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敏
(同济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 200092)
景观空间的设计,经历了从场地——场所——场景的迭代。最初的场地是固化的空间概念,而在“+设施”后,形成了“场所”,为场地赋予了功能,提供了发生各种活动的可能。如今,景观设计开始更多聚焦场所中发生的活动,即场景的营造。
由于展会的临时性和非常规性,导致往往忽视展会中非重点部分的景观设计,如儿童乐园往往简单套用传统“场地+器械”的设计模式,缺乏基于儿童创造力、激发吸引力的相关场景景观设计研究。
陶行知:“小孩子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 新鲜事物能激发儿童的主动参与,并且儿童活动是自愿、自发的行为,呈现“随机而发,随机而逝”的行为特点。因此,打造游戏性的场景,设置简单而易懂的游戏规则,可以更好地吸引儿童主动参与其中。
展会首要特征是时效性。其首先是一种“城市事件”,即短时期内发生一系列重要活动的总和。展会期间包含了开/闭幕式、主题展览、讲座沙龙等具有专业特色的交流宣传活动。
展会将社会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人们对城市空间环境的体验与需求引入到空间概念之中。因此其景观具有关注人的行为活动与空间环境关系的特征。同时,又是一种信息交流性的活动,交流是具有互动的,因此,将人的体验性融入,不仅利于构建展示景观与人的互动关系,而且也有助于对于主题的表达与深化。
不同类型的展会,会后利用各不相同。由于临时性的性质,需要考虑价格低廉、可回收再利用或重复使用,便于移动拆卸的材料选择。
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是临时性展会,展期43 d。其中,位于国内展区的奇苗蝶梦儿童乐园是展会中面积最大的儿童活动空间,占地约1000 m2。
奇苗蝶梦儿童乐园基于自然环境、崇明精神和先进技术,以花苗和彩蝶为主题,西侧以益智为主,东侧侧重体能,南部以认知为主,北部侧重探索,期望通过丰富的空间和先进技术使游玩者在主题式场景的游戏体验中,感知自然万物成长的力量。
3.2.1 功能复合弹性的引力聚场(时效性——广场活动)
儿童乐园入口广场地面以寓意活力生长的彩色EPDM为主,随铺装线性散置大树及花瓣坐凳,预留充足的入口广场空间为临时举办主题活动的及时布置、开展提供了可能。非活动期间,开敞的广场和活力的铺装线形,将吸引孩子们进入儿童乐园,展开奔跑、嬉戏等一系列活动。
3.2.2 形式主题趣味的科普探索(体验性——游戏花园)
花晓秘密园:北侧端景的花晓秘密园为花苞形绿篱迷宫,内部布置多处指引方向的苗形雕塑、增加趣味性的哈哈镜、棱镜组合以及音阶花铃等互动装置;百科花园:西侧百科花园内五面标本景墙呈花苞形分布,展示丰富的花卉世界;东侧草坪:草坪上种子不倒翁以形态各异的种子如蒲公英、向日葵等为原型,科普的同时可互动。
3.2.3 生态场地记忆的活力锚点(可再利用性——互动装置)
东侧现状杉林游戏区,充分保护利用现状自然资源,基于在地杉林及其现状地埂地形,林间穿插布置有机覆盖物小道、树洞装置、树桩汀步、颜色鲜艳的苗苗形传声筒,营造林下探险的森林意趣;波浪地埂游戏区,地面以波浪微地形为基底,以呼应现状杉木林地形,烙印在地记忆,谷内布置各类小型探险器械,如平衡木等;东侧草坪上散置彩绘树干、放昆虫原木坐凳等自然特征的场景小品,如图1所示。
图1 奇苗蝶梦儿童乐园场景布点
3.3.1 东侧体能游戏区
规划场景:东侧杉林游戏区在林间布置树桩形态高低错落的汀步和色彩活泼的传声筒,期望孩子们能在水杉林间体验城市中无法满足的自然带来的趣味。沿水杉林布置长距离系列汀步,形成环线,希望通过一系列的跳跃、穿梭等活动,锻炼儿童的体能,如图2。
图2 杉林游戏区
东侧波浪地埂游戏区的竖向设计呼应现状杉林地埂地形,地面以波浪微地形为基底,铺植草网,峰谷高差2 m以内,设想孩子们在谷间奔跑追逐,在峰间跳跃挑战平衡行走的场景。
实际场景:(1)活动热区:高耸壮观的杉林、自然野趣的八仙花境、鲜艳活泼的传声筒与树桩汀步组合的自然场景,吸引孩子们的同时,也吸引家长们前来拍照打卡。由于家长地停留,使孩子们更多地停留玩耍嬉戏。
观察中发现初入场地的游客由于不知道传声筒的功能而无人问津,当告知玩法后,孩子们在不断地摸索中逐渐发现乐趣,当孩子们完成了对于传声筒的探索后,开始开发传声筒的新功能:攀爬吊挂挑战。传声筒的异形造型、高低错落的高度以及坚硬的材质,甚至柔软的场地表层,为孩子们创造性地挑战任务提供了可能。同时,传声筒周围高低错落的汀步,不仅吸引孩子们进行跳跃和攀爬的挑战,也成为了家长们的坐凳。
紧邻杉林游戏区西侧的波浪地埂游戏区,在场地未置入活动设施时,是活动冷区,而当置入可移动红色摇摇椅设施后,孩子们被鲜艳的颜色吸引,展开了抢椅子的游戏,或是基于场地,开始自主创造出新的游戏方式。
(2)活动冷区:汀步环路的南北两端区域,缺乏人气,在实际观察中,几乎没有孩子如设计预期的规划路径,沿着汀步进行环形游线的玩耍。孩子们主要聚集在汀步和传声筒密集处,或靠近场地中心的区域玩耍。
3.3.2 西侧益智区
规划场景:花蕊沙坑区以花蕊为主题,通过联想记忆的设计手法,引导孩子们开展认知和探索的活动。橙色的环形地面铺装,作为整个场地的活力之源,边缘的环场地条形台阶可作为家长们看护和休憩的空间,沿边缘布置属于家长们记忆中的童话主题绿雕,希望能成为家长向孩子讲述自己成长故事的话题,成为联系两代人的纽带,激发孩子们产生联想、探究、观察、发现等一系列活动。
西侧七彩百科花园内绘本风格的景墙呈花苞形分布,展示丰富的花卉世界,希望孩子们在层层叠叠的科普墙间穿梭,在游戏中学习到植物知识。
实际场景:(1)活动热区:实际观察中发现,沙坑是整个儿童活动场地中人气最聚集处,甚至部分游客是看到新闻特地带着游戏工具来儿童乐园玩耍。而沙坑中放置的轮胎,成为了最重要的游戏道具。孩子们对于沙坑的游戏,会自发创造出多样的玩法:实地观察到有3岁的小女孩,独自游戏了半小时,仅是为了将整个轮胎灌满沙子;而小男孩更喜欢具有体能挑战性的游戏行为,比如比赛轮胎逆坡滚动,并在不断的挑战失败中逐渐找到规律;而滑坡上设置的攀爬绳索似乎提供了互助的可能,现场观察到当一个小女孩无法登上斜坡时,小男孩通过使用攀爬绳,帮助小女孩越过了障碍……
(2)活动冷区:西侧七彩百科花园由于位置和空间的偏僻和封闭性,鲜少有游客注意到,仅观察到的一位小游客,也并非投入学习,而是将科普坐凳当做跳马的障碍装置游戏,并且很快就失去兴趣,见图3。
图3 活动冷区七彩百科花园和自发随机场波浪地埂游戏区
3.3.3 北侧探索游戏区
规划场景:北侧花晓秘密园以植物花苞横切面为灵感来源,斐波那契数列式排布绿篱,通过视线分析精准控制高度,形成循序渐进的沉浸式迷宫空间。迷宫中布置镜像棱镜装置,为孩子们的探秘之旅增添惊喜,通过镜面反射,营造出无穷无尽的秘密花园,创造可探秘可互动的游戏体验。
实际场景:实际展会期间,迷宫部分几乎无人游玩。调研过程中观察到,仅有成年游客走完迷宫,而由于迷宫难度设置针对儿童,整个体验过程对于成年游客过于缺乏吸引力。笔者因此采访在场游客,探寻缺乏人气的原因,分析原因可能有:①缺乏引导性和游戏规则说明;②色彩和形态单一抽象,缺乏对儿童的吸引力;③迷宫难度对于儿童过大,缺乏提示信息,且狭窄的通道只能容纳一人独行,使孩子产生畏惧退缩感。
通过经历从设计到实践反馈的全过程,发现实践中很多激发儿童创造力行为的场景源于设计中的“留白”,而很多精细规划儿童游戏方式的设计反而限制了孩子们的创造力。而临时性展会对于景观设计的要求,正与“设计留白”不谋而合。
现场沙粒并非精挑细选,但是孩子毫不在意,依旧赤脚玩耍,实际观察到有小女孩把从小石块中挑出异类物体设定为自发小任务,这些小任务的难度各不相同,让孩子们可以在失败中学习,在成功中获得自信感,从而开发更有难度的游戏方式。
东侧杉林游戏区在没有引导的情况下,缺乏人气,而当产生了停留聚集游戏的场景后,成为东部区域的“锚”,吸引人们向此地汇聚,并为“锚”空间相邻区域带来人气。通过采访观察发现,出色的色彩和艺术的造型也是“锚”的要素之一。
生活场景不是剧本,孩子们充满创造力的行为特征展开的场景,也不是设计师预设的“场景菜单”,正如在东侧波浪地埂游戏区中,捕捉到的 “设计之外”的场景:雨后波浪地埂谷间出现了一处小泥塘,一个小姑娘提着裙子开心地踩着泥坑,即便泥浆溅得满腿,孩子仍旧兴趣盎然,而哥哥在一旁陪伴。
沙子无固定形态的特质,激发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想象力,这也是场地内沙坑比迷宫更受欢迎的原因之一。而沙坑与滑坡、滑梯、轮胎等的组合,使单独的场景间产生了联系,从而碰撞出更多的创造力。
儿童创造力行为的激发,需要设计师在设计中更多关注营造吸引儿童进行自主探索的空间,而非传统“场地+设施”的固化设计模式,利用在地自然条件打造多样化的空间体验,赋予趣味艺术审美的表现形式,从而激发儿童对环境的感知力和想象力,并弹性灵活地组合各类元素,使孩子们能在游戏中获得自信和勇气,更具探索和挑战精神。
本设计中存在诸多可进一步优化及探索之处,尤其是如何将激发创造力和临时展会的诉求进行巧妙整合,在上文提及活动冷区的部分有所探讨,仍是亟待解决,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