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盆腔炎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近年来,我国盆腔炎性疾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部分患者容易出现后遗症,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心理状态[1]。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疾病治疗效果,防止其反复发作,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虽在临床中应用较多,但部分患者不能对健康知识进行有效掌握,不利于依从性的提高,效果欠佳[2]。思维导图目前逐渐应用于护理领域中,其本身是一种图像式思维工具,通过构建记忆链接,能够加深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理解,效果显著[3]。本文通过对90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旨在探讨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报告如下。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宁津县中医院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符合文献[4]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发布的盆腔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盆腔炎性疾病诊断标准;②存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③年龄≥18周岁;④意识清晰,能够进行正常沟通交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⑤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①伴有系统性疾病;②合并恶性肿瘤;③存在听力障碍;④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年龄21~47岁,平均(32.31±1.65)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0.85±0.17)年;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1例,高中或中专15例,大专及以上19例;婚姻状况:未婚20例,已婚25例。观察组,年龄20~47岁,平均(32.35±1.72)岁;病程4个月~2年,平均(0.86±0.14)年;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或中专15例,大专及以上20例;婚姻状况:未婚18例,已婚27例。两组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及婚姻状况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将盆腔炎性疾病及其后遗症的相关内容知识、防护保健方法绘制成文字版健康手册,在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根据中医理论给予患者运动、心理、用药及饮食等方面的指导,对影响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帮助患者进行生活方式转变。干预1周。
观察组实施基于思维导图的健康教育,具体如下:(1)构建思维导图。使用思维导图软件进行思维导图构建,将中心关键词设置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护理人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展开头脑风暴等方式将盆腔炎性疾病及其后遗症的重要健康教育知识进行汇总,并将“一般健康知识”“疾病注意事项”“疾病治疗与复发预防”等归入一级分支,之后将二级、三级分支进行充分延伸,并将各知识点进行细化;护理人员可根据关键词的不同使用不同颜色涂色,从而对其进行区分,帮助患者更好地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记忆,见图1。(2)开展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将思维导图向患者发放,并依据思维导图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患者对盆腔炎性疾病及其后遗症相关知识点进行记忆。(3)健康教育巩固。在入院2 d后,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受教育程度、生活方式等特点评估其疾病知识了解情况,并针对评估结果向患者进行针对性指导,从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4)出院前健康教育。在患者出院时再次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叮嘱患者出院时携带思维导图,以便出院后查阅。干预1周。
图1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思维导图
(1)对比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使用科室自制盆腔炎知识评价量表对患者掌握度进行评估,Cronbach’s α=0.864,量表从心情、饮食、用药、经期卫生、运动、作息、性行为、戒烟戒酒等8个维度进行评分,0分为不了解,1分为大致了解,2分为基本了解。其中不及格:<10分;及格:10~13分;优秀:14~16分。健康知识掌握度=(优秀+及格)/总例数×100%。(2)对比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在干预前后使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从自我概念(0~28分)、自我护理技能(0~32分)、健康知识水平(0~80分)及自我责任感(0~32分)4个维度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估,量表分值范围为0~172分,得分与自我护理能力呈正比。(3)对比两组心理状态,在干预前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通过20个条目对患者焦虑程度进行评估;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通过20个条目对患者抑郁程度进行评分,量表均采用百分制评分,临界值分别为50、53分,得分与焦虑、抑郁程度呈正比。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度明显较高(P<0.05),见表 1。
表1 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比[例(%)]
两组干预前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我责任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我责任感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评分明显较高(P<0.05),见表 2。
表2 两组ESCA评分对比[分,(±s)]
表2 两组ESCA评分对比[分,(±s)]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自我责任感组别 自我概念 自我护理技能 健康知识水平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两组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较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理状态对比[分,(±s)]
表3 两组心理状态对比[分,(±s)]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
随着近年来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盆腔炎症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数量随之增加[5]。中医在该病中有着独特的作用,研究人员发现,辅助以有效的健康教育,促进其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有着重要作用。常规健康教育是临床应用较多的宣教方式,但因疾病相关知识较为复杂,加之疾病所造成的负性心理,会降低患者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不能得到预期健康教育效果[6]。
思维导图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兼教育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其本身是一种图像式思维工具,在各行业中广泛应用,通过思维导图对层级进行构建,并通过关键词进行链接,从而使思维与记忆模式更加直观[7]。其在医疗领域中将文字与图像进行结合,通过对众多健康知识进行串联,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更有利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理解和记忆[8]。与常规健康教育相比,思维导图的应用改变了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接受度,增加其应用效果[9]。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中,护理人员在中心关键词确立后查阅资料对思维导图分支进行延伸与细化,使其更具有条理性,对关键词进行涂色,更有利于患者理解和记忆;在患者入院后根据其特点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患者出院时携带思维导图,能够加深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理解,方便其随时查阅。
韩文萍等[10]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妇科疾病患者康复中,发现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本文中,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思维导图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度。本文中,两组干预后ESCA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上述教育方式能够促进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其原因为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对盆腔炎性疾病的认知增加,对疾病的防范意识进一步提高,从而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此外,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低(P<0.05),这与索欣等[11]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提示该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其原因为患者对疾病认知的提高与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使患者负性情绪得到缓解,从而达到改善心理状态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促进健康知识掌握度与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可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