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卡斯特桥市长》中的女性形象

2022-03-01 22:23刘欣黎
文学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孤独伊丽莎白

刘欣黎

内容摘要:露赛妲和伊丽莎白是哈代的长篇小说《卡斯特桥市长》中着力塑造的两个女性形象,她们远离家乡来到卡斯特桥,各自为自己的追求而努力。通过对这两个女性人物的孤独人生进行分析,试图提醒人们关注哈代小说中的孤独主题,并借此呼吁人们关注女性的命运问题。

关键词:伊丽莎白 露赛妲 女性命运 孤独

在托马斯·哈代的《卡斯特桥市长》中,作者将小说开始的时代背景设定在19世纪三十年代,以主人公亨查德卖妻行为作为开端,塑造了一系列处于不同阶级的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其中,露赛妲和伊丽莎白是小说中着力塑造的两个女性形象,她们身上最明显的特质就是孤独。“传统社会中孤独意识处于被遮蔽的状态,随着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兴起,现代社会人的孤独意识被激发,......现代人开始了放弃自由、逃避孤独之旅”[1],虽然哈代是现实主义作家,但是他的小说创作中常常自觉流露出现代派小说的特点,而孤独主题可以说贯穿在哈代的小说中。因此,本文试图探究《卡斯特桥市长》中的露赛妲和伊丽莎白两位女性的孤独人生。

一.远离家乡的漂泊者

在卡斯特桥的居民的眼中,露赛妲和伊丽莎白·简是作为外乡人存在的,她们都是从别的地方因不同的原因来到卡斯特桥生活,是远离家乡的漂泊者。

伊丽莎白来到卡斯特桥的原因是为了“认亲”。伊丽莎白的母亲苏珊在早些年的时候被喝醉酒的丈夫亨查德以五基尼的价钱卖给了水手纽逊,当苏珊后来隐约得知纽逊在海上丧身的消息后,为了帮助女儿伊丽莎白摆脱贫穷的生活,最终决定回到先夫亨查德的身边,因此伊丽莎白与苏珊便来到了卡斯特桥。在亨查德的刻意安排下,他与苏珊再次结婚,因此他们两个人就名正言顺地生活在一起了。在伊丽莎白的生活中,从出生的时刻起,就隐藏着许多谎言,而她的身份也经过一系列误会最终才得以清晰。在这个过程中,她始终孤独地面对着一切。在早年跟随着母亲苏珊与父亲纽逊的生活中,他们的生活一直是漂泊无依并且贫苦的。当她跟随母亲苏珊来到卡斯特桥与继父亨查德生活在一起以后,虽然物质生活提高了许多,但是作為卡斯特桥的外乡人,伊丽莎白的内心还是孤独的。即便后来她与法尔伏雷最终喜结连理,伊丽莎白仍然是孤独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她早年过着海上生活,又加上她的血液里有一个水手的血统”[2],所以伊丽莎白的内心注定有着一种漂泊感和孤独感。但正因为如此,她对待生活的态度才更加严谨和理性,也使她最终成为了一名独立自主、有知识的女性。

露赛妲的出身则要比伊丽莎白好的多,她是一位行为鲁莽的军官的千金,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如果不是因为父亲的鲁莽使钱财散尽,她本应该是一位上流社会的小姐。虽然露赛妲没有机会继承父亲的钱财,但或许不能否认的是她继承了父亲的鲁莽,因此成为了一个轻率的女人,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她之所以来到卡斯特桥同样是为了寻找亨查德,但她来卡斯特桥时,苏珊已经过世,她正是为了代替苏珊的位置成为亨查德的妻子而来到此地。而露赛妲之所以来寻找亨查德,是因为在泽西的时候她曾轻率地与亨查德发生过关系,最终落得一个非常不好的名声,但当亨查德许诺要与她结婚的时候,他原来的妻子苏珊正好回来了,因此在坚持道义的原则下,亨查德抛弃了露赛妲。所以当苏珊死后,在良心的谴责下,露赛妲毅然来到了卡斯特桥,迫切希望与亨查德结婚,成为他的合法妻子。

可见,虽然伊丽莎白和露赛妲都是远离家乡的漂泊者,她们的内心都那么孤独,但是她们不同的经历和性格造就了她们不同的命运。我们可以这样说,伊丽莎白孤独的内心中蕴含着丰满的内在,而露赛妲孤独的内心中是深深的空虚与恐惧。

二.孤独的追寻者

对于伊丽莎白和露赛妲本人而言,她们都是孤独的追寻者,但是她们的追寻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最终导致的结果自然也就截然不同。

1.伊丽莎白——对知识与独立的追求

对知识和独立的追求,很早就显现在伊丽莎白的身上。虽然从小生活在贫困之中,过着动荡的海上生活,但是她从来都不甘于这种生活,正如她的母亲苏珊所察觉到的,伊丽莎白的心是热烈的,她一直渴望去“开眼界、见世面、悟人生”[2],想要知道怎样“成为一个比较有知识、比较有体面的女性”[2]。而母亲苏珊正是为了伊丽莎白的这种对于未知的东西的寻根究底的精神而决定去寻找先夫亨查德,并与之再次结婚。

对于伊丽莎白而言,母亲苏珊与亨查德结婚直到苏珊去世的这段时间是她一生中最风光辉煌的时期,“母亲的缔姻给她带来的这种宁谧、舒适、富裕的生活,实际上标志着伊丽莎白发生大变化的开端”[2]。这种宁静、富裕的生活所带来的改变首先表现在外貌上,伊丽莎白“瘦削的面庞渐渐圆润起来,苗条的身材衬出了柔和的曲线”[2]。但是她并没有因为金钱而丧失了自己,而是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这一切。在母亲苏珊死后,伊丽莎白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亨查德一直以为伊丽莎白是他的女儿,所以在苏珊过世后,他一时冲动告诉了伊丽莎白他自以为的真相。原本他们应该可以开始新的美好生活,就在此时,亨查德无意中得知伊丽莎白并不是他的亲生女儿。面对这个事实,亨查德开始对伊丽莎白冷淡起来,慢慢地,“冷淡很快发展成了公开的责骂”[2]。对于这一切,伊丽莎白都默默地承受着,但是她并没有因此就放弃对知识的追求,而是孜孜不倦地学习,“她不断地读书、做笔记,刻苦研究掌握各种知识”[2],“眼睛睁得大大地生活着”[2]。后来,伊丽莎白遇见了露赛妲,在露赛妲的邀请下她住进了露赛妲所居住的高地大楼,从此她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而当在得知自己爱慕的法尔伏雷和露赛妲结婚之后,伊丽莎白马上搬离了露赛妲的家,另外租了一个便宜的房子住,并决定以父亲给她的数目不大的年金和自己的编织技术维持生计,此时她过着简单的生活,仍然不忘读书。再后来,当亨查德身败名裂和破产之后,伊丽莎白选择原谅了他,并自愿与他住在一起照顾他,他们过着恬静的生活,经营着一座铺子。至此,伊丽莎白已经成长为一名独立自主的、有知识的女性。

从伊丽莎白的人生经历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伊丽莎白始终为不断完善自己而努力,以理性和求知的精神面对一切。

2.露赛妲——对爱情的追求

露赛妲在面对自身的生存困境时是将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也就是说,她始终追求的是爱情。露赛妲出生于军人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后来父母都去世了,她便只剩自己一個人。或许是因为这样的家庭环境,露赛妲从未想过要靠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而是一直希望继承富有亲戚的财产,或者依靠一个富有的男人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露赛妲无依无靠的时候,她遇见了亨查德,那时他们正好都居住在泽西的同一幢寄宿房里,在照顾生病的亨查德的过程中,露赛妲热烈地爱上了亨查德,并与之发生了关系,但这段关系对于他们两个人来说都是不理性的轻率行为。亨查德出于一种怜悯与孤独而接受了露赛妲的爱,后来还是出于一种怜悯,才跟露赛妲提出要跟她结婚。而对于露赛妲而言,她爱上亨查德主要是因为孤独,但因为苏珊的存在,亨查德最终抛弃了她。后来,当苏珊过世后,露赛妲来到卡斯特桥打算恳求亨查德与自己结婚,但阴差阳错的是,露赛妲与来她家中寻找伊丽莎白的法尔伏雷相遇了,他们两个坠入了爱河。为了抓住法尔伏雷,摆脱亨查德的纠缠,露赛妲在未告诉法尔伏雷自己与亨查德曾经的往事的情况下悄悄地同法尔伏雷结了婚,并寄希望于结婚后她能与法尔伏雷离开卡斯特桥,但是法尔伏雷并没有听从露赛妲的愿望。而此时气急败坏的亨查德正想方设法要报复露赛妲的背叛,他打算告诉法尔伏雷真相,但最后时刻他的同情心使他并没有将露赛妲的名字说出口。当他由于怜悯决定不再报复露赛妲而是归还她曾经写给他的那些热烈的书信后,这些书信又被约普私自拆开,于是引发了谴责露赛妲和亨查德的桃色风潮,最终露赛妲在这次风潮的刺激下突发癫痫症去世。

总之,露赛妲对爱情的追求始终都是盲目的,她从未认清她所爱的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而之所以这样,正是因为露赛妲太孤独了。

三.男权社会的牺牲者

小说作者哈代本人生活在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这一时期父权制相当明显。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远远低于男性,哈代本人自然受到了这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并自觉将之反映在其所创作的小说里。因此,在他笔下,男性常常是处于主宰者的地位,女性则往往从属于男性。在《卡斯特桥市长》中,哈代将小说开始的时代背景设定在19世纪三十年代,以主人公亨查德卖妻行为为开端,而其妻苏珊本人和其他人都默认了亨查德的卖妻行为,因为这种行为在当时的英国社会并不是只此一例。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在小说的开头,哈代就将当时男权社会中男性的中心地位表现得淋漓尽致,为全书刻画了一个无比鲜明的社会背景,而正是这种男权社会有意无意地造成了众多女性的悲剧命运。毋庸置疑,在小说中,不管人物最后的命运如何,伊丽莎白和露赛妲两人都是男权社会的牺牲者。

露赛妲的悲剧命运在小说中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她轻率地先与亨查德发生了关系,后与法尔伏雷结婚,最后在舆论的嘲笑下悲惨的死去,她的一生正是当时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悲惨命运的最真实的写照。可以这样说,从露赛妲热烈地爱上亨查德的时候,她的悲剧人生就注定了。她和亨查德的事情闹得满城风雨,但是亨查德却并没有娶她,并且无情地抛弃了她,但从处于当时社会的人们的眼光来看,这一切的过错都是由于露赛妲自己太轻率。最后,即使露赛妲不顾一切嫁给了她所爱的男人法尔伏雷,法尔伏雷却更多的只是将她当作一个好看的花瓶和一个有钱的女人,他并没有平等地对待露赛妲,而是将自己的意志加在她的身上,所以他不同意露赛妲前往伦敦的建议,而这个建议或许可以让露赛妲逃离惨死的命运。

露赛妲因为自己曾经所做的轻率行为在活着的时候忍受着无数的非议,并且每日担惊受怕,最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另外一名当事人亨查德却并没有因这件丑事的揭露而付出什么代价,甚至他还一直以这件丑事来威胁露赛妲,逼迫露赛妲嫁给他。所有人都看不起露赛妲,但是露赛妲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不过是追求爱情的表现。再者,亨查德的卖妻行为难道不是更加违背道德吗?但是亨查德作为一个男性,他可以轻易被原谅;而露赛妲作为一个女性,在这样的男权社会中,她多活一天就是多痛苦一天,唯有死亡才是最好的结果。因此,露赛妲注定成为男权社会的牺牲者,她的悲剧命运是令人唏嘘的。

相比于露赛妲的悲剧人生,伊丽莎白的命运似乎好的多,她虽然经历了坎坷的生活,但是最终与自己所爱慕的法尔伏雷结婚,过上了宁静和舒适的生活。但是细读文本我们可以发现,伊丽莎白其实也一直活在男权社会的压迫下。在小说中,伊丽莎白一直是以沉默寡言的形象存在的,她安静地料理家事,安静地读书,默默地承受继父亨查德对他的冷漠和无情的责备,甚至当亨查德专制地干涉她的爱情时她也不反抗。我们或许会将这样的伊丽莎白当作一个美好的形象来看待,但是这些事情其实正体现了伊丽莎白的“失语”状态,她的女性意识是消亡的,而是用当时男权社会制定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所以对于亨查德的专制,她一直逆来顺受,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作为名义上的父亲,亨查德对她拥有操纵权。伊丽莎白的心灵是压抑的,她渴望亲情,但当她以为亨查德是她的亲生父亲并决定好好爱他时,知道真相后的亨查德却对她越来越冷漠;她渴望爱情,但是当她和法尔伏雷关系近一点时,亨查德却禁止他们来往,而当亨查德对她感到厌烦时,他又写信给法尔伏雷准许他们来往,可见,伊丽莎白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到,亨查德一直都以他的个人意志统治着伊丽莎白,而伊丽莎白则一直处于卑下的顺从地位,甚至当她搬离亨查德的家以后,当亨查德身败名裂以后,社会的道义要求仍然使她主动担负起照顾亨查德的责任。

我们看到,伊丽莎白是一个善良的女子,她的一切行为都是以理性为基础的,但是她心中的理性很大程度上却是当时的男权社会无意识规定的理性,所以在他人的眼中,伊丽莎白是一个无可指责的女子,但是她的内心却非常孤独,因为她一直以坚忍的毅力压抑着自己的内心。所以对于伊丽莎白而言,她一直都是坚强地忍受一切,因为在当时的男权社会里,唯有这样才能过上比较平静的生活。从这一角度来看,伊丽莎白同样也是男权社会的牺牲者。

正是由于哈代生活的维多利亚时代是以父权制为主导的社会,而小说常常不可避免地反映现实生活,因此哈代在创作中总是会无意识的从男性的角度来看待女性,并以此塑造一个又一个女性形象。虽然每位女性性格各异,但她们无疑都生活在男权社会的阴影下,不可避免地受到男权社会的影响,成为男权社会里的牺牲者。诚如伊丽莎白和露赛妲两个女性形象,她们性格和人生经历截然不同,但都难以逃脱男权社会的压迫。

哈代笔下的人物常常都是孤独的,颜学军先生这样说:“在哈代小说中,人与人之间不能正常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是造成人间悲剧的原因之一”[3],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不能正常进行思想感情交流,人们才会普遍觉得孤独,才会导致一个又一个悲剧。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卡斯特桥市长》中,伊丽莎白和露赛妲就是两个无比孤独的人,她们远离家乡来到卡斯特桥,各自为自己的追求而努力,但作为女性最终都成了男权社会的牺牲者。另外,女性的命运始终是不同时代的作家所关注的问题,哈代在《卡斯特桥市长》中通过伊丽莎白和露赛妲这两个女性形象展现了他对于女性命运的思考。如果说露赛妲反映了现实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那么伊丽莎白则是作家构想的一个理想的女性形象,虽然哈代对伊丽莎白的塑造一定程度上受到当时男权社会男性地位高于女性地位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他对女性命运的思考本身就有重大的意义,而他提出的以知识和独立来改变命运的办法直到如今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生活在新时代的女性而言,我们更应该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自己的命运,争取与男性处于平等地位的权利,并且独立自由地生活在这片大地上。

参考文献

[1]朱煜,赖雄麟.孤独的体验与挣扎——弗洛姆的孤独理论探微[J].求索,2014(7):64.

[2]托马斯·哈代.卡斯特桥市长[M].郭国良,沈正明,刘澹娟,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296,25,25,84,84,126,129,129.

[3]颜学军.哈代诗歌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35.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孤独伊丽莎白
图书馆
我的世界谁来懂
圈套里的个性化讲述
Reflections on Elizabeth Bishop’s The Fish
从《山河故人》看贾樟柯的变化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