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精神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2022-02-28 08:41:20韩瑶瑶
新课程 2022年44期
关键词:中职院校精神

韩瑶瑶

(晋城技师学院,山西 晋城)

职业精神是中职语文教学的核心,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职业精神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让学生严格要求自身,从而满足社会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一、职业精神的概述

首先,职业精神主要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精神动力与行为,其中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等方面,都与从业人员的职业密切相关,同时职业精神还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这些因素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才可以构建良好的职业精神模式。[1]另外,职业精神还能对各项职业利益、职业责任、职业需求进行准确表达,职业精神能反映出职业的特殊利益与各种要求,这也是在特殊职业岗位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所以职业精神具有灵活性、具体性以及可操作性等特点,良好的职业精神不仅能促进社会发展,还能帮助从业人员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2]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部分,所以中职院校需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的构建,并明确体系的基本特征与性质,从而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丰富的内涵,这有利于提升中职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构建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能凸显实践要求的内容。[3]除此之外,在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精神能优化教学内容,不仅能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达到语文教学预期的效果,为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另外,中职院校还应注重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并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建设的主要部分,构建出有利于院校发展的文化。[4]

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职院校的规模与数量也在不断扩大,这也导致中职院校的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想要在激烈的环境中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发展观念以及优越的竞争优势等。中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属于院校发展的重要部分,院校文化也是各中职院校竞争的优势,所以中职院校必须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从而为中职院校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5]

另外,教学质量和效率是院校发展的核心,在教学中职语文时,教师应将职业精神渗透到教学与校园文化中,这样不仅能提升教学的质量,还能优化校园文化内涵,并且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精神,从而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这也是提升中职院校竞争力的方式。[6]

除此之外,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精神,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这也是中职院校与社会对学生提出的需求。[7]同时,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必须注重两方面的因素:爱岗敬业与团结合作。只有认识到爱岗敬业与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学生将来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满足社会与企业的发展需求。

三、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注重职业精神的渗透,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并没有对教材的思想价值进行讲解,导致学生的职业精神较低,造成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同时中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忽视职业精神的教育,并且部分教师对职业精神的渗透认知不足,所以很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职业精神渗透方案,无法将职业精神融入语文教学体系中,职业精神的价值与作用很难体现,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

其次,教师在进行职业精神教育时,由于渗透的方式具有单一性,所以导致职业精神教育逐渐枯燥与乏味,这也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因为中职院校对教师招聘标准较低,部分语文教师专业能力不足,在语文教学时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将语文和职业精神有效地融合,因此教学的方式仍很单一,不仅导致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较低,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在实际的中职语文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形式便是课堂,这也导致学生的课外活动与课外作业等方面内容较少,很难利用有效的途径进行职业精神渗透,造成中职语文教学课堂枯燥与乏味,无法有效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最后,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缺乏评价指标体系,导致院校无法了解学生的需求,间接地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教学语文的过程中,教师主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并没有将职业精神融入评价指标体系中,造成学院无法了解职业精神渗透的反馈,难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调整,很难体现职业精神的价值与作用。此外,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过于注重学生甄别与选拔,从而忽略职业精神评价的发展性,导致教师侧重于语文课本知识的考查,对学生的职业态度与价值等方面不注重,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知识层面较窄,因此职业精神培养很难得到提升。

四、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的策略

(一)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追求

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阅读是教学的重点,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奠定语文基础,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应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对职业精神的需求,做到有效丰富学生知识层面,并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另外,职业精神与职业活动具有紧密联系,这也是从业人员必须具有的精神与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企业与社会的需求。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中,中职院校应注重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中职院校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安排课外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全面了解和积累语文知识内容,培养学生对职业精神追求的良好理念。

例如,在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对诸葛亮的《诫子书》进行讲解,如“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等句子,然后再向学生讲解其意思,让学生学习其中的优良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利用视频播放这段话的意思,这样不仅能简化文章,还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文章中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这也是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途径。同时,中职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还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作精神,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职业精神,并清晰地认识到职业精神的重要性,从而满足企业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基于语文课堂开展职业精神教育

课堂教学是院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所以中职院校也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中职院校想要凸显教育的特点,就必须注重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如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材料,不仅能统一中职院校教育的目标,还能凸显语文教学的特点。另外,在实际的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职业精神教育之间的关系,然后再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资源开展教学,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样不仅能优化语文教学的环节与成果,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有利于帮助教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例如,教师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当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与主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然后再讲解,学生全面了解课文内容后,指导学生对《邹忌讽齐王纳谏》进行详细分析,体会课文中的情感与精神,再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写作的思路。另外,教师可以利用邹忌巧妙进谏的方式,鼓励学生总结与分析课文中的人物特点,让学生体会到邹忌的忠诚与智慧等品质,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帮助学生体会到邹忌身上具有的职业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地学习这种良好品质,这样不仅能加强学生认知职业精神,还可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上,基于语文课堂开展职业精神教学是渗透直接的方式,教师可以利用语文教学内容知识有效地渗透,让学生注重职业精神,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评价职业精神,给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带来积极影响。

(三)借助作业设计活动渗透职业精神

课外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教学的质量,还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再秉承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布置语文课外作业,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从而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例如,中职语文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可以利用“我敬佩的一个创业者”为主题,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途径收集关于创业者的信息,如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搜索资料,或者拜访创业人员等,并将创业者的相关信息与事迹进行详细记录,再根据收集的创业者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学习创业者良好的品质与道德,不仅能为课外作业主题提供优秀素材,还能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所以课外作业对学生来说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注重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充分发挥课外作业的价值,使学生更好地接受职业精神教育,引导学生为职业理想不断努力,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语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它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学习意识,而教师是语文课程的教学主体,所以教师只有注重语文的教学质量,才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知识。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主要利用传统方法开展教学,并让学生利用朗读与背诵课文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达到丰富自身文化知识的目的,但在背诵语文知识时需要帮助学生了解文章主旨,才能使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才可以顺利地达成教学目标。因此,只有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将职业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比如,在教学时,学生需要背诵与朗读文章,教师可以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方式,将敬业精神渗透到语文课堂中,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精神,从而达到优化学生品德的效果。同时在批改学生作业时,教师应该保持认真与仔细的态度,对完成度较高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完成度较低的学生给予适当处罚与鼓励,然后再将错误的地方标记出来,引导学生修改正确,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从而体现出教师的专业精神。

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状况,不断地学习先进专业知识以及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并且通过自我监督的方式完善品德,从而更好地体现出职业精神,只有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业素养得到提升,才能更好地将职业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间接地丰富学生的知识,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精神。

(五)借助课外活动渗透职业精神

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课外活动的方式渗透职业精神,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课外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凸显学生课外活动的主体地位,再借助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将职业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职业精神,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价值观与综合素养。

比如,教师可以开展“企业如何欢迎中职院校学生”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了解企业工作人员,并且认识到不同工作人员的职业精神内涵,让学生明白参与职业需要具备职业道德以及职业精神等,站在不同角度体会职业精神的内涵。

五、结语

职业精神教育是中职院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养与知识层面,还可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所以中职院校要注重职业精神教育。中职院校语文教学是职业精神渗透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职业精神渗透方案,再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精神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间接地强化学生的职业精神,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猜你喜欢
中职院校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拿出精神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