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玉仪
青少年抑郁症是一种发生在青少年的心理病症,多数患者由于个人性格因素、遗传、细胞因子等引起,成为影响我国青少年健康的重要疾病[1]。既往研究表明,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过程,且患者常伴有心理或精神的促发因素,如:父母离异、父母对于女子漠不关心等,再加上青春期时精神上创伤等,均会增加抑郁症的发生[2-3]。因此,加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4]。接纳与承诺疗法属于第三代认知心理疗法,能通过接纳、承诺等过程改变患者的认知行为[5-6]。既往研究表明,接纳与承诺疗法用于各种原因的抑郁症患者中,能稳定患者负性情绪,接受现实,并建立及实现自我价值[7]。但是,接纳与承诺疗法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较少[8]。因此,本研究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对象,探讨接纳与承诺疗法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6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青少年抑郁症诊断标准[9-10];(2)患者常规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3)具有完整的基线资料。排除标准:(1)精神异常或严重肝肾功能异常;(2)颅内感染、意识不清;(3)具有药物过敏史、治疗依从性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2~24岁,平均(20.00±4.00)岁;病程1~8 d,平均(3.26±0.35)d;疾病严重程度:轻度13例,中度13例,重度4例。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13~23岁,平均(19.50±4.10)岁;病程1~9 d,平均(3.29±0.38)d;疾病严重程度:轻度11例,中度14例,重度5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加强患者常规抗抑郁治疗和护理,积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青少年抑郁症方法并机制、临床表现,常规给予患者抗抑郁、抗焦虑药物治疗,加强患者心理护理、认知干预,提高患者依从性及配合度[11-1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接纳与承诺疗法。(1)建立接纳与承诺疗法小组。根据医院情况由护士长带头,成立接纳与承诺疗法小组,通过自愿方式招募组员,根据护士的专业技能加强护士培训,向组员讲解接纳与承诺疗法的流程、目的、步骤及意义等,考核合格后方可参与护理及治疗;根据患者的个人患病情况,指导患者以接纳的态度面对疾病带来的身体、心理的不适,告知患者疾病及痛苦是人生的短暂阶段,接纳此时的患病经历及内心的负性情绪,让患者积极面对。每周对患者干预1次,60~90 min/次,连续干预1个月。(2)认知解离。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患病后常存在不同程度心理担忧,担心疾病会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更多地依赖患者家属的照顾。因此,告知患者自身对疾病的认识,加强患者心理指导,避免过分的担忧,指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引入正念呼吸训练,指导患者从自己的固有认知中解离,借助正念呼吸训练积极引导患者,帮助患者分散注意力;正确指导患者从“抑郁”中解脱出来,形成患者自身的意识,充分发挥患者的社会关系,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照顾;善于引入正念、比喻等不同的方法进行干预,让患者通过改变周围居住的环境,完成自身想法、行为及情绪的调节,提升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3)观察自我。正确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激励训练,内容为列出自己曾克服困难的经历,激发患者内心的积极性、挖掘自身潜能。(4)关注当下。指导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活在当下,并做好当下才能改变未来,加强患者饮食指导、遵医用药,坚持运动训练;加强患者感恩训练,让患者说出感恩的事例,积极鼓励患者表达情况。同时,激发患者的康复欲望,引导患者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于康复的期望,与患者分享成功的病例,让患者重建自尊、自信。(5)承诺与行为改变。积极鼓励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承诺为制定目标做出努力;为患者制定住院每天目标计划,加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基础健康知识及运动训练,帮助患者制定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让患者感受行动的益处,进一步明确患者的价值观,告知患者药物干预、认知干预的重要性,积极指导患者配合治疗,干预1个月后评估患者效果。
(1)医学应对方式:两组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采用应对方式问卷(CSQ)分别从求助(10项)、合理化(12项)、自责(8项)、解决问题(6项)、幻想(7项)及退避(4项)6个维度进行评估,每个维度均采用0~1分评分法评估,分值越高,说明该应对方式使用越多[13]。(2)抑郁、认知功能、运动功能:两组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患者认知功能,总分30分,分值越低,认知功能越差;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抑郁,总分68分,分值越低,抑郁越轻;采用上下肢Fugl-Meyer评测法(FMA)评价患者运动功能,其中上肢60分,下肢40分,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肢体功能越佳[14-15]。(3)依从性及满意度:两组干预1个月后采用依从性、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依从性(定期复查、康复锻炼、遵医治疗)及满意度(干预方法、干预效果及服务态度)进行调查,每一项总分100分,≥90分为依从及满意[16]。
两组干预前求助、合理化、自责、解决问题、幻想、退避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自责、幻想及退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医学应对方式比较[分,(±s)]
表1 两组医学应对方式比较[分,(±s)]
*与对照组干预1个月后比较,P<0.05;#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
两组干预前MMSE、HAMD、上肢及下肢F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MMSE、上肢及下肢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抑郁、认知功能、运动功能比较[分,(±s)]
表2 两组抑郁、认知功能、运动功能比较[分,(±s)]
*与对照组干预1个月后比较,P<0.05;#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
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定期复查、康复锻炼、遵医治疗依从性和干预方法、干预效果及服务态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依从性及满意度比较[例(%)]
抑郁症属于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会严重损害其社会功能、工作及学习功能等。既往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的执行功能受损更加明显,且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解决问题能力可能出现问题,主要是由于执行功能和大脑额叶功能受损。国内学者研究表明,抑郁症是青少年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超过50.0%的青少年自杀时患有抑郁症,成为该年龄段死亡的重要原因[17]。国内学者研究表明,青少年抑郁能加重患者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损害[18]。
近年来,接纳与承诺疗法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自责、幻想及退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接纳与承诺疗法能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社会应对方式,利于患者恢复。接纳与承诺疗法是一种治疗模式较为灵活的新的认知疗法,其目标是提高患者的心理灵活性,以促进患者采取与价值观一致的选择与行动[19]。同时,接纳与承诺疗法的使用能帮助患者接受现实,不去抗拒、回避疾病,客观看待自己的病情,享受亲人、朋友等的关爱、温暖,以冥想等方式增强患者关注当下,缓解痛苦挣扎,缓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帮助患者树立价值观。同时,借助正念技术、经验等手段,达到自我为背景,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MMSE、上肢及下肢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接纳与承诺疗法能提高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肢体功能。接纳与承诺疗法用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能让患者坦然面对现实,减少主观判断,借助冥想、正念减压等方式进行放松训练,帮助患者更加重视自己情绪的调整,留出心理空间,积极鼓励患者改善内心不适。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定期复查、康复锻炼、遵医治疗依从性和干预方法、干预效果及服务态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接纳与承诺疗法能提高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
综上所述,接纳与承诺疗法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能改善医学应对方式,降低抑郁水平,能提升患者运动功能,获得较高的依从性及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