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晓
(惠民县魏集镇中心小学 山东滨州 251707)
数学课程是最容易出现学生水平差异过大的课程之一,由于每一位学生的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导致学生的数学水平无法同其他科目那样均衡,这对于教师的教学模式的采用、教学计划的制定以及教学方式的选择来说都是不小的难题。因此,教师一定要能够对原始的数学教学整体进行改革,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一位学生的高效学习质量,同时也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特性,并且以此进行科学的、适合的教学[1]。
当前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所存在最基本也是最严重的问题便是原始教学模式的落后,教学模式作为整体教学当中的基础,其落后的教学理念会导致数学教学整体朝着不正确的方向发展。当前仍然有许多教师是以应试教育理念作为教学当中的核心,为了加快教学进度、节省教学时间,以平均水平的提高作为教学目标。这就导致部分学生远远超出平均水平,也有部分学生远落后与平均水平的局面出现;数学水平高的学生发展越来越优秀,水平较弱的学生会停滞不前甚至缓慢退步。因此,这类教学计划自然是不完善的,存在漏洞的。并且,教学方式的单一也是教学整体当中问题较大的一方面,一味地使用同一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下降。
学生的数学水平差异大,除了是因为教学整体存在问题,也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学习能力不尽相同。有些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弱,升入高年级之后尚未适应快速的学习节奏,从而导致自身的数学水平逐渐下滑;而部分学生是因为学习能力不强而导致数学水平迟迟不前,此类学生有着积极的学习态度,但是在学习方法或知识接收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而导致自身的学习效率收效甚微,逐渐对自身产生怀疑,学习数学的自信也随之消失。而有的学生因为数学基础掌握良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原因,自身的数学成绩与数学水平可以做到节节升高的效果,对于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也能够很快地理解并且掌握,当前所学内容很快便无法满足自身的学习,部分此类学生会产生飘飘然的心理,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素。
(1)创新教学模式
在进行分层教学之前,首先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新型教学模式来配合分层教学的应用与发展。在原始的传统教学模式当中融入现代化数学发展元素,使教学模式能够与时俱进,以最先进的理念作为分层教学的根基。同时,为了配合分层教学的应用,在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时应该充分地考虑到分层教学的核心理念,即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水平相近的群体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例如,在进行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分层教学的应用时,应该以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测验分组、针对教学、面向整体的程序来制定教学模式的大方向[2]。
创新教学模式是进行分层教学应用的基础,是数学教学整体当中最重要的一环,只有符合实际的科学教学模式,才能够使教学方法的应用取得更好的效果,为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利的帮助。
(2)完善教学计划
其次,是要对原始的教学计划进行完善,确保完善后的教学计划能够最大限度地适用于每一位学生,教学计划也是教学整体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对教学方法进行具体体现的媒介,科学且正确的教学计划能够充分地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有侧重的数学教学。
教师要能够做到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各种手段来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摸底考察,明确学生的情况与平时兴趣,以此来对教学计划进行合理地制定。要能够适时地将课堂主导地位交还到学生手中,使学生能够自行地掌握学习节奏,同时对其进行合适的指导与引导,规划出学习方向,让学生有序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教学计划的完善是为构建分层教学应用基础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教师要做到认真对待教学计划的制定,充分利用学生兴趣与把握学生心理,使其能够深入到数学学习当中。
(3)多样化教学方式
单一的教学形式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与乏味,逐渐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致与热情,同时也无法长时间地集中于一种教学方式当中,经常会出现走神、交头接耳等不利于课堂学习的情况。因此,教师要将教学形式多样化,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再拘泥于书本这一种方式[3]。对于精力长时间集中在课本中的学生而言,使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是一种非常合适的选择,其可以使原本枯燥的数学理论与公式变得生动形象。而针对课堂缺乏学习活力,课堂气氛沉闷,教师便可以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问题的思考、讨论与解决,由部分同学带动整体的课堂氛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以此来活跃课堂氛围。
多媒体教学、小组教学只是众多教学方式中的几种,但是其可以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兴致,活跃课堂氛围,帮助学生重拾学习的热情。这也代表着多样化教学方式是教学整体当中的重要部分,是帮助学生提高自身数学水平的有利条件。
分层教学的核心就是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水平相近的群体,并进行有针对的教学,使学生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水平与能力测试,根据测试的结果以及学生在测试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分层,水平与能力皆强的学生为A层,中等的学生为B层,水平与能力较弱的学生为C层。
例如,对A层的学生而言,不论是学习成绩还是数学基础都是处于班级集体内较高的水平,此类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与数学公式储备,对教师所讲的内容能够很快地进行理解与掌握。教师在对此类学生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对其学习心态与做题态度进行引导,部分学习较好的学生会因为自身的能力突出而产生骄傲的心理,在平时的学习当中会以佼佼者自居,从而导致自身出现心浮气躁等情况,做题时审题不认真、粗心、不检查答案等。教师要及时发现此类现象的出现,对学生的心态进行疏导,并为此类型的学生布置一些难度教高地任务,使其感受到一定的挑战性,并时刻怀着谦虚的态度进行学习。
而处于中等的B类学生,则是整个集体中数量最多的人群,其数学基础、学习能力都处于一个模棱两可的状态。在对此类学生进行教学时,更多的是指导其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采用正确的学习方式进行数学学习,如课前预习,不懂就问、劳逸结合等。此外,还要为其设立目标,激发出此类学生前进的动力,使其能够朝着目标而努力学习,以此提高自身的数学水平。
C类学生则是整个集体中较难指导的学生群体,其基础较差、学习态度消极、缺乏自信,属于“学困生”的范畴。在对此类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要从最起点抓起,以最简单的单词为起点,进行知识的梳理教学,将此类学生的学习根基巩固起来,再进行分数、面积计算等难度较高的教学。其次则是要对其消极的态度与自信心的匮乏进行建设,为其布置一些难度较低且有意义的作业与任务,使学生能够通过任务的完成来不断地树立自信,让其感受到满足感。最后还要对其进行鼓励,让学生明确自己还有提高的希望,知道老师并没有放弃自己,以此作为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4]。定期进行摸底测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调整,抓住学生的好胜心理,使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进步的目标,相互竞争、相互帮助,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分层教学的效果最大化。
教师进行备课是对课上所要讲的内容进行梳理与整合,方便教师在授课时有一个主题方向。而为了能够深化分层教学,教师在进行备课时也要充分地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来进行合理的备课。备课内容不能再是以简单的课本与教材知识为主,而是要针对学生的差异性,以教材为基础进行为不同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内容要能够包含A类学生所需要的更深刻、更广泛、层次更高的数学知识;也要有适合B类学生的标准数学内容;更要有能够帮助C类学生打破学习障碍,巩固数学基础的有效内容。
例如,在进行《圆柱和圆锥》这一章节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将其中的内容划分为与三种不同层次学生相匹配的针对教学。对于C类学生则是要侧重其在圆柱与圆锥的认识,以及计算方法的使用、计算过程的准确,要能够确保此类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减少计算当中出现的错误。B类学生则是要求其能够熟练掌握圆柱表面积、圆柱体积、圆锥体积的计算,不断地强化训练,保证准确性。A类学生则是要帮助其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进行拓展与组合的训练,将圆锥与圆柱组合,进行相关面积,或进行多种计算方式的教学,拓宽此类学生知识范围。
授课方面,教师要在教学整体创新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帮助A类学生开拓思维、对所学内容进行应用,采用应用教学、小组教学等教学方式来使其将自身的数学能力进行发挥,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的同时,活跃了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快速的沉浸到数学学习当中。与B类学生进行交流、提问,使其能够将注意力时刻集中在数学学习当中;采用多人合作的形式,学生之间相互帮助、查漏补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感受和谐的数学学习氛围。适当降低C类学生的学习难度,以基础巩固与进阶训练为主,使其享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不断地对其进行鼓励;由浅入深,帮助其融入集体的学习当中,克服此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并且建立良好的自信心。
授课分层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课堂时间,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适合自身的学习内容,不会因为没有适合的内容而失去学习兴致,从而帮助各类型学生能够提高数学水平。
作业分层则是深化分层教学中查漏补缺的缓解,是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检验与反馈,主要强调了作业的功能性与针对性。学生的作业是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及所学内容进行布置,对于A类学生来说,作业更加偏向开放性与思维型,具有开阔学生思维的作用,主要以综合训练为主,其特点便是难度较大、范围较广。B类学生的作业则是以普通的题目为主,如应用题、计算题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是对学生数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检验。而C类学生的作业难度一般较低,主要是以选择、填空、简单的计算为主,主要考查学生的数学基础与计算能力,只要认真读题、稍加思考,就可以顺利地完成,以此来帮助“学困生”建立数学自信。
作业分层则是对学生课后时间进行利用,让学生能够通过完成适合自己的作业而获得提升,有着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巩固知识、建立自信的良好功能。
教师是课程教学整体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与知识掌握情况,也决定了是否能够将分层教学效果最大化[5]。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及相关教学资源网站,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了解数学教学的最新政策或要求,跟随教学大方向的发展进行专业素养的提升;查找一些分层教学的案例、课件、教学视频等,对优秀教师的应用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进行学习,借鉴其中行之有效的形式与理念,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保证分层教学能够发挥其最大的成效。
总之,面对林林总总的个体差异,在高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当中采用分层教学是目前来说最优质的选择,是相对来说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时,一定要能够意识到原始教学整体的局限性,并进行相应的改革与优化;明确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情况,帮助其寻找到自身的定位并建立自信。建立分层之后一定要能够做到一视同仁,与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地进行交流,通过学生的反馈来进行详细的细分与调整,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处于合适的层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