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实验小学 林月华
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学要引领学生高阶学习。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对于新事物的认知严重依赖形象思维,容易对数学学科中一些抽象化的概念产生模糊、片面的认知,事实上,其所呈现的实际上是一种低阶的学习样态,其典型特征在于浅表化的学习模式、被动化的学习状态,而要想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就必须对他们形成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可以彻底改变低阶思维状态,逐步发展至高阶思维。那么,如何才能对学生形成正确引导,使其不断进阶呢?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基于单元整体视角开展“大概念”教学模式,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数学大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数学概念的整体结构,这样,才能有效地找准教学的“起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之前,把握学生的学情十分重要,因此,要开展单元前测,并在此基础上重构单元目标。所谓单元目标重构,是以学生的学习思维特点以及认知规律为基础,以单元教材展开分析,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其中对知识技能方面的学习要求,了解知识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等,重新对单元教学目标进行拟定重构,然后在此基础上把握教学起点,这样,就能够为“大概念”教学奠定基础。
例如,“比例”这一单元对于小学生并非是全新的内容,因为在六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学习了比的知识和应用,对学生而言,已经建立了丰富的认知,所以本单元教学实践中,我首先利用前测,使学生所掌握的比例知识能够顺势成长。在前测练习中,设置的题目如下:
(1)写出比各部分的名称。
(2)结合具体的情境,写出两个量的比,完成求比值。
(3)梳理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并完成填空。
(4)化简比。
(5)解比例。
在前测中,学生的正确率高达80%,由此验证了之前的学情判断,也坚定了对本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那就是将重点聚焦于比例概念的建立以及应用实践中。当然根据前测数据也发现了学生在新问题挑战中的潜力,很多学生在解答最后一题时,并没有使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些学生将其转化为除法方程,然后结合等式的性质进行回答。由此可知,利用本单元能够催生新知,也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在得到这一解读之后,学生眼前一亮,仿佛有了重大发现,产生了较强的愉悦感和成功感。
在之后的几次单元教学中,前后设计了几次前测,从中发现,引入前测,不仅能够有效唤醒学生的原有认知,还能够为新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根基。此外,也能够为教师提供帮助,更便于其第一时间把握学情,便于因材施教。所以,在比例单元,由于所涉及的并非是全新内容,前测的设计非常有效,但是如果一个单元中所涉及的知识全部为新,那么又该如何设计呢?
数学学科中包含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并具有典型的结构性特征,这也就意味着,知识点之间普遍存在逻辑关联,每个知识点都是网状知识结构中的关键节点。教师需要立足于教学,引导学生深入触及知识本质,同时也要深度解读知识的结构性特征,特别是其中的大概念。所谓大概念,具体而言,就是能够揭示学科本质的核心内容,其中包含了思想方法,但是这部分内容具有抽象性、高包容性等特征。
在数学教学中,“大概念”带有一定的纲举目张的作用,能够再生知识、创生知识。如,在完成《圆柱侧面积》《圆柱体积》的教学之后,为了达到知识的巩固目的,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回顾旧知,例如长方体及正方体的侧面积、体积,然后将其与圆柱体建立对比,使学生可以顺利完成知识结构的架构。学生通过对比和比较,一方面能够较为熟练的掌握直柱体的侧面积、体积的统一公式,即“S=C·h,V=S·h”,另一方面,又能够切实领会两个不同概念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即一种“无限叠加”的思想。随后,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形象思维习惯出发,或者也可以引入动画演示的方式,为学生建立直观感知,助其体会立体图形各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体积计算公式的形成过程。这种动态的感悟,体现了数学学科无限叠加特征,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大概念”,学生才能够认识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能够举一反三,提高建构的主动性。
实施“大概念”教学,能够将教材中零散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形成线、面。所以,基于大概念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离不开“大思想”和“大结构”,这三者互为扶持,三位一体。从这一角度而言,“大概念”视角下的数学教学,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极具思想性、结构性的教学。
在大概念的引领下,数学教学首先需要呈现系统化、宏观化,使学生可以把握整体知识结构以及思维方法;其次,以学情为基础组织、优化教学。大概念模式下,知识结构、思想方法都是其中的关键要素,这是打开基础教学的关键基石,同时还要以学情为前提,既能够帮助学生疏通新旧知识之间的隔阂,同时,将知识点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建立起联系。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可忽视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其他反应,否则,将难以真正切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谓的学习进阶更难以保证。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数学教师往往习惯自主对知识点进行分类后再组织学生学习新知,这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在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学生的能动性将得到重视,借助教师的引导而开展自主地结构化学习。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近似数》时,掌握的关键要点在于小数末尾的零。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首先会给学生提出一个具体的数值,如0.984,鼓励学生通过四舍五入进行估算,只保留一位小数,有学生给出答案:“1”,也有学生给出答案“1.0”。二者相比较,“1.0”更能体现精准性。由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得出结论——“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事实上,这样的举例极有可能增加学生的理解障碍,会有学生产生疑虑:为何1.0更准确?在“大概念”视角下,教师首先在举例数值的同时,补充一些生活元素。例题“小明哥哥的身高为1.862米,如何保留一位小数?如何保留两位小数?对比这两个答案,哪个更接近真实的身高?”学生经过估算、对比后发现:保留两位小数的值更接近原身高,最终顺利掌握知识重点。
(1)帮助学生解读题意。
师:小月通过体检知道自己的身高,在精确到十分位之后是1.5米,精准到百分位后是1.50米。那么,这一数值可能是多少?(首先需要在教师的引领下对题意进行分析、解读,然后反推( )≈1.5)
(2)设计实践练习。
生:根据精确到十分位后的数值,可以推测小月的身高可能在1.45~1.54米之间;根据精确到百分位后的数值,则可以推测小月的身高可能在1.495~1.504米之间。
(3)推进深度理解。
为了让学生拥有更为清晰的认知,教师利用数轴来表示1.5和1.50各自的取值范围,带领学生进行进一步分析。借助线段对比图,学生能够轻松的发现:1.50和1.5相比,1.50的取值范围更小。鉴于此,学生再一次明确本课知识要点——小数点末位的0不能去掉。
这样,通过基于学生原有的认知起点,再引导学生进行结构化的数学概念学习,学生自然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对数学概念的内化,从而达到高效化教学的目标。
当前教育背景下,无论是哪一学科,都提倡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单元主题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当体现出如下特征:第一,情境性特征。首先,教师要深入解读本课所学,明确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够以此为基础,展开有效的情境创设,使学生可以在数学知识以及形象化事物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引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二,趣味性特征。对于绝大部分学生而言,兴趣是他们主动认知的推动力,在数学教学中开展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思考交流、积极合作。第三,适切性特征。要求教师在进行单元主题教学时遵循好一定的规律,平衡好教学目标与学生当前阶段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时,进行了如下教学活动设计:首先,教师立足于现实学情,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特点,以“春游”为背景设置了多个趣味性数学活动。通过“编花篮”的游戏,可以引导学生主动练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通过“萝卜蹲”的游戏,可以引导学生主动练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通过“律动操”的游戏,可以让学生巩固和练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技巧;通过“青蛙跳进水”的游戏,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在这些趣味性课堂活动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有效点燃,促使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实现了高效率的课堂学习。
“大概念”也可以称之为“大观念”,一般处于“知识金字塔顶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如果要基于“大概念”视角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就必须突破单课思维,尽可能地将零散知识点按照一定逻辑进行整合,让教学内容呈现出结构性框架。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站在“大概念”的视角,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谋划。通过“大概念”教学,占领数学学科教学制高点。
在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大概念”强调多视角教学,要求教师能够突破单一的教学局限,对相关知识点或方法论进行相互对比、相互比较,进而整合成大概念。对于这一过程而言,教师必须要以大概念学习作为推动学习进阶的关键主线,同时还要明确大概念在整个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性。大概念的教学不仅是动态的、开放性的,更是有深度的。
例如,《百分数的认识》一课中的“百分数单位”这部分知识内容教学时,该知识点看似零散,但都同本课程内容中的其他元素有所关联,都可以通过“大概念”进行归纳、整合。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将相关元素的关键词一一提炼,并且将建立对比,通过对比这种方式更易于学生理解,再结合教师的适时引导,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自主架构“数的单位”,还能够对计数单位的基本内涵拥有正确认知。
通过上述教学案例可见,基于“大概念”视角的数学教学,教师必须对学生展开有意识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在完成知识点的学习之后,对其进行归类分析,从而帮助他们打通知识点之间的隔阂,引导学习进阶。
数学学科由一个个碎片化的知识节点构成,那么,教师应当如何避免教学过程中的碎片化、零散化?借助“大概念”,能够将碎片化知识点进行归纳、整合,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层级概念。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知识点之间建立横向勾连,另一方面也要实现知识的纵深拓展,进而推动学生丰富知识积累,使知识呈现出螺旋递阶的发展趋势,由此生成具有层级性的大概念。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厘米”“时、分、秒”等单位概念时,教师便可以基于“大概念”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毕竟,这些单位概念知识点看似零散,却渗透于每一册的数学课本之中,是数学课程最基础的内容之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只有当数学知识和概念被不断重构时,才能展现大概念所具有的优势作用。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分层递进建构数学大概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背后的具体含义。
菲利克斯·克莱因曾经提出过这样的观点: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要树立宏观的数学观点,只有这样,所教学的事物才会更加简单。如何理解这一观点呢?正所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要求教师能够明确所教学内容的“高内涵”,不断引导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引领学生由低阶数学学习走向高阶数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