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改革,坚持课程育人
——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内容的渗透

2022-03-01 15:06福建省莆田擢英中学张亚丽
学苑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知识点德育历史

福建省莆田擢英中学 张亚丽

历史课堂教学与德育内容融合,会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大环境和成长平台,会为学生探索相关知识内容提供基本的探索路径。课堂教学内教师有效挖掘德育元素,精心设计课堂中的不同环节,增强历史知识教学的感染力,同步指引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探索会推动学生历史整体素养的提升。此外,教师还要简单分析历史课堂渗透德育内容环节下呈现的不同问题,针对性调整教学计划和策略,让科学方法伴随学生完成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德育内容的了解,促进初中生的综合成长。

一、初中历史课堂渗透德育内容的价值分析

1.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

德育内容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渗透会保障学生思想价值观念逐渐趋于完善。同时,会在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让其掌握相关学习技能,获取正确心理意识。

德育内容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融合,符合学生喜爱模仿、喜爱探索的思维观念。学生能够将历史课堂中学习到的不同人物或德育内容中了解到的不同事件作为自己的榜样,以崇拜之情和敬佩之情参与学习和实践活动,会塑造学生形成优秀品质。不断挖掘出学生的无限潜力,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认知生活、认知历史。

2.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进步。

教学改革背景更加强调学生的综合发展和全面进步。因此,历史课堂教学环节主动融入德育内容是推动学生综合成长的基础。

德育最大限度涵盖了目前社会发展状态下对人才的需求,历史能警醒学生思维,让学生能够形成事物分辨能力。二者的融合是综合指引学生的体现,有助于多角度挖掘学生身上的潜力,为其成长和学习明确目标。

教师主动强化德育渗透的过程,为学生营造优秀环境氛围,让学生更加深层次的探究和了解历史,会提升其知识运用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德育在初中历史课堂渗透环节中呈现的不足

1.传统教学理念成为“绊脚石”。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理念的影响,教师仅重视在历史课堂内让学生完成相关历史事件、历史时间、历史意义的记忆,以此筛选出优质的学习者,让其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上述方法在教学中经常运用,教学目标的“坚硬”程度,均导致历史课堂的实际教学环节乏味枯燥,难以显示学生的主体位置。学生也难以了解历史学习的精髓,德育与历史融合的价值难以凸显。

实际上在历史课堂学习中学生也盲目尊崇取得优异成绩,对德育了解的热情度不高。上述问题均成为影响历史课堂与德育内容融合的“绊脚石”。

2.德育与历史课堂教学的实际融合度较低。

德育内容与历史知识融合需要教师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历史与德育“手拉手”。但是,教师采用的方法仅以简单说教为主,难以结合本学科教学的特征,实现针对性的融合。课堂从单纯的说教变成硬性的灌输,不利于学生的成长,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违背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述问题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厌烦学习历史知识,甚至产生明显的抵触情绪,抗拒历史课堂中的相关知识探索。学生厌烦学习环节,厌烦历史课堂中学习的时间,导致历史教学呈现恶性循环。

3.德育内容的渗透过程脱离实际生活。

生活实际上是各学科教学内容的来源,也是检验理论知识的主要场所。历史课堂教学中缺乏与生活实际的融合,知识渗透环节中也难以联合生活实际运行。教师过分依赖于教材、过分依赖于课堂完成知识点的硬性介绍,导致学生在面对历史知识时呈现消化不良的状态,在面对德育内容时呈现不知如何学习、束手无策的感觉。教师仅重视在宏观上把控历史课堂,让学生细化完成知识点的背诵,忽视了实际生活的价值和作用。学生的学习成效仅停留在形式上和表面上,难以促使其形成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拓展能力,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初中历史课堂与德育“手拉手”,促进德育知识渗透的策略

1.设置教学情境,渗透德育内容。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为有效渗透德育内容,可以让情境教学模式与实际教学环节融合,让学生能够在特定的环境、情境下完成历史知识的学习,加强感悟。随后,教师在有效氛围的构建中设置德育化情境传播相应的德育思想,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细化完成知识点的分析,增进对德育内容的了解。在道德观念上指引学生通过历史知识影响学生,保证学生能够通过历史课堂中的综合学习获取发展,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例如:在“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内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将历史教学划分为不同的板块。首先,教师讲解基础知识、介绍重点内容。其次,让学生出演情境剧,情境剧的演出以中国的发展历史为基调,分为几个不同的板块演绎中国的历史进程如:第一板块可以为:“中华文明”;第二板块可以为:“繁荣和开放”;第三板块可以为:“侵略和反抗”;第四板块为“新中国成立”。此方法会最大限度让学生回顾之前历史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同时也会为学生完成本堂课知识的高效学习塑造了基础。上述情境剧演出结束之后,教师让学生首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随后渗透德育内容如:落后就要挨打,即学生若不主动学习强化自身技能,则会取得较差的学习成绩。此外,德育内容的渗透可以体现在通过不断的努力、坚持不放弃、奉献的精神、不断强大自身、强大自己的祖国。通过德育内容与历史知识的融合,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2.联系生活实际,渗透德育内容。

联系生活实际的德育渗透的方法会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与生活的实际联系,也会增进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其对知识点的应用意识。教学中教师为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历史、探索历史,可以融合实际生活讲解相关的知识内容,保证学生能够明确历史价值,理解相关历史知识学习的内涵。此外,促使学生通过历史知识分析,形成一定的德育思想。

例如:在有关“莫高窟”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首先让学生明确莫高窟存在的文化内涵或者是相应的历史价值。随后,要延伸至日常生活,让学生分享自己通过旅游或网络所见到的莫高窟形象,以及相关单位人员对莫高窟的保护。在课堂内教师渗透和教授关于唐朝和明朝的相应知识,让学生明确在唐朝和明朝后期,人们生活出现浪费、贪污腐败社会风气盛行,以此让学生明确贪污腐败会加速国家消亡的观念。延伸至目前国家发展运行中的反腐工作,提升学生的清正廉洁思想。

3.组织实践活动,渗透德育内容。

实践活动过程会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也会为学生赢得优秀的氛围基础,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历史知识。因此,历史教师在相关策略的践行下,应努力尝试不同的方法,基于课堂内教学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探索中强化学生感悟。同时,教师渗透相应德育内容,学生对历史知识和德育思想的接受程度会进一步得到提升。实践活动是教师完善教学成效的主要方式。

例如:结合建党100 周年的主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历史知识的探索,引导学生在周围生活环境中探索党成立前后的历史故事。同时,在党成立中做出应有贡献的人、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贡献的力量学生也要逐步予以探索和观察,教师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形成完善的历史思维。随后,组织其完成德育思想内容的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党、拥护党的德育价值观念,让学生认清党领导的意义,推动学生形成爱国思想。

4.融合信息技术,渗透德育内容。

信息技术会适当帮助教师延展相应的内容。信息技术通过图片、视频方法诠释知识,也最大限度迎合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教师要在课堂内保障学生进行综合化学习成果的展现,基于信息技术进行相关内容的拓展,培养学生的发展性思维和拓展眼光会让学生在课堂内勇于完成知识探索,形成自身的历史知识学习网。

例如:在有关“红军不怕远征难”知识的教学中,教师为让学生理解长征时期的艰苦,可以通过视频方式展示相关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视频缩短自身与历史知识之间的距离。视频中环境氛围的烘托、形象化的知识呈现方式会便于学生加深理解。随后,在德育内容的渗透中可以让学生对比自己目前生活的状态、生活的环境,让学生通过对比方式了解长征时期以及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辛,理解不同人英勇奉献的历史文化背景,让学生明确“负重前行”的含义以及自己所处生活环境的不易。进而使学生形成珍惜和爱国的价值观。

5.挖掘教材知识,渗透德育内容。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教材内容的编排,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果高低以及价值观念的形成。教材中的知识点是教育学家以及专业人员的精心编排的,教材中会涉及到不同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在德育思想渗透的实践环节中要主动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才会保障学生学习基本方向的保障。同时,德育思想在与教材结合的契机下,会增进学生的理解能力,强化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灿烂的青铜文明”课堂的相关知识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特殊魅力。结合先进技术完成图片和视频的展示,引发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发展历史的了解。进而,增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也可以以“青铜”为契机,让学生结合生活中以及教材内容或者是书籍阅读中自己了解到的青铜器,进一步生成对祖国文化深刻的探知能力。在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念被充分调动之后,教师渗透有一定的德育思想。即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历史知识的查找和探析了解古代文化的特点,形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挖掘传统文化内容的积极意识,让学生形成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的价值思想。

6.创设主题活动,渗透德育内容。

教师可以借助不同的主题内容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不断的成长中了解知识、认知知识。在时间探索的环境背景下,教师也可以通过主题活动的创设,让学生了解德育思想、了解个人价值观念与社会发展、国家进步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历史课堂教学的多角度指引,保障学生能够做到基础知识的夯实和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让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例如:在有关“五四运动”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结合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能够了解“落后与挨打”“奋斗与抗争”“取得胜利”等相关道德思想意识。结合于目前生活中和学习中学生遇到的相关困难,教师要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不断探究、勇于实践的精神。通过历史提醒学生在目前学习和社会发展进程下的思维,让历史知识成为学生明辨方向、参与生活的“指南针”。历史能够对学生的价值体系带来一定的指引作用,在相关思想理念的渗透中,学生会进一步了解相关学习内容的精髓。进而,增进学生对于战胜困难的韧性和坚定意识。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组织一定的主题活动。即让学生以“德育和历史”为主题,完成相关联资料的查找。并且参与主题演讲活动,推动学生道德素养观念的形成。上述形式会让学生在情感上接受历史和德育。

综上所述,教师主动尝试新鲜的模式,为学生提供优秀的环境,让学生完成高效的历史知识学习。此外,在历史知识的教学中教师主动渗透的内容会让学生认识到相关历史宝藏和历史文化财富。实际上历史知识的学习是要让学生通过过去的事件反思反观社会中的发展状态,对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带来一定的警醒作用。德育内容的渗透也是一种无形的戒尺,是规范学生言行的主要道德标准。因此,二者融合是十分必要的课堂教学手段,教师注重方法的优化,让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完成德育内容的进一步探索,会为学生的综合成长提供后续的保障力量,也会让初中生成为综合发展的人才。

猜你喜欢
知识点德育历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新历史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