”这一案例,让学生就“苏炳添是怎样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你有何启示?”这一问题进行3分钟的讨论,讨论结束后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回答。小组成员回答完毕后,教师及时总结,最后和学生一起完成课程小结。有效组织活动就要明确流程,案例简要分析—小组讨论—成员发言—教师总结—师生梳理巩固。
案例分析呈现的形式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知识的获得,我们在采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可以尝试采用多种形式,除了传统的纯文字之外,还可以采用图文、动画、连环画、视频等形式,不同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案例为纯文本形式,大量的纯文本材料容易导致学生视觉疲劳,没有画面感。所以在进行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但是要注意图文得当,要进行适当的分析。除了文字与多媒体的结合运用之外,还可以采用演绎的方式再现情境,利用课程特点安排学生进行情境模拟,在模拟中亲身感受。除此之外,还有辩论、演讲等形式,在案例呈现形式的选择上要注意不能为了追求创新而强行套用。
案例教学的最后需要进行反思总结,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此案例探讨本节课的收获,反思不足。在反思总结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同时注意在总结的基础上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反思总结是对知识点的巩固,只有认真的评价与深刻的反思才能使学生不断进步,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反思总结的过程不是教师一味地讲,而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