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东莞市商业学校 广东东莞 523000)
微课是传统课堂教学形式的一种辅助工具,教师如果能妥善利用微课开展教学,能够让学生花更短的时间获得更高的学习成效。同时,微课形式趣味生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微课引进中职钢琴教学,对于优化教学成效有着重要的意义[1]。
(1)提升钢琴教学效率
微课最核心的作用就是能将大片烦琐的知识点提炼出重难点,以多媒体的方式借助大量丰富的图片、音频,将知识点用灵活简约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同时微课基于网络与多媒体强大的功能,往往能化抽象为具体。对于中职学生而言,钢琴的学习具有一定难度的,长时间的指法练习和识谱训练,让不少中职学生对钢琴失去初学的兴趣。而微课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这些抽象和枯燥的钢琴基础知识,有助于学生更轻松地理解知识点,消化和应用钢琴基础知识。同时,微课省去了教师板书和讲解的时间,能提高课堂效率[2]。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钢琴作为一门艺术,其有深厚的内涵,往往能让初学者产生学习的欲望。但钢琴的学习具有一定难度,当教师长时间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开展钢琴教学,学生容易在枯燥的训练中产生倦怠感。但是微课不再是像传统课堂一样,教师单一地讲解知识点,学生被动接受,它能用灵活的手段和途径去形象地展现知识点,同时微课常常可以通过多媒体将看起来深奥的钢琴理论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学生不再觉得音乐理论知识是空中楼阁,因此营造了一种生活情境,让学生更有兴趣去探究和学习钢琴。
(3)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新时代教育理念下,社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但是结合中职教育来看,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许多学生没有教师的监督,很难自己去主动学习,或者说即使有心想要主动学习,也不知道要如何开展。但是微课既没有让学生完全脱离教师,也能让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学生可以在不同阶段很好地利用微课展开学习,再通过网络去搜寻自己想要寻找的答案。只要教师在其中充当一个理想的引导者,便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3]。
(4)有效落实因材施教
中职钢琴教学采用的是集体教学形式,但结合实践来看,中职学生面对钢琴学习,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学生音乐基础较好,乐感强,在钢琴课上能够更快接受教师的教学,并在课后能够历史消化所学知识。但部分学生音乐天赋偏差,接受能力慢,很难跟上教师的节奏。集体教学很难一一顾及到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借助微课开展钢琴教学,能实行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5)丰富学生业余生活
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注意到音乐对人的启蒙教化作用,古代对于贵族阶级而言,音乐是贵族子弟的必修课。无独有偶,在西方教育发展历程中,音乐也占据着独特的作用。众多科学家、文学家等,除了自身专业成就非凡,在音乐领域上也有一定的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应试教育长期占据教育主流,因而忽视了对人才的全面培养。近些年,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音乐的重要性又逐渐被人所重视。如果学生能从小学习钢琴,定能获得一定的艺术修养。同时,学生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创造力和想象力也能随之得到培养,这些都是当代人才所必须拥有的素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力从劳动中获得解放。然而,人们在空闲时间大多是沉迷智能手机与网络游戏中,这样的休闲方式长期以往不仅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也不利于精神生活的丰富,甚至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然而,如果学生能够学习钢琴,熟知一项乐器本领,在业余生活中便能拥有一项健康高雅的休闲方式。这种益处对于幼儿而言是终生的,学生获得一项他人没有的本领,在一些文娱晚会、升学比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甚至在未来工作中的机会更多,道路更广[4]。
(1)物质条件支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力度不断增大,然而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支撑。微课相较于其他教育信息技术手段而言成本低,技术难度小,教师和学生使用微课较为便捷。从教师角度看,开展微课教学只需要一台计算机,教师在相关网站上上传微课视频,学生在手机、平板等设备上利用碎片化时间便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学习。
(2)学生有一定自学能力
相比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中职学生有更强的知识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学生可以利用微课自行开展预习、复习,而不需要教师全盘指导。甚至相比传统集体课堂教学,微课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微课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性,学生可以挑选一些薄弱的知识模块对照微课在任何地点时间开展学习,从而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5]。
微课的作用有目共睹,但有部分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认为微课这种教学形式纯属是花架子。教师思维僵化,一是导致对微课的认识存在偏差,无法认识到其对学生的作用,不愿意在自己的课堂或者整个教学阶段中运用微课进行教学。二是不知道如何应用微课进行教学,自己录制的微课跟传统课堂没有多少区别,甚至最多是在课上给学生播放一段其他教师的微课视频,没有将微课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更没有很好地将微课与传统课堂完美地衔接起来。
虽然有部分教师认识到微课的好处,但却忽视了传统课堂,一节课的重心都倾向于微课。微课只是一个辅助教学手段,其虽然能在教学中发挥独特的作用,但是却不能替代完整的课堂。
教学形式单一是许多教师在钢琴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便利用微课,也没能很好地避免这一问题。许多教师并不知道灵活运用微课,只是单纯地将微课的视频在课堂中予以播放,却忽略了微课背后的作用。微课最大的作用是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教师在这其中没有灵活运用微课的形式,导致微课成为了课堂的附庸,不仅发挥不出微课的作用,甚至影响了正常的上课时间,拖慢了教学效率。
要想更好地在中职钢琴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切实地将微课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教师必须转变僵化的教学思维,要正确认识微课的作用和意义。许多教师尤其是年纪大些的教师,即便教学经验丰富,但面对日益发展的教育,尤其是网络与技术化的教育,其可能因为缺乏计算机等技能,而疲于应对。这时就要求教师在课后提高自己现代化教学技能与综合素养,不仅要知道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穿插微课,还要着重去提高自己的微课技能,包括制作微课、结合微课技术等。学校可以开展微课教学培训、举办微课教学大赛等,同时教师可以多参考优秀教师的微课视频,多与其他优秀教师合作交流。
(1)教学目标设计
教师设定科学的微课教学目标,是确保微课有效性的前提,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层面思考微课的目标,确保微课能在短时间内突出教学重难点,保障教学成效。一是知识目标,一般来说,微课需要起到预习的作用,教师在微课过程中可以将基本的弹唱技巧、指法以趣味的形式给学生进行讲解。二是能力目标,微课虽然精短,但在这一过程中仍然要突出钢琴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写作能力、自主探索能力等,试图以有效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和自我探究。三是情感目标,学前教育的专业钢琴课程以人教版《钢琴》这一教材为蓝本展开,该教材中不少歌曲都体现一定的情感和价值观,教师要通过微课教学启发学生在学习钢琴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通过微课创造教学情境与教学资源设计
通过微课这一信息技术,教师能够更好地创造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融入思考和艺术感悟,以优化教学成效。例如,在教学《雪绒花》这首经典钢琴曲时,教师可以在微课中播放雪绒花的电影片段的视频,以此创造教学情境,设置教学悬念,为后续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
信息化教学设计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钢琴弹唱集体课的微课教学中,以任务驱动法为主,即设置真实的学习问题来达到学习的目标。学习任务包括具体问题、训练内容、产生的分歧、解决分歧的方法等。教师通过微课精心设置有关钢琴弹唱的专业性问题,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演示法等有效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合作与交流,独立解决问题,完成相关人物,掌握钢琴弹唱技能,提高钢琴弹唱学习水平,使教、学、练有效地统一在一起。
教学过程设计是微课教学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教学过程设计必须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设计内容来看待。在钢琴弹唱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规定学生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成果形式、活动内容、活动策略和方法来引发学生内部的认知加工和思维,从而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问题的设置实际上就是布置给学生的学习任务,以引导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学习微课,利用微课的教学试图探究问题。例如,在钢琴《雪绒花》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花少数时间暂停微课视频进行气息训练。训练结束后,在微课中插入影片《音乐之声》片段,通过聆听曲目,观看影片,大声跟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根据教学曲目设置问题。
其次,把学生分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小组,小组内的学生在完成微课学习后进行交流与研究,小组之间进行互动,再总结出问题的答案进行汇报。
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在平台上提交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与总结,最终得出答案。曲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以深沉优美的旋律,如歌的行板表达了一种浓郁的思乡情绪;第二部分则是展开,变奏,速度加快,以火山一样的激情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第三部分则用更加抒情的旋律体现了一种绵延不绝的账惘之思。由此,学生对整首曲目有了深刻的了解,更有利于学生完成钢琴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水平。
此外,通过微课开展专业教学与巩固训练。这个过程主要是使学生更好地巩固专业技能。其一,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展示技术,教师进行弹奏示范,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和艺术感悟有效统一起来。其二,鼓励学生自我弹奏,让学生掌握曲目的节奏型。其三,让学生在乐谱上标注和声功能,并自主练习节奏型,教师在此期间进行巡视,并及时纠正学生弹奏中的错误。其四,引导学生将钢琴学习与唱歌联系在一起,更好地巩固钢琴教学成果,学生要完成双手弹奏,同时大声歌唱,完成整个曲目的钢琴弹唱。在学生完成以上学习任务后,学生可以录制钢琴弹奏视频,作为作业上交网站,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
中职生表现欲望较强,他们喜欢在众人面前表现,享受被关注、被认可的感觉。如果想让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深远持久,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钢琴、课后练习钢琴,这样的效果是不明显的,并且久而久之,学生找不到表现的机会,也会失去一开始对钢琴学习的兴趣。因此,家长和教师要联合起来,为学生多提供一些比赛的机会,这样不仅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机会,也能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钢琴表现素养。所以,钢琴教师可以联合社区等组织一些小型表演机会,家长也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水平,选择参加一些大型比赛。如果实在缺少舞台机会,便可以利用现在的微课等信息技术开展公开课,并传到相应的网站上,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此外,现在的短视频、直播盛行,学生可以化好妆,穿好表演的服装,开钢琴表演直播,或者拍摄一些小视频上传到社交平台上,这样也是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学生也会把每一次练习当成是模拟比赛,会更加用心地对待日常的钢琴练习。
微课是新时代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一次创新和突破,中职钢琴教学可以借助微课的优势,优化教学成效。但想要在教学中更好地利用微课,离不开教师的良好应用和引导。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予以教学,实现微课收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