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娟
慢性肾功能衰竭发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1]。在病情发展的过程中,患者肾功能逐渐减退甚至衰竭,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蛋白尿、血尿等,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临床上常规西医疗法主要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能延缓肾功能衰竭进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些年来,随着中医药研究深入发展,在改善肾功能和延缓肾纤维化方面疗效显著[2-3]。中医认为,脾肾两虚型慢性肾功能衰竭属“关格”“虚劳”等范畴,因此治疗此疾病应以补肾健脾为主要目的[4]。本文主要研究自拟补肾培元方对脾肾两虚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5月当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脾肾两虚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经西医临床诊断,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符合中医诊断标准,辨证为脾肾两虚型,主症为肢体浮肿、倦怠乏力,次症为面色萎黄,畏寒肢冷[5]。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脑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患有恶性肿瘤。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65)。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9、26例;年龄40~68岁,平均(59.12±5.04)岁;病程2~6年,平均(4.15±0.84)年;原发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6例,糖尿病肾病20例,肾动脉硬化12例,其他7例。观察组:男、女分别为34、31例;年龄42~66岁,平均(59.32±5.01)岁;病程1~7年,平均(4.21±0.79)年;原发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20例,糖尿病肾病22例,肾动脉硬化14例,其他9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原发疾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患者海昆肾喜胶囊(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30052,规格:0.22 g×18粒)口服,2粒/次,3次/d;取前列地尔(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752,规格:0.1 mg)10 μg溶于 20 ml 0.9% 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注射,2次/d,同时给予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组在上述基础给予自拟补肾培元方治疗,组方:人参 15 g,山药 12 g,丹参 10 g,党参 15 g,枸杞子 12 g,杜仲 10 g,地龙 10 g,生地黄 30 g,红花 10 g,桃仁 10 g,加入 300 ml水,煎服,1剂/d,连续治疗1个月。
(1)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如蛋白尿、水肿、血尿等基本消失,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下降≥30%;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如蛋白尿、水肿、血尿等得到缓解,BUN、Scr下降10%~29%;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6]。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肾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取患者清晨静脉血5 ml,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BUN、Scr[7]。(3)血清肾纤维化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肾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取患者清晨静脉血5 ml,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蛋白(PC-Ⅲ)、血清透明质酸(HA)[8]。
观察组总有效率(93.85%)显著高于对照组(7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治疗前,两组eGFR、BUN、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GFR较治疗前升高,BUN、Scr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eGFR高于对照组,BUN、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eGFR(ml/min)BUN(mmol/L)Scr(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55) 35.62±5.47 40.25±7.14* 17.59±2.45 15.36±1.52* 303.12±25.36 178.57±21.85*观察组(n=65) 35.44±5.52 45.63±8.03* 17.91±2.43 13.21±1.65* 302.89±25.77 150.64±18.21*t值 0.179 3.846 0.716 7.372 0.049 7.638 P值 0.859 0.000 0.475 0.000 0.961 0.000
治疗前,两组LN、PC-Ⅲ、H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N、PC-Ⅲ、HA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观察组LN、PC-Ⅲ、H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肾纤维化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肾纤维化指标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LN(ng/ml)PC-Ⅲ(μg/L)HA(μ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55) 185.23±20.12 152.36±16.34* 203.75±21.31 174.56±15.36* 94.56±8.77 80.65±7.14*观察组(n=65) 186.04±20.02 135.21±14.27* 204.01±20.89 145.28±13.87* 95.31±8.98 65.84±7.17*t值 0.220 6.459 -0.067 11.032 0.461 11.296 P值 0.826 0.000 0.947 0.000 0.646 0.000
慢性肾衰竭是各类肾脏疾病终末期的共同临床综合征,患者肾功能逐渐减退且不可逆。现阶段临床上西医常规疗法药物种类较多,且存在个体差异,因此疗效有限,还有许多问题难以解决;近年来,中医药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等方面优势明显[9]。
从中医角度来看,慢性肾衰竭以脾肾亏虚为本,以湿浊淤血为标,肾是先天之本,对津液的输布、排泄等有重要作用,脾虚日久,津液则不能代谢,气血生化不足,精气不足;久而久之,导致浊毒入血,气血运行不畅,加重脾肾两虚。血瘀内阻是久治不愈的主要原因,病情发展的过程中,患者肾、脾等器官功能障碍,导致运行不畅,其经络闭塞、功能不调、肾脏虚损[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3.85%)显著高于对照组(74.55%)(P<0.05),治疗后,两组eGFR较治疗前升高,BUN、Scr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eGFR高于对照组,BUN、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自拟补肾培元方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肾衰竭效果明确,可改善患者肾功能,与吴志平等[12]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其原因,组方中山药可健脾补肾;生地黄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效;党参可健脾益肺、补中益气;人参有补元气、补脾益肺之功效;杜仲温肾壮阳;枸杞子补肾益精;红花、桃仁可活血化瘀;丹参活血调经;诸药合用,共奏健脾补肾、化瘀通络之效[13-14]。相关医学研究表明,肾功能损害程度及预后与肾纤维化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LN、PC-Ⅲ、HA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观察组LN、PC-Ⅲ、H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自拟补肾培元方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肾功能衰竭,可延缓患者肾纤维化进程。LN为一种糖蛋白,维持肾小球基底膜的网状结构,当患者肾功能受到损伤时,其水平升高;PC-Ⅲ是主要分布于肾小管间质,HA可反映肾功能的损害程度;自拟补肾培元方中富含多糖、生物碱等物质,可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修复,抑制肾小球基底膜的增厚及肾小球的萎缩,从而阻断肾纤维化的进程[15]。
综上所述,自拟补肾培元方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肾功能衰竭效果明确,可改善肾功能,延缓患者肾纤维化,具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