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与策略

2022-03-01 12:37梅易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西藏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抗疫育人思政

梅易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020年初,新冠疫情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大肆蔓延,人类面临着一场与新型冠状病毒的殊死较量。在这场严峻的“抗疫”战争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从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战略成果,使得疫情得到了有效管控和防治。同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通话时,提到了“后疫情时代”。这里的后疫情时代并非指疫情完全消失、一切恢复如初的时代,而是新冠肺炎急剧扩散的形势得到基本控制情况下,此次疫情对于社会各个方面都带来重要影响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涌现出了一批批令人赞叹的抗疫英雄,他们用自己的伟大故事向青年学生展现了什么是崇高的抗疫精神,为各个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和资源。与此同时,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也逐步打破了传统的教育秩序和教学格局,为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完善孕育了新的发展机遇。那么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应当如何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彰显思政育人的时效性,通过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紧密融通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与新时代同频共振,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无疑成为了当下各高校值得思考和研究的新命题。

一、后疫情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价值

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其中明确提出“要求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通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功效,为国家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课程,它往往具有其独特的隐性育人价值,尤其在后疫情时代,各学科教师需要充分地挖掘所授课程知识体系中的思政元素和精神资源,紧贴抗疫的时代脉络,综合考虑该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恰如其分地将发掘出的价值要素与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输出正确的观念导向,进而提升教学的价值性和思想性,促使德育和智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正实现“小课堂,大发展”。

(一)发扬伟大抗疫精神,培育正确价值观

在疫情爆发、蔓延到防控的整个期间,不断涌现出一位又一位的抗疫英雄,他们在这场防疫攻坚战中,以人民安危为己任,舍生忘死、逆行出征,为挽救民众的生命而做出巨大牺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着伟大的抗疫精神。这里的抗疫精神主要包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1]无论是党中央做出武汉封城的决定还是医护人员站在前线的奋力挽救,都无一不彰显着生命至上的崇高精神。不管是汶川大地震,抑或是此次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中华民族向来团结一致、同舟共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短短8 个字掷地有声地显示出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我国人民的守望相助、举国同心。面对疫情考验,最让人无法忘却的就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最美“逆行者”们,他们舍去与家人相聚的温馨,换来无数个家庭的团圆,将国家与人民的利益置于个人安危之上,正是舍生忘死的最好体现。正是因为钟南山等院士团队在背后的默默付出,科研攻关,才使得抗疫战线的有效缩短,彰显出中国人民在抗疫实践中所坚持的尊重科学的方法论原则。纵观抗击新冠疫情的全过程,中国始终展现着坚持命运共同体的道义担当和大国形象。高校作为培育国家重要人才的基地,应当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切实加强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结合时代背景,把握热点方向,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到各科教学中来,帮助学生群体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智则国智”,后疫情时代下,教师需要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蕴涵价值导向功能,将抗疫精神的火苗传递给每一位莘莘学子,引导其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二)结合社会热点话题,增强课程思想性

课程思政欲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首先需要发掘和展示课程的育人功能。大学课程一方面是知识传播的媒体,另一方面是知识生产、创新的“胚芽”,涉及人、教育发展的各个方面。[2]结合疫情期间的社会热点话题,改变课程内容的陈旧性,使课程体系的构建兼具价值性和时代性,是当前时代背景下思政课程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聚焦时代特点和社会热点,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无疑有助于增强其思想性。例如,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同志,尽管身患渐冻症、步履蹒跚还是带领全院医护人员在最危急的时刻冲锋陷阵,撑起首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为患者建起了一道生命的屏障;尽管妻子不幸患上新冠肺炎,却也只能匆匆看望后,赶回医院继续走上前线指挥,“多收治一个病人,就是多帮助一个家庭”,这不正是像张定宇这样的英雄用实际行动对家国情怀、英勇无畏的奋力书写吗?在高校课程中渗透伟大的抗疫精神,联系实时热点,展示值得他们学习的社会英雄,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事例和人物,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去,不仅有助于厚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能够满足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课程建设的需要,提高学科的核心素养与思想意义。

(三)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焕发课堂魅力点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课堂教学不再拘泥于过去的传统授课方式,而是紧贴时代的发展趋势,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从平面一元转化成立体多元,借助丰富的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向学生传递生动的知识信息,以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令。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加速到来,网络在线教育开始变得炙手可热,尤其在后疫情时代,面对疫情的反反复复,传统课堂教学存在一些弊端和隐患,容易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之处。因此,大规模的网络在线开放课程便如雨后春笋般接踵而至。要想提升思政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就必须贴近学生、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喜好去建设具有亲和力、他们乐于接受的课程。对于身为网络原住民的学生群体而言,疫情影响下快速发展的在线教育便是一个很好的契机。首先,在线课程思政建设和教学能够根据网络热点和社会热门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促进他们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内化潜在的价值观念。其次,通过在线教育进行德育,也能够充分地将思政教育的系统性和网络课程的便捷性相结合,通过互动发言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不断焕发新的课堂教学的育人魅力。

二、后疫情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问题

(一)旨归导向不明晰,建设浮于表面

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主体”,它和思政课程相互补充、同向同行,以期实现对学生的精神塑造和价值引领。要想达到课程思政的理想育人效果,首先需要关注的便是课程建设的方向性问题,只有从思想层面上厘清课程思政的旨归取向,才能更好保障后续的教学、评价环节的开展。然而,当前少数学校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并未成立专门的教研小组,对于课程设置目的、这门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具体发挥的作用以及该课程与其他课程的逻辑关联不明晰,对于课程思政的建设应该朝着怎样的方向进行都一知半解,而强行植入或生搬硬套式地融合抗疫精神、思政教育元素,必然导致成效欠佳,学生意识观念培育的碎片化,课程思政建设终将陷入盲目或肤浅的境界。

(二)教师胜任力不足,教学效果不佳

课程思政的最终效果如何,关键看教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培根铸魂的教育工作中占据着主导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高校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自身不仅需要具有高尚的师德品质和对自身专业领域进行科学研究的知识与能力,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发掘课程中的德育要素且适切地与所授学科知识体系融合,达到通过教学环节教化学生的品德素养和人文精神的目的。然而,目前却存在教师胜任力不足以致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一方面,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胜任力不足。部分专业教师群体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并非“分内之事”,在意识层面未对课程思政引起重视,缺少驱动力,更不必说关注社会热点动态,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抗疫精神来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另一方面,教师的课程思政的信息素养胜任力不足。新冠疫情不仅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影响,也给教师的教育方式带来转变,随着翻转课堂、雨课堂、MOOC等新型线上教学形式的兴起,教师也需要紧贴时代,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和能力。然而,目前仍有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数字化开展鲜有尝试,缺乏在网络化教学情境下的信息甄别、提炼和运用的胜任力。

(三)综合性活动稀缺,实践比较薄弱

高校综合性实践活动稀缺成为制约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另一大诱因。当前少数学校存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通过向他们进行简单化、机械化地解读国家政策和死板说教的现象。思政课上,教师在讲台上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解释和灌输;专业课上,教师在最后几分钟完成任务似地输出着与本节课并不适宜的精神理念。这样的形式主义且不说能否达到育人的目的,也会将学生最后的兴趣消磨光,使其对思政教育扣上无趣、无聊的“帽子”。正如教育家杜威所倡导的“从做中学”,课程思政也应当如此,没有实践,理论终将陷入纸上谈兵的窠臼。在后疫情时代,实践活动对于学生切实体会伟大抗疫精神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对其进行价值塑造的必经之路。然而,高校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中,注重理论的开发而忽视综合实践活动平台的创设,学生无法有效结合实际生活,用亲身活动践行所学习到的伟大品格和素养。

三、后疫情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策略

(一)运用智能技术,创新课程体系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想要达到培育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制度认同和文化认同的目的,应当充分联系智能技术、运用网络信息资源,在深入分析课程特点和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牢牢把握能够有机渗透思政教育的内容切入点,契合高校“大思政”格局的建立要求,创新课程内容体系。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开展:第一,拓展课程内容,诉说抗疫故事。课程思政的内容建设应当充分结合学生耳熟能详的抗疫事件和英雄人物,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运用这些难忘的、鲜活的身边素材将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融入到对课程内容的设计中去,通过将抗疫精神的新鲜血液注入到传统的学科内容,来达到抗疫精神供给侧和高校学生发展需求侧的动态平衡。第二,运用信息技术,开设课程思政的系列主题微课。以“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课程为例,该课程在涵盖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和教育技术研究前沿发展的基础上,利用知识图谱挖掘专业教学内容与思政育人内容的契合点,充分考虑疫情防控时期和后疫情时代的教育教学需求,增设了“疫情防控时期在线教学研究”和“后疫情时代教育技术研究”专题。[3]根据在线教育的流行性、便捷性和课程内容的针对性、时代性,制作出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从而帮助大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抗疫精神的时代意蕴和核心要义。

(二)创建教研团队,提升教师能力

各个学科的教学育人效果往往反映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效,因此,深化改革课堂教学能够最直观有效地实现五育并举,培养社会所需的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队伍应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作用,承担起优质知识与实践载体建设“主战场”的重任,畅通课堂教学“主渠道”。[4]首先,需要加强教师的党性修养,激活其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价值追求。只有让教师明晰课程思政育人的重要性、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够在主观上产生教学改革的能动性。学校应当组织教师观看抗疫纪录片和新闻访谈,将伟大抗疫精神作为宝贵的精神资源,坚定教师的理想信念,并建立激励规约机制,将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效果作为一项期末教学考核项目,针对教师不同的成效评分给予相应的奖励。按学科进行分类,根据不同学科教师团体每周定期开展习总书记重要精神讲话的学习和前沿性问题的研讨。其次,加强信息素养,提升教师能力。教师需要践行终身学习理念,与时代接轨,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字素养和教学更新能力,学校应当支持教师参与高水平专题研修班进行学习,并组织以抗疫为主线的系列主题活动,促进教师集体讨论、互相学习。最后,内外联合,创建教研团队。高校领导应当注重校际之间的纵横向联系以及学校的内部联系,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导,联合其他专业学院,引进优质的校外专业资源,遴选校内外相关业务骨干,组建跨学科、跨行业的优势互补的高水平课程思政教研团队。[5]

(三)强化实践导向,打造活动平台

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就不能仅仅囿于理论学习,还必须落实到具体实践中来,将高校学生培养成抗疫精神的弘扬者和践行者,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首先,高校应当依据活动课程的设计框架和不同学科的课程逻辑,应用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聚集优质的实践教学资源,打造多功能一体化思政育人平台,努力突破课程思政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瓶颈,为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以小学语文教育专业为例,根据学生的学习画像,个性化推送渗透抗疫元素的名师教学案例,配合小学教育专业的政策,生成合适的实践活动方案,教师再根据方案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将专业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人文素养付诸于实践。其次,抓好多种形式的校内活动,发挥活动育人功效。学校可以在学术活动月开展以“我的抗疫故事”为主题的征文比赛,促进学生在写作中提升社会情感能力,训练学术文章的基本规范;组织以“我心中的抗疫英雄”为主题的演讲比赛,通过歌颂伟大抗疫人物的精神事例,激励广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最后,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校外志愿活动,在服务社会过程中讲好抗疫故事。学校应当与校外社区相联系,为学生争取在社会基层岗位学习的机会,组织他们以抗疫精神为主题,下到基层、深入乡村,广泛开展社会调研、公益服务、精神宣讲等活动。

猜你喜欢
抗疫育人思政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画”说抗疫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抗疫之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团结抗疫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