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朝伟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 10008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既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技能,还需要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1-2]。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阵地,应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创新、了解创业、主动就业,应当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3],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构建校企协同创新创业实践模式,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的供求失衡现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4]。
构建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是高校育人的新举措。校企协同融合了高校和企业的资源,可创新办学机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推动创新创业发展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构建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能够有力推进学校课程改革,建立适合社会需求、企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教育体系,可以为社会培养更专业且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提升学生就业创新创业核心竞争力。
校企协同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协同互动,才能实现互利共赢。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同高校组建团队,企业充分参与并受益,校企双方建立校内和校外生产实习实践基地。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的供需统一,实现人才培养链与企业需求链的融合统一。
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模式已经开展多年,但是仍处在实践探索和经验积累阶段。部分学校及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理解相对片面,认为校企协同育人的主体是学校,缺乏校企协同的意识,校企间缺乏工作沟通与教育融合。现在学校中任教的教师多为博士学历,他们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和实习实践经验。部分高校会聘请校外有工作经历的教师作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但是聘请的教师数量少,且为兼职教师,工作时长较专职教师短,师资力量仍然欠缺。随着创新创业类竞赛在学生中关注度的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受到重视,但是“专创融合”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支撑作用还需探索和加强[5]。学校缺乏有力的政策与制度来提高教师的参与度及学生创新创业的关注度。
校企之间在合作认识、关系确定、利益维护、行动安排等方面缺乏深层次交流与沟通,企业在协同育人中没有充分发挥主动作用。校企双方合作多集中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咨询、课题合作等层次。育人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而企业普遍具有制度调整响应快、企业部门不固定、员工职位变化多的特点,就容易出现校企协同工作推进的部门及工作人员与签订协议的人员有变化的问题,导致协议履行过程中会遇到工作阻力,延误合作的进展,协同育人项目推进缓慢,效果较差。校企间合作协议主要靠双方的诚信维护。只有搭建多层级多角度多维度的校企合作平台,建立“人才库”,实现人才共享,提高企业育人的意识,才能充分调动企业在协同育人过程中的积极性。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对滞后,多数大学生把创业作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渠道。在传统就业观培养模式下,部分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还停留在自己创办公司,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不高,没有很好地调动大学生参与实际生产。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可以帮助大学生在校期间就接触企业及创新创业,有效拓宽大学生个人能力提升渠道,进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6]。
开展校企深度对接实习体验系列活动。学校依托地方区域科技园,让学生走进企业,了解企业,助力企业,通过企业参观走访、实习实践相关活动,帮助学生熟悉企业相关的行业前景、企业文化建设、实际工作环境、薪资福利、个人职位职级晋升发展路径等,让大学生树立职业目标。邀请企业人力及技术等相关部门员工开展就业指导,学校在校期间与校企人才对接,扩展合作模式,与企业多维度联合共建,引进企业技术人才担任学生生涯导师,吸引企业走进校园进行学生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项目指导。学校为创新创业指导相关教师在科技园区挂职,使得创新创业指导教师与科技园的企业能够进行深度交流学习。持续推进创新创业类竞赛及相关活动。学校做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组织,以赛促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创业项目提供孵化器,为初创公司提供有针对性的全程帮扶,加强校企、校地合作,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第一,搭建校企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创新创业实践育人需持续汇集更多企业与人才资源,帮助企业减少用工成本,提高人员匹配效率。企业和高校均需建立精准就业服务系统和细化就业管理服务。第二,搭建校企创新创业合作平台。依托大数据分析,举办行业高端论坛,发布大信息产业人力资源年度报告、邀请行业大咖分享前沿理论及发展趋势,打造大信息行业人力资源管理风向标。出台科技成果转化一揽子办法,搭建三大产学研合作平台,一是技术支撑平台,学校主管创新创业工作部门为企业提供科技成果及技术服务;二是中试孵化平台,依托科技园、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异地园区和异地研究院,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中试孵化服务;三是地企合作平台,依托地方研究院及地方科技信息网,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地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落地,服务区域经济。第三,搭建校企创新创业保障平台。优化并持续运营创新创业人才交流系统,吸纳“互联网+”大赛创新创业人才资源,优化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库,实现创新活力输出。
基于校企服务平台,搭建校企人才库,进一步扩大人才库覆盖范围。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校园招聘、人才洽谈、政府牵头对接、活动举办等方式继续聚集人才,学校为企业输入业务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企业可以根据用工需求快速找到符合需求的人才。继续充实专家资源库,发挥其专业领域优势,为高校就业指导、创业团队指导、人才增值服务提供助力,企业工程师走进课堂,机构(院校)的教师走进企业锻炼,让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落地。为校企协同育人的运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合作共赢。学校鼓励科研岗教师参与创新创业课题的研究,有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针对学校特色撰写创新创业类、就业指导类教材,开设实践培训课程,阶段性开展创业训练营、求职训练营等,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相关技能。
一是建设全程化的生涯教育体系。大一到大四,每年开设符合学生生涯需求的必修课程。二是开展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必修课程环节,将创新创业实践计入第二课堂成绩单,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度。三是打造全员育人模式。学校推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打破本科生开展科研的壁垒,学生在本科期间就提前进入实验室,有机会参与科研和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本科生全程导师鼓励高年级学生进行科研课题研究,指导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科竞赛等,有针对性地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创新意识培养并促进实践能力提升。
校友资源丰富的学科,建立校友职业发展协会,搭建校友与在校生沟通交流平台,延展学科发展优势。优势学科开展职业主题发展论坛,组织企业走访。将本科生的专业实习课程迁移到企业实习中,发掘企业育人优势。在企业中培养学生,让学生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强化学生的服务意识,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服务企业生产经营。将研究生的科研课题与企业实际生产的问题紧密结合,聘请技术员工为学生课题指导教师,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企业实习实践可以结合学生工作需求,突破专业局限,发挥学科交叉优势。
高校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合作建立“学生实践基地”。把大学生实习实践与企业招聘有效结合起来,根据大学生意愿选择合适的招聘企业进行实习实践,推动学生尽早进入企业。与创业孵化机构对接,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形成校企合作体系,有效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落地,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建立学校师生科研项目与企业科技攻关的协同路径,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促进学校科研成果转化,实现校企合作全面融合。
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很多城市的高校集中在一个区域,可以实现高校师资共享,实现“资源互补”“互利共赢”,组织教育教学培训与竞赛,相互学习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既可以增加企业的智力资源,又可以让教师增加工作资历,实现教育与实践相结合。聘请企业专家人才、技术工人担任创新创业教学工作,让学生真实感受创新创业,接触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
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建科技园,打造“科技创新、企业孵化、成果转化、实验检测、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六位一体的校地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及新材料产业专业孵化平台。高校在重点地区建设研究院,整合学校优势学科师资力量与地方资源,重点开展先进制造、新材料、能源环保、信息通信等研究,大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高校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横向合作平台建设,开展产研、产教融合工作,通过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聚焦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持续加快优势专业升级改造,增强基础专业的优势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