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视域下高校美育课程育人路径探究

2022-03-01 19:11杨清莹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大思视域美育

杨清莹

(1.池州学院艺术与教育学院,安徽 池州 247111;2.韩国加图立大学公演艺术文化系,京畿道 富川 14662)

大思政教育理念科学地回答了思政育人的内在规律,其核心在于“育人”和“育才”的有机统一。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高校应坚持“三全育人”基本原则,把思想价值引领贯彻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整合一切力量,搭建教学、科研、实践、管理、服务、文化和组织等工作矩阵[1]。而美育是一种通过培养受教者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教育形式,其课程包括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及影视等艺术课程,也可从专业性角度划分为公共艺术课、专业艺术课等类型。从深层角度而言,美育与思政育人在育人目标层面具有一致性、在育人内容层面具有同向性、在育人过程层面具有统一性、在育人载体层面具有融通性[2],立足二者在育人层面的联系,将高校美育课程置于大思政视域下,便可多角度、全方位地推进二者的融合互动,推进高校育人模式的不断创新,助力高校实现更高水平的立德树人,培育出综合素质较强且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3]。本文立足高校公共艺术课及专业艺术课蕴含的多样化的育人价值,探索在大思政视域下推进此类课程发挥育人作用的路径,力求为在大思政视域下真正展现美育课程的育人价值提供助力,也为高校拓展美育课程、提升美育实效并构建高水平的大思政育人格局提供参考。

一、大思政视域下高校美育课程育人的方向探索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推进美育课程育人,需更多地关注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引领,在课程内容、课程方式及课程评价等角度适应高校立德树人主体方向。高校美育课程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在体现其思政育人特征的过程中探索课程教学新体系,强化课程文化内涵,在展现其蕴含育人价值的过程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助力高校在实践立德树人的基础上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美育课程特有的思政育人特征

高校美育课程与大思政育人格局在人才培养目标层面具有相似性,美育课程虽然不直接参与大思政育人格局,但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加上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人才审美意识和创造美能力的新要求,美育可在坚持大思政育人格局引领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育人价值,最终实现其特有的育人使命。为此,高校美育课程应持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体现其思政育人特征的基础上发挥其育人作用,真正为大学生提供扎实有效的美育体验。一方面,美育课程在育人内容及形式层面能较多地弥补思政教育格局的缺陷,能在为大学生提供美的熏陶的过程中深化课程内容,再加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引领作用及在思政育人过程中的重要性,美育课程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发挥育人作用时更贴近大思政格局,提升育人实效。另一方面,对美育课程而言,其中不乏理论性美育内容,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展现美育理论性教育内容的必然途径,也是以美的形式深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有效策略。同时,强化美育课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在美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坚定自身理想信念[4]。如此,高校美育课程便可在展现其思政育人特征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育人实效。

2.探索美育课程教学新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密切与思政的融合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美育课程应不断探索新型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公共艺术课程、艺术专业课程等与思政育人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展现美育课程的育人价值。一方面,在探索新型课程教学体系的过程中,美育课程可发现更多的课程特有的育人元素,融入思政育人资源,进一步夯实其育人内容基础。例如,在“摄影基础”课程中,教师可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时树立匠心观念和敬业理念,通过专业化相关实践技能的指导,为学生提供行业发展理念要求,通过创新、发展等理念培育学生符合行业发展要求,帮助学生在“摄影基础”专业实践中养成敬业精神,展现课程育人的全面性。另一方面,在探索新型课程教学体系的过程中,美育课程可通过学科竞赛、实践项目等途径培育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激发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兴趣,既强化公共艺术课程的育人作用,又促进美育课程与思政育人之间的融合。通过竞赛、项目等实践教学,大学生可更直观地接受美的熏陶,也能在充分动手实践中践行美的理念,形成对美育课程育人的深刻理解和认同[5]。

3.深化美育课程文化内涵,在育人过程中有效传承传统文化

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高校的重要职能,高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关注对当地特色文化的传承,在彰显特色办学性质的同时提升人才培养实效[6]140。大思政视域下推进高校美育课程育人,更应深化课程的文化内涵,通过美育课程育人更有效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高校育人的高水平发展。第一,在美育课程中深化文化内涵,是高校提升美育育人实效的有效途径,通过更多具有文化内涵的育人资源开展美育课程,或将美育课程融入地方优秀文化传播过程,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优秀文化的魅力,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认同。基于此,高校可借助优秀文化的魅力构建特有的美育课程育人体系。第二,弘扬优秀文化是大思政理念下高校开展育人活动的重要内容。高校美育课程在育人过程中深化文化内涵,可进一步贴近大思政育人格局,在充分展现美育课程责任担当的过程中强化育人实效。例如,安徽地区高校可将其特有的传统戏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非遗项目等融入美育课程,为大学生提供黄梅戏、花鼓戏、坠于戏等剧种体验教学[7],同时将徽州木雕、徽州剪纸、淮北泥塑、淮南紫金雕刻等内容融入美育课程[8],形成安徽地区高校独有的美育课程,并要求教师在课程安排中强调“非遗”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优秀精神,通过美育实践和指导,培育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的熏陶。如此,通过美育课程育人实践,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可实现有效传承和发展,高校也可更有效地担负起其社会责任。

二、大思政视域下高校美育课程育人的阻碍因素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推进美育课程育人仍面临较多阻碍,表现在教师育人能力、美育资源、美育实践活动及课程评价体系等层面,不利于美育课程育人的有效发展。

1.教师育人能力有待提升,美育课程育人目标缺乏大思政元素

高校美育课程教师多以艺术专业教师为主体,且教师的教学知识和能力更多地体现在其专业研究领域。而在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推进美育课程育人,更多地强调美育课程的普及化。尤其对公共艺术课程而言,其更应进一步丰富育人内容,创新育人形式,以在课程中展现思政育人元素为方向引领,承担育人职责。但在当前阶段,部分高校美育课程教师在育人综合素质层面仍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无法有效承担公共艺术课程育人职责,设置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及设计课程形式都存在一定的不足,难以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美育熏陶。这一方面是由于部分高校尚未针对公共美育课程教师构建系统化培训体系,教师校外交流学习频率较低且质量不高;另一方面是由于部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育人顶层设计尚未完善,美育育人的落实无法顺利推进。

2.地方美育资源挖掘不够,美育课程实践大思政内容基础不牢

当前,高校落实美育课程,以公共艺术课程、专业艺术课程为主,美育课程内容来源较为单一,仅靠课程教材、教学大纲及指导文件等无法有效发挥美育课程的育人效用,且以此类课程内容为主,也无法体现美育育人与大思政育人格局之间的联系。一方面,部分高校尚未组建专门的美育课程资源挖掘队伍,美育课程内容来源途径拓展不足。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在推进与当地文化机构合作的过程中,也表现出投入不足、成效相对较低及资源挖掘不充分等问题,无法为美育课程实践育人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撑。基于此,在大思政视域下推进美育课程育人便面临内容基础层面的阻碍。

3.美育第二课堂尚未完善,发挥实践活动育人作用受形式限制

现阶段,高校美育课程仍更多地关注理论课堂,强调在第一课堂中落实育人作用,但美育与思政教育存在相同点,应更多地关注实践活动教学,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技能,深化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但现阶段,部分高校美育第二课堂尚未完善,以此发挥美育实践育人作用受到场域、形式等层面的限制。第一,部分高校尚未形成针对美育第二课堂的制度规划,导致落实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缺乏有效引领;第二,部分高校与地方文化机构之间的合作尚未深入,合作共建实践育人基地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高校落实美育第二课堂仍受限于校园范围,且形式单一。如此,高校在大思政视域下推进美育课程育人便面临一定阻碍。

4.美育课程评价体系落后,以评促教深化育人实践针对性不足

高校美育课程评价以美育课程教师为主体,评价指标以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为主,评价形式多为结果性评价。在此评价体系下,无法真实有效地反映高校美育课程育人效果,以评价结果为依据调整美育课程育人模式也存在针对性不足等问题,美育课程育人效果难以提升。大思政视域下,美育应更关注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修养,上述评价体系无法触及这些内容,以评促改受到一定限制。首先,仅以美育教师作为评价主体,学生主体、家长、社会文化机构负责人等无法直接参与评价,容易导致评价结果的主观性。其次,仅以理论知识相关内容为评价指标,无法全面反映美育课程育人效果,学生在思想观念等层面的改变无从得知。最后,采用结果性评价不符合大思政育人理念,也无法有效反映美育课程育人效果。育人活动具有过程性特征,且学生审美观念的养成、思想价值观的改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仅以结果性评价为主无法考查学生参与美育课程的过程,也无法感知学生思想观念层面的改变。如此,提升美育课程育人实效便缺乏有针对性的参考依据。

三、大思政视域下高校美育课程育人的路径探究

为有效突破美育课程育人的各类阻碍,扎实推进美育课程育人在大思政视域下的高效开展,高校应从多角度入手,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路径,并立足本校办学实际,坚持大思政理念引领,结合地方文化机构的支持,全方位落实美育课程育人。

1.强化美育课程教师育人综合素质,明确育人目标,提升育人能力

大思政视域下推进美育课程育人,高校需重视美育教师的育人能力,通过培训、交流学习等形式全面提升教育的育人综合素质,助力美育教师明确美育课程的育人目标,完善课程育人顶层设计,引领大思政视域下美育课程发展的正确方向。首先,高校应意识到美育课程教师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性,明确教师育人能力对课程发挥育人作用的重要影响,并立足本校美育课程教师育人实际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体系,为教师提供学习美育育人、大思政育人理念和理论及锻炼育人能力的途径。高校应以美育课程安排、教师综合实力等为依据,结合大思政育人理念、新时代发展背景等要求完善培训内容,既为美育教师提供系统的美育育人理论知识,助力教师树立美育育人理念,又帮助教师明确美育课程在大思政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同时,高校应关注培训形式的创新。对美育教师开展培训,更要强调培训形式,只有在满足美育教师对美的要求的基础上完成培训,帮助教师在培训中接受更深层次的美的熏陶,才能有针对性地强化教师的育人能力。高校还应关注美育教师校外交流学习,为教师提供与社会美育机构、当地文化机构及教育部门合作的机会,提升教师的育人综合素质。其次,高校应在提升教师育人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引导教师明确美育课程育人目标,确保美育课程真正融入大思政育人格局,展现其特有的育人价值。公共艺术课程作为提供美育服务的公共课程,在美育育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明确该课程的育人目标,在课程顶层设计中展现其与大思政之间的联系及融合,才能健全该课程育人体系,承担美育课程育人职责[9]。

2.立足地方资源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夯实美育课程育人内容基础

高校通过美育课程实践育人活动,美育课程资源的多样性占据基础性地位。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更应强调美育课程育人资源的深入挖掘,以当地特有文化资源为依据,夯实美育课程的育人基础,并在美育课程与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协作中提升育人水平。一方面,高校应组建专门的美育资源挖掘队伍,在确保人员组成多样化的同时优化队伍结构,以专门队伍开展资源挖掘,确保美育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深入,也将大思政格局下全面化的育人资源融入美育课程,在互相协作中夯实课程育人内容基础。队伍组建应以美育教师、思政工作者为主体,同时融入当地文化机构负责人、家长、校内专业课教师及大学生等多方主体,确保队伍人员的丰富,并设定主要的领导者,由领导者引领资源挖掘的正确方向、合理规划人员安排,加大资源挖掘力度。另一方面,高校应立足当地特有的文化资源,在与社会相关文化机构的密切合作中拓展美育课程育人资源。高校挖掘育人资源离不开与当地文化机构的合作,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都是高校开展育人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且符合大思政育人理念。高校在挖掘美育资源时,更应强调对当地特色文化资源的关注,应立足当地文化实际,既拓展美育课程教学内容,又在契合大思政育人格局的过程中丰富育人内容。例如,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阳农民画”有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和精神内涵。将其融入高校美育资源,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劳动价值、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根性意识和文化自信[10]。针对地区特有的红色文化,高校可以从中发掘红色文化融入美育课程的途径与方式,提升美育课程育人水平。例如,安徽地区的高校可学习安徽金寨推出的VR红色作品聚焦长征文物保护形式,在学校建立VR美育实践教室,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以“红色安徽”为主题的交互体验美育课堂,为学生提供更真实的历史场景,并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强化其对当地特有红色文化的认同[11]。如此,高校便可拉近美育课堂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以特色文化资源优化美育课程育人体验。

3.完善美育课程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创新活动形式,加强实践育人

在大思政视域下推进美育课程育人,仅抓美育课堂教学仍不足够,高校还需完善美育实践的第二课堂教学体系,持续创新美育活动形式,提升美育课程育人实效,为大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美育课堂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深化美育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影响,培育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12]。一方面,高校应在美育课程设置过程中重视第二课堂,意识到美育实践活动对育人效果的重要影响。高校应立足本校美育课程育人实际,结合大思政育人理念,完善美育课程第二课堂教学顶层设计,为第二课堂的顺利推进和高效育人提供有效指引,同时确保美育第二课堂教学符合大思政育人理念,真正展现其特有的育人价值。例如,池州学院积极构建地方化的艺术俱乐部特色品牌,深耕当地传统文化,开发具有特色的艺术俱乐部课程,积极搭建学生学习及实践的平台,邀请当地民间艺术家及文化传承人来俱乐部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具有吸引力的美育第二课堂实践教学[6]141。另一方面,高校应立足当地文化资源实际,与文化机构合作建立特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将当地特色文化与美育课程深度融合,既拓展美育第二课堂教学范围,又丰富美育实践活动形式,进一步吸引大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有效强化美育课程育人实效。例如,安徽地区的高校可利用当地特有的红色文化资源,与红色文化纪念馆等相关机构密切合作建设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在六安寿县小甸镇模拟安徽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场景,带领学生深入体验党建活动[13]。基于此,安徽地区高校便可落实美育第二课堂,在实践教学基地的支撑下推进实践活动的创新。同时,由于红色文化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推进美育第二课堂教学实践符合大思政理念,能在坚持正确方向引领的同时提升美育课程育人实效。

4.优化美育课程育人评价体系建设,以多元化评价深化育人实践

良好的课程育人评价体系能客观真实地反映美育课程育人的实效,并发现美育课程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美育课程在大思政视域下更有效地实践育人提供参考和依据。为此,高校应不断优化美育课程评价体系,以多元化评价推动美育课程育人的发展。首先,高校应优化评价主体,将思政工作者、艺术专业课教师、公共艺术课程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社会美育工作者、文化机构负责人等全部纳入评价主体,发挥多方评价主体全面客观评价的作用,避免评价结果的片面性、主观性。其次,高校应创新评价指标,将师生在美育课程中的表现,以及学生对美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审美能力及思想道德修养、价值观选择等融入美育课程评价指标,全方位反映学生参与美育课程育人活动的结果,展现美育课程育人的薄弱点。最后,高校应变革评价方法,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的方式,更全面、直观、高效地反映美育课程育人结果。采用过程性评价可更有效地检测美育课程育人过程,对师生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应对,促进美育课程育人更高水平的发展。综上,只有以此类多元化评价考核美育课程育人效果,才能保障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全面性,并为调整创新美育课程育人模式提供有效参考。

猜你喜欢
大思视域美育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
——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论公民美育
成都理工大学:挖掘“攀登精神”内核 构建大思政格局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