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城市接驾山小学 孟珊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利于学生深入了解教学内容,感知文章中的艺术美与传统美,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强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与能力,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为避免出现本末倒置与喧宾夺主等问题,教师应当加强实践经验总结,适时适度地引入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实现对教学资源的优化与高效利用。
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体现在仁、义、礼、信等方面,是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品质要求。教育承担培育人才使命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对学生品质的培养,注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科教育的整合,以培育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将语文学科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利用特有的文字特色充分呈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与价值,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灌输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能拓展课堂教学容量与学生的眼界,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优秀传统文化能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尤其是主观能动性的提升,更有利于实现语文教学的良性循环,顺应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语文教材是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挖掘与掌握教材中的文化教育元素,可以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一是挖掘教材中的艺术美,让学生充分感受文化的美好。尤其是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利用多种形式诠释文本的意境美,让学生感知古诗文的鲜明色彩与巧妙构思,在脑海中联想到意境悠远的画面,达到陶冶情操等教学目标。如在《小池》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深入感受文中的意境,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与表达方式,以及传递的思想情感,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动态画面或配乐诗朗诵等方式进行教学。其次,引入创作素材相似的《池上》古诗,或引入作者同类作品的古诗,或创作背景相同的古诗,让学生在对比分析中,深入了解作者的情感寄托与人物形象,切实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引导学生实现感性认知到理性运用的过渡,从而自主构建知识结构体系,体会古诗文的意境美与艺术魅力。二是感受文章的传统美,让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品质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素材,给学生传统美的熏陶,让学生透彻理解文章内容,实现学习质量的提升。例如,在《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课前学习文章背景资料,课堂上呈现影视片段及图文结合等教学方式,让学生走进革命时代,感受红色文化精神。同时理解革命领袖身体力行为人民排忧解难的作风,学习毛泽东主席崇高的精神品质,解读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与作者的近距离对话。三是让学生感受汉字文化。认识生字与会写字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写字教学中,要求学生注重书写的规范工整、美观大方及间架章法。为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教师需挖掘汉字中的文化因素,如注意整体结构的大小与注意各部分避让,形成巧妙的顾盼与呼应之美。写字横平竖直像坦荡与潇洒做人一般,写好字也是传承祖国文化的一种方式,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生字的学习与书写中来。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能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其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应当注意导入的技巧,可以通过呈现名人名言、神话故事、谜语、谚语等文化素材,营造开放性的文化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带动学生思维自然过渡。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思维习惯与理解能力等,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品质。教师可以从课文注释或引语入手,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信息,还可以从代表性的故事情节入手,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优秀传统美德教育素材。从课文的词句入手,深挖文本背后蕴含的哲理境界与文化背景。从课文插图或课后练习入手,挖掘文本的文化意趣。尤其是在现代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巧妙渗透文化教育,快速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如利用小组讨论与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让学生结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达到活跃思维与提高学习主动性等目的,从而多角度地解读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到文本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间的关联,围绕优秀传统美德、精神品质等话题,结合实际生活案例,提高学生课文学习亲切感,同时深入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内化吸收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对学习的情感体验。教师也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团结合作等良好品质,课后鼓励学生根据学习的薄弱之处,利用智能终端收集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资料,实现知识结构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元日》教学中,学生对由桃符到春联的演变过程不理解,课后可以自主查找相关资料,获得知识的同时,了解更多的节日民俗风情,从而产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强化自觉学习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愿。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古诗词默写、书法比赛或讲故事比赛等活动,积累知识的同时,实现自我锻炼,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与综合素养。
地方文化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能提高语文教学的生动性,给教师带来更多的教学启发与素材运用,更有利于学生的家园情怀及文化传承意识的提升。在语文教学中存在文化缺失的现象,体现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不足、校园文化资源的利用不够及乡土文化资源的开挖不深等方面。在教学中引入本土文化资源,一是在教学中加强对本土文化资源的介绍,注重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适当引入本土文化资源,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的课文内容,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引导学生轻松攻克教学重难点;三是迎合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展开实践活动,感受与理解乡土文化资源,带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四是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在写作训练中需要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丰富自身见闻,提高学生写作的内容质量与情感丰富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开发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让学生有所思与有所写,实现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如在《传统节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呈现关于家乡特色节日的优秀写作文章,让学生模仿文章的写作手法与表达方式,逐步强化自身的写作能力。
对学生加强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外阅读,能达到知识积累与开阔视野等教学效果。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通过课外阅读,不仅能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有利于强化文化教育效果,在人格与素质培养等方面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例如,在《精卫填海》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推荐关于故事内容的其他著作,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神奇之处。由于文章的字符数有限,通常以经典著作的精彩片段作为教材文章,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人物性格与事件的背景,课后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原著,引导学生清晰认识中华文化的发展路径与呈现方式,对学生民族认同感与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总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创新教学观念,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至语文教学全过程,立足教材挖掘富有文化内涵的教育素材。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入的认知。通过教学活动实践,强化学生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的意识与能力。同时强化课外阅读,实现学生知识体系的逐步完善,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