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芳
卵巢囊肿多为良性囊肿,是妇科疾病之一,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患者小腹痛、月经量少,患者出现腹水及性交痛等[1]。卵巢囊肿在形态上可分为囊性、实质性和混合型,中年女性是高危人群,多发于29~54 岁女性,近几年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卵巢囊肿发生后有破裂和感染的可能,对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其与遗传、内分泌、精神状态以及患者的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2]。因此,患者需要尽快接受手术治疗。目前进行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卵巢囊肿的主要方法,这种手术的主要优点是对身体的创伤小及术后恢复时间短,该方法创伤小、出血少、疗效好,并能够保留患者生育能力,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延长了住院时间,故应加强围手术期干预[3]。相关研究发现,该病的治疗效果与康复方法有关。作者旨在探讨体位摆放联合术后功能指导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的的影响,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本院中心手术室的60 例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对照组年龄22.4~54.4 岁,平均年龄(33.80±7.27)岁。试验组年龄23.5~53.9 岁,平均年龄(34.90±6.7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患者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均经B 超、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为卵巢囊肿;在本院行全身麻醉(全麻)下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自愿参加手术。
1.2.2 排除标准 有腹腔镜手术禁忌证患者;恶性病变血液病、传染病或恶性肿瘤患者;精神病,或者有认知功能障碍,不能配合研究的患者;处于哺乳期、孕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营养不良和凝血功能不全患者;不能参与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手术准备。术前应掌握麻醉室温度,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充分关注手术进展情况。手术后,医师应与患者一起返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一起移交工作。
1.3.2 试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体位摆放联合术后功能指导。具体如下。
1.3.2.1 体位摆放 患者全身麻醉后,首先采用水平仰卧位,进行临床常规腹部和会阴消毒,建立腹腔镜手术环境;之后采取头低脚高30°姿势,采用肩托结合截石位完成下腹部手术,患者弯曲并抬起双下肢,放在腿托上采取下肢应与腿托平行,臀部垫高,同时上肢用手术毛巾包裹,并固定在身体一侧,避免过度外展两条上肢。
1.3.2.2 术后功能指导 ①早期体位康复训练:术后正确引导患者进行相关肢体活动以及腿部训练等活动。同时,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时帮助其下床进行适当的行走训练,注意避免患者肢体过度活动,导致出现伤口撕裂,影响病情的恢复。②体位按摩:患者保持仰卧位,以适当的手法,顺时针按摩腹部约25 min;术后3 h按摩腿部,以使患者腿部力量逐渐恢复,以患者感到酸、肿及麻后,继续按压5 s,之后停止按摩。患者于术后第1 天进行背部按摩,可减轻其身体的疼痛和麻木感,促进患者血液循环。③术后体位康复:术后第1 天,患者保持仰卧位后,用软枕头垫住臀部,促进患者腹部气体的排出,减少腹胀的发生,持续20 min,2 次/d。④翻身训练:当患者术后知觉恢复后,要求患者用双手轻轻按压腹部伤口,慢慢进行身体翻身训练,注意动作范围不要太大,患者每次完成2 次翻身是合适的,同时注意训练后,观察患者是否有腹部出血和伤口撕裂情况发生。一旦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应该立即停止训练,通知医生。⑤提臀练习:将腹部束带缠绕在患者身上,之后适当收紧,弯曲双腿,将臀部抬高至离床5 cm 以上,持续5 s,每5 min/次,2 次/d。⑥肛门收缩训练:将腹部束带缠绕在患者身上,患者进行深呼吸,引导患者闭上嘴,通过鼻孔呼吸,吸气结束时,屏住呼吸3 s,然后慢慢呼气2 s。吸气时患者收缩肛门,呼气时,患者放松肛门,使患者肛门括约肌充分放松,3 min/次,5 次/d。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①术后恢复情况包括离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②满意度评分表按百分制计算,0~59 分为不满意,60~89 分为满意,90~100 分为非常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例×100%。③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皮下气肿、下肢静脉血栓。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离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总满意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卵巢囊肿为临床妇科多发病,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可分为卵泡囊肿、卵泡膜黄素囊肿和黄体囊肿[3]。临床表现为患者月经不调,严重者,出现腹部突然绞痛,患者易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者会转化为恶性肿瘤,威胁妇女的生命健康[5]。卵巢囊肿在我国妇女中的患病率约为0.12%,对于育龄期妇女,卵巢囊肿是常见的妇科疾病[6]。有的肿瘤有恶化的可能,且发病初期,进展隐蔽,不易发现。当发现囊肿时已经有一定的体积,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7]。卵巢囊肿的传统临床治疗多为开放性手术,但其缺点包括对身体的创伤较大,有可能留下瘢痕等。本研究为卵巢囊肿患者提供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治疗,可保证卵巢组织完整,保证机体正常生育功能,且术后恢复时间短[8]。手术作为有效的治疗手段,逐渐被广大患者和医生所接受,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9]。研究显示,术中医生的操作固然重要,但是合理的手术姿势也非常重要,在手术中,麻醉医生与外科医生密切配合,及时给予患者舒适的体位摆放,能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根据腹腔镜特点给予功能指导,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10]。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离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74±1.22)h、(20.80±2.32)h、(6.40±1.02)h、(4.42±1.11)d,均短于对照组的(10.18±2.32)h、(28.21±2.43)h、(7.91±1.13)h、(5.81±1.1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总满意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体位摆放联合术后功能指导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