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2-03-01 19:45:23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接驾山小学孔宪凤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情境思维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接驾山小学 孔宪凤

时代的不断变化推动了教育的改革,高效的教育是推动我国走向富强的重要手段。目前人们处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应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从而推动教育的发展。小学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该阶段如果学生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思想道德品质,对学生日后的成长会有极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对小学教育绝对不能松懈。小学学科中数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逻辑的启蒙学科,更要重视教学质量。在当前形势下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突破传统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这一学龄段是学生离开父母呵护、探寻新事物的开始。在此阶段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形成独立的思维观念,并勇于表达不同的自我见解。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主要学科,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能在脑海中开始初步构建数学理论系统。继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掌握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形成一套具有自我独立思维的逻辑体系。数学思维是指思维活动的结果,这些思维活动将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中。数学思维是概括后对数学事实和理论的基本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来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重视数学的理论实践,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且在学生以后的学习中也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和教师积极响应,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部分教师的教学思维开始转变。虽然部分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会采用一些全新的教学手段,但是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是因为长期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教师的教学思想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代表一切,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完全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课堂氛围枯燥乏味

有的学生面临着考试的压力和家长过高的期望,而且数学课堂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使得学生只能被动配合教师来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再加上学生对教师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严厉博学并难以接近的层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学教学效果。即使教师在课堂上开展一些教学活动也很少会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完全是被动的,显然不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会慢慢消失。

(三)缺乏创新意识的渗透

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被习题所占领,学生很少会有时间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和剖析,部分教师提出课堂问题以后会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由于长时间缺少思考使得学生的思维会逐渐固化,这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会造成不利影响。

三、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不少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和学生之间的充分互动,使得课堂教学氛围非常枯燥乏味。为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数学知识点和生活进行紧密的结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学生在学习《圆的认识》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将体育课上常见的球类,如足球、篮球、兵乓球等作为课前导入进行教学,并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如“还见过什么圆形的球类运动”等。这种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这样的教学模式也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既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又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注重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中的教学知识点构建生动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内容的代入感,以便让学生在情境中能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并实际应用,从而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首先应当激发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性。一方面,情境的创设应注重轻松氛围的营造,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之中积极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思考,运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动画片案例作为课前导入环节,喜羊羊、美羊羊和沸羊羊要为羊村长过生日,他们准备去超市购买村长最爱吃的红苹果,超市货架上一共有52个红苹果,小羊们买走了23个,请问超市里还剩多少个红苹果?这样的问题导入能在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的同时,让学生意识到掌握数学知识能有效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才能有效地掌握知识,并充分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潜移默化地培养其将理论知识转化应用的能力。情境教学应给予学生更大的思维发散空间,即教师尽可能地创设一些开放性情境。如在《钟表识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出生活中一天作息的情境,让学生结合钟表将自己一天内的作息时间安排写下来。这种情境给予学生极大的思考空间,有助于其运用所学进行创新,最终形成创新思维。

(三)教学过程中重视课外活动教育

数学是小学科目中公认的较为抽象的一门学科。为了方便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可以通过抽象概念或将理论具体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数学教学内容。这样,各种生活元素就可以被充分利用起来。由于生活与学生联系是最为紧密的,所以将数学与生活进行结合,最容易让抽象的数学鲜活起来。例如,在《认识平面图形》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拿来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衣架进行变形,让学生感受到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继而通过进一步拼接平行四边形来引导学生理解面积公式。这种生活化的元素十分直观,将其引入数学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联想、发散等思维方式进行思考。这样不但简化了数学学习的难度,更能对其思维能力形成有效培养。此外,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活动之外,还可以通过组织相关的课外活动,如数学知识大赛、数学手工艺大赛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来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妙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教师也可以使课外活动更具有探索性,如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出行规划,由学生自己计算安排出最省时的出行路线和最经济的出行方式等。这种课外活动对学生更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也更能让学生将各种数学思维融会贯通,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作为一线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实践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让其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如情境教学、联系生活的生活化教学等都对培养学生思维具有积极作用。教师需结合新的教育要求,加强这些教学方法应用的研究与实践,从而形成一套更为科学的思维培养模式,以便在小学阶段为学生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情境思维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19期)2018-10-31 21:02:34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9期)2018-06-04 16: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