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军,张 玥,刘效敏,徐家祥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导致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急性期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慢性期继发的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常导致患肢沉胀、疼痛、瘙痒等,甚或发生溃疡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因此,及时有效地预防DVT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特色疗法,通过给予特定穴位适宜的刺激,借助经络系统,对全身的气血、阴阳、脏腑和肢节起到调和与通养的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针灸疗法在预防DVT方面卓有成效,不仅经济、安全,而且便于联合其他疗法,易于被患者接受。本文查阅近10年来针灸疗法预防DVT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以期为DVT的临床预防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的思路。
中医学将DVT归属于“股肿”范畴。多数学者认为,“瘀”“热”“湿”“虚”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其中瘀血是本病之关键[3-4]。创伤、手术、恶性肿瘤等均可伤及人体气机,气伤则血行不畅,瘀血阻塞脉道,营血回流受阻,久瘀而生热;瘀血停滞,水津外溢,聚而为湿,则发为肿胀。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导致DVT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内源性抗凝止血失衡是主要的发病机制[5],血流滞缓、血液高凝状态和血管壁损伤是DVT发生的三大因素。因此,在应用针灸疗法时,当以活血化瘀通脉、清热利湿消肿为基本原则,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高凝状态,修复血管损伤等方法以预防DVT的发生。
1.1 普通针刺 针刺是采用各种针具,以一定手法刺激腧穴或身体特定部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俞建松等[6]将20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锻炼,研究组在康复锻炼基础上针刺大椎、灵台和腰阳关穴,并依据上、下肢瘫痪部位的不同针刺对应的配穴,治疗4周后研究组未发生DVT,而对照组发生32例,且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活动能力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雷黎[7]将86例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刺太冲、三阴交、足三里穴并给予气压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预防DVT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81.40%),且观察组的下肢周径差小于对照组。李雪宁等[8]将40例脊髓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预防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刺足三里、涌泉、太冲及悬钟穴并配合经络拍打法,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30%)。《素问》曰:“病在血,调之络”,DVT的发病部位在血脉,针刺发挥其通经活络、化瘀通脉的功效,加以辨证取穴,可促进体内血气运行,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
1.2 针药结合 针药结合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针刺和中药两种不同疗法结合应用,起到同效相须、异效互补的作用。朱家福等[9]将62例老年腰椎融合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气压疗法,观察组加以针刺血海、三阴交穴并口服补中益气汤,结果观察组未发生DVT,对照组则发生3例。郑一菲[10]开展了相似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40例患者中出血1例、发生DVT3例,观察组40例患者无出血及血栓事件发生,证明针刺联合补中益气汤可以降低术后出血和血栓的发生风险。罗静等[11]将20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机械预防,针灸组采用“舒筋通络、活血祛瘀”针法,中药组口服桂枝茯苓加减方(组成:桂枝10 g,茯苓、桃仁、红花、当归、丹皮、地龙、芍药各15 g,黄芪30 g ,甘草5 g),针药组同时应用上述两种方案,结果显示针药组的DVT发生率及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低于其他3组,其认为中药主以活血化瘀,针刺主以通经活络,针药结合预防DVT的效果最显著,有利于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1.3 特殊针刺 火针是将特制的粗针加热至发红后速刺特定穴位或部位的特色针灸疗法。王少松等[12]将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组给予火针疗法(取穴:血海、足三里、阳陵泉、太冲),干预2周后,治疗组下肢血流峰流速及治疗前后峰流速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认为火针疗法的温热作用可提高患者深静脉瞬时最大流速,有助于预防DVT。
电针是将针刺与低频脉冲电流结合,既有针刺对穴位的刺激,又有生物电刺激的疗法。钟飞庄等[13]将114例腹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机械预防措施,观察组给予电针足三里穴,结果对照组发生6例DVT(10.53%),观察组发生1例(1.75%),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其认为电针足三里可以刺激小腿骨骼肌有规律地舒缩,加强肌肉泵的功能,起到预防DVT的作用。
2.1 普通艾灸 艾灸是采用艾绒熏熨、烧灼人体腧穴或特定部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罗东[14]将100例行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预防措施,观察组加以艾灸涌泉穴,结果显示观察组DVT发生率(6%)明显低于对照组(30%);观察组肢体周径差及双下肢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变化明显,且均优于对照组,表明艾灸涌泉穴可加速下肢静脉回流。黄明珠等[15]将11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预防措施,观察组55例加用艾灸环跳、髀关、血海、梁丘、足三里、太冲和涌泉穴,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5.45%)低于对照组(12.73%),且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说明常规预防联合艾灸可以在预防DVT的同时改善临床症状,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2.2 灸药联合 艾灸善于温通经脉,中药强于调理脏腑。灸药联合在艾灸基础上,加以中药内服或外用,充分发挥多靶点作用、增效减毒等优势,在干预DVT方面效果逐渐凸显。万爱雪等[16]将1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观察组用艾条雀啄灸三阴交、血海穴,并内服血府逐瘀汤加减,20 d后观察组DVT发生率(8.75%)明显低于对照组(27.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对照组延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证明艾灸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可以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叶芬芳[17]将5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行中药穴位贴敷(吴茱萸、肉桂和川芎研磨成粉贴敷涌泉穴),观察组行艾灸(温和灸涌泉穴)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1例,4%)低于对照组(8例,32%),术后3 d、7 d,观察组股静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证明艾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对于预防DVT及缓解术后肢体肿胀和疼痛疗效确切。可见艾灸联合中药内服或贴敷外用预防DVT均有良好的效果。
2.3 其他灸法 不少学者运用热敏灸、麦粒灸、隔姜灸、雷火灸及电子灸等特殊灸法预防DVT也取得显著成效。宋剑英等[18]将热敏灸用于瘫痪患者,发现能改善血流动力学,抑制凝血因子的聚集以及对血管内膜的黏附,缓解下肢肿胀,减轻局部疼痛,从而有效预防DVT。张玉玲等[19]将6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另予以双侧足三里麦粒灸,干预10 d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下肢静脉彩超结果及症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证明麦粒灸在有效预防肿瘤患者DVT的同时,还可明显改善其癌因性疲乏症状。王婷婷等[20]将8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隔姜灸神阙穴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2周后观察组股、腘静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DVT发生率(0%)小于对照组(12.5%)。谭天等[21]将96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两组均行腹腔镜根治术后予以胃肠外科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另在血海、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4对穴位上施以隔姜灸,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凝血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出血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提示隔姜灸可有效预防术后DVT,且与药物相比更加安全可靠。于丽等[22]将重症监护室(ICU)内存在DVT高风险的44例老年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间歇式足底气压泵联合雷火灸双侧涌泉、足三里、商丘穴,干预14 d后,观察组无DVT发生,对照组4例发生DVT,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PT)、APTT、凝血四项时间(TT)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雷火灸火力猛、渗透力强,以其强热效应激发经气,起到疏经活络的功效。施思等[23]将260例置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预防措施,对照组联合红光照射,治疗组联合电子灸,结果治疗组DVT发生率(8.46%)明显低于(19.2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46%)也低于对照组(13.08%),证明护理联合电子灸可以安全有效地预防PICC相关性血栓。
3.1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是将中药研为细末,以不同介质调和成不同剂型后直接贴敷于穴位或患处,通过透皮吸收以刺激穴位,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彭美瑶等[24]将106例脊柱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预防,其中对照组53例用安慰剂穴位贴敷,观察组加用消栓饮(组成:黄芪50 g,白芍、丹参各30 g,川牛膝、大腹皮各15 g,茯苓、当归尾、陈皮、枳壳、泽泻、猪苓各10 g,桂枝、甘草各6 g)穴位贴敷,两组均取足三里、三阴交、地机、委中以及血海穴,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1.89%)低于对照组(3.77%),且血小板聚集率、全血低切黏度等指标也均低于对照组。陈胜琼等[25]将10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中医1组33例及中医2组33例,3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综合措施,中医1组加用中药穴位贴敷(三七、白芥子研磨成粉贴敷于双侧太冲、足三里、血海和箕门穴),中医2组在中医1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组成:桃仁、红花、地黄各10 g,川芎、当归、芍药各15 g)口服。结果显示,DVT发生率中医2组(3.0%)<中医1组(12.1%)<对照组(23.5%),中医2组的FIB、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中医1组及对照组。孙琰等[26]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组成:血竭粉、制乳香、制没药、三七粉各100 g,大黄炭、黄柏、车前子、苍术各50 g,肉桂、丁香、冰片各10 g)联合循经点按手法,发现穴位贴敷联合循经点按可以有效延长PT,减少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还有研究发现,穴位贴敷联合利伐沙班片对于预防DVT有积极作用,不仅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还能减少出血风险[27-28]。
3.2 经皮穴位电刺激 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是将传统针刺与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相结合,通过低频脉冲电流刺激体表穴位以疏通经络、调理身体功能的新型疗法。步胜楠[29]将285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预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对双侧伏兔、阴市、梁丘、足三里、巨虚穴依次进行电刺激,结果干预组DVT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1 vs 7),术后7 d的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且腘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认为TEAS可以增加患者自身肌肉的主动活动、静脉血流速度及静脉回心血量,从而有效预防DVT。危一飞等[30]将6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足三里、血海、梁丘、阴陵泉、太冲、委中穴加用TEAS,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PT明显延长,FIB、D-二聚体水平及血栓弹力图中MA值明显更低,DVT发生率更低(4/30 vs 9/30)。认为TEAS所选穴位临近股四头肌和腓肠肌,低频脉冲电流可诱发肌肉收缩,促进下肢血液的回流,进而起到预防DVT的作用。邹芳等[31]将80例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气压泵治疗,观察组给予气压泵联合TEAS刺激足三里、三阴、阴陵泉、太冲穴,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25.0%),PT、APTT高于对照组,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股总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结论认为气压泵联合TEAS能明显改善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的下肢血液流速,降低DVT风险。
近年来,DVT预防的关注度不断上升,然而单纯的抗凝和机械预防在临床应用时却存在许多风险和限制。针灸作为一种外治疗法,可以同时兼顾患者的出血风险及其他症状,因此逐渐用于DVT的预防。多数学者基于本病的病因病机,在应用针灸疗法时多选用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及足厥阴肝经等经脉的腧穴,通过不同方式对特定穴位进行有效刺激,激发经气感传及机体的自我调节,使经脉得通,阴阳平衡,并根据患者个体瘀、热、湿、虚的偏重,采取不同的针灸疗法辨证施治。以上研究发现,针灸疗法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血小板的聚集率、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促进血液的流动等,以多方式、从多角度预防血栓的形成。可见针灸疗法预防DVT具有疗效肯定、方法多样、无不良反应、防治一体、双向调节等优势,同时可以有效针对其他兼证施以治疗,在保护机体功能的前提下,有效促进疾病的远期预后。但是,当前对于针灸预防DVT的研究还有诸多问题尚需探讨。首先,目前的研究缺乏大样本的报道,针灸疗法的有效性需要更高质量的循证依据来支持。其次,诸多研究质量不高,如很少使用盲法、在变量控制和结局评估时间方面缺乏统一性等,或许会影响到结果的可靠性。另外,还缺少动物实验的细化研究,尚不能从细胞、分子机制方面详尽地阐释针灸预防DVT的作用机制。而且,现阶段仍以国内临床试验为主,缺乏国外研究的补充和重复。
综上所述,在当前针灸医学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应当把握机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充分结合现代技术,大力开展针灸预防DVT的研究,挖掘高质量循证依据,明确针灸的作用机制,制定标准化、国际化的针灸方案,为DVT的临床预防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