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时期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2022-03-02 00:59山东省日照市日照高新区中学
学苑教育 2022年26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教学策略探究

山东省日照市日照高新区中学 高 敏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关键时期,小学数学教师作为重要的指引者,不仅应具备接受新教学观念的能力,同时还应具有随着时代发展趋势实施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情感、学习意识的能力。因此,在新时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型课堂教学策略的多元化探究,使小学数学课堂在新鲜活力的注入中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以此实现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全方位提高。

一、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优化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作为一个综合、系统的过程,其教学效率的提升需要诸多因素的综合协调才能实现,其中教学策略作为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发挥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教师面对日益提升的教学要求,通过教学策略的优化不仅能实现课堂教学形式的丰富与拓展,同时还能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理解,以此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进一步优化。

2.有助于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从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的转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综合发展成为了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教学目标。然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并不容易,需要教师更为有效的教育引导以及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合作才能逐渐形成。因此,教师通过对教学策略的优化探究,拓展了对学生数学综合素养教育引导的途径,以此促进了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

3.有助于教师更为良好的专业化发展。

新时期的课堂教学中,随着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凸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已经由以往的教育与被教育者转变为平等的互动者和共同发展体的关系。也就是说,教师在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因此,课堂教学策略的优化,不仅深化了教师对新型教学理念的理解与贯彻,同时还在对教学策略进行实践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从而实现了更加良好的专业化发展。

二、新时期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优化探究

1.深入研读教材,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材是教师制定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因此想要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并在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基础上,为学生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而具体的操作需要教师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要注重新教学理念的渗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单一和枯燥式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教育。教师应该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二是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明确教材编排的意图,进而在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度的调整和变更,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更加系统化的数学知识传授,使学生明确教学知识的重点与难点,这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重要的影响。此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应该合理把控课堂教学的时间,在明确课堂教学重点的基础上,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思考时间用来理解和消化数学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独自思考和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有效创设教学情境,做好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的课堂教学是一种较为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将其运用在课堂导入的环节,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这样不但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水平,还能在刺激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求知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意识。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相关知识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分蛋糕的生活情境,在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距离的同时,让学生接触和认识分数,例如将蛋糕分成三份,其中一份就是三分之一。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判断三分之一与六分之一的大小,学生因为受惯性思维的影响,大多数会觉得六分之一更大一些,此时教师再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通过开设这样的课前导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这对于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有重要的影响。又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小学阶段学生强烈的趣味趋向性学习特点,教师还应通过具有趣味性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导入环节,以此实现学生学习兴趣及好奇心的激发,为紧接下来的高效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在学习“可能性”这一章节的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具有趣味性的“盲摸”游戏,使学生在对这一导入游戏活动的参与中,感受到可能性这一知识点的深刻内涵,以此产生了对这一数学知识的学习欲望,获得了事半功倍的课堂导入效果。

3.合作探究,实现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

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经提出,就受到了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的积极推崇,它不仅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同时也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相互探究中获得了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教学优势。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积极地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策略的实施,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如,在对学生进行“百分数”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应对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科学划分和学习职能的分工,使学生能在各司其职中形成相互帮助的良好合作关系。而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提出“百分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具体的运用事例?”等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这样学生就可以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地进行独立思考以及合作讨论,并在集思广益的过程中,进行自己自主学习结果的分享与讨论,并在相互的完善中实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和自身思维的拓展与完善。

4.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层次化教学策略。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着个性化的特征。而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间的个性化差异置若罔闻,只是机械性地进行“一刀切”式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给予充分的尊重,并通过层次性教学策略的实施,来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教育引导,以此促进人本教育理念的落实与实施。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依据科学的学习层次,来进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以及课后作业、课堂问题的层次化设计,使每个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中获得适于其发展的教育引导,有效地实现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在对学生进行“圆柱体、圆锥体体积”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班级内学生的具体层次划分,来进行具有层次性、差异性课后作业的设计,“必做题:熟记圆柱体体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利用圆柱体体积公式,自己设计相关题目并解决。选做题:结合圆柱体体积的相关内容,尝试进行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并附带推导过程说明。”这样学生就能结合自己的能力与兴趣,自主的进行课后作业的选择,既能保护学习能力较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满足学习层次较高学生的拓展、拔高学习需求,以此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满足了各个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5.注重教学语言的精炼,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有些数学教师为了强调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性,经常会用重复性的语言表达。然而其实际的效果并没有很显著,这是因为小学生对于一些枯燥的重复性内容,容易产生一定的厌烦或者是抵制心理,进而起到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的时候,应该注重语言的精练性,针对重点的教材内容,进行精准的知识要点传授,这样不但能够保证课堂进度的高效开展,还能避免学生因繁琐和重复的语言教学对数学知识产生排斥心理。此外针对课堂提问,教师应该注意语言的向导性,引导学生参与和完成具有难度层次不同的课堂提问。例如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复习50以内的加减运算,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100以内更大数值的加减运算,在激发学生对这部分数学知识产生求知欲望的基础上,开展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6.运用现代教学设备,促进信息化教学建设。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教学的信息化成为一种变革的趋势。为顺应这一教学发展趋势,教师就可以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信息技术的科学合理运用。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其特点就是可以借助互联网将教材中抽象的知识以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直观的展现给学生,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正方体和长方体分割为由多个1立方厘米组成的小立方体,进而引导学生推导计算二者表面积与体积的公式。通过运用这种现代教学设备,使得数学知识具象化的基础上,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此外,为了促进数学教学的有效进行,教师还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有效交流。小学生对于教师具有相对较强的依赖性,教师可以借助这一学情特点,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兴趣要求,这对于教师后续制定科学性教学内容和开展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有重要的影响。另外,由于信息技术的运用,产生了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学资源,如,微课、多媒体课件等,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途径及效果都得到相应的拓展与优化。因此,教师就可以积极地进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运用,以此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在对“轴对称图形”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搜索的方式将相关的微课视频进行整理、借鉴,制作出更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微课资源,这样学生就能在课上及课下对微课资源进行自主、灵活的操作,以此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7.结合现实生活,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实用性的教学课程,很多数学知识点的产生、推导与运用都离不开现实生活。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有效地适应学生的学习规律、降低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教师就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放置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以此实现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使学生能够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渐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如,在对学生讲解有关人民币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超市、商场购物场景,进行相应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并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表演的方式进行消费者与售货员之间支付、找零场景的再现。这样学生就能在这种具有体验式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中,深刻的理解人民币方面的知识以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如,数学是一门具有实用性的教学课程,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着广泛的实践运用案例。结合数学这一学科特点,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亲身参与、动手实践中,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实践的形式获得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综合性运用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新时期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开展培养其个性化的教育,并通过创新运用新型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这对于实现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教学策略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