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得鑫
(济南市清河实验小学 山东济南 250033)
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发展中,其发展的目的是教师结合小学生生活经历、认知水平,让学生学习相应的数学知识,达到生活和数学相融合的目标。新课程改革以后,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运用学生可以接受的生活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观察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知识应用意识、实践能力。
现代小学生思维和学习观念依然偏向于感性,所以在学习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时存在许多问题,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水平决定小学数学教学需要运用生活化教学观念,推动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结合。如此一来,才能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导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升学生知识掌握能力,或者将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数学、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正是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最终结合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问题来自生活,教师需要推动教学生活化发展,使学生明确数学和生活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与此同时,教师在生活化教学发展中应为学生创建问题情境,进而使学生从感性、动作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通过抽象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学习效果。当然,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坚持生活化教学原则,为学生引入更多与生活有关的案例、素材,使学生的数学生活化学习更加丰富多彩。新课程角度下,生活化教学的发展符合课程教学改革的特点,又能落实多元化教学观念,提高课程教学效率。而且教学生活化发展的价值之一是可以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1]。为了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应将生活知识和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进而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间接增强学生学习效果。与传统育人模式相比,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可以转变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以增强学习效率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空间,令学生学习效果达到理想状态。众所周知,教师在讲解较为困难的概念时,大多数学生不能很好地认识和理解,如果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案例进行分析,那么教学就能化繁为简,帮助学生更好认识知识、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生活化的数学知识时,不仅会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还能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中。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虽然能够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但是因为学生未能将这些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有效关联,所以导致很多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牢固,加上教师未能在教学中运用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进而使学生难以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相反,如果教师根据学生生活实际讲解相关知识,且实现知识点与生活实际之间有机联系,那么有利于将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更加简单,提高学生知识掌握和学习的效果。目前新课标同样要求教师、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加强生活化情境的建设,其教师带领学生通过生活化情境学习数学和感悟数学,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帮助学生获得全面深入的感悟[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努力实现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其三维目标主要是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以及价值观与情感态度。并且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人的发展作为教学核心,树立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发展中,主要教学目标是运用生活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的能力。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发展需要根据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规律,有效体现数学的实用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发展依然存在生活化教学目标不明确的情况。生活化教学是要让学生主动探索数学、认知数学,通过探索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大程度地体现数学应用价值。尽管一些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尝试将教学方法生活化,但是迫于考试和生活压力,所以生活化的教学未能有效地落实到位,未能形成生活化的教学目标,其传统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掌握枯燥乏味的数学理论知识,从而更好地应对数学考试。学生在学习中很难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对于学生来说,认为数学知识就是枯燥、无聊的符号或者公式,以应对考试为目的来学习数学知识,这显然不符合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3]。
在教学生活化发展中,教师作为教学引导者,应该提升教学生活化发展的意识,明确教学生活化发展的重要性。然而,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生活化发展观念未能有效地落实到位,教师对教学生活化发展的意识不足,缺乏对教学生活化发展理念、方法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知识,但未能结合生活化教学观念对数学理论性知识进行提炼和升华,引导学生通过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同时,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课堂教学充满了许多枯燥乏味的数学理论知识。且缺乏数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也未能引导学生主动去关注数学在生活当中的应用,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和数学生活化发展的兴趣不足。即使部分教师了解教学生活化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因为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左右,在实际教学中未能真正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缺少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经验。另外,一些教师在教学当中未能很好地处理数学理论性与生活化之间的关系,尚未运用生活化的教育方式、教学案例来增加学生数学理论知识学习效果,未能有效兼顾数学的理论性、生活化,最终影响数学教学的效果。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学习的观念发生改变,要想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就必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育方法开展教学。当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又能让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也可以让教学符合小学生好动活泼的特征,使学生在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中提高课堂学习效果,令课堂教学更贴近小学生的生活。遗憾的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发展的效果低下,相关教师只是结合传统课堂教学步骤来讲课,而且每一节课都是举例、总结、练习等模式,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其学习的效果不够理想。虽然有些教师尝试运用生活化教学观念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但是教师创设的生活化教学情境比较空洞,甚至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学生在与生活没有关联的教学情境下学习所学知识,最终使学生学习效果也是不尽如人意。
新课程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学科教学转变为生活化,其目的是通过生活化的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式。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发展中,教师可以尝试让教学内容生活化,从完善教学内容的角度出发,加强生活化教学内容、资源的运用,推动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发展。各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将具体的数学概念转变为现实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当前小学阶段学生具有较强的记忆能力,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记住许多东西,但是其应用能力却有待提升。因此,教师在将数学概念知识向现实问题转变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新的认识,又能将自己所把握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融入到生活化的问题学习中,并协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元素。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够健全,教师除了协助学生挖掘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元素以外,也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渗透到学习生活中,使学生可以更好地通过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的拓展,防止学生的数学学习被概念和公式束缚,提高学生良好的推理能力和逻辑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发展应该根据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一定难度的特点,运用简单性生活元素替代复杂性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的复杂性数学知识学习变得更加简单,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所学知识,以此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目的。在简单性生活元素的运用中,教师可以用生活中的简单元素去替换比较复杂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更加便利地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然后将其应用到生活中。教师可以具有针对性地收集生活当中的各种教学素材,其素材应该是学生生活中可以经常看到的,通过这种方式减少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困难。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协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运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花朵代替分钟、大树代替小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推理计算。教师通过这种简单的转化过程,也能方便学生去理解和记忆。在加强教学改革与发展中,教师可以实施生活化教学活动,结合教学内容组织相应的生活化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索数学学习活动中的生活化元素,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4]。
首先,数学教师可以更新原有的教育理念,结合生活实际提取教育素材和方法。并且教师可以让传统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向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的教学方向转变。教师需要密切思考生活、关注生活,探寻生活当中的数学教学题材以及方法,从而使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发展更具创造性。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除了需要改变自己教育理念以外,还要从数学课程准备、教学、作业布置等环节,有效推动教学的生活化发展,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数学知识和学生生活之间的关系,以此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素养,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好地回归到生活。在教学生活化发展中,教师需要引入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将实际生活问题引入到课堂中,然后与学生一起探究生活问题。比如,生活当中关于买菜的相关数学问题,也可以是一些学生在超市购物的有关数学问题,从多角度提高学生的数学生活化学习效果[5]。
在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发展中,教师教学方式需要进行改变,同样,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创新。从新课程标准可以看出,现代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个性化的过程。学生不仅要接受知识、动手实践,还要在学习中形成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意识。为了实现教学创新发展,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的教育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像在生活当中探索奥妙一样自主探索知识规律,让学生更好地自主内化数学知识,完成课堂学习任务。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在具体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数学教学生活化发展的价值,并将学生带入到生活情境当中,通过生活情境体会数学知识,真正实现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引入丰富的生活题材,运用多媒体技术讲解生活题材,让数学课堂不再乏味和费解。通过和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元素,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多元化体现数学课堂魅力。教师可以在生活化教育方式应用中,为学生设计与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当中的学习经验、实践方法来解决数学或者计算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6]。
目前,小学课堂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学习实际生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动力就越强。所以,教师在教学生活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尽量去观察和探究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和生活紧密关联的生活情境,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的意识,真正协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乐趣,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要想达到教学生活化的目标,教师需要生活化地引入课堂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学习生活化的实际问题,并加强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的生活化发展。同时,教师可以构建良好的生活情境,进而使课堂学习氛围更加开放、多元。此外,教师还可运用游戏的方式触发生活情境,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感受学习的基本目的和价值,从而使教师在多样教学形式的运用中,让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更加合理地开展和实践。
生活化教育理论的倡导者与实践者是陶行知先生,他提出了为了生活而教育的相关观念,并指出社会就是学校。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生活化发展不应该局限于传统课堂或者书本之中,教师应该突破单一的教学形式,避免让小学数学教学脱离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而更好地培养与发展学生数学能力。教师可以形成正确教育理念、运用生活化方式、构建生活情境来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