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唢,邓林,黄超
(四川建筑技术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 )
目前,国家将职业教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1-2]。但是,高等职业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3]。寻求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革新教师团队的师资结构和培育模式是关键所在。因此,打造高水平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构建具有职教特色的师资队伍是成就职业教育新形势的重要前提[4]。
对接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岗位需求,以培育学生成为“卓越工长”为目标。为了实现学生培育目标,教学团队必须与企业达成深度合作,教师队伍实现“双元”化,打造一支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组成的教学队伍。鉴于学校教师需要提升技术技能水平、企业导师需要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因此建设双师型团队所面临的问题则是如何实现双向提升、取长补短,建立有效的互通桥梁共同提升核心育人能力是建立双元双师型队伍的关键所在。
经过调研统计分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综合性全方位能力,可从八大核心能力来进行划分。学校教师的核心能力包括:模块化教学设计能力、课程标准开发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习实训指导能力[5]、技术技能创新能力和思政育人能力。企业导师的核心能力包括:教育教学能力、理论知识能力、精湛技术能力、新技术应用能力、工匠精神、课程开发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实训指导能力。
因此,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技术水平和企业导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是两条并行线路。搭建适合教师队伍成长的培育模型,构建有效的评价体系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校企深度合作的培育主体是学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因此将二者确定为双链螺旋阶梯培育模型的两条主链。双链螺旋阶梯培育模型的两条主链是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其中,学校教师链分为基本教学能力(初级)、核心教育能力(中级)和技术技能创新能力(高级)三个能力阶梯,企业导师链分为基本专业技术(初级)、专业技能工匠(中级)和技能实训指导能匠(高级)三个能力阶梯。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借助技能传承平台和大师工作室,以双螺旋阶梯模型为理论支撑,促进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以知促专、以专促知”的双向交流,实现团队教师核心能力阶梯式螺旋上升,构建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双链螺旋培育模型,促进专业群内外人才高质量发展,如图1所示。
图1 双链螺旋阶梯培育模型
我校技能传承平台旨在通过对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现状与关键技术、高速铁路规范解读、城市轨道交通规范解读、有轨电车规范解读、实习实训资源开发、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交流,通过对师德理念、工匠精神、职业教育政策法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专业理论和技能、教育科研的网络集中学习,通过到省内高校对轨道交通相关的实验实训室建设和专业建设相关内容调研,通过到中铁二局、中铁八局、中国电建市政集团等央企对高速铁路、城市轨道等轨道交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四新”技术的应对措施的调研等,找到传承创新铁道工程技术领域教师技艺技能的途径,从而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轨道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的轨道交通,特别是四川的轨道交通提速提供数量更多、品质更高的人力资源支撑,使我省高职教育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铁道技能大师工作室是以“校企合作,学校主体”合作模式进行的,具有显著的院校型特征。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领衔人物候选人应为铁道行业(领域)技能拔尖、技艺精湛并具有较强创新创造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在带徒传技方面经验丰富,能够承担技能大师工作室日常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首先,根据遴选和选拔原则,从学校教师的理论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信息技术知识、思政素养和企业教师的基本技术技能、沟通能力、职业操守、岗位认知等方面,选拔符合初级水平的人员进入培育平台,认定为初级。
其次,通过开展交流和培训,技能大师工作室考评认证合格后可进入“中级”阶梯的培育。中级阶梯包括核心教育能力和专业技能工匠,主要培育学校教师的专业技术技能、模块化教学能力、实习实训指导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思政育人能力和企业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工匠精神、基本教育理论、专业技术技能,中级水平认证合格的教师可进入“高级”阶梯的培育。
再次,高级阶梯包括技能技术创新和技能实训指导,主要培育学校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课程标准开发能力、技术技能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企业教师的精湛技术技能、实习实训指导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新技术应用能力。通过三个阶梯培育,学校教师培育成具有八大核心能力的综合型双师,企业技术人员培育成具有教学和专业理论的精湛技术技能型导师。
最后,双链螺旋阶梯培育模型最高培育目标为培育教学名师、大国工匠,同时,培育一系列理论知识扎实、技术技能过硬、创新创业水平高的技术节能大师、双创导师和专业性辅导员。
合理和充分应用资源、激发团队潜力,形成以绩效为导向的良性引导效应,激发教师积极提升自我的驱动力,建立健全人员激励政策和激励措施,构建优秀人才的遴选机制、引进机制和考评机制,建成多维度结构化的教师队伍。
双螺旋的主链人员从四个基本维度来选拔。学校教师主链选拔维度为理论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信息技术知识和思政素养,企业导师主链选拔维度为基本技术技能、沟通能力、职业操守和岗位认知。
人才选拔可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提升两种形式。外部引入,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以“专业”“学历”为准入门槛,引进专业性理论人才和潜在专业性辅导员;二是借助有关机构部门组织资格认定的方式,引进技能型技术人才;三是选择性培育企业外聘教师,比如在相关领域有突出成绩的专家、有教育意向的施工一线从业人员。完善人才引入门槛、健全人才引入机制、持续开放人才引进来源,形成高、中、初级人才合理搭配的结构化队伍。内部提升,通过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将人员的选拔与考评落实到日常工作中,鼓励系部教师充分展开主动学习,全面提高个人理论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信息技术知识和思政素养,全方位分析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技术技能能力,判断教师的类型匹配度,为团队教师分类培育选拔合适的高水平“双元双师”人才。
教师的八大核心能力课划分为教育教学类能力、实践教学类能力、创新创业指导类能力和专业性思政辅导类能力四类能力。因此,团队搭建铁道技能技术传承平台和“思+教”双培育平台的双元培育平台,促进团队成员从四个维度进行延伸发展。
铁道技能技术传承平台每年开放一次,主要成员为企业专家、校内教师、院校教师等,发挥技能传承平台的沟通交流功能。以交流研讨会、专家专题讲座、企业生产一线参观学习等形式展开,通过传承平台促进铁道技术工艺本身、技术文化、技术哲学以及技术人才四个层次的传承。构建以沟通交流为载体、以专题讲座为手段、以施工一线学习为支撑、以技能技术实操为抓手的培育模式,促进技能技术型教师的层次化发展。
根据创新团队教师发展标准和职业教育新形势,团队统筹协调,适应不同类型教师发展需求,匹配针对性、实践性、规划性的校企共育平台培训内容,实现培训形式的多样化多元化。
根据教师能力实时评估结果,借助校企共育双元双师平台,展开多样化多元化培训,提升团队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政治能力和课程思政培育能力,同步提升教师队伍的模块化教学水平、课程标准开发水平、技术技能水平、1+X技能等级课程体系构建水平等。实现“老带新、新促老”“老中青传帮带”、思政和专业交互功能,疏通专业教师内部、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的沟通交流渠道,形成团队成员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良好学习环境。培训方式由专题培训、专家讲座、训练式培训、教学研讨会等内部培训,公开课、企业顶岗、访学、行业培训等外部培训以及线上培训等多元化培训方式构成,最大限度提高创新团队的培训效果,补齐双元教师的短板,并通过定期总结、反思、评价等措施巩固培训成果,引发团队教师对八大核心能力深层次的思考,增强团队教师的职业认同与自我认同,全面提升团队的八大核心能力。
建立健全教师队伍激励措施和考核机制。以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传承平台和“思+教”双培育平台为支撑,以双螺旋理论为基础,以分类培育为管理机制,多措并举地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全面提升团队学校教师模块化教学设计能力、课程标准开发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习实训指导能力、技术技能创新能力和思政育人能力等八大核心能力。同时,培育企业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理论知识能力、精湛技术能力、新技术应用能力、工匠精神、课程开发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实训指导能力等八大核心能力,探索组建适应职业教育新形势和新要求的高水平、结构化的“双元+双师”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因此,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估、考核、监督制度至关重要。以大师工作室为引领,建成一支“专家领衔、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和技能能力考核团队,落实过程化考核和阶段化评估制度,量化八大核心能力的评估考核指标,形成成员合理流动、团队科学管理的有效考评机制。
技能大师工作室肩负团队成员的大师培育和考核工作。分年度、分能力层次遴选20名教师参与培训,考核团队教师,认证通过率达到80%以上。技能传承平台的核心成员为考核责任主体,培育对象为被考核人,阶段性培育成果为阶段性考核主要内容,分层次、分类型类别量化考核指标,建立目标考核认证体系,建成团队成员有效培育的监督机制。大师工作室成员为考核责任主体,培育成员为被考核人,三平台培育成果为阶段性考核主要内容,分层次、分类型量化考核指标,建立目标考核认证体系,监督团队成员有效培育。
本文依托四川省铁道工程技术紧缺领域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探索性建立并实践双链螺旋阶梯培育模型,初步划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核心能力阶梯,量化团队教师能力提升考评指标,为教师核心能力提升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同时,也为探索改革“双元双师”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