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教学效果的提升策略

2022-02-28 08:41:20
新课程 2022年44期
关键词:心理学案例中职

马 越

(甘肃省天水农业学校,甘肃 天水)

网络化时代,我们的生活每天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很难屏蔽,尤其是孩子,他们没有判断力,很容易迷失自己,给他们心理健康造成潜在的、严重的危险。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专业的教学目的、就业方向,就是面对幼儿的心理教育,指向性地培养能胜任幼儿心理教育的教师。作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在幼儿心理教育教学中,要灵活利用一些先进的教学设备、真实的案例等来强化学科的实用性,保证让学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教学效率,完成教学任务,升华教学意义。

一、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内容的实用性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目的就是为学生今后的职业指方向、打基础,让学生在认识幼儿教育、幼儿心理教育的同时,对幼儿教育工作产生兴趣与热情。所以,无论学校还是教师,对学前幼儿心理教育专业内容或教学实践活动都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激活学生对幼儿心理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并通过对幼儿心理课程的系统学习,充分认识心理学对幼儿成长和幼儿健康的重要性,从而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提升职业责任感,为学生今后全心全意投身幼儿教育工作打好基础、做好准备。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结合幼儿心理学的知识及时关注幼儿,而且能让教师抓住细节分析幼儿心理状态与心理问题,及时疏导、化解、引导,增强学生工作的成就感。

譬如,发现幼儿吃手,学生就可结合幼儿心理学知识,关注幼儿精神是否紧张,内心是否缺少安全感,明白幼儿是因为紧张,才会用吃手来缓解自己心里的局促不安和惊恐,再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和引导方法。或者还可灵活结合一些能让幼儿放松的,可以给幼儿安全感的游戏,如毛毛虫包裹游戏、打滚游戏、手势游戏、沙土游戏、手印画游戏等,并结合这些游戏的特点,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得以放松,并慢慢放下所有的警惕性,提升安全感。当然,为了保证幼儿心理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学生也可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与孩子做一些能提升孩子安全感的游戏,如触摸脚底板、踩脚印等。父母还可以多抚摸孩子,给孩子洗澡时尽量耐心,动作慢一些、细致一些等,这样既能促进亲子关系,又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安全感,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有用。因此,中职学校、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学生将来的职业需求,以此来设置幼儿心理学的教学内容,给学生以安全感。

首先,以了解幼儿心理特点与幼儿心理学的意义为基础,引导学生对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与生理机制进行全面的了解,进而让学生结合幼儿心理学知识,以幼儿知、情、意的发展为依据,探索、总结适合幼儿心理教育的最好方法,帮助幼儿培养健康的心理和积极、阳光的性格。

其次,以研究幼儿心理为主,对幼儿心理教育的多元化、多智能理论、亲子教育、幼儿智力开发、性格培养等进行深入的探索,拓展学生对幼儿心理学的认知边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教育能力。

再次,把常见的幼儿心理问题列入教学重点,既要让学生学会深入分析幼儿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又要让他们学会归纳、建档,以提高学生分析幼儿心理问题的能力,并在接触更多幼儿共性、普遍性心理问题后,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让幼儿的心里住进更多的光,从而为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二、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幼儿心理学是一门比较抽象、复杂的学科,对于十几岁的中职生来说,理解上会有难度。鉴于此,作为中职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了解中职生的心理、学习特点和成长规律,在课堂上尽量采用一些手段来优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借助信息技术,引进网络资源

信息技术、网络资源的方便性、丰富性、共享性不但改变了教师教学的方法与思想,也用它的即时性、便捷性、辅助性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成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中职教师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要根据教学需要,大胆运用信息技术,如多媒体计算机、数字视频展示台、投影机、投影屏幕、音响设备、中央控制系统,等等。还有一些信息化教学工具,如社交工具中的YY语音、QQ、微信、简书等,思维工具中的百度脑图、忆图、幕布等,搜索工具中的百度、微信、知乎等,还有一些专题网站、演示工具、互动工具、效率工具、合作工具等,这些都可以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生动化,更会让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化,满足教学所需、学习所需,在促进学生理解的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改变学生死学、学死的状态,调动学生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积极性。

譬如,在进行“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内容的教学时,教师仅凭语言难以说清楚发展的过程,即使讲清楚了,学生也很难一下子记住。但是如果教师把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做成一张精美的,内容系统、重点突出的思维导图,既能让学生快速记住如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还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其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采用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在新时代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当好施教者,又要当好合作者、组织者,要根据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发散式、拓展式学习,强化学生对幼儿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尤其是中职生,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既要给他们传授知识,又要强化他们的社会性,要让他们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关爱他人的意识,增强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认识,使学生能在合作教学过程中,博采众长,取人所长,补己之短。大多中职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不足,基础也相对较差,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既能带动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还能夯实他们的基础,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譬如,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这一节内容中,有一个例子:“一个小朋友上楼梯时,不小心摔倒,磕破了膝盖,流了血,这个小朋友哭了。其他小朋友不但和这个小朋友一起难过,还有的找老师,有的扶他、安慰他。大家说,小朋友们为什么要帮助这个受伤的小朋友。能说说他们的心理活动吗?”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发掘幼儿身上的社会性以及社会性成长与认知因素,从而分析幼儿的心理活动,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正确引导孩子,培养和强大幼儿的社会性,如对传统价值观的接受、对社会伦理道德的认识与遵从、对公序良俗的习惯、对文化习俗的尊重等,从而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幼儿心理提供另一种方式或渠道,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以案例为饵,强化学科的专业性

幼儿心理学作为中职的一门独立的学科,足以说明它的专业性。这就导致中职学生对知识理解上的一个难度,久而久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所以,为了让抽象的幼儿心理学知识生活化,教师可结合真实的案例,并以案例作教学的诱饵,在突出幼儿心理学专业性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内容,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判断案例。

譬如,教师可以用一个实际的案例说明如何安抚因摔倒而哭闹不止的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给学生播放一个幼儿哭闹的场景,强化内容的真实性,然后让学生针对案例,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对幼儿的心理进行分析,找到他哭闹不止的原因,是疼,还是因为弄脏了衣服,还是触动了幼儿潜在的自尊心等。最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案,并进行探讨。如此,不但能在以案例为饵的学习中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而且对他们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对待孩子、认识孩子产生一种启示,从而使他们认识到在工作中自身言行会对幼儿形成或好或坏的影响。如在解决幼儿哭闹问题时,语气不当、太过严厉、表情严肃等都有可能对幼儿的心理造成二次伤害。这不但解决不了幼儿哭闹的问题,还会让幼儿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所以,结合真实案例,强化教师的融入感,才能让中职生站在幼儿的角度,运用幼儿心理学知识帮助孩子,促进中职学生对幼儿心理学知识的实践运用与认识,提高教学效率。

三、从学生入手,提升幼儿心理学教学效率

任何时候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人。要想提升中职幼儿心理学教学效率,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从学生入手展开教学。

(一)多给予学生肯定,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中职生的认知能力、知识等都还在提升阶段,所以他们对幼儿心理学这门概念抽象、较难理解的学科的学习没有多少信心,甚至会产生退却的心理,影响学习质量。鉴于此,中职教师一定要了解中职生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淡化他们的挫败感,并用肯定的评价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譬如,学生对“如何安抚因摔倒而哭闹不止的幼儿”这个问题,能结合理论找到根源,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却不准确时,教师也要少批评、少否定,而要用肯定或者鼓励性的课堂评价,如“你的分析是对的,如果解决问题的方法再细化一下会更好”或者“看来你真正理解了内容,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以了解和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为前提,这个值得肯定,这也是我们学习幼儿心理学的初衷”等。学生得到肯定,不但能增强其学习,甚至学好幼儿心理学的信心,也能点燃他们学习的热情。

(二)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接受能力

幼儿心理学的抽象性、复杂性影响着中职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接受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效率。所以,作为中职幼儿心理学教师,要想保证或者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就一定要在教学中采用一些灵活的方法,如多媒体、微课、翻转课堂、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强化学生对幼儿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接受能力,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譬如,在“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思维导图把这一节内容呈现得更加形象、生动,以辅助教学,促进学生理解等。久而久之就能消除学生与幼儿心理学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从而保证学习效率,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再比如,带领学生走进幼儿园进行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把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了解幼儿,帮助幼儿,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增强学生对幼儿心理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同时对幼儿心理学的认识更加真实,为他们更好地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三)以“授人以渔”的心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中职生的学习能力不足,学习方法欠缺,基础积累相对比较薄弱,所以导致他们在学习中还会习惯性地运用死记硬背的方法,缺少应用的意识。针对中职生的这些共性问题,作为中职幼儿心理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注意方法的灵活性,用“授人以渔”的教学心理,给学生传授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

譬如,帮助学生改变识记的方法,大胆借助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结合理论分析身边的幼儿心理教育案例等,这些都能让学生远离死记硬背的枯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结语

总之,中职学前教育、幼儿心理教育等的教学目标,都是为了向社会输送有知、有德、有品、有责的优秀学前教育工作者,所以应秉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原则。因此,作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既要用心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也要结合信息技术、实际案例、网络资源等提升学生的专业应用性,强化学生对幼儿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使学生正确认识学前教育,认识幼儿心理学,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教学观、价值观,升华幼儿心理学的教学意义,为社会培养优质的学前教育人才。

猜你喜欢
心理学案例中职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少先队活动(2021年2期)2021-03-29 05:40:48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中国公路(2017年7期)2017-07-24 13:56:38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中国卫生(2015年4期)2015-11-08 11:16:06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