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和马克思》:这个世界的爱与孤独

2022-03-02 08:10桑克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厦门大学玛丽友谊

桑克

一个44岁的男人,肥胖,喜欢吃巧克力和热狗,喜欢看动画片《诺布莱一家》。他是一个犹太人,当过共产主义者,这倒应和了他的名字,马克思。

一个8岁的女孩儿,肥胖,她的父亲上班给茶包打标签,回家做飞鸟模型。母亲抽烟,酗酒,听板球比赛的广播,偶尔去超市借东西——不准备还的。学校里的人全都嘲笑她额头上的褐色胎记。一个偶然的机会,这个女孩想问问美国的孩子是不是和澳大利亚的孩子一样也是从啤酒杯里生出来的。她随意地在邮局里找了一个美国人的地址。她给美国人写信:我是玛丽·黛西·丁克尔……美国人回信:我是马克思·杰瑞·霍洛维茨……写信,回信。回信,写信。二十年过去了。

《玛丽和马克思》是一部黏土动画片,人物造型说不上好看,甚至有些笨拙,而旁白的声音,书信之中玛丽和马克思的声音,却非常动人。

马克思幼年的时候,父亲抛弃了母亲和他,没多久,母亲也开枪自杀了——马克思在给玛丽的信中这样总结自己的人生:“每个人的人生就是一条漫长的人行道,有的整洁,而有的像我一样,有裂缝、香蕉皮和烟头。你的人行道像我一样,但是没有我这么多裂缝。”马克思的心是破碎的,灵魂是清醒的。玛丽的爷爷、父母也是非正常死亡的——电影似乎有点儿輕描淡写,马克思的邻居艾维之死甚至有点儿喜剧色彩,然而这些并不妨碍尘世的真实与冷漠。

玛丽成年之后,以马克思为例研究精神疾病,当她高兴地将学术成果寄给马克思的时候,马克思难以置信,愤怒地拽掉了打字机的M键。通信中断了。玛丽粉碎了所有的书——她苦心研究的学术成果,放弃了比较健康的家庭生活,酗酒,颓废。爱她的丈夫离开了她。而这时的玛丽越来越像她的母亲,走近了自杀的边缘。

电影结尾,1996年,28岁的玛丽背着一个婴儿从澳大利亚来到纽约马克思的寓所,满墙贴着玛丽二十年来的书信,还有她8岁的时候寄来的自画像。她说,我不会画耳朵,但我的牙齿画得很好。64岁的马克思在玛丽进门之前已经安然离世,他的胸前挂着识别人类表情的小本子——这是他与现实世界沟通的最后努力。

在此之前,马克思在给玛丽的和解信中这样写道:“我原谅你是因为你并非完人,而我也是……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缺点,它们也是我们的一部分,然而我们必须适应它们,况且我们能够选择自己的朋友,我很高兴选择了你……我相信有朝一日我们的人生之路会相交,我们会分享同一罐炼乳……”

看到这里,你会难受,你会流泪,但同时你知道你的难受是平静的,你的眼泪是平静的,你甚至有了一种释然的微喜。我们都是普通人,都是有着这样或者那样毛病的普通人,孤独得要命,绝望得要命,然而这世界上还是存在着温暖的,尽管这温暖时而那么近,时而又那么远。你当然明白真正的原因,电影在芸芸众生之中一眼选中了你,一把抓住了你,并用最重的铁锤敲碎了你的心。

文本解读: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邬双

这部电影让我们直面人生的孤独缺陷与生活的无奈灰暗,也让我们看到人对友谊与温暖的期待,对爱与理解的渴望。两个孤独的灵魂在信中真诚分享、用心聆听、毫无保留,感受到彼此的爱、牵挂与信任,令人感动。这是一段相互温暖的友谊,更是一段认识自己、面对自己、接纳自己的友谊,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运用示例

每个人都有不完美。有人选择逃避,有人选择改变,但正是完美与不完美,构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我。正如罗素指出,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在发现不完美的过程中,我们审视着自己,在一次次重塑后逐渐接纳自己,爱自己。于是,我们学会了生活的真谛——完美与不完美交织,光亮与黑暗并行。《玛丽与马克思》中,马克思说:“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缺点,他们是我们的一部分。”就像余秀华摇摇晃晃走在人间的勇气,像汪曾祺面对苦难的旷达。我们在短暂的一生里,接纳自己,为自己点燃一盏生活的长明灯,照亮我们对自己与世界的爱意。——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涂思淇

周国平说:“孤独是人的宿命,爱和友谊不能把它根除,但可以将它抚慰。”孤独是玛丽和马克思对世界的态度,爱与友谊是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特例。这两种情感相互抑制,持平,在他们的心中波澜起伏,交错汇聚。终会有爱穿过孤独,像塞尔玛怀揣热爱在黑暗中孤独起舞,像戴着宇航员头盔的奥吉。爱与友谊不能根治孤独,但它可以跨越时空差距,轻轻地摸摸你的头,抱抱你,然后告诉你,不要放弃,会有人在某个地方等你。——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曾静雯

(编辑:关晓星)

猜你喜欢
厦门大学玛丽友谊
以城为“媒”话友谊
美好的友谊
风记得我们的友谊
An interpretation of kisses in This Side of Paradise
和我一起玩
友谊之路
厦门大学老年大学校歌
玛丽的怪兽美容店
Changeons l'indifférence des jeunes chinois!
春秋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