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研究

2022-03-01 12:05赖小易邬利锋张杰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穿孔开腹溃疡

赖小易 邬利锋 张杰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作为一种多发性急腹症,胃部溃疡发生部位多见于胃小弯处,十二指肠溃疡则多发于十二指肠球部前壁。通常发病快且进展迅速,患者会发生强烈疼痛,不单腹部疼痛,还会放射至肩膀等位置,呈刀割式,患者表现为发冷汗、面色苍白、肢体发冷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能由于多项并发症导致合并感染,甚至引发休克及死亡等严重后果[1-3]。当前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通过清除脓肿及异物然后进行穿孔缝合。开腹手术较为常见,但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下小切口手术治疗日渐成熟[4-5]。本研究选择河源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28例进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腹腔镜下小切口手术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的差异,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河源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28例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饱食或夜间空腹时突发穿孔,上腹部骤起刀割样的剧痛,经病理学等诊断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6]。排除标准:(1)存在其他诱发胃穿孔的严重疾病,如胃癌等;(2)伴有恶性出血、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3)伴有精神或者语言障碍,无法有效进行病情沟通。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81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47例行常规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男60例,女21例,年龄14~91岁,平均(61.45±4.25)岁;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67例,腹腔镜下胃溃疡穿孔修补术14例。对照组,男40例,女7例;年龄16~93岁,平均(61.28±4.53)岁;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23例,胃溃疡穿孔修补术24例。两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建立详细的跟踪档案,为后续的治疗跟踪奠定基础。

1.2.1 对照组 采取传统开腹治疗。做好入院前检查及各项准备后,于腹部正中做一长约10 cm的切口,进行仔细的探查后确定穿孔位置,清理食物残渣后使用7号丝线缝补穿孔并打结固定,上提大网膜并固定于修补处,术后做好清洁,防止发生感染,注意各项体征监测并记录。

1.2.2 观察组 进行腹腔镜下小切口手术治疗。术前准备同对照组。患者进行全麻处理后头高脚低位,于患者脐上缘做一长约10 mm的弧形观察孔,建立气腹并控制压力在10~13 mmHg,待压力平稳后取出气腹针,插入腹腔镜,于左锁骨中线处肋缘下3 cm做一10 mm孔,分别在右锁骨中线肋缘下3 cm及8 cm处做5 mm孔,插入相应的套管,吸净腹腔内异物后取样活检,使用3-0可吸收线缝补穿孔并打结固定,上提大网膜并固定于修补处,术后使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患者的腹腔,文氏孔及盆腔放置引流管在右侧操作孔引出后进行缝合,静脉滴注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实时监测患者的各项体征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2)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肛门初次排气时间、胃肠减压时间;(3)术后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腹腔脓肿、胃十二指肠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 术中出血量(ml)切口长度(cm)住院时间(d)观察组(n=81) 6.79±1.82 4.27±1.03 10.37±1.87对照组(n=47) 23.65±3.27 10.82±2.21 14.05±2.08 χ2值 37.516 22.791 10.296 P值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胃肠减压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d,(±s)]

表2 两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d,(±s)]

组别 肛门首次排气时间 胃肠减压时间观察组(n=81) 2.81±0.54 4.35±0.71对照组(n=47) 3.40±0.63 4.71±0.97 χ2值 5.601 2.411 P值 0.000 0.017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3%,低于对照组的1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较为严重的溃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通常在2%~10%[7-8]。此症发生后会引起弥漫性腹膜炎等急重症,且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复发率高等特点,不及时治疗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其病理变化主要为黏膜缺损,会出现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加上患者本身机体状态、饮食等各方面的影响会发生急性穿孔[9-10]。通常认为过量胃酸的分泌是导致溃疡发生的直接原因,且如果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导致溃疡反复。因此手术清创,将病灶切除是较为直接的方式,无论哪种手术方式,预后及并发症是进行手术方法选择的关键[11]。

常规的开腹手术需要切开腹部,其切口较大因此导致术中出血量较多,同时还需要在手术中牵拉腹腔内器官以保证切除彻底,会一定程度上提升感染及肠部粘连的概率[12-14]。且患者创口恢复慢就会引起长期疼痛,咳嗽排痰时也会引发疼痛,且患者排斥排痰可能导致感染发生率显著增高。研究表明,患者容易出现感染后并发症,如贫血、切口感染、发生脓肿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15]。

随着腹腔镜器械的发展及腹腔镜外科技术的日益成熟,尤其是小切口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下操作应用日益广泛[16]。腹腔镜手术最明显的优势是切口很小,从而有效改善了手术创伤,成功率不再与切口长度存在直接关联。同时手术过程更加快速,尤其是对于患者病灶位置较高,肋弓较窄及较为肥胖的患者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在腹腔镜状态下医师视野更加清晰,对于盆腔及腹腔的探查更为清晰,可以更好地完成脓肿等异物清除,做好穿孔缝合[17]。术中出血量小,对患者功能及抵抗力影响更小,从而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由于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患者恢复更快,疗效更佳,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18]。

分析本研究结果可知,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各项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观察组各项手术指征均比较良好,出血少,伤口小,因此其住院时间短。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胃肠减压时间,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观察组恢复更快。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3%,对照组为12.77%,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并发症发生率是患者恢复的客观指标,提示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更佳,与住院时间等相关联[19]。陈浩鑫等[20]对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进行了临床研究发现,相比开腹手术,腹腔镜下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手术及术后指征更加良好(P<0.05),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不但可以有效提升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此方法优势性较强,可大范围推广应用。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也应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性地选择手术方式。

猜你喜欢
穿孔开腹溃疡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效果研究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都是“溃疡”惹的祸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穿孔瓷盘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