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家园共育模式探究

2022-03-01 18:38:11高雪蓉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14期
关键词:共育家园幼儿园

高雪蓉

(厦门市集美区宁宝幼儿园 福建厦门 361022)

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未来幼儿园教育的发展趋势也会逐渐走向“教育社会化”。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顺应这种教育的发展趋势,并通过研究和探讨,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家园共育教学模式作进一步深化研究,并探索出有效途径,帮助幼儿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同时,教师采用的互联网背景下的家园共育模式应该是可以体现自身教育特色的,还要立足于幼儿园教育的实际、幼儿的基本学情特点,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新时代互联网的背景下,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具体采用怎样的家园共育模式进行教学呢?这也是本文接下来将要探讨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给予广大幼儿园教师一些有效性建议。

一、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模式的重要性

家庭和幼儿园在家庭教育模式中紧密相连。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全面整合各方的教育资源,扩大和加强教育内容,有利于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最大化教育效益。对于幼儿来说,特别是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如果能够长期使用家园共育模式,并与互联网背景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以及幼儿园的精心呵护,幼儿的一举一动牵挂着每位家长的心。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家长要不断加强家庭教育,如平时可以和幼儿一起做一些亲子游戏等,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加深幼儿和家长之间的感情,还能有效提升幼儿的参与度。而幼儿园可以定期通过互联网发布一些幼儿在幼儿园的活动、学习等相关动态信息,这样可以让家长及时方便地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还能有效拉近幼儿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获得了幼儿家长的一致好评。互联网背景下的家园共育模式,符合了教育社会化的教育趋势,为幼儿园教育带来诸多便利。因此,幼儿园和家长应充分认识家庭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家长自身的资源,更好地促进儿童的成长和发展[1]。

二、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模式的优势

1.与传统学前教育模式不同,家校共育模式能够使教师与家长相互配合,一起引导幼儿成长。随着互联网的不断进步,互联网背景下的家园共育模式能够使家长及时了解到幼儿的动态,也可以使教师与家长增加沟通的效率。首先,我们应具备“互联网+”的思维模式,有利于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幼儿的学习发展趋势,还能使得课堂教育教学的方式更加现代化。同时,我们也要从互联网的背景的角度进行突破,把互联网资源与家园共育模式相结合进行教学,通过案例研究,更好地探究互联网背景下的家园共育模式。其次,互联网背景下的家园共育模式,更加有利于帮助家长及时方便地了解幼儿的日常情况,家长可以利用上班的空闲时间观察幼儿的情况,并向教师提出相关建议[2]。

2.互联网背景下的家园共育模式,更加有利于凸显出幼儿的学习主体性,并使得教师和家长双方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幼儿。与传统家育模式不同,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模式具有及时性,能够同步时间分享幼儿的动态及情况,可以使家长与教师加深了解与沟通。而且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家园共育模式,还能增加家长和教师的交互性,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有利于教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具体情况,和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具体表现。合理使用互联网展开家园共育可以促进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过程中,能够使幼儿园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性,使幼儿可以在家长与幼儿园的协作下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的模式探究

1.加强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联系

幼儿教育必须是完整的教育。因此,幼儿园必须适应儿童的年龄和性别差异。在深入了解幼儿特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方式向家长传授专业、系统的教育知识。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反馈,教育理念的更新更加有效,从而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的全面和健康发展。家园共育的有效开展需要以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为前提,如果教师仅是一味性地开展幼儿园教育工作,而家长则只注重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二者之间就难以形成有效性的衔接,自然也就无法形成协同效应,家园共育也就难以得到落实。对此,幼儿园教师应当注重加强与幼儿家长之间的联系,相互之间可以经常性地展开沟通和交流,以增进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联系,进而共同商讨教育幼儿的方法和对策。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情况向家长及时沟通了解幼儿需求,从而调整出更加适合幼儿学习生活的教学方案。对于中大班的孩子,教师可以把每天所学习到的内容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在家与孩子一起互动、交流、共同游戏、亲子学习,使幼儿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经验与各项技能。家长通过教师的反馈,可以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的具体活动情况,与幼儿园合作,共同引导孩子[3]。

具体而言,首先,教师可以建立幼儿家长群,并且要求每一名家长都备注上自己孩子的名字,以帮助教师明确家长的具体身份。教师在进行消息通知以及任务发放时也方便管理,或者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更加快速地找到家长的联系方式。其次,教师可以在群里统一发放一些群规和要求,或者直接在群里发一些幼儿的活动照片或者活动情况,进而帮助家长及时掌握幼儿在幼儿园里面的活动情况。再次,教师还可以直接和幼儿家长进行一对一的沟通,重点是针对幼儿日常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商育儿大计。当然,幼儿家长也可以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从而了解幼儿的具体表现,并且配合教师开展家庭教育工作,从而达到家园共育的教育目的。针对各种育儿问题,家长与教师可以在群里展开探讨,根据孩子的情况家长可以各抒己见。由此不仅营造了良好的班级氛围,还可以使家长学习到正确的育儿方式,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也会更加顺利地开展。

2.引导家长配合教育工作的开展

家园共育需要的是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同努力,通过qq、微信等方式仅是建立起了家长和幼儿教师之间的沟通渠道,但是却并不能够真正促使教师和家长之间展开有效合作,还需要教师的循循引导。为了实现幼儿园和家长的共同教育,家长需要更清楚地了解幼儿园的经营理念、目标等。幼儿园通过各种消息通知的方式,推广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幼儿园开展的各种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状况和幼儿园活动的丰富多彩的面貌。所有这些都是幼儿园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细节。通过倡导,家长和幼儿园必须制定一致的教育目标,促进幼儿教育工作。首先,教师需要将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以照片或者视频的方式传送给幼儿家长,从而使得幼儿家长确切认识到自己孩子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并对此加以关注。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向所有的幼儿家长展示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具体表现情况,这样也就能够使得家长了解幼儿在校园里面的具体表现,从而认识到自己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和不足,进而主动配合教师开展家园共育工作[4]。

教师可以设定一些运动训练或者习惯养成等内容让家长配合监督孩子完成,在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能够使教师与家长一起协作正确引导监督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对于不会自己吃饭的幼儿,教师在幼儿园进食时要先慢慢引导幼儿自己吃饭的方法,并且将幼儿自己吃饭的视频或者图片发给家长然后请家长配合,在家中也要让幼儿练习自己吃饭,逐渐养成自己吃饭的好习惯。家园共育不仅可以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也可以使家长学习到正确的育儿方式。教师也可以开展一些健康训练打卡活动,比如跳绳、跑步等,让家长督促幼儿每天坚持锻炼或者家长陪伴孩子一起锻炼,然后将锻炼的视频上传到班级群中。由此也可以看出,只有征得家长的认同,幼儿教育工作的开展才能够变得顺畅,而且也才能够真正有效发挥出家园共育的作用与价值。其实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相比教师要更加重视,只是自己忽略了自身和幼儿园教育之间的衔接。如此在幼儿园教师的引导下,家长正好可以把握这样的教育机会,协同幼儿家长共同开展孩子的教育工作,从而提高幼儿的整体教育效果。从幼儿培育的角度而言,这样不仅可以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还可以加深亲子关系[5]。

3.适机开展线上教育工作

受疫情等方面的影响,线下教学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碍,这就使得我们需要通过线上教育资源推送方式继续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可以通过线上直接向幼儿进行各方面知识经验的分享,也就是将课堂教学时间交给教师,但是线下的时间则需要依托幼儿家长。老师将把帮助孩子学习成长的微信课程推广到微信小组。家长和孩子一起合作,切实实现微课的内容,帮助孩子学习知识,加深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加强双方的默认理解。作为父母和孩子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产生了兴趣,由于相貌和发散思维,他们需要增强潜在意识的独特兴趣和丰富教育内容的学习能力。而且,在更好地参与这种良性循环的过程中,与父母的同伴和孩子一起成长。对此,在疫情期间,教师为幼儿组织一日活动之后,还需要和幼儿家长之间进行沟通,即如何协助教师做好对于幼儿的居家时间的指导工作,如阅读绘本、观看视频、开展亲子游戏等。这样就能够帮助教师拓展居家各类活动。关于幼儿在各项居家活动中的表现情况,家长需要及时向教师进行反馈,从而帮助教师了解每一名幼儿的实际表现。此时,教师和家长的身份相当于进行了互换。但是因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责任,所以线上教学资源推送方式并没有降低对于幼儿开展保教工作的水平,而是保证了保教工作的开展效果,而这也是开展家园共育的最大优势[6]。

通过互联网家园共育模式教育,家长不仅可以根据幼儿园推送的资源内容及时了解到孩子现在所学的知识点内容,还可以在家帮助、指导孩子一起完成各种亲子作业任务。开展线上教育资源推送期间,家长要根据教师要求合理规划互联网使用时间,不能让幼儿长时间使用手机和电脑,以免损伤幼儿视力。由于幼儿年龄较小,会出现坐不住,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情况。因此,教师开展线上教育资源推送时,要根据课程内容设置生动有趣的课程方案,充分调动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做体育运动训练时,教师可以使用动画的模式先向幼儿演示,通过故事情节激发幼儿的运动欲望,期间可以播放一些韵律感较强的音乐,让幼儿能够跟着画面音乐一起运动。家长可以一起跟着孩子做运动,将运动的视频传送到班级群中。这样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7]。

4.创建网站引导家长正确育儿

为了满足家长的更多需求,促进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幼儿园可以建设网站,设置内容丰富的栏目供家长观看学习。教师平时可以将幼儿园的实时动态发布到幼儿园网站中,让家长可以同步了解到幼儿在幼儿园的活动学习情况,还可以定时展开不同主题学习,通过家长问答等方式提升家长的参与度,让家长通过这样的方式掌握正确育儿的方式,使家长可以配合好教师的工作,也可以开设知识专栏,将具有教育性质的著名故事使用动画的方式添加到当中,让家长与幼儿在一起观看的同时,能够学习到各种文明典故等内容。有的家长由于工作忙,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也有的家长苦于没有正确的育儿理念,面对孩子的各种问题无计可施,幼儿网站的创建,不仅可以引导家长掌握正确的育儿方式,还可以提升家长陪伴孩子的质量[8]。

互联网下的家园共育是新时代的育儿模式,不仅可以将拉近家庭与幼儿园的距离,使彼此了解到幼儿的真实情况,还能够在过程中逐渐提升育儿的质量,使幼儿更加健康快乐成长。幼儿网站的创建,不仅方便了幼儿园对幼儿的管理,还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幼儿园将幼儿的活动图片与视频上传到网站,家长能够在网站上看到孩子逐渐成长的足迹,及时了解到孩子的活动情况。互联网家校共育的顺利实施能够营造更加健康活跃的家园氛围,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能够健康成长。幼儿园与家长要重视家园共育,不能将责任直接推给对方,要根据孩子的情况不断沟通,使孩子的身心需求都可以能够得到满足,由此才有助于孩子的和谐成长。幼儿园利用互联网家园共育不仅可以制定更加科学的育儿方案,还可以有效激发家长的参与度与积极性。通过不断沟通交流,幼儿园的教学策略不仅更加具有针对性,家长也能收获更多正确的育儿理念。

总而言之,对于幼儿的教育和发展来说,采用互联网背景下的家园共育模式,需要家长和幼儿园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幼儿园应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同时,家长要及时与幼儿园协调,发现幼儿园教育中可能出现的不妥做法,家长和幼儿教师要学会在教育过程中转换思维,了解彼此的感受,适当改变身份,共同促进幼儿成长和发展。

猜你喜欢
共育家园幼儿园
学校携手 共育共进
家长(2024年10期)2024-05-26 06:58:16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英语文摘(2022年9期)2022-10-26 06:58:32
家园
寻找失落的家园
少儿美术(2021年4期)2021-04-26 13:45:40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