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孟州职业教育中心郭玉霞
已经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大都在十六、七岁左右,正是风华正茂的大好青春时段,同时也是思维灵活、勤奋好学的求知阶段。在他们身上,应该体现出无穷无尽的青春活力,应该对感兴趣的事物充满探究与好奇,应该去攻克那浩如烟海的科学知识堡垒……,可是现状又如何呢?通过我们的访谈和调查,发现有的中职生由于初中的基础知识太薄弱而自暴自弃,得过且过;有的学生尽管有想学习好的冲动,却不知如何下手;还有的学生学习比较认真,就是学习成绩总是不尽人意,自己很苦恼却也没办法。在走访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大部分的中职生普遍对于英语这门学科感到束手无策,有的表现在英语词汇方面的薄弱,有的则表现在英语语法方面的懵懂,还有的在句型、听力、阅读等方面都表现出“很吃力”的学习状态。
我们学校英语教研组教师充分认识到了当前中职生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大家都认为,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补救,如果不唤醒他们的学习自觉,则很可能会使一届届中职生的英语学习一无所获,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人生前程。经过一番调研、思考、讨论、访谈、论证之后,我们决定成立《中职英语走班分层教学的行动研究》课题组,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英语走班分层教学,让广大中职生重新树立起学习英语的信心,帮助解决他们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激发和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让自己的人生因英语学习的美好体验而得到改变。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自然人心中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与尊重,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爱心与信任。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当作是教师最基本的美德。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不少中职生在家庭、学校、社会方面由于缺乏被理解与关爱而行为乖僻、我行我素,导致无远大理想、无学习动机、无是非之心、无羞恶之心等,价值观严重扭曲。他们的心灵需要教师去抚慰,他们的思想需要教师去启迪,他们的潜能需要教师去发现与开发,他们的痼疾需要教师去疗理……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体现出“爱心”呢?怎样做才能打消他们与老师之间的敌对情绪呢?我们认为,其关键的一条就是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做真心实意的朋友,与学生建立起一种深厚的情感与友谊,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老师是在真心地帮助自己、关爱自己,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美好的人生及未来,让他们从心理上、行为上认识到老师是他们人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是前行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消除心理障碍而把老师当成是“自己人”。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经常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与特长,询问他们的学习诉求与难解之题,征求他们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把每一名学生的基本情况整理在册,时时翻阅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启发与引领;注意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应该引起教师的关注——主题班会、歌咏比赛、运动会、郊游等大型活动以及小组值日、课堂表现、讨论探究、作业书写等微小细节都是教师细心观察、发现、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的场所。赞美学生、表扬学生、激励学生是老师教育学生成功的法宝之一。其方式方法有在公开场合之下进行表扬与赞美,可以与学生个人私下交谈进行激励与赞美,可以给学生写赠言,写评语,写鉴定等,真正做到“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我们认为,只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美好的教育和成功的教育。
经过课题组一段时间的“情感投入”,实验班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在“走班分层”教学中刻苦学习,把损失的时间都补回来,决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
通过“情感投入”,我们充分认识到,爱心,就意味着必须到学生的心灵世界去探寻那部分好学上进的组织细胞,使之兴奋起来,高亢起来,燃烧起来,然后再帮助他们学习。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爱是理解和尊重的别名。”因为只有理解和尊重学生,才能有师生的情谊,有了情感,才能有沟通思想的办法,有了办法,才能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情感是学生心田渴望的雨露和学生心中期待的春风。
由于课题组的前期工作做的比较扎实稳定,所以当我们向学生宣布实施“英语课堂走班分层教学”的消息时获得一致赞同,学生十分兴奋。然后,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征求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把在英语学习方面的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后进生在教师的心目中分出层次来,让教师心里先有个基本尺度。随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学习状况,实事求是地、小心谨慎地进行“站队”——认为自己的英语学习比较好的站在一组;认为自己的英语学习还有待于提高的站在一组;认为自己的英语学习基础薄弱、最需要提升的站在一组。同时教师向学生们解释:授课教师将根据学生们的实际英语水平进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以及在教学资源等方面将会考虑每一层次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授课,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关注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以获得最大化地整体教学效益。此外,课题组还走访了部分学生家长,并且取得了家长的理解、参与和支持。我们把学生分为了优秀班、提高班和基础班三个层次,以满足学生们的实际需求。
通过两个多月的“走班分层”教学实践我们已初步取得成效,表现在学生上课不再萎靡不振、昏昏欲睡了,而是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讨论之中、合作之中、探究之中。比如在基础班,当教师把可数名词复数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总结出变化规律时,学生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课堂教学效果超乎想象,有98%的学生完全达标。在提高班的学习中,学生们在教师所设计的“小组合作”“知识竞赛”“角色扮演”“我编歌诀”等活动中不仅收获到了知识和技能,更收获到了学习的乐趣。
在走访中我们还了解到,有些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表现出色,而且在课外还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觉自愿地学习。比如优秀班的部分学生除了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之外,还自觉订阅了《英语周报》《中学生英语》等报刊杂志,认真阅读和摘抄上面的文章以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水平。提高班的学生们课外主动整理自己的英语课堂笔记,主动与同伴交流。基础班的学生把初中学过的英语课本重新找来,背单词,读课文,做习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积极和高涨。
在“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方面,课题组还为实验班的所有学生建立了“成长档案袋”,并对它们进行了分类与妥善保管。哪些学生需要进行心理疏导教育,哪些学生还有提升的空间,哪些学生需要进行家访,哪些学生需要个别辅导,又有哪些学生需要教师“开小灶”进行单独培训,都使课题组教师牵挂于心并精心设计与实施。每间隔一个月,分发至学生手里,让学生进行浏览与整理。学生们看着档案袋里自己的学习成果,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老师赞许和褒奖,无不感到高兴和欣喜,从而更加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与上进之心。在他们欣喜之余却又更加理解和尊重教师的劳动,更加热爱和亲近教师,无形之中便在师生之间搭起了一座纯真友谊和自由沟通的桥梁。学期末,课题组举办了“学生档案袋展评”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们的自信心以及奋发学习的动力。
担任“走班分层教学”的教师肩负着神圣的教学使命,要不得半点的马虎与分心。实验教师个个都是责任心、事业心、上进心十分强悍的教学能手和教学骨干,在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机智、教学艺术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专注力与研究才能。三个实验班的英语教师不断在一起切磋教学技艺,讨论分层教学目标,分析学情学法。他们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确定教学的量和度;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和设计教学程序;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特点精心挑选教学方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课题组还经常邀请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学骨干在一起商讨实验班的教学进程与课时分配等环节。通过采取集体备课、集体研讨、集体通过的方式,集思广益,开阔视野,设计出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比如在讲授定语从句这一节课时,大家一致认为,优秀班的学生应该熟练掌握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具体应用以及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区别与应用;提高班的学生应该熟练掌握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具体应用;基础班的学生只需掌握定语从句的概念以及关系代词who,that,which的具体应用。教学目标确定之后,再经课题组讨论通过。如果有异议,再度进行修改。然后每位实验教师说出自己的教学过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措施,大家再次讨论与研究。如此精心设计、精心安排、精心研讨,让课题组教师从中体验到了团结协作的力量,感受到了集体智慧的光辉和大家庭的温馨与和谐。课题研究,确实让老师们的心理和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在研究中做学问,在研究中长知识,在研究中提升能力,人人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在教学评价方面,课题组教师集思广益,反复商讨,推出了特殊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首先体现了“多元化”原则,比如自评、小组评、全班评,让大家根据每一位学生在平时课堂上的表现、课外表现以及在学习活动中(如英语手抄报竞赛、作业评比等)的表现公正、客观地予以评价,然后再征询学生的个人意见,最终得出一个评价结果作为“平时成绩”。在期中、期末评价方面,采取让学生自己命制试题的方式进行测试。其方法是,每一个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和所学的内容,命制一份130分英语试卷和参考答案,然后在规定的时间之内上交给英语教师。教师从中挑选出一份最优秀的英语试卷作为阶段、或者期中期末测试题进行测试。期末总成绩以平时成绩加上期末成绩的平均数予以公示。这样的评价措施,让学生变成了积极的参与者和主动的合作者与执行者,不仅极大地调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实验教师还经常邀请同行专家和领导到校指导教学,邀请他们深入课堂听课,诚恳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对于基础班级学生的教学,教研室专家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越是学习后进的学生,越是能够检验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就像医生的医疗水平是在治愈疑难杂症的患者时提高的一样。”通过与专家的沟通与交流,课题实验教师收获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悦和才能。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当我们用成熟的生命去培养成长的生命的时候,当一种生命融入到另一种生命的内核时,我们的教育才会获得成功。
经过一段时间的课题研究,中职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状况都得到了大幅度地改变和提升。优秀班(1920班)学生中,英语平均分由上学期的33.6提高到50.3,及格率和优秀率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提高班(1916班)的进步幅度更大,由原来年级排名第八提至第三。特别是基础班(1918班)的学生,老师们发现,原来自由散漫、无理取闹、做事邋遢、顶撞干部等歪风邪气的现象不见了。上自习课,即使教师不在看班,学生们也都能自觉认真、安安静静地在看书与做题。基础班有位学生家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儿子变化如此巨大,找到老师问原因。实验班老师说:“对于孩子的教育,千万不能放纵与打骂。首先要深入到孩子的心灵,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来对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平等相处,率先垂范。只有这些做到了,做好了,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慢慢醒悟过来而主动地、积极地与你沟通与交流。”一番话,让孩子的家长感慨万分。课题研究带来的成果,学生感受到了,学校感受到了,家长更是感受到了,中职生英语走班分层教学成果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彰与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