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军全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高级中学,新疆 和静)
在素质教育的发展背景之下,各个学科都在进行教学方向的调整和教学策略的创新。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成了教学关键。就高中生物学科而言,良好的生物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深挖生物学科的内在价值,结合学科特点帮助学生强化社会责任感,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在以往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明显,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常常将教学重心放在讲解生物概念、强化应试技巧之上,这样的教学氛围过于单调,学生难以感受到学科知识的丰富多彩,更难以透过学科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无法建立起完善的思维认知体系,阻碍了责任意识的培养。因此,想要发挥出高中生物的实践价值,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改进教学理念,明确学生的主体角色,根据其身心发展需求创新教学策略,以此体会学科内涵,强化基础知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比如,在人教版“红绿色盲症”的相关知识学习时,教师可以在正式讲解有关基因遗传的概念之前,为大家普及红绿色盲症的发现背景,讲解道尔顿为妈妈买袜子,发现大家对颜色认知不同的故事。通过这样的真实案例引导大家思考:生物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还有哪些密切的关联?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生物故事?从而转变教学理念,迎合学生对趣味故事的好奇心理,更借助这样的生物素材帮助学生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大家学习道尔顿对待知识的探索精神,也要学习他对妈妈的尊敬之情,使学生在高中时期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懂得感恩父母长辈,努力学习,健康成长,将来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优秀人才[1]。
高中时期的教学不仅应该注重教学效率,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思想内涵,促使其在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树立明确的社会责任感,知道努力学习的意义,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同时,教师在讲解生物知识时也应该注意方式方法,千篇一律的教学策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利用好他们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理创建出趣味教学情境,在其中融入丰富的德育内涵,达到教学目的。
比如,在人教版“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相关知识学习时,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将近些年来的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展示在大屏幕上,通过分析企鹅减少的数据,观看南北极冰川融化的视频,直观地感受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使学生感受到生态系统目前处于十分敏感的处境,进而引发深思。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从自我做起,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从而得出探究结论,贯彻低碳生活的理念,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树立深刻的社会责任感[2]。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意识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性对教学结果的影响。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储备和思维发展情况不同,对同一知识的理解也会产生不同的差异。为了减少这种差异,教师应该合理分配学习任务,优化教学设计,让学生具备完成任务的使命感和成就感,以此提升生物教学质量,完成不同的教学目标。
比如,在“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生物学习能力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开展“走进敬老院”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感受到不同年龄段的人体活动差异,以及生物知识的多种运用途径,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体会到生物与实际生活的息息相关。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爱心服务活动,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完成相关的资料搜集与记录,为他们设计小组活动任务,如“我给奶奶捶捶背”“我帮爷爷倒杯茶”等,使其在实际行动的过程中感受到老人们的喜悦与幸福,从而收获到更多课程之外的成果。在完成各种实践任务时,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得以强化,这种创新的教学途径,不仅满足了素质教育的发展理念,更有助于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使其在步入社会之前具备明确的道德观和责任意识,做好迎接未来生活挑战的准备[3]。
综上所述,基于高中生物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多种实践途径,教师首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确保教学方案的顺利实施,逐渐培养社会责任感成为潜在的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在掌握生物知识的基础之上更好地感受个人社会地位,完善社会责任意识,从而不断优化个人教学工作,促进生物教学事业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