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嘉慧
俗话说:“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食物。可它在作为一种常见食物的同时,也是文人墨客身边的“雅客”,李清照曾以茶来排遣自己心中的苦闷:“酒阑更喜团茶苦”,这说明茶往往寄托着作者的情思。
从嫩芽到采摘,再到制茶,最后到泡茶,茶是常见的,却也是韵味悠长、意义丰富的。今天就让我们看看这常见却又风雅的茶,能够带给我们多少不同的哲思吧。
【范文引路一】
茶之韵
梁新荣
冬日午后,暖阳映入窗棂,夹杂着泥土的芳香。独自坐在椅上,饮一杯佳茗,读一册好书,沉浸在书香茶韵之中,趣味盎然。细看杯中茶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绿光,映照着我的眼睛,如此清新,如此优美。茶叶是自制的,每当闻见这独特的茶香,我便会想起家乡那一抹淡雅的翠绿。
家乡的山上,种着大片的茶树,矮而浓密,一畦一畦十分整齐。放眼望去,山上那绿油油、生机勃勃的景象使人心旷神怡。这并不是大自然的杰作,而是茶农辛勤劳动的结晶。在采茶季节里,满山嫩绿中晃动着彩色的身影——她们正在采茶,轻巧的手指如同跳动的音符,在茶树间来回闪过,又仿佛一道流水,从叶尖淌过。她们采的茶是刚长出来的嫩芽,翠绿欲流,带着一层薄薄的油脂,在茶树枝头亭亭玉立。满山是茶叶最质朴的清香,以及采茶人的攀谈声,构成了别有趣味的山野之景。
采来茶叶,倒入滚烫的锅里,将茶叶上下翻腾,直至萎缩、变黄,接着把茶叶反复揉搓,挤出其中的汁液,再倒进锅里翻炒……一系列繁琐的步骤后,茶叶总算是制作完成了。这种茶名叫“辉白”,成型后的茶呈螺旋状,深绿中透着一点黄色。
在杯子里撒上茶粒,滚烫的热水在爷爷的控制下忽上忽下,直冒热气,即成一杯香浓的绿茶。茶叶在水中缓缓舒展,婀娜的身姿好似一只振翅欲飞的青蝶,舞出美妙的风韵,释放出琥珀色的光圈。微抿一口茶,茶香在口中弥漫,那独特的滋味融化在舌尖。起初是略微的苦涩,反复品味,方能品出茶深藏的甘甜,直沁心脾,精华已完全绽放。
“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闻着鼻前萦绕的茶香,品着杯中甘冽醇厚,畅享茶韵。茶生于山中,死在锅里,埋于罐中,却又活在杯里,其间变化甚大,却风韵犹存,一如既往,幽香怡人。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茶,是中原古往今来世世代代饮用的佳品,它孕育了民族的智慧,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渗透着几千年来的文化,是无比神奇的东方树叶。我的思绪随着茶水中的涟漪荡漾开来,吟悟着千古的真璞。
仰望皓月星空,风卷残云,饮一杯茶,品悟茶的空灵、悠远……
【方法点拨一】
置入情境,观茶之相
置入情境,指的便是将被观察对象放入不同的时间地点等因素构成的不同情境中。这种方法便于描绘被观察事物的多种形态,生动地展现出事物的特色。
《茶之韵》一文中,作者主要通过两个情境来细致地描绘茶之相。第一个情境为采茶女采摘尚在枝头的茶叶,我们可以看到茶叶的形态是油绿的,在枝尖直立着。这是带有生命力的茶叶的样子。第二个情境为茶叶在杯中被冲泡,这时茶叶变得更加灵动,它缓缓舒展,随着水流浮动。这让我们看到了茶叶的另一种形态。作者借用这两种情境,生动地展现了茶叶不同的两种形态,使茶之相更加丰富完整。
【小试牛刀一】
背上竹篓,戴上草帽,与伙伴一起上山采茶。我们乡下的茶长在山坡上,那是一片开阔的地方,茶受到阳光的抚摸,泛着闪闪绿光。早晨采茶是最好的,晨露覆在茶叶上缓缓下落,带着些许茶香滋润着土壤。我们用手将最嫩的绿芽采下,再将老叶摘下放入背篓中,一背篓装完了,我们便一身茶香走下山去。
回到家中,将采回的茶叶铺开晒干,茶叶的水分与香气渐渐散发,飘香十里。
烧壶开水,将水倒入竹杯中,放入一小把绿茶叶,一杯绿茶便完成了。这茶是绿色的,那种透心的碧绿,就如一位身着绿衣的仙女在舞蹈,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长沙市怡雅中学初1801班杨定臻《宁静绿茶,惬意人生》片段
【方法点拨二】
五觉联动,品茶之味
五觉联动,主要是通过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这五种感觉对某一事物进行多感官角度的描摹,使事物形象更鲜明突出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例如在《茶之韵》中,在描绘被冲泡的茶叶之时,作者便充分调动了感官。从视觉上观察茶叶的缓缓舒展与上下飞舞,嗅觉上描摹弥漫开的茶香,而味觉上又是微微的苦涩转化为深藏的甘甜。茶所独具的美感被形象地描绘出来,让我们不由跟着作者细细品味,感受茶独特的韵味。
【小试牛刀二】
我轻轻端起轻巧的茶杯,一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扑鼻而来,让我忍不住品尝。轻啜慢啧,舌上充盈着淡雅苦涩的茶香。窗外春雨如丝,我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那里浅草漠漠,芳香馥郁,飞鸟与共;又或是一冽清泉,水甘泉醇,仿佛可以洗净人们被扰乱的内心,予以人们最清净的心灵体验,
绿茶之妙,妙在清淡。又是一年春雨时,唯忆江南新雨茶。
——长沙市怡雅中学初1801班刘钰宇《唯忆江南新雨茶》片段
【范文引路二】
松子茶(片段)
◎林清玄
“泡茶?”“你烹茶的时候,加几粒松子在里面,松子会浮出淡淡的油脂,并生松香,使一壶茶顿时津香润滑,有高山流水之气。”
当夜,我们便就着月光,在屋内喝松子茶,果如朋友所说的,极平凡的茶加了一些松子就不凡起来了。那种感觉就像是在遍地的绿草中突然开起优雅的小花,并且闻到那花的香气,我觉得,以松子烹茶,是最不辜負这些生长在高山上历经冰雪的松子了。
“松子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东西,但是有时候,极微小的东西也可以做情绪的大主宰。诗人在月夜的空山听到微不可辨的松子落声,会想起远方未眠的朋友,我们对月喝松子茶也可以说是独尝异味,尘俗为之解脱。我们一向在快乐的时候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的时候又觉得日子过得太长,完全是因为我们不能把握像松子一样存在于我们生活四周的小东西。”朋友说。
朋友的话十分有理,使我想起人自命是世界的主宰,但是他们并非这个世界唯一的主人。就以经常遍照的日月来说,太阳给万物以生机和力量,并不单给人们照耀;而在月光温柔的怀抱里,虫鸟鸣唱,不让人在月下独享。即使是一粒小小松子,也是汲取了日月精华而生,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松子高贵。
佛眼和尚在禅宗的公案里,留下两句名言:
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水和竹原是不相干的,可是因为水从竹子边流出来就显得格外清冷;花是香的,但花的香如果没有风从中穿过,就永远不能为人体知。可见,纵是简单的万物也要通过配合才生出不同的意义,何况是人和松子?
我觉得,人一切的心灵活动都是抽象的,这种抽象宜于联想。得到人世一切物质的富人如果不能联想,他还是觉得不足;倘若是一个贫苦的人有了抽象联想,也可以过得幸福。这完全是境界的差别,禅宗五祖曾经问过:“风吹幡动,是风动,还是幡动?”六祖慧能的答案可以作为一个例证:“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一些小小的泡在茶里的松子,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微弱虫声,一点斜在遥远天际的星光……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记得沈从文这样说过:“凡是美的都没有家,流星,落花,萤火,最会鸣叫的蓝头红嘴绿翅膀的王母鸟,也都没有家的。谁见过人蓄养凤凰呢?谁能束缚着月光呢?一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
【方法点拨三】
议论升华,悟茶之理
议论是一种评析、论理的表述方法,是作者抒发自己观点感悟的方式。在事物本身的形态特点被描绘得非常清晰后,可以通过议论的方式对事物进行意义的延伸,感悟其中蕴藏的哲理。这种方法使文章不仅限于优美形象的描写,更具有思想的深度。
例如《松子茶》一文中,作者在描绘了茶中小小的松子后,进一步思考人在世间应当如何让自己的心灵找到去处。作者借用了禅宗五祖的故事,引用诗文进行论述,最后写到松子对“我”心灵的触动,充分表达出作者内心感悟的哲理,即关注身边的细小事物,帮助自己的心灵保持纯净。
【小试牛刀三】
我迷上了茶,也跟着父亲喝茶品茶,什么淡雅的碧螺春,醇厚的铁观音,柔情的普洱茶……都略有了解。
有时父亲也会让我泡茶。滚烫的水中,沉默的茶叶接受了这过于热烈的邀请,慢慢吐露出纯洁而芳香的情愫。茶叶在水中缓缓舒展,婀娜的身姿好似一只振翅欲飞的蝴蝶,舞出美妙的风韵。
唐代诗人卢仝有一首《七碗茶诗》:“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是啊!静坐品茗时,心情坦然,无名利之求也。洁与净,淡与雅,心中晶莹无杂念处,便是那一片宁静的茶园。
——长沙市怡雅中学初1801班杨博涵《爱上喝茶》片段
【学生佳作】
茶香幽满道
纯粹扑满怀
◎章斯涵
雨落春山,一盏新绿初绽。浅青山色为它渲染,细雨朦胧为它铺纱。这绿,绿得艳而不俗,淡而不轻,香而不腻,是混沌中的秩序、朦胧中的清晰。那嫩芽在舌尖绽开,赋予了我一阵阵清香。
宁静的禅房映着墨竹,清脆的木鱼声洗净山谷。青绿的茶田中,着白衫,戴蓑笠,摒弃世间一切纷繁,让茶香静静地浸入心田,将细嫩的茶尖捧入手中,似蓓蕾未放,却已伸展那柔软的身姿。那绿,绿得淡雅,绿得单纯。
将茶轻轻地折去杂枝,细火慢炒,那淡绿开始变得稍微深沉一点了。阵阵茶香萦绕鼻间,使人不禁想起那扎根在地的一株株茶树,有一颗颗露珠相伴,与一只只蝴蝶共舞,同一轮轮明月入眠……
茶炒好,晒干,大半个月便过去了。
跃过一块块大石,穿过竹林,便有一泉涓涓流出,沿泉水向上走,走个百十步,便到了山泉的上游,水是可以直接喝的,是上天带来的甘露,凉而不冽,甘而不甜,便是泡红茶的好水。听禅人道,水寒,不宜沏绿茶。
用柴火烧开紫砂壶中的水,取红茶放入白瓷壶中,缓缓地加入山泉水,等候些许时间,再倒入水烫过的小茶杯中。琥珀般的茶水,几分甘甜,几分醇厚,像那进了观音的玉壶再缓缓流出的甘露。仿佛喝了这杯茶,便会有好运下肚。
画风一转,回到城市。窗外,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喧闹、匆忙成了现代人的常态。人们的生活过得太快了,他们总觉得茶苦涩,便加以牛乳,再放入白糖,一口吸进肠腹。为何不让时间慢下来,品一杯茶,便能在流水划过的角落,听见时间的嘀嗒。让时间慢下来,在茶香中穿过古道;让时间慢下来,摒弃一切名和利回归本真,重拾丢弃的美好。泡一壶茶,品纯粹的味道。
朝露落茶田,采茶至西山。茶香幽满道,纯粹扑满怀。
【评点】
作者以“茶”这一事物为核心展开,营造了制茶和泡茶这两种情境。在制茶的情境中,作者调动起多种感官,如通過触觉感知茶的柔软,通过视觉看到茶叶的颜色变化,又通过嗅觉感知到从茶叶中逐渐散发出的茶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共同感受到茶之美。在两个情境后,茶的具体形态已经深入读者内心,作者自然过度到快节奏城市生活中人们对茶的忽视,进而引发讨论,呼吁匆忙的人们能像品茶一般让时间慢下来,感受名利之外的纯真与美好。
‖湖南省长沙市怡雅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