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活视野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2022-03-01 20:31陈庆顺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方式活动

陈庆顺

(福建省永安市南门小学 福建三明 366000)

为了能够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小学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实际学情,为学生精心设计生活化实践活动,保证实践活动具有生活化特点,提升教学的趣味性,通过构建生活化有趣的学习氛围,改变传统单一讲解传授式教育,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场景中了解知识,通过实践解决生活问题,引导学生掌握生活技能与方法,提升实践教学效率,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推动教育改革。

一、生活化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认知水平有限,传统教育中教师惯用的教学方式是系统化讲解,这样的讲解方式难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度,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为学生组织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将课程中的知识运用生活化场景进行呈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速参与到学习中,能够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有利于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知识,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无法吸引学生关注度的问题。例如在每年春季正是放风筝最好的时节,很多家长带领学生到广场及田野中放风筝,为学生的业余生活增添了极大的乐趣。但在大部分家长选择从商家手中购买风筝,这样的方式减少了活动的意义,为此教师可以设计放风筝主题,让学生通过网络、风筝制作艺人、书籍中了解风筝制作的方法,让学生针对风筝进行自主学习与研究,在学生收集资料后,在课程中对风筝的制作方式进行交流与讨论,教师可以根据资料让学生进行风筝制作,将生活化内容融入教育中,提升学生对风筝知识的了解,并掌握风筝制作方法,在活动中学生自主查找资料、交流讨论、实践操作,充分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在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生活化经验不足,对于很多知识无法深入了解,影响学生学习效率。而在小学学习中组织生活化教学活动,能够提升学生对生活知识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课程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及心理特点,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时,可以将生活化活动运用案例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例如在讲解“税收与生活”时,教师可以引用实际企业工资计算方式,为学生讲解个人所得税,提升学生对生活知识了解的同时学习数学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方式,模拟特定生活化情境,例如在学习“应急处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应急处理现场,让学生担任伤员、医护人员等角色,在特定情境中传授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扮演中体会不同角色的感受,培养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发挥综合实践教学作用,提升学生的生活体验。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实践能力较差,很多学生能够掌握知识但在实践方面略显不足,而为学生组织生活化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交流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合作意识、奉献精神,通过不断的合作学习,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小学学习中有关于卡通馒头的制作课程,教师可以将馒头的制作方式传授给学生,并为学生布置生活化作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在家中根据卡通馒头的制作流程进行实践操作,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乐趣与辛苦,让学生学会珍惜劳动成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四)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小学教育阶段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综合实践活动,与传统教育形式有所不同,学生主要通过在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中学习与体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能够促进多个学科融合发展,将科学、生态、人文等元素渗透到实践活动中。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强化学生道德品质,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对社会、生活等不同方面的关注,这些品质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十分重要。

二、生活视野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过于传统

在当前小学教育中很多教师并未贯彻生活化教学理念,在教育中没有为学生组织生活化实践活动,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教材作为主要教学材料,对学生进行灌输式讲解,学生在单调的学习中,丧失了学习兴趣,导致综合实践课程沦为自然课、科学课或是手工课,没有按照生活化教学目标开展实践活动,无法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学生实践能力,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发展。

(二)教学内容与实际发展不符

在小学教育中很多教师因对生活化教学不够了解,在教育中所制定的生活化教学活动存在偏差,导致生活化教学活动沦为了调查研究,将重点放在了调查与研究结果方面,由于教师对生活化教学不够了解,使实践活动变为调查研究,导致实践活动未能发挥应用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活动无法突出生活化,教学无法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组织的活动与实际发展不符。

(三)教育资源非本土化

在小学实践综合活动中要构建生活化教学活动,应以本地环境资源为基础开展教学,但是在实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大部分学校在教育中选择运用外地教学资源开展实践活动,没有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导致实践活动不具本土特色,无法发挥实践综合活动的价值,影响了实践课程的开展效果。

(四)缺乏社会支持

在小学环境中构建生活化教学活动,与教学情境、教学评价、社会组织等环节紧密相关,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并不能得到各界的支持,如图书馆、博物馆及科技馆等场所并不是为学生免费提供,同时也没有对学生参与公益服务给予适当的评价。有些家长考虑学生的安全问题拒绝参加实践活动,由于没有受到社会大众的支持影响了生活化实践课程的开展。

三、生活视野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一)将生活化教学渗透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全程中

在传统小学教育中,家长、教师、学生、学校等重点关注学生学习结果,将学生成绩视为评定教师教育能力的唯一手段,由此产生了应试教育思想,教师在教育中将培养学生高成绩作为教育目标,丧失了对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的关注,在此环境中很多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将如何提升学生考试成绩视作重点,在教育中重视应试技巧的传授,丧失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只要学生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即可,这样的教学情况无法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作用,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为学生营造生活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生活化活动中掌握知识提升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讲解“蒜叶生长”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课程需求,在家中自主准备所需工具如准备花盆、泥土、铲子、水瓶及蒜头,同时让学生自主收集蒜叶及根须的测量方式与种植方式,让学生事先了解这部分知识为实践课程开展奠定基础。能够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便于学生自主探索与学习蒜叶生长知识,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答案,探索知识,提升学生对生活的关注,有效掌握知识内容,提升学生实践学习效果与质量。再例如教师可以在实际活动中构建合作学习模式。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合作主题“如何包饺子”,将学生分成不同的活动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针对包饺子的趣事进行探讨交流,在不断交流中提升学生对包饺子的方法的了解,增加学生之间的友谊,营造自由、和谐的生活化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升综合实践课程学习效率。

(二)运用生活化教学,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

在传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很多教师还在运用传统单一灌输式教育方式,在课程中按照教材内容讲解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与生活化教学目标不符,教师在课程中占据了权威主导的地位,学生在课程中只能被动接受,教学气氛十分沉闷,使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学生在此环境中丧失了主动学习动力,无法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应改变传统单一沉闷的教育方式,转变教育理念,提升对学生教育主体的重视,发挥教育引导者的身份,为学生构建生活化实践活动,营造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根据学生实际学情及兴趣爱好设定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小学教师应改变传统教育观念革新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生活化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环境中自主学习与探索,提升学生探究意识,能够积极与教师针对课题进行探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的互动性,让学生在课程中自主探索、学习,强化学生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食物带到课程中,在实践课程中针对食物进行不断称重,并根据单价计算食物的价格,在实践过程中提升了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并在实践中训练了生活技能,强化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运用这样的方式,激发了学生探索兴趣,锻炼了学生实践能力同时掌握了理论知识,充分发挥了生活化实践活动的教学作用。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构建生活化情境,将课程内容融入情境中,例如教师可让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模拟超市购物场景,学生扮演理货、收款、顾客等角色,学生在模拟过程中了解超市工作流程,在情境中丰富学生实际工作经历,提升实践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三)积极创新生活化教学模式,提升综合实践活动效果

在小学教育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论运用传统教学方式或是全新的教学方式,最终的教学目标都在于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因此在小学生活化实践活动课程中有效性是教学重点。如果教师在综合实践课程中运用了生活化教学方式,但是学生学习成效并未有显著的提升,没有实现生活化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被视为无效,说明教师活动开展中存在问题,教师在实践课程开展中应重视实际教学效果。将学生学习成效作为评定生活化教学质量的标准。例如在组织“春天在哪里”实践活动时,教师应掌握教学重点,在教学中将引导学生发现春天痕迹与春天特征作为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组织春游活动带领学生到自然环境中,探索春天的变化,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春天的气息及春天万物的变化,提升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在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索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环境,提升学生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提升生活化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成效,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实践能力

在生活化综合实践活动中,主要重视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多多组织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便于学生能够及早地掌握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实现生活化教育目标。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以爱护环境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实践课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校园中垃圾、操场及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在学生对环境有所了解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讲解环境污染对城市及人类能够带来哪些危害,加强学生保护环境意识。在讲解结束后带领学生参与垃圾清理活动,在学生参与活动过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行为,印刷成环保宣传单,发放给路人,宣传环保理念,呼吁社会中的群众能够重视环保,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参与兴趣,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学生责任意识,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充分发挥了实践综合活动的教育价值。在整个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中,教师应精准掌握社会发展形势,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学生认知水平,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保证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提升教学活动的合理性,同时提升对学生实践活动安全问题的重视,保证实践活动的安全性。另外教师可以联系实时热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在当前教育中大部分学生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了过多的关注与爱护,缺乏换位思考的意识,在这样的环境中导致学生不具社会责任感,对社会及生活中的事物缺乏关注。为此教师应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实时新闻热点进行关联,将课程内容与实时新闻动热点有效整合,制作成教学课件,在课程中为学生播放社会实时新闻动态,学习知识同时掌握社会发展动态,提升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呈现社会环境,发挥综合实践课程作用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步应用于生活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此小学教师应积极响应时代的发展,将信息技术运用与综合实践课程中,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式与内容,开阔学生眼界,提升学生对综合实践课程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探索知识,提升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掌握先进的学习方式与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可以根据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家运用网络、报纸、广播、课外书籍、报刊等收集课程所需的信息,并多收集的信息进行筛选与摘抄,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对生活中事物的关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语

构建生活化小学综合实践课程,革新了传统教育观念与方式,让学生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打破了各个学科之间的限制,提升了实践活动教学效果,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为此小学教师应针对当前综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根据社会发展及学生实际学情制定生活化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生活化教育目标,推动教育改革。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方式活动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