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艳
(临沂第二十一中学 山东临沂 276017)
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学生学习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一味地教,而是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在课外,老师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到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这些信息来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加适合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使之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去掌握知识,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核心素养的解释为:“人的基本素质和文化修养”。《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具备创新能力,能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问题”。“学校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和态度,包括学习习惯、课堂学习习惯、课后作业习惯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1]。“核心素养”是由学科核心能力和基本素养组成的一个复合概念,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综合的知识体系,它包括了:(1)正确的学习态度,主要指对学习的积极性,对学习的专注程度;(2)良好的思维方式,指的是能够根据具体问题,灵活多变地解决不同的问题;(3)合理的分配时间,指在完成任务后,能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能有更多的精力去钻研,去发现和创造。“核心素养”的三个要素分别为:协调性、自主性、批判性。和谐统一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其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每一位同学,让他们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参与,从而获得全面发展。同时要善于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改正,不断完善。
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和阶段性的工程,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成熟,因此在实践中,教师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来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并结合学科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在教育理念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以人本主义为基础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主体作用,注重对儿童的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在课程结构上,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完善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设计出符合不同年龄段的内容;在专业技能上,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探究的学习等,都提出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总之,只有从根本上去理解并贯彻落实,才会真正实现素质化的课堂教学。而不是仅仅流于表面,敷衍了事,只是为了完成指标。所以说,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从多方面入手,综合考虑,循序渐进,逐步推进。
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科核心能力的内涵、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以及核心素养的评价等方面。从学科的角度来看,“核心力”的提出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斯莱文所提出来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因此,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新知,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从实践的视角看,“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日常的有效训练,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离不开具体的实践活动,所以,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长期锻炼,以提高其综合素质。”所谓新型的课程理念,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健康的可持续的成长为宗旨,将基础性的理论与方法与当前社会的现实相联系,通过不断地探索,最终实现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塑造和提升的一种全新的科学化的教学模式。
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学生身上,它不是先天的因素造成的,而是基础的、后天的教育环境的影响才形成的;它是由多种原因综合产生的一种不稳定的行为反应,包括学习动机、教师教学方式和学校的文化氛围等[2]。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逐渐养成的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它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与培养对于儿童的健康全面的发展和进步具有深远的意义[3]。(1)有利于促进孩子的智力开发。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发育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思维活跃度、想象力都比较强,因此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进行脑细胞的调节和激活。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则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使他们的脑组织得到充分的锻炼。同时也能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使其更有兴趣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去完成作业。(2)有益于改善心智模式,增强信心。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帮助。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能够让小孩的智商高于常人的心理素质,从而有助于其潜能的挖掘与发挥。
学生的学习习惯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包括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等。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对他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家庭中,如果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对孩子适当的家庭教育,会导致儿童的学习能力较差,从而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在学校,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升学率的压力等,很多学校的教学任务都主要集中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很少有机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锻炼平台,因此大多数的小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的课程安排不合理,课外作业也很随意,甚至有些孩子没有太多课外时间去做其他事情,如:做家务、娱乐;还有的孩子课业负担重,经常占用休息的时间。这些都是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行为问题。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舒适的学习环境,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为课堂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素材,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例如,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课外的优秀作品,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感,这样一来,不仅能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再如,教师可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多使用实物奖励,比如说用“小红花”“小小星星”等图片,或者用猜谜语的方式来引导孩子,既能够引起了小学生的注意又能调动其积极性,还可达到事半功倍的好成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上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并尊重每一位同学,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被关注,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能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最后,加强家校合作,家长应多和学校联系,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变化,帮助其解决困难,共同进步。另外,教师还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如:举办主题班会、开展形式多样的课余活动等,让小学生参与其中,并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以增强其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培养其独立自主的意识以及对事物的好奇心等,以更好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改善,教师应该合理规划课程进度,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提升学习效率。
教师要有计划性地对课堂上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课程的进度与结构,使之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在课前,老师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让同学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容易接受,从而提高效率。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与管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后,老师应定期对小学生的学习成果加以评价,并将结果反馈给家长,以便于学校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总而言之,对于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和艰巨的任务,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多种形式来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启发。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方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并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次,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分析与总结,来了解学习的成果和意义,从而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实践课,如:“我的作业”“我的课件”“我是小小创作人”等,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增强其思维的灵活性。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激发灵感,促进新的认知模式的构建以及理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好每一个环节,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环境下主动地接受知识,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其产生求知欲,进而调动起积极性,使其能自觉地、有目的地接收所学的内容和信息。
例如,在讲授《做中学的小数学家》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同学们回忆一下小故事,并说出自己的想法;接着,介绍身边的一些名人轶事,引起大家的共鸣;接下来,教师再带着这些小事并鼓励学生多参加活动,从中锻炼出勤奋好学的优良品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认识汉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通过分工协作,使每个人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增强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学习效率。此外,教师还要重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预习是指新课开始之前,对即将进入的新课程进行的一些必要的了解与分析,包括对教材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于已经学过的基础概念的认知水平,如“识字”“汉字的起源、发展和意义”等,这样才能有效地巩固新课的重难点,并能够迅速地融入已学的知识体系之中。总而言之,要想培养好的学习习惯,首先需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前对它进行引导,然后才会有明显成效。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推动者,也是学习的实践者。在小学低年级,他们正处!于个体的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儿童对外界的好奇心旺盛,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外部的新鲜事物吸引,从而导致思维的无意性或无意识的混乱状态。(2)情感性。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使小学生的自觉行为得到积极的促进和稳定,使其能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去支配自己的思想与言行,并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的表征和心理动力的转化过程。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实现。(3)意志力薄弱性。小学生的自制力差,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缺乏自控的能力;同时,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及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使得小学生的自控力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因而造成了不良的课堂表现。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同时,要注重从日常学习习惯入手。
(1)重视课前预习。预习是指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它也是小学阶段的重点之一,通过预习可以让小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2)上课时认真听讲。课前听讲就是对课本上的知识点的一个复述,它也能帮助小学生巩固所学的东西与其他同学的不同地方,还能锻炼其思维能力。(3)布置作业时的注意事项。首先,要做到全面性检查,其次,要求批阅,再次,可增加一些奖励,最后,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增添一些放松的活动。总之,不管什么样的事都应该有度,有始无终的贯穿始终。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问题,提出了一些策略和建议。教师要从教育的根本出发,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前提,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线,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感的体验、合作交流等方面,对其进行系统的引导和帮助,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