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变革之中蕴藏无限可能。《数字化改革概论》是浙江数字化改革探索实践取得阶段性成果后总结提炼形成的理论指南,也是指导数字化改革纵深推进的行动准则。通读全书,笔者对全省数字化改革有了更为系统全面的认识,也对目前宁波开展的数字化改革工作尤其是“一网统管”建设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与认识。
目前,学界、政府相关部门对“一网统管”的定义内涵虽尚无统一定论,但已有普遍共识,建设宁波“一网统管”系统,目标是“实现线上线下协同高效处置”,重点是“一网汇聚城市运行全量数据,推进多跨事件早发现、早预警、早研判、早处置”,手段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笔者认为,“一网统管”建设与数字化改革综合集成、高效协同的要求是相吻合的,具有如下鲜明特征。一是融合性,包括数据融合、场景融合等。“一网统管”应融合党政统领、经济运行、开放港口、生态低碳、综合治理等多个场景,小到汇集应急物资、楼栋信息、人员状况等数据实施社区疫情防控,大到汇集人、企、地、事、物等数据打造数字孪生城市,都离不开数据的归集融合共享。二是集成性,包括系统集成、功能集成等。“一网统管”应集成综合执法、环保水利、经济运行等与城市治理相关各类应用系统,在功能上需集成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决策支持、协同处置等多项功能,实现线上线下协同高效处置。三是协同性,包括部门协同、互动协同等。“一网统管”推动城管、水利、环保等与城市治理相关部门的协同处置,同时接入热线受理(12345、81890、110联动)、随手拍等问题线索,拓宽多元化发现问题渠道,形成公众视角与政府视角的互动协同,共同推动城市治理优化。四是再造性,包括流程再造、制度重塑等。“一网统管”在数据归集、系统集成基础上,形成城市生命体征指标,直观呈现城市健康状况,以数据流倒逼治理流程再造和治理方式改善,推动市域治理从模糊向精准、从定性到定量、从经验到科学的蝶变。
《数字化改革概论》在第二章“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的第二节“平台建设”中提出:“省、市、县三级形成‘平台+大脑’体制,采用一体化数据目录,利用公共应用支撑组件,对数据和信息进行智能分析、研判评价,推动科学决策和高效执行。”“平台+大脑”作为数字化改革的支撑体系,有力地支撑了一系列重大应用,“一网统管”就是其中之一。
当前,学界提出数字时代“政府即平台”理念。“一网统管”作为该理念的全新实践,平台决定了治理的能级和效果。为实现多功能集成,“一网统管”亟须构建“平台+大脑”全域系统架构,来保障系统的正常运作与功能的有效发挥。目前,宁波在“一网统管”建设过程中,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有效集成甬房监测、食安追溯联动、就业形势分析等30余个城市治理系统,实现多系统平台协同;形成宁波舟山港港口货物吞吐量指数预警模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预警模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指数预警模型等20余个模型,能及时预警城市运行指标;运用指数模型,梳理形成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644项(含二级指标4个、三级指标53个、四级指标587个),科学设置阈值预警指标81项,实现对城市运行生命体征实时评估、主动监测及跟踪评价;搭建“一网统管”大屏界面,实现城市治理“一屏通览”。在“平台+大脑”有力支撑下,“一网统管”能形成全域感知、多维研判、智能处置和优质服务能力,将实现城市治理处置协同化、研判智能化、决策科学化、治理精准化,这与数字化改革提出大脑建设要“实现监测评估、预警预测和战略目标管理能力”的最终诉求不谋而合。可以说,“一网统管”建设是数字化改革背景下“平台+大脑”框架落地的有效实践。
《数字化改革概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方法指引,更有实践案例,可谓指导数字化改革工作的鲜活教科书,作为数字化改革工作参与者,应当常读常新、常思常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