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卫华
课文解读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通过对课文的解读,极力发现汉语组合的规则及词语产生不同意义的组合密码,进而掌握汉语言的组合规律,在语言的理解分析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在语言学习中产生热爱汉语言的感情。”[1]它与一般的文本解读相比,具有特殊的即时性(主要在课堂)、主体性(主要是学生)、目的性(聚焦于课文)。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掌握语言的运用法则与规律,逐步提高语感能力,促进语文阅读习惯和方法的形成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发展。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顿悟和心理体验。“语感是个体的人与言语世界的直接联系。它表现为对言语作品的内在反应能力,即听和看(读)的能力;也表现为因表达个人情意的需要或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而在感觉层面直接生成言语作品的能力,即说和写的能力。”[2]5语感能力大致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对言语对象在语文知识方面正误的判断能力,比如语音、语气、语义、语法等;第二种是对言语对象在内容上真伪是非与形式上优劣的判断能力,比如领悟语意、辨别语体、品味语言中蕴含的情感等。课文解读中的语感积累应专注于学生视角,立足于教材的语言现象,致力于师生合作的课堂活动,在解读中积累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阐释和评价课文的语言事实,丰富心灵世界,获得人生意义,进而形成更强的语言能力。
王尚文《语感论》里把语感的特征归纳为四种:一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也就是人对语言既有直观感知又有理性思考,语感是长期学习和训练形成的对语言的直觉性,这种直觉性是思维和理性长期伴随的结晶,是充满直观感性色彩的理性的瞬间反应。二是个人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语感既有鲜明的个人色彩,也有广泛的社会共性,语感的个人性必有社会性融于其中。三是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感既要符合语言的法则和基本规律,又对人的心灵和精神起到渗透作用,是语言法则和规律对人的思想精神的渗透,又是人的思想精神对语言法则和规律的发现。四是继承性与创造性的统一。语感一边继承传统,一边又总是在创造性的理解和运用,在创造中继承,在继承中创造。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3]4语感“在刹那间不假思索的反应,却积淀了长期的比较、揣摩、学习、训练的成果。语感之所以有别于一般的感性认识,就因为它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积淀了高级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教养的内容和性质而形成的。”[2]37
课文阅读中的语感积累无处不在,一切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都可以积累语感。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掌握语言的运用法则与规律,逐步提高语感能力,促进语文阅读习惯和方法的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发展。王尚文教授将语感分为输入型语感和输出型语感。语感输入主要是耳朵的听和眼睛的看,语感输出主要是口头表达交流和书面表达交流。语感是在课文阅读的听、读、说、写过程中长期积累起来的,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长期在科学、人文、准确、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听和读,自然能说出更生动准确的话,写出更生动准确的文章。
输入型语感积累体现在听和读的过程中,师生用心体会作品语言的音韵、声律、节奏以及它们在表情达意上的具体作用,通过反复训练,学生对语言形成敏锐的感悟能力。“即使是听别人读一门我们根本听不懂的外国语言,我们听到的也不是单纯的声音,而是在听到诵读者充满意义的语调的同时,把我们自己的发音习惯加给这门外语。”[4]176《致云雀》每个译本都尽量追求不破坏诗歌原文的韵律美。以第一节为例,反复地听、读原文和比较译文之后,学生逐步感知原文韵脚[t]为清辅音,发音、语气轻柔多情,似乎恐怕惊动了这来自天堂的精灵,感受到轻快喜悦充满抒情色彩的节奏和音律。课文江枫译本保留了原文一韵到底的特点,韵脚“灵”“禽”“近”“音”“心”,声调以平声、上声为主,语气温柔舒缓,适于表现云雀灵动清新的形象和作者满怀深情的赞颂。
不同于初级阶段的语感积累,高中阶段的语感积累要选择典型文本,创设真实语言活动的情境,通过倾听、诵读、沉浸、阐释等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激励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高阶思维、审美表达,促进语感积累。以《致云雀》第五节为例,中英文对照,反复听、读,感知原文隔行押韵、错落有致的特点,双元音[əu][iə]韵脚,相较于首节的清辅音[t],读音开放洪亮,大气奔放,适于表现云雀“欢乐的强音”的“利箭”般的穿透力。江枫译本也注意到这个特点,隔行押韵,押韵字“箭”“间”、“后”“宙”多为入声字,发音与语义相配合,洪亮有穿透力,云雀形象动态发展,诗歌的韵律、形象、意义融于一体。
输出型语感积累主要体现在课堂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活动中,实际上就是学生的说和写的过程。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把自己的直观感受通过口头说出来,再通过书面形式加以锤炼。高中阶段要以语感提升为重点,学生通过语篇的阅读、思考、探究和表达,培养对语义的分析、理解、鉴别等能力,进而达成自由的表达与创造能力。教师选择典型的语篇或语言点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把看似简单的语言编码破解出来,并准确表达出其中的奥秘,语感得以逐步提升。如《百合花》开篇,为何以一个短句“1946年的中秋”独立成段?这个短句分两个音组:“1946年”和“中秋”。“1946年”是战争年代,暗示战争残酷、通讯员牺牲等内容;“中秋”则是团圆佳节,提示下文“故乡过节的情景”,呼应“赶集的错觉”。这个短句暗含短暂而美好的寓意,隐喻战士短暂而美丽的一生;对全文内容和主旨起到统领作用,突出即使在残酷的战争中人性的美好也不能抹杀,对幸福的守望也不会消失。
教师要鼓励学生个性化地感悟和表达,鼓励部分语感特别敏锐的学生得出细腻而深刻的感悟和结论,起到语感积累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这一过程是学生与他人的互动与探索,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增强了对阅读和生活中复杂事物的敏锐感知。同时,在这种互动的解读过程中,锻炼了学生在班级和更为广阔的、复杂的社会群体中思考及参与的能力。面对他人、倾听他人,对分歧、质疑、观点和判断保持开放的对话心态,不断在互动中反观自省,这对提升学生的语感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批判能力、思辨能力、理解社会差异能力,促进人文素养提高与个人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语感积累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听、读、说、写等活动不能割裂。通过长期的训练积累,不断地拓宽加深,学生才能直观敏锐感知课文语言中的关键信息或声音形象和景物、人物形象,并能准确说出或者写出这些信息或形象的阅读价值和审美价值,进而提升自己的语感能力和思想境界。
以《沁园春·长沙》为例,学生通过听读、跟读、诵读,感知押韵字韵母“ou”或“iu”音调悠长、韵律昂扬向上、语气从容不迫等特点,课堂积极表达交流上、下片领字“看”和“恰”所领取的内容之间紧密的语义联系:这两个入声字有很强的爆发力,能准确表现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激动不已以及感受自己责任担当的时不我待。它们之间有因果联系:“看”到眼前大好江山,面对谁主沉浮的时代追问,自然想到我辈风华正茂,“恰”逢其时;有由物到人象征联系:雄鹰展翅、锦鳞游泳,充满昂扬向上的生命活力,象征青年意气风发、奔放有力的战斗豪情;有由景到情呼应联系:面对祖国山河,青年们既赞叹其壮美,又悲愤其沉沦,发表文章,抨击黑暗,宣扬真理,鄙视当时的反动军阀。
听、读、说等任务为语感的输出“写”做好了准备,一些语感积累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尝试填写《沁园春》,他们已经从课文解读的过程中积累了填词需要的一些基本语感:用韵上以昂扬的声调为主,适于表现自由开阔的抱负情怀;风格上表达豪情壮志,语气庄重大气;内容上贴合时代言志与议论,表达一代青年的气质;方法上情景交融,由景到人,建立起合理的逻辑联系,并选定恰当的“领字”引领上、下片两个主体部分。有学生以建党100周年为情境,填出了《沁园春·爱我中华》这样的原创作品,落实了“学写诗歌”的单元教学任务:
百年华诞,流光溢彩,往昔艰难。忆大好河山,风雨飘摇;历史伟业,化作美谈。南昌风云,辽沈鏖战,筚路蓝缕挽狂澜。待今朝,愿不忘初心,做好儿男!
青春年华不晚,盼我辈爱国之心燃。望翩翩学子,砥砺前行;才华大展,各具内涵。不惧挑战,勇立潮头,再把华夏盛世延。思当下,须发奋读书,共同当担!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和工具,是人类认识世界、探索新知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课文解读以语言的学习和训练带动学生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品质的提升,伴随着语感不断积累,思维的敏捷性、批判性与创造性也不断提升,重建出学生较高层次的思维品质,从而使学生创造出意义丰富、逻辑严谨的文本和话语。
阅读论说文,通过概括每段大意、划分论述层次、阐述论证思路、构建思维导图等语感训练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观点、思路和论证过程,辨析作者某些观点、思路可能存在的问题,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辨析作品推理形式是否有效,论证方法是否合理,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更加严密的逻辑思维。例如《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主旨句“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为何出现在第6段而没有出现在开头?这关乎全文思路的理解和阐释:这句之前的部分是回顾与基础,回顾了近代以来的落伍以及为“站立起来”付出的奋斗与牺牲,阐明了“站立起来”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这句之后的部分是立足当下与展望未来,“站立起来”之后还要确保现在站得稳,将来走得远。学生得出这样的推论,理解了作者的论说思路,也不断训练了自己的思维,逐渐落实在自己的阐述与写作中,使之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必需语感与语理并重。”[5]学生在课文解读中形成、巩固和提升语感的同时,还要加强语理的学习,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中寻找规律,提升对语言运用的理性认识,实现语感与语理的相互促进,彼此转化。要从感性出发探究语言现象背后的规律,从理性出发寻找具体的语言例证,进而快速提升语言感知与运用能力。阅读散文,也要拨开文学语言的迷雾,理解和阐释其中的逻辑思路和思想情感。如《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主体部分写了很多自然风物,似乎随手拈来,随意罗列,实则逻辑严密:由所有生命、万物之源的小溪写起;之后生命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由植物到动物,表明人类与宇宙万物之相互联系以及自然生命对人类的滋养;最后,由生命的滋养、宁静和谐、崇高伟岸到生命的危机、相互的戕害,表现生命丰富的形态和轮回的宿命。通过语感积累来进行思维品质的重建,要入乎其中,从课文语言分析出发,把课文严谨科学的思维方式化为己有。要出乎其外,以客观理性的态度辨析课文存在的思维漏洞,探究其成因,促进思维品质的全面提升。
课文语言中的美无处不在,有读来声韵和谐的音乐美,有构思精巧的建筑美,有高尚纯结的形象美,有启人深思的哲理美……语感积累是重建学生审美品位的无言之教,学生在对课文的审美评价、表达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并不断提升审美品质,逐步掌握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读《荷塘月色》的第四段,感受“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精神自由,语调悠闲自在,叠词的顿挫勾勒出月下踱步的不徐不疾,通感手法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当时的情境中感触自由细腻的敏锐捕捉。统编教材恢复了被删除的“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句,月下荷花的晶莹光洁、缕缕清香不都在“刚出浴的美人”形象中表现出来了吗?作者“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的联想,与下文《采莲赋》的内容照应,都在美人的圣洁和馨香中飘散开来。
“由言语所引发的语感也就自然包含了言语美感。”[2]293要认真地听读、朗读,认真表达读出了什么,长期训练,能提升学生对散文语言节奏和思想情感的感知能力。《故都的秋》描写“扫帚的丝纹”,这段文字节奏复沓,韵味隽永。必须是极悠闲之人在极清静之境中“一点点”的感触才会有如此微细柔软的触觉。必须是空旷静谧的树下土地,长久无人经过,才能留得住这条条帚痕;必须是清闲自在的人以他极其细腻的观察和体验才能觉察得到。寡淡、空灵、冷落,这是作者在当时情境中独特的心理体验和审美情趣。学生从这样的教学解读中获取高雅的情感和美感,获得细致敏锐的审美感受,有助于扩展他们的人生经验,帮助他们抵抗游戏化、娱乐化、庸俗化的生活环境,培养高雅的志趣与情趣。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阅读传统经典,积累语感,从中汲取先贤的智慧,借此改良自己的精神世界,树立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站在今天理性与现实立场去领悟传统思想,探究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意义,鼓励学生把经典阅读和现实人生联系起来。阅读外国经典,积累语感,尊重、理解、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吸收其中的精华。引导学生关注当代文化发展,在不断积累的语言运用中比较中外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阅读《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学生可能会产生疑惑:欧洲资本主义“大陆”并没有被“撞得粉碎”,相反,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北约东扩,难道马克思论断错误?要引导学生以宏观的历史眼光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短期内的局部格局的变化不能代表整体趋势。要把语文阅读与社会科学结合,用学生能参与、能表达、能理解、能信服的方式积累语感,阐释马克思哲学。
整本书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立足著作所处时代,在今昔比照中展开,力求理解多元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现代中学生没有经历过典型的乡土社会,而《乡土中国》在阐述乡土社会特点时经常以西方社会的人际关系、道德观念、法律制度、文化特点来进行比较,在当时,西方上述各方面确实有明显优势。这种阅读印象有可能给青少年造成文化认同的误区,即西方社会是更科学、更文明、更法治的公民社会,而乡土中国相对自私、专制、落后。针对这一点,教师在阅读总结时必要厘清。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那时的乡土社会了,我们发展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提出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价值体系,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新的历史时期展现出新的魅力与活力,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4.语感积累与立德树人
“语感和思想感情的关系是双向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因此也可以通过雕琢一个人的语感来塑造他的思想情感,这比仅仅提供一些论断来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感情也有其难以取代的巨大优势。”[2]201比如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五首诗歌,第一首诗展现一代伟人形象,他引领时代更替,改写历史进程。第二首诗里的“洪涛”,代表科学与人文巨子,他促进科技人文进步,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第三首诗中的“红烛”,代表开创新世界的仁人志士,他为社会的公平正义无私奉献、舍生取义。第四首诗那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代表追求理想信念的普通凡人,无数个他们为全部经济社会发展默默付出。第五首诗里“鄙弃尘俗”的云雀代表平凡却不甘于平庸、超凡脱俗、追求崇高的雅人。伟人、巨人、仁人、凡人、雅人,这些青春形象构成诗意人生的“青春图谱”,告诉我们:无论平凡还是伟大,每一种青春都一样可歌可泣;普通大众有平凡但不平庸的思想追求,那么整个国家就能永葆青春、充满活力。学生在学习青春群像的语言实践中,会自觉激发自我观照:青春如此多娇,为我们的生涯规划提供了多元的选择。语文学科的核心功能是在学习祖国的语言中立德树人。“‘立德’就是树立德业,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引导来教育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培养人才,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6]“立德树人”要落实到听、读、说、写等语感积累的综合过程中,要贯穿在思维品质提升、审美品位提升、文化理解传承的过程始终,要贯彻到每篇课文的阅读教学里,巧妙渗透于课堂教学实践中,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的远大志向。尤其对于统编教材新增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社会主义哲学理论类文章,要以科学精神重温这些经典学说,挖掘其中立德树人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