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芳 黄敏 赵钦文 郭玲 陈纯
牙周病是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口腔疾病, 菌斑、牙石、创伤性咬合及不良的饮食习惯等都可能会导致牙周病的出现。牙周病早期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随着炎症反应的不断加重会导致牙周组织感染,从而降低患者牙齿功能,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1]。牙周病患者会出现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牙周袋形成、牙齿移位等临床表现,其中有资料显示80%左右的牙周病患者都会出现前牙移位,这是因为患者失去了牙周支持组织,并且由于咬合力的影响,患者前牙会向唇移动,因此导致前牙间隙变大,对患者的面部美观和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2]。以往临床上常用固定矫治技术对前牙移位患者进行矫正治疗,但这种技术在舒适、卫生、美观及维护牙周组织健康方面仍有不足,在临床应用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正畸技术,但有关其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矫治中的报道较少。基于此,本文探究了无托槽隐性矫治技术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效果及其对机体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6年7月-2020年10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5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纳入标准:年龄上限均不超过42岁;无吸烟史;无糖尿病史;符合牙周病及前牙移位的诊断标准;牙槽骨的吸收不超过根中1/2;纳入研究前3个月未接受抗生素或激素治疗。排除标准: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合并心肺功能、凝血功能、免疫功能异常;精神异常或不能良好地配合治疗及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方法均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男、女占比为 15∶10;年龄 22~42 岁,平均(31.37±5.28)岁。对照组男、女占比为14∶11;年龄24~41岁,平均(30.55±5.13)岁。两组年龄、性别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给予所有患者以下基础治疗:清洁患者口腔,刮治牙龈上下部位以便将菌斑、牙石及坏死骨质进行彻底清除,然后在患者牙周袋内注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日本Sunstar INC,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150106),1次/周,同时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健康宣教,待牙周炎情况稳定后开始正畸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固定矫治器治疗,以患者实际情况为标准选择适宜的正畸力,并使用直丝弓托槽,佩戴矫治器后需间隔4周复诊一次。研究组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首先对患者口腔颌面部进行全面检查,拍摄口内正侧面像、全口根尖片、头颅侧位X线片等,并根据检查结果制定诊断模型和治疗方案;其次,告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取得患者自愿签署的知情同意书和矫治协议;最后按照矫治方案制作矫治器,并指导患者正确的佩戴方法,矫正器每2周更换一副,并叮嘱患者按时复诊。两组患者复诊时需要对患者牙齿的移动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同时提醒患者在矫正治疗过程中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
1.3.1 临床疗效 治疗后患者前牙位置及其功能均恢复正常,且牙周炎症状和牙齿松动情况均消失为显效;患者前牙位置及其功能均得到有效改善,牙周炎症状明显缓解,牙齿无松动为有效;患者前牙移位和牙齿松动情况均未得到改善甚至病情进一步发展为无效[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牙周指数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和龈沟出血指数(SBI),其中GI、PLI为0~3分,SBI为0~5分,分数与患者牙周健康状况呈反比[4]。
1.3.3 炎性细胞因子 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龈沟液,离心后取上清液,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并比较两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
通过SPSS 24.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牙周指数、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等)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临床疗效等)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24/25)、76.00%(19/2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治疗前两组GI、PLI、SB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I、PLI、SBI均有一定下降,且研究组GI、PLI、SB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牙周指数比较[分,(±s)]
表2 两组牙周指数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GI PLI SBI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25) 2.14±0.48 0.77±0.15* 2.13±0.36 1.49±0.32* 2.86±0.63 1.14±0.20*对照组(n=25) 2.21±0.39 1.38±0.27* 2.07±0.41 1.91±0.45* 2.83±0.59 1.89±0.35*t值 0.566 9.875 0.550 3.803 0.174 9.303 P值 0.574 0.000 0.585 0.000 0.863 0.000
治疗前两组IL-1β、TNF-α、CRP和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β、TNF-α、CRP和IL-6水平有所下降,且研究组IL-1β、TNF-α、CRP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IL-1β(μg/L)TNF-α(μg/L)CRP(mg/L)IL-6(n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25) 3.87±0.79 1.88±0.32* 4.73±0.82 1.33±0.25* 2.50±0.58 1.78±0.49* 2.15±0.61 1.57±0.32*对照组(n=25) 3.91±0.73 2.56±0.63* 4.66±0.75 2.54±0.61* 2.48±0.52 2.33±0.54 2.11±0.56 1.98±0.38 t值 0.186 4.812 0.315 9.177 0.128 3.771 0.242 4.126 P值 0.853 0.000 0.754 0.000 0.898 0.000 0.810 0.000
牙周病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因而很容易被患者忽视,但随着细胞因子分泌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增加及炎性因子细胞活性的升高,会使患者牙周支持组织受到损伤,有资料表明牙周疾病不仅是导致成年人牙缺失的重要原因,还会导致牙齿松动、前牙移位,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咀嚼功能、面部美观,长此以往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心理疾病[5-6]。所以,及时对牙周病前牙移位患者进行正畸治疗以控制和改善其牙齿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固定矫治技术是将矫治器固定在患者牙齿上,主要是通过弓丝将移位和变形的牙齿进行恢复,因其疗程短、固位好、复诊间隔长等优势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7]。但这种矫治器只有医生在治疗结束后通过相应的机械才能将其取下,不利于患者保持的良好口腔卫生,由于细菌斑块在牙齿上的积聚,还可能会使患者出现牙龈炎、牙龈退缩等[8-9]。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是一种不需要借助弓丝和托槽的新型矫治方式,主要是利用热压膜材料变形后产生的回弹力发挥矫正作用[10]。本研究分别使用了传统固定矫治和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GI、PLI、SB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精准控制矫治力的大小和施力位置,从而使患者牙齿可以较为整体的移动,防止菌斑从牙龈上转移到牙龈下;同时患者还可以在进食和刷牙时将矫治器取出,不仅有利于患者日常维护口腔卫生,还能保留牙齿的自洁作用,从而更好地保护患者牙周组织的健康[11]。
IL-1β对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具有促进作用,是导致牙周组织崩解的重要因素;TNF-α在骨吸收期间可以与IL-1β发挥协同作用,刺激破骨细胞和蛋白酶的生成,进而导致牙周组织破坏;CRP具有促进白细胞生成和提高白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而IL-6是CRP的诱导者,可以聚集、活化炎性细胞并加速释放炎性介质,从而使患者牙周炎性反应进一步加重,由此可以看出IL-1β、TNF-α、CRP、IL-6都可以对牙周病所知前牙移位患者的病情进行反映[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IL-1β、TNF-α、CRP、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能够更有效地调节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从而发挥出改善患者牙周状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患者牙周情况和炎症反应的改善,与传统固定矫正相比治疗效果更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