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2022-02-28 21:21
关键词:宇宙现实政治

方 楠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2021年,元宇宙(Metaverse)成为互联网领域最炙手可热的概念之一:3月,元宇宙概念第一股罗布乐思(Roblox)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5月,Facebook表示将在五年内转型成一家元宇宙公司;8月,字节跳动斥巨资收购VR创业公司Pico……虽然元宇宙仍是一种技术构想,但它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影响甚至变革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社会逐渐进入元宇宙时代。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依托信息技术,深入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成为党和国家的迫切要求。在元宇宙新技术、新思维和新方法的推动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大学生群体正在经历着角色变迁和权力重置。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如何更好地运用元宇宙技术优势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者需要深刻思考和亟需回答的关键问题。

一、问题缘起:元宇宙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背景

元宇宙概念绘制了互联网发展的未来蓝图,为人类打开了无穷的想象空间。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随着人工智能(AI)、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5G、云计算等技术的成熟,元宇宙正在从概念走向现实。在扎克伯格把脸书公司(Facebook)改名为“Meta”后,科技界开启了元宇宙研发热潮。元宇宙技术的关键词有虚拟仿真、沉浸体验、自我满足、多主体实时互动、数字DNA、去中心化等,其目标是彻底消除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二分,实现虚拟生活与现实生活的无缝对接与互补融合。元宇宙所营造的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多人实时互动、多空间实时切换等宏大场景,在深度释放人的创造力与能动性的同时,无痕迹地构筑了新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好“后继有人”根本大计的有效途径。元宇宙时代,大学生获得信息、表达诉求、展示个性、释放情感等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00后”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受新技术的影响比其他任何时期的人都要多。与此同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互动、情感、悟透、实践等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作为受众的广大师生也在其中经历着角色的转变和对权力界限的探索,教育异化、情感缺失、价值扭曲等现象凸显,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难以得到有效实施。而元宇宙技术推动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检索相关文献可以发现,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现阶段研究热点,大部分学者关注于内容构建[1]、大数据的教育创新[2]或算法推荐[3]等方面,鲜有学者围绕元宇宙技术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元宇宙到来的趋势已不可避免。可以预见的是,互联网最终的形态必定完全以“人”为中心,是完全的“社会化”的虚拟空间[4]。元宇宙技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顺应时代潮流,主动踏浪前行。基于时代背景和文献梳理,本文拟回应元宇宙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现实问题:第一,元宇宙呈现怎样的特征?第二,元宇宙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哪些价值反思?第三,元宇宙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哪些实施路径?

二、内涵解构:元宇宙概念及其特征

(一)元宇宙的概念

“元宇宙”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其最早出现于美国科幻小说家尼奥·斯蒂文森(Neal Stephenson)的小说《雪崩》。在小说中,作者描述元宇宙:“戴上耳机和目镜,到连接终端,就能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换句话说,人类通过数字替身(avatar),在一个虚拟三维实境(metaverse)中生活,这个人造的空间就被称为元宇宙。在这部小说的题记上,有关于“雪”的两个词义界定:词义甲是“与雪相像的物体”;词义乙是“因接收微弱而在电视屏幕上出现的白色斑点”。正是这两个界定恰当地表达了元宇宙可能内含着的两个层面:一是虚实平行,一是虚实互渗。词义甲——“与雪相像的物体”可以理解为元宇宙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与现实宇宙平行的宇宙空间,即虚实平行。在这个空间内,生活在现实宇宙(物理世界)中的现实的人,将自己的形象(image)让渡给了超现实宇宙(虚拟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以替身的方式去实施行为;词义乙——“因接收微弱而在电视屏幕上出现的白色斑点”则表达了元宇宙概念的另一个重要内涵:某种虚实互渗的状态,即现实宇宙(物理世界)中存在的社会交往。实际上,人们已经在当今社会的部分领域中以一种虚实共存的方式存在,如在线购物、网络社交等。随后,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元宇宙”图景层出不穷,如《黑客帝国》系列中对于地球真实的荒漠的构架Matrix就是一个需要不断纠正和升级的元宇宙;2010年上映的《创:战纪》中,电子天才凯文·弗林对于自己创作的全数字化的虚拟世界有深刻的反省,最终为了创造一个完美世界,他设计出了一个虚拟世界。

维基百科已经针对元宇宙给出了相关定义:“元宇宙”,或称为后设宇宙,形上宇宙、元界、超感空间、虚空间,被用来描述一个未来持久化和去中心化的在线三维虚拟环境[4]。实际上,元宇宙这个单词拆解后由meta和verse组成,其中meta表示超越,verse表示宇宙(universe)。本文认为,元宇宙指的是依托于区块链、MR、通信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等数字技术,人为创造出的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人造虚拟空间。这个虚拟空间逐步与现实界融合、互相延伸拓展,同时承载着用户社交娱乐、创作展示、经济交易等一切活动,呈现出高沉浸感和完全的同步性。

(二)元宇宙的特征

从本质上说,元宇宙是利用科技手段链接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它不是一个新的理念,而是一个经典概念的重生和再现,是在人工智能、扩展现实、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等新颠覆性技术下的概念的具象化。元宇宙主要呈现出虚实融合、数智集合、交往耦合等三个方面的特征。

1.虚实融合

所谓虚实融合,指的是从元宇宙的存在形式来看,虚拟与现实的深度融合是其最基本的特征。元宇宙利用成熟的数字技术为生存其中的个体提供了一个沉浸体验、虚实交互的深度融合空间系统,构建了一个独立于现实世界的“数字孪生”世界,既包括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映射物,又含有虚拟世界的自我创造物。在元宇宙空间中,个体通过大数据资源和技术工具实现“所见即所感知”“所想即可尝试”等抽象思维表象化的目的。元宇宙通过低延迟感和高仿真感的互动技术,让现实的人在虚拟空间中产生在场的感官刺激,不仅能够将思维即时转化为形象的产品,使抽象思维具象化,再现真人的音容笑貌;而且能够在真人消失的情况下,在数字世界里再现其行为举止,让个体体现真人的意志,满足真人的需求,成为彼此互动的统一体,从而提高在线互动交流的质量,使元宇宙中的现实人能拥有虚拟仿真现实又超越现实体验的沉浸式感受。因此,通过“数字孪生”世界的搭建与沉浸式的体验推动虚拟与现实世界的深度融合,能够让个体在元宇宙中产生既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沉浸式具象化感受。

2.数智集合

所谓数智集合,指的是从元宇宙智能数字技术支撑层面来看,元宇宙生态空间的组建依托于区块链、MR、通信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集合,如通过AR、VR、MR等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全身感官等交互技术进入虚拟世界,进行沉浸式体验与互动;通过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来控制和维护元宇宙的运转体系,确保元宇宙空间持续稳定与高效健康运转;通过云计算、5G技术来支撑大规模用户的同时在场互动,保障“元宇宙”空间交互的流畅性。而随着数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更多更先进的技术与创新应用也将逐步被纳入元宇宙空间的组建工作中。

3.交往耦合

所谓交往耦合,指的是基于元宇宙虚拟与现实深度融合的特征以及数智集合技术的支撑,元宇宙中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将不再清晰,个体可以依据自身的个性化需求在虚拟与现实世界中任意转换不同的社会形式,形成线上与线下交往关系的深度耦合。元宇宙社会里的每个个体都将超越代码的束缚,形成独立的数字DNA,进而催生出“电子人”的概念。“电子人”的实质是,通过数字DNA的身份识别在元宇宙空间中产生与现实交往感知相一致的虚拟社会交往行为,通过相应的数字设备进入元宇宙空间进行学习、工作、生活等社会活动。在交往的过程中,个体的虚拟身份或扮演的角色将在线上与线下转换过程中保持全面与完整。整体来看,网络空间是一个流动的、不断生成的社会性空间,流动的信息和信息的流动是网络空间基本的存在方式[5]。可以说,交往耦合特征充分展示了元宇宙的人文性,这将深刻冲击当前社会的组织形态与运作关系,进而形成线上与线下交往耦合一体的新型社会关系。由此,人类的社会交往和生存环境将从当前现实的“人文环境”转向未来有可能出现的超现实的“超人文环境”。

三、价值反思:元宇宙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在元宇宙的推动下,多元的技术手段和海量的数字资源被应用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虚拟空间的真实性和互动性正在逐渐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在转向智慧、互联、互动、虚拟仿真等领域,也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教育异化、情感缺失、价值扭曲等问题,为师生带来更为丰富的教育体验。

(一)重塑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感知情境

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要通过微信、QQ等即时通讯软件以及腾讯会议、QQ会议等视频软件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空间的互动交流代替了面对面的谈心谈话,既缺少现场感染力,又减少了师生的互动体验。尤其对于情感体验和在场感知都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脱离了在场环境,很难达到既定的教育效果。元宇宙技术所创造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个既立足于现实环境,又植入虚拟环境的“三维”空间泛在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群体可以进行自由、泛在和富有成效的学习交流。其组成部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虚拟造景,即将现场物理环境通过元宇宙技术进行三维全景采集,将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植入元宇宙虚拟环境中作为谈心谈话背景,实现真实场景再造;二是虚拟造人,即根据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大学生群体的认知需要,在“三维”虚拟空间中创造学习对象,实现大学生在虚拟空间中对学习对象的沉浸式形象认知与体验的目的;三是虚拟造境,即师生使用可穿戴设备进行情境预设,利用智能设备,在元宇宙空间中回归事件发生的场景,沉浸式体验革命历史事件发生的全过程,动态生成与教育内容相匹配的感知情境。

(二)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互动

某种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递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过程。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理论灌输,而应关注大学生的感受,加强与大学生的情感互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互动就是让学生的情感参与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充分融入空间环境中,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度和接受度,从而使其达到心理认同和情志认同的目的。传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限于物理环境(如场地、语言、教具等),现实世界的环境场景无法整合各种元素以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求[6]。元宇宙技术能满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整体性心理情志需求,为其身心创造全新的安放之所。一方面,利用元宇宙技术支撑,使受教育者在虚拟空间中通过身体力行的行为和感知参与到历史实践发生的过程中,如利用虚拟技术“亲临”开国大典现场,产生身体、认识和环境高度虚拟融合的在场体验,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产生身份和情感统一互通的学习环境感受。另一方面,在元宇宙创造的虚拟空间中,通过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交融合作和意义整合的共情环境,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更好地交流思想、产生情感依恋,使大学生群体产生对所处环境和自身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有价值或者有用的客观自我评价,从而满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情感互动的需求。

四、实施路径:元宇宙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三个维度

元宇宙不仅推动了信息化、数字化的迭代升级,而且将人类从移动通信互联时代带入了全息交往平台时代,创造并构建了一个数字孪生和虚实共生的全息数字世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应始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意识形态主战场、面向人才强国战略,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满足大学生最迫切的需求。元宇宙技术拥有现存智能技术难以比拟的新思维,特别是全息沉浸思维、中心再造思维和身份重塑思维。元宇宙新思维的应用重构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模式与未来图景。

(一)全息沉浸思维重构教育情境:从“物理在场”转向“虚实互渗”

沉浸式教育是指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接近真实的教育环境,使受教育者通过高度参与互动、演练而提升技能。沉浸式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方法,可将学生置于特定的场景中,让大学生对亲历的场景或事件发表看法并进行反思,继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思想认知并将新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沉浸式教育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元宇宙为沉浸式教育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情景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元宇宙技术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为沉浸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能途径。

1.打造共在环境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社会实践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元宇宙在线教学将真正打破传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封闭状态,实现时空的再融合,使本地课堂教育与异地社会实践教学深度合并,产生超越时空距离的新型“共在”形式。在这个情境中,异地实践教学终端学生可以利用全息投影、虚拟仿真等技术,通过本人在虚拟空间映射的“数字DNA”身份参与到本地教学环境中,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群体将被最大化。如针对“当你饥肠辘辘地来到食堂,排队时有人插在你前面,你会怎么做?”“当室友之间出现矛盾时,你会怎么办?”等问题。大学生可通过情景演绎的方式“飙戏”,共同探讨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2.实现具身体验

在元宇宙技术的支撑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将超越图形界面交互阶段,真正转向基于现实的人机交互新阶段。基于人机协同的体感交互视角,元宇宙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交互将利用可穿戴设备,通过说话、眼动、手势、肢体等不同方式,实现具身的自然交互,通过脑机接口建立数字虚拟世界与人脑的直接关联,实现脑神经信号与“数字人”行为的数据传输,将大脑的想法转化为元宇宙中“数字人”的行为,增强学习者在元宇宙环境中的感知体验。

3.再造“模拟人生”

元宇宙在线教育将超越现实,再现事件真实情境,进行过程记录和规避潜在风险[7]。元宇宙打造了一个虚实互渗的三维世界,大学生可以在这个三维世界中以“第二人生”的方式,通过“再造人生历程”的形式进行体验学习,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共同讨论教育内容,参与到教育者设置的类似于实时策略类游戏的沉浸式体验中,将自己化身为历史事件中的个体,通过经历一次次考验而实现个人成长,从而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为党、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精神。如可以模拟成为一名年轻的红军战士,在虚拟场景中体验红军长征的过程;或参与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通过战争洗礼而逐渐成长,让大学生切身感受到“实景实情”,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思即所得。

(二)中心再造思维重构教育理念:从“灌输式”转向“启发式”

在元宇宙创设的现实与虚拟高度融合的空间中,其呈现出的内容不再单一来源于专业网站或者特定人群,而由参与空间中的个体所共同创造。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普遍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注重对教育对象理论知识的强制性输入,以便使受教育者坚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科学的价值导向,从而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方向的正确性、知识的完整性和过程的流畅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元宇宙的去中心化特征,转变教育理念,将传统的“灌输式”转化为“启发式”,以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解释力、说服力和公信力。

1.提升主动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数字化场域后,由于互联网虚拟性、交互性、开放性的特点,导致了教育对象出现“反客为主”的情况,大学生能否自主地、自发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关键。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实效,主要取决于“学”,即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在元宇宙环境中,传统的“单向度”教学模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自发地提供知识和提出感兴趣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做出解答并进行启发式教学,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升。

2.培育创造力

元宇宙的创构思维通过创造知识、创造转化以及创造应用表现出来,对于激发与培育教育对象的创造力有着积极的效用。在创造知识层面,元宇宙能够借助大数据、算法、深度学习等技术发掘教育对象的内需及其存在的问题,引导教育对象培养高阶的学习力与思维力,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在创造转化方面,元宇宙能够依靠智能技术综合集成各类学科优势,推动教育对象“在做中学”。在创造应用方面,元宇宙能够利用其独有的智能显示技术、智能应用技术、智能管理技术等形成类似创客教育的模式,推动教育对象“在做中创”,进而将创造转化成果应用于实践中。

3.突出针对性

元宇宙将融合云计算、泛在计算和边缘计算架构,形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处理系统。通过此系统,可以收集参与其中的每个大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的数据,增加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想动态的了解,利用云计算分析找出当代大学生对于诸如形势与政策、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以及青年人所关注的政治热点问题的兴趣点所在,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三)身份重塑思维重构教育者角色:从“知识权威”转向“精神共鸣”

《礼记·学记》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8]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教师作为“知识权威”在大学教育中居于主导地位,是传道授业解惑和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知识权威”。随着AI、AR、VR、全息投影等新技术的日渐成熟,元宇宙技术异军突起,大学生可以通过新技术渠道获取各个专业领域内最前沿的知识,掌握最新的理论咨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权威地位迅速降低,其角色定位将被重塑。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转变观念,重塑角色定位,成为知识的传播者、思想的引路者和情感的陪护者,最终实现与学生的“精神共鸣”。

1.思想的引领者

置身元宇宙中的个体都有独立的数字DNA,数字DNA复制导致政治、经济、安全、生产问题都无法清晰地定位到社会责任主体身上,技术裹挟着社会迅速转向一个新的感知模式,由此导致的后果就是虚无主义的蔓延和思想泛化的扩散。面对元宇宙浪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创造性地设计符合大学生性格特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教育场景,积极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新技术革命,正确地面对虚拟世界所创造出来的“数字知识”,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2.知识的传播者

元宇宙时代,知识呈现碎片化特点,大学生更热衷于通过图像、视频等方式接收信息,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知识碎片化的传播优势,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增强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参与教育过程的主动性。如大学生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时,借助移动互联网很容易获取该学习内容,而这一精神谱系背后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论逻辑等往往会被忽略。此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知识传播者的作用,利用虚拟场景设计,让大学生沉浸式回归到革命战争年代,引导大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

3.情感的陪伴者

新媒体已经成为审视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处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前沿。人工智能的背后是移动数码设备的普遍使用,大学生习惯在虚拟空间中进行交流,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关系变得越来越淡漠,甚至有人沉迷于虚拟世界,不愿意与现实世界和现实的人接触,表现出一种人格异化,在现实世界里沉默寡言,在虚拟世界中异常活跃。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其关键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而在这个过程中,情感因素将发挥重要作用。在元宇宙时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肉体和精神都可能被算法化置换为冷冰冰的数字代码,师生间的情感化互动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当主动成为学生情感的陪护者。元宇宙推动了虚拟仿真、沉浸式教学技术的发展,知识传授将逐渐让渡给智能设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深入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大数据收集和反馈大学生学习状态、学习效果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波动,在精神交流和碰撞中与学生达到同频共振,陪伴学生成长成才。

五、总结与反思

元宇宙将虚拟现实、虚实融合、具身体验、沉浸式感知等联系在一起。“元宇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提出,正是当下人们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出发进行的全方位的思考和剖析,也是对未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一种预判和想象。元宇宙势必将变革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元宇宙是一个开放、复杂、巨大的,由多类型建设者共同构建的超大型数字应用生态系统,它涵盖了整个网络空间以及众多硬件设备和现实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从批判性反思的视角出发去面对元宇宙这一机遇与风险并存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坚持立足传统,坚持以人为本和人机融合,探索元宇宙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双向促进的方式方法。

(一)坚持立足传统,避免技术盲从

新兴技术的出现往往会导致部分人产生盲目的技术崇拜,元宇宙并非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国”和“乌托邦”,不应成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替代品,而应成为传统思政课的有效补充。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不能在大学生头脑中自发产生,且转型期社会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趋于功利化和多元化的现实容易导致大学生的信仰危机和理想信念缺失。因此,传统“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为大学生某种深刻而稳定的心理结构,外化为一种现实的心理能量以及个体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在教育效果上实现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和理论指导。元宇宙虽然拓展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界限,但若一味地盲从技术,抛弃传统的教育模式,现实的教育问题仍然难以解决,所以应当始终坚持以现实教学为导向、让虚拟世界为现实空间的教育服务的原则。

(二)坚持以人为本,保持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元宇宙时代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打造有温度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温度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意味着要为大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弥合过度数字化可能带来的情感消解和关系淡化问题;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要对大学生开展人文教育,在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挖掘理论内涵的文化底蕴,培育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发挥文化的传递作用,将大学生塑造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担当者。

(三)坚持人机融合,探索同向发力

元宇宙时代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技术与教育高度发展的产物,这一创新教育形态超越了技术的工具属性,能够深层次赋予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内涵。这就要求我们正确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元宇宙背后蕴含着真实世界的伦理秩序,受到现实社会的约束和规范,因此我们要发挥人的价值判断和主观能动性,规避技术可能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潜在风险,保证技术赋能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科技向上、向善,探索技术与教学的同向发力。

总之,元宇宙不仅是一场科技革命,更是一场引发社会、个体、教育、认知与价值的巨大变革。展望未来,无论元宇宙将来是否能够彻底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目前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发展带来的线上线下虚实融合、数字空间的社会交往空间虚拟化趋势都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深刻反思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因此,我们需要理性看待元宇宙赋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挖掘元宇宙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潜力,在抓住元宇宙发展机遇的同时,为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提前布局。

猜你喜欢
宇宙现实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宇宙第一群
漫画:现实背后(下)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这宇宙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实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