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背冰民俗的体育价值

2022-03-01 23:40张宝强李运龙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河村冰雪黄河

张宝强,李运龙,杨 洋

(1.咸阳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2.西安体育学院 研究生部,陕西 西安 710068)

在与陕西相邻的山西省永济市长旺村和芮城县匼河村,有一项奇特的民俗活动——背冰。背冰,又称“背冰亮膘”,是指当地人们把从黄河打捞上来的冰块背在赤裸的脊背上沿街游行,并按照鼓点表演原始的舞蹈动作。所谓“亮膘”,是指在严寒的冬季背冰时,人们只穿一条短裤,身体其他部分裸露在外,亮出雄健的身体和强悍的气魄。背冰是当地民间社火和庙会中的一项特殊表演内容,兼具民俗、舞蹈和体育的属性。背冰作为黄河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被誉为“中国的狂欢节”“黄河岸边的奥林匹克”,并获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在分析背冰的起源与发展、形式与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对其体育价值进行探讨,为国家进一步发展冰雪运动提供借鉴。

一 背冰的起源与发展

(一)背冰的起源

在永济市长旺村和芮城县匼河村一带,关于背冰的起源,有三种说法:(1)求神祈福说。据传在东汉光武帝时,匼河村一带黄河经常泛滥,当地百姓深受其害。幸有泰山神黄飞虎相助,使黄河水患退去,百姓得到保护。为了感谢泰山神,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这天,匼河村及附近村子都要举行祭祀活动,组织强壮的小伙子背冰、背碾,声势浩大,俗称“背冰”。[1]321(2)“争夺土地”说。古时黄河经常改道,黄河边的滩地也随之变动,附近农民常因河边的土地争吵,甚至大动干戈。为解决这一纷争,当地百姓想了一个办法,即进行力气比拼,谁力气大,土地就归谁。开始时用背石块、抱碌碡、扛檩条等进行力量的比试,后来变成在冬天光膀子、背冰块来判断谁更为勇猛,这种活动就一直流传下来。[2](3)“背冰灭火”说。相传清朝咸丰时期,太平军在攻打蒲津渡时,清军用木料在城墙外建起了防御工事。太平军攻城时,清军点燃木料,用大火阻止进攻。太平军部将、长旺村人相福录提出了下黄河凿冰、背冰块灭火的攻城之计,最后获得成功。相福录解甲归田后,当地百姓创编舞蹈,反映起义军当时的战斗场景,逐渐形成一种风俗。[3]

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指出:科学的不断发展,并不能完全预测自然和社会中的偶变,消除意外和把握机遇。[4]46正因为人们对有些事件没有搞清原委,于是产生了不同的解释和传说。以上关于背冰的来源均属于传说性质,尚无十分确切、充分的依据,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背冰的大致起因以及人们的精神诉求——祈福、斗争和纪念。

(二)背冰的发展

根据前述三种传说,背冰的产生不晚于清朝咸丰年间,即该活动至少存在了150余年。其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5]:

纪念求雨阶段(20 世纪40 年代末以前)。百姓为纪念长旺村人相福录率众背冰攻城这一英勇事迹,在每年春节前后举办背冰活动。据村民介绍,男人们背的冰是他们自己到黄河凿出来的。刚开始背冰者仅是部分英勇者的挑战活动,后来发展为由一百多个青壮年男子参加的集体表演。活动时间由春节改到农历二月初二(龙头节)。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尤其是在“十年九旱”的长旺村,庄稼获得丰收的关键在于风调雨顺。因此,人们又把背冰作为迎春、祈雨的一种手段和形式。

社火庙会阶段(20 世纪50 年代初至20 世纪末)。新中国成立后,背冰活动得以存续,但活动的功能和形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功能上背冰不仅用来祭祀,更成为人们娱乐的一种方式。背冰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不但吸引了周围村庄的村民,还得到众多旅游者、摄影爱好者以及各级新闻单位的关注。在形式上,活动形式进一步规范化,如对锣鼓、迎神、背冰以及其他各种表演都有明确的要求。背冰成为当地社火和庙会中的一项最具吸引力的内容,也是百姓春节期间的一项大型集体娱乐活动。

体育健身阶段(21 世纪以来)。随着健康观念渐入人心,背冰又被赋予了另一层涵义——体育健身运动。当地流传着“背冰亮膘,常年不病”的说法。在严冬季节赤身背冰、走街串巷进行表演,是对小伙子们体质、毅力的一种考验和锻炼。目前,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和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在每年正月十五,当地村民积极参加背冰表演活动,背冰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冬季健身活动。在每年冬季的庙会上,还有背磨盘、背碌碡等比赛,而背冰进一步发展为竞技运动。

二 背冰的形式与特点

(一)背冰的基本形式

背冰是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一定农事性质的民俗文化。传统的背冰包含下河、破冰、匍匐前进等特有仪式。随着生产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背冰赖以发展的环境在缩小,部分原始的舞蹈动作业已消失。现在,背冰主要存在于永济市长旺村和芮城县匼河村的社火和庙会两种场域中。社火场域是指长旺村和匼河村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以背冰为代表的社火活动,庙会场域是指在匼河村的泰山庙会(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和长旺村寨神庙会(每年农历二月初五)上举办的背冰表演活动。

1 社火场域中的背冰

永济市长旺村的社火主要包括逗社火(社火正式开始前的敲锣鼓、抱公鸡、赶牛、拉犁等挑战活动)、背花锣鼓(当地特有的“撇锣鼓”表演)、背冰、背信子(大人背着化妆成戏剧人物的儿童游行表演)、精沟轿(当地打扮成各种历史人物的德高望重者乘坐的轿子)等内容。芮城县匼河村的社火主要包括背冰、旱船、秧歌等表演。

以匼河村2012年正月在芮城县城社火中的背冰活动为例: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引旗,由一壮汉扛着长一丈、粗一尺的大檩,檩头插着一面龙旗。接着是匼河村背冰的版面介绍……版面再后面是身穿短裤、脚穿拖鞋、光着膀子、肚皮上写着“匼河人”的背冰方阵:最先走到管理台前的是由六人组成的背磨盘队,每个磨盘的重量都有二百多斤,六人各自背着磨盘在观礼台前展示他们的力量;后面是十六人的背铡刀队,黄河汉子背着锋利的铡刀,在观礼台前尽情地表演;再后面是二十人组成的背冰队,黄河汉子身穿短裤,脚穿拖鞋,光着膀子,背着厚重的冰块,敲着锣鼓,向人们显示他们不怕严寒的铁骨精神;紧接着是匼河村的大力士二赖背碌碡,二赖向现场的观众和领导拜年后,扛起了重六百斤的碌碡,并绕场转了好几圈,展示他的力气……[6]

2 庙会场域中的背冰亮膘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是典型的文化空间。[7]16背冰是长旺村寨神庙会和匼河村泰山庙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冬季适时镇压,弥实地表裂缝,防止寒风飕根,保墒防冻,旺长麦田和弱苗麦田要早压,壮苗麦田可晚压。春季小麦返青期(2月中下旬或3月上旬,土壤解冻后)要及时镇压,可提高小麦的抗逆能力,增加产量5%以上。

长旺村二月初五寨神庙会的仪式主要包括迎神(旗队、锣鼓队)、拜神、庙会(旗队、锣鼓队、背冰队、节目表演)等。匼河村二月初二泰山庙会的游行队伍包括旗阵、土枪土炮队、东岳大帝的花轿、背冰、丑角表演、秧歌、背花锣鼓、背信子等方阵。以长旺村庙会中的背冰活动为例:最引人注意的是12人的背冰队,这些汉子光着膀子,穿着大裤衩,脚穿拖鞋,头上裹着头巾,身后背着锋利而厚重的的铡刀,中间有一人敲着大鼓,四周有11 个人敲着锣,一路上还不停地有观众往背冰者身上泼凉水,场景煞是引人注目……当时天气十分寒冷,黄河岸边寒风刺骨,围观群众都穿着棉衣,而黄河汉子这样的装束还有人泼凉水,表现了黄河汉子粗狂、强悍、刚毅的大无畏气概。[6]

背冰是长旺村、匼河村社火和庙会中最热闹、最壮观的一项内容。多年来,尽管背冰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背冰依然是当地百姓展示生活、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

(二)背冰的主要特点

1 农事性:农耕文化的产物

背冰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是人们祈求丰收的一种民俗活动。长旺村和匼河村流传着“敲一年锣鼓背一次冰,今年肯定好收成”的俗语。这两个村子世代以种植小麦、棉花等为生,“十年九旱”的气候特点使人们形成了对龙王的信仰。背冰被赋予了人们对风调雨顺、年丰人寿的期盼。位于黄河岸边的匼河村和长旺村,其自然环境孕育了背冰产生的土壤,农事活动推动着背冰的不断传承,敲锣鼓、抱公鸡、赶牛、拉犁等逗社火活动,体现出鲜明的农耕文化色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各种自然灾害有了一定的应对办法,不再仅仅仰仗神灵,背冰的祭祀和娱神功能逐渐淡化,娱乐功能逐渐上升。

2 节令性:民俗文化的展示

岁时节令是人们进行祭祀、庆典、休息、娱乐等活动的日子,有着特殊的文化意蕴和丰富内容,是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与民情风俗的极好写照。[8]251长旺村和匼河村的背冰活动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二月初二和二月初五举行。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是一个包括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等欢庆内容的重要年节;二月初二是青龙节,又叫龙头节、春耕节,是土地神诞辰“社日节”,同时是匼河村泰山庙会的日子,具有催耕、求丰的涵义;二月初五又叫“破五”“财神日”,也是长旺村寨神庙庙会的日子,含有盼富、祈福的意义。在这些特定的日子,长旺村和匼河村举行背冰活动,是自然时间、农事活动、祭祀活动和娱乐活动的统一,体现了背冰这一民俗的时间性特征。

3 地域性:黄河文化的体现

美国人类学家弗兰兹·博厄斯认为,对人类行为起决定作用是文化因素,其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无条件的,任何人都无法抗拒。[9]26长旺村和匼河村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地处黄河中下游交汇的河东地区。黄河沿岸的人们在世世代代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由独特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民族个性、民俗风情等构成的地域文化——河东文化。背冰就是以河东文化为背景而诞生的一项民俗活动,是黄河儿女倔强性格、无畏精神的生动反映。一代代黄河人在每年寒冷时节开展背冰活动,是对古老黄河文化的充分展示,更是对黄河儿女威武不屈精神的生动诠释。[10]

长旺村和匼河村每年举行的背冰,是一项全民参与的活动,家家户户各出所需,男女老少积极参与。在访谈过程中,有一位大爷已经82 岁高龄,但身体强壮,精神矍铄,据说从年轻时开始参加背冰活动,一直坚持到现在。有一个小男孩,大约七八岁,也光着膀子,背着一块冰,肚子上写着“匼河接班人”的字样,甚是威风。[6]除了赤身背冰以外,大多数活动都是男女共同参与。在背冰的编排、练习、演出过程中,表演者之间互相切磋,密切交流,探讨如何奉献出更加精彩的节目;观看者在观赏节目过程中或指名道姓,或评头论足,或鼓掌喝彩,增加了全民欢庆的气氛,体现了活跃融洽的村风。

5 独特性:冬季运动的奇观

背冰是一项十分独特的冬季民俗活动,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冷”。它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季举行的户外活动,表演者赤身上阵,游行表演,还有观众不时给表演者身上泼冷水,场面刺激震撼,让人拍手惊奇。二是“冰”。我国冬季与冰有关的运动,主要是滑冰(如冰嬉等)、滚冰(在冰面上滚动)、冰上游戏(如打冰嘎等)等,而把冰块背在赤裸的脊背上进行表演,实属罕见。三是“力”。在背冰活动中还伴有扛檩木、背石磨、抱碌碡等力量比试活动,相对于其他冬季运动,背冰不但挑战寒冷,还崇尚力量,俨然是一场冬季户外举重运动。四是“美”。背冰包括形体展示、队形变换、锣鼓助兴、舞蹈表演等因素,体现了形体美、力量美和技艺美,是单调、沉闷冬季里的一道奇异、靓丽的风景。

三 背冰的体育价值

由前述分析来看,背冰是与古代农事有关的一项民俗活动,是黄河流域民间社火和庙会的一种特殊表演形式。笔者从体育学角度对其功能和价值予以初步分析。

(一)特殊的身体运动:有利于全民健身的开展

背冰表演风格独特,健身特色十分显著。在匼河村,其传统表演形式为:在寒冬里,表演者赤身,腰系兽皮或野藤,用红绸绑着一大块冰背在背上或腰际,赤脚行走,手持锣或钹,一边敲打一边沿街游行,以示迎神送神、震慑邪恶、张扬自我,时间长达一个小时以上。这种背冰表演,是对黄河汉子体质、力量、勇气以及抗寒能力的考验,参与者若无强健的体魄是难以胜任的。自背冰活动产生起,参加表演的小伙子往往是当地望族挑选女婿的重要人选。为此,许多青年为了能在寒冬里参加背冰,在夏季就开始每天用凉水冲身,用自制的杠铃练习力量。据说凡参加背冰的人,一年四季都不会生病。在长旺村,83 岁的郑法海老人在黄河岸边当了一辈子的艄公,从16 岁起参加背冰活动,一背就是几十年,如今仍然要求报名参加。[11]

由此看来,背冰确实体现了当地百姓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和豪迈性格。背冰能增强人们抵御寒冷的能力,培养其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参与者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免疫能力等,具有突出的健身价值。在民间推广这一运动,能有力地促进当地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二)刺激的挑战活动:有利于尚武精神的重塑

“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生存最艰难的日子便是冬季,因为冬季的严寒会夺取他们当中一部分人的生命。”[12]在长期的繁衍生息过程中,匼河村和长旺村的村民一方面要抵抗冬季的严寒,另一方面还要与桀骜不驯的黄河作斗争,这逐渐铸就了他们强悍、粗犷的性格。从表演的季节和形式来看,背冰是对黄河汉子意志、品质的挑战和磨练。最初,他们在脖子上套一个冰圈,在锣鼓声中昂然挺立,展示出不畏严寒的英勇气魄。后来,变化为赤身背冰块沿村而行。背冰的汉子们裸露着强健的肌肉,溶化了的冰水顺着他们的躯体直往下滴,但他们依然奋勇前行,形成一道让人叹为观止的冬季风景。从具体动作来看,背冰中的动作主要集中在背冰锣鼓和花锣鼓中,动作简单古朴,处处透着黄河汉子的憨厚、耿直和黄河女子的淳朴、热情,极具观赏性、表演性和艺术性。表演中的下河、破冰、匍匐前进、刀枪不入等动作从历史故事中提炼出来,经过历代艺人的传承与发展,依然具有古战场威武雄壮的气势。例如破冰步伐扎实有力,再加上身体前俯后仰的体态,似在大河中凿取冰块,又像在田间劳作;背花锣者的颠跳步,展现了冲锋上阵的豪迈气势,而横移步、踩跺步则表现了战争胜利后的无比喜悦、乡村生活中的怡然自得……这些动作,展现了屡经战争洗礼而形成的豪情万丈、勇往直前的黄河文化和民族性格。[5]

背冰是黄河人精神面貌的突出表现,代表着汉民族的个性特点和当地的文化特征,体现了黄河流域民众勇敢刚毅、乐观豁达、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而这些尚武精神和斗争勇气,正是当前中华民族爬坡过坎、砥砺前行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珍贵的民俗活动: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民俗即民间的风俗习惯,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并不断重复、传承下来的生活文化。[13]2它是民族精神的基础和载体,具有增强民族认同、振奋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民俗逐渐失去其依存的土壤,其本身原有的器物、仪式及魅力正在逐步衰退甚至消亡。

背冰有极强的地域文化特征。黄河流域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传统的生产活动造就了匼河村和长旺村独有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相应的民俗活动,奠定了背冰活动古朴、彪悍、粗犷的文化特质。背冰具有“冷”“冰”“力”“美”四个特征,是一项奇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但是,如此特色鲜明的文化形式,并未被其他地区的人们所知晓,没有得到进一步推广,更未得到学术界的充分关注和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青年外出上学、打工,加之影视、网络、智能手机等的广泛普及,给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娱乐选择,导致参与背冰的人数逐渐减少;同时,气候变暖使得黄河的冰更容易融化,每年要花费较大成本用制冷机制作冰块……种种原因造成了背冰传承者相继减少,阵势大不如前。因此,背冰作为一项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进一步加强对它的保护、开发,将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四)奇特的冬季活动:有利于冰雪运动的开展

我国2022 年冬季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有力地推动了冰雪运动的开展,使一些民族民间传统冰雪运动也活跃起来。2018 年8 月,北京市第十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石景山区举行,该届运动会新增了一项具有浓厚北京历史特色的民族冰雪体育项目——冰蹴球。2019 年1 月,北京市北海公园开展了传统冰嬉表演,再现了清代八旗勇士在北海太液池上进行冰上运动的英姿。另据不完全统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鹤岗市萝北县,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白狼镇、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诺敏镇等,积极开展地方冰雪民俗——“滚冰”,并在此基础上举办了“滚冰节”。这些活动不仅推动了冰雪运动的发展,也为我国开展全民冬季运动奠定了民间基础。2019 年3 月,国家颁布的《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明确指出:“鼓励各地依托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冰雪健身项目,推广民族民俗冰雪项目……努力实现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14]“冰蹴球”是在冰上以脚蹴球的游戏,“冰嬉”主要是在冰面上滑行表演,“滚冰”是在冰面上滚动,而“背冰”则是寒冬时节赤身背着冰块进行表演,是更具刺激性、观赏性和吸引力的一项民间冰雪运动形式。这些民族民间冰雪活动,具有便于组织、乐于接受、易于开展的特点,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项目,对丰富冰雪运动形式,推动冰雪运动普及,实现“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多彩的民族文化: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学者王岳川认为,珍惜本土文化是一种基本的文化自信。[15]中国传统冰雪运动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对世界冰雪运动文化的有益补充。以冰上运动为例,中国至少有滑冰、滚冰、背冰、玩冰(如打冰嘎、推冰磨、冰蹴鞠等冰上游戏)等独特的运动形式。其中,背冰是一种赤身背冰进行舞蹈的冬季户外运动,也是一项十分奇特的冰雪运动,需要在国内和国外两个舞台上进行推介和传播。

目前,国内对背冰的传承和推广做了一定的工作。第一,申请“非遗”成效显著。背冰于2006 年被评为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1 年获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二,现代媒体有所关注。如运城电视台、太原电视台、喜马拉雅电台等均对背冰进行了介绍。学者李中华认为,文化的复兴是自发的,文化的传播则应该是自信、自觉的。[15]2001年8月,韩国汉城举行了抱冰比赛,在炎热的天气,男女青年双手抱着大冰块贴于前胸,冷入肌肤,乐在心头。[16]380-381这一赛事给予我们极大启发:一是在全国广泛举办打冰嘎、推冰磨、雪地走等民族传统冰雪运动比赛,扩大其在国内的影响,增加冰雪运动参与人口,掀起冬季全民健身运动高潮;二是可在国际重大比赛举办前、举办期间以及举办后举行冰嬉、滚冰、背冰等民族传统意义上的冰上运动表演,扩大其在国际上的影响,丰富世界冰雪运动形式,传播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四 结语

背冰虽历经岁月的洗礼,仍然以农事性、节令性、地域性、全民性、独特性等特征,保留着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和基因,架构起了与“冰”有关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背冰蕴涵着丰富的体育价值:严寒、赤身、背冰、泼水和负重等特殊形式的表演,展示了参与者健美的身躯、强悍的性格和勇敢的品质,有利于全民健身的开展和尚武精神的重塑;激昂的锣鼓演奏、多样的队形变化和质朴的舞蹈动作,能使参与者愉悦身心、加强协作、活跃生活,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独特的冬季活动形式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有利于国内冰雪运动的发展和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在贯彻全民健身战略和乡村振兴计划、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的时代背景下,要充分发掘背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涵的体育价值,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传播民族传统文化,让我国传统冰雪运动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

猜你喜欢
河村冰雪黄河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西曲河村:盘活一座山 带富一方人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百姓事,记在笔头刻在心头——记水磨河村党支部原书记燕振昌
冰雪幽默来袭
“老政委”情满崔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