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多学段寄宿生良性互动探究

2022-02-28 22:43王延文
甘肃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良性互动寄宿生农村学校

王延文

【摘要】近年来,很多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以及一部分家长追求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于是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成为农村学生上学的主要选择。在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教育资源较集中,师资配备较全面,把同一乡镇的学生集中到寄宿制学校入学(小学中高年级、初中七至九年级),有利于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统一管理,能最大限度营造良好的农村寄宿学校育人环境,提高寄宿生的生活能力,使寄宿生具备健康心理。笔者立足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出发点,以“宿舍+班级制度”一体化建设为抓手,以宿舍才艺展示活动等为载体,将爱心教育和教育惩戒相结合,实现了农村学校不同学段寄宿生的良性互动,让学校成为他们学习、成长的乐园,让宿舍成为他们温暖的精神港湾,从而更好地促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好地提升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智育水平,有效保障学生们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农村学校;寄宿生;良性互动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02—0047—0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结构调整,农村人口数量和结构发生变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数量增加、农村学校生源减少、学校及班级规模小等是农村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为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持续、高质量发展,各地农村学校进行布局结构调整,随之而来的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扩容,我校就是其中之一。从三年级到九年级,由于寄宿生学段跨度大,低年级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弱,不同学段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等问题凸显,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笔者通过心理疏导、制度保障和文化活动熏陶等方法,探究不同学段学生的良性互动。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这样的良性互动能使寄宿生在校期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要实现不同学段寄宿生的良性互动,自我管理是有效举措之一,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一种自我约束,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内部动力和重要因素[1]。自我管理包括知识学习、生活态度以及良好作息习惯养成等内容,有自主安排时间、目标预设和自我反省等方法。很多寄宿生由于缺乏父母的长期陪伴和关爱,得不到有效的家庭教育,这时候,寄宿生的自我管理就显得尤其必要。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搭台”,鼓励学生“唱主角”,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管理,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教育活动中去感受、体验,获得认同和启示。

1.适当放权,鼓励学生参与宿舍管理。学生自主管理是宿舍管理中的重要构成,但是学生自主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仍有许多障碍。为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教师要智慧放权,拓展学生参与宿舍管理的范围,实现“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我们可以从高年级挑选出一部分学生,组成负责宿舍管理的学生会,解决学生在校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对学生的在校生活进行基础性监督。在这样的管理中,学生之间更有共同语言,沟通更方便,比如低年级学生遇到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更愿意告诉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以获得帮助。学生会成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被管理的学生也获得了成长,在管理和被管理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爱、互相尊重的关系,实现了教师放权、“以生制生”的目的。如此,一方面,能够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到一些平时容易忽视的情况,一举多得。但是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放权的度,在选举学生会候选人时,应防止“小组织”“小团伙”的出现,可采用学生集体匿名投票、学生自荐和教师推荐的办法,鼓励学生把真正有领导能力、品学兼优、值得老师和同学信任的学生推荐成榜样级的学生会管理者。

2.形成“舍助”制度,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进步。“舍助”一词源于“班助”,所谓“班助”,通常指班主任助理,即从学生会选出品学兼优的大二大三学生,协助大一新生班主任开展新生报到、班级管理等工作,他们是新生们的学长学姐。其实,这种制度可适用于九年一贯制农村寄宿学校。我们可以从学校的学生会管理层中选择一部分学生作为“舍助”,及时了解低年级寄宿生的情况,给予他们一些生活方法的指导,如牙刷、牙膏、毛巾等洗漱用品的摆放,衣物、包包等生活用品整理等;向他们讲解学校的校纪、校规,明确日常作息时间;向他们讲解学习方法,给他们提供离家后的心理疏导等。总之,这样的“舍助”可以力所能及地帮助学弟、学妹解决许多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严中有爱,教師持之以恒关心关爱寄宿生。长期以来,教师教育学生,往往比较强调严格要求,但仍需要做到“严中有爱”。在校期间,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导师,学生很多行为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为了加强学生的文明教育和养成教育,教师需要从基础的点滴小事抓起,引导学生使用礼貌用语,尤其在寄宿制学校,教师需要从每一名宿舍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抓起,对学生耐心进行教育,不厌其烦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通过“严中有爱”的潜移默化教育,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在学校健康、快乐成长。

在寄宿生的日常管理中,从生活到学习的各个环节,都体现着各种管理制度的落实。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管理制度难以细致有效地得到落实。没有制度,就没有约束,更谈不上效果,完善的制度在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行为时,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2]。

1.先礼后兵,奖罚分明。在寄宿管理工作中,应该先立规矩,让制度先行。比如,在寄宿生宿舍张贴《学生寝室管理制度》《宿舍内务评分标准》《宿舍舍风管理奖惩条例》等,让每个寄宿生及时、方便地了解相关管理制度,明确各宿舍舍长和宿舍成员的职责,每个寄宿生都应该遵守相关管理条例。

笔者所在学校的宿舍管理制度中明确了奖罚制度:一人犯错,全宿舍成员受罚。每学期初,由“舍助”简单讲解相关寄宿管理条例,每一位寄宿生在保证书上签字,一旦一个人犯了错误,宿舍成员包括“舍助”全部受罚。相反,宿舍成员中有人受到班级和学校表彰,此宿舍就会获得“优秀宿舍”“文明宿舍”等称号。当然,宿舍管理制度围绕原则问题不变的情况,可视特殊情况弹性处理一些事情,体现出管理制度的人性化和合理性,这样更容易让寄宿生之间建立和谐友爱的关系,成为相互帮助、相互监督的舍友。

2.走到学生中去,让民主先行。在实际的寄宿管理工作中,不同学生们思想的碰撞,会产生解决问题的思维火花。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决不能闭目塞听,要及时召开宿舍会议,在会上,让学生们对问题进行公开化、透明化地讨论,这样的管理办法更容易被学生所接纳、遵循。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管理制度的落实应当以遵循有益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理念为宗旨[3]。作为教师,应及时抽出时间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内心的真正想法,不断完善相关的寄宿管理条例,让“民主先行”真正落到实处。比如,围绕“在哪里摆放清洁工具会让宿舍更加美观干净”的问题,学生们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此时,生活教师或班主任找出学生们提出的“金点子”,将问题处理得合情合理,使管理效果更好。

对于寄宿生而言,他们在校期间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就是教室和宿舍,教室是他们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重要场所,而宿舍是他们生活休息的温暖港灣,更是他们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场所。可以说,宿舍文化对寄宿生的人格塑造和个性发展有重要影响,而宿舍活动的开展会有效增强宿舍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宿舍大集体中,同伴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更能够为他们健康成长注入新的活力。通过不同学段寄宿生之间的有效、良性互动,能够缓解寄宿生的孤寂感,使他们能感受到来自同辈间的照顾和关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互助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1.创建文明快乐寝室,做健康向上学生。寄宿制学校应尽力想办法为寄宿生创设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寄宿生积极寻找属于自己的寝室文化,丰富自己的学校寄宿生活。“舍助”可以根据自己宿舍同学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来确定相应的寝室文化,在美化宿舍的基础上,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当然,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人生目标和学习目标,有的自我管理能力强,有的自我管理能力弱,需要一个称职的“舍助”发挥作用。“舍助”作为旁观者,可以冷静地分析宿舍中每个人的特长,找出每个人的闪光点。比如在宿舍文化建设中,让每个人各展所长,各尽其才,绘画、书法、剪纸、作文达人等栏目,都是他们喜爱的展示宿舍文化的方式。

同时,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生活教师也可以用诗词、名言警句等帮助学生布置宿舍,丰富宿舍文化。这样一来,多彩的宿舍文化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一种无言的励志教育。当然宿舍文化不仅要有可视的硬文化,更要有“舍风”软文化,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笔者所在的学校自建校初就充分考虑寄宿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生公寓每层楼都设有公共卫生间、洗澡间和洗漱间,给每个宿舍都配置了橱柜、书桌,张贴了字画作品等,为寄宿生统一配备了洗漱用品、床单、被套和枕巾等,宿舍环境干净整洁,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2.举办活动,增进不同学段学生之间交流。寄宿生管理工作离不开丰富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更好地聚人心、育新人。寄宿制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寄宿生在校时间,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热情。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加强他们对课堂知识的实践,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在活动中体验生活、交流感情,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对此,笔者所在学校建立了“爱心驿站”,设立了“爱心信箱”,建起了“心灵氧吧”心理咨询室,配备了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学校体育组定期开展趣味体育、传统体育、大型健身操等活动;学校艺术组以各重大节日和校园艺术节为契机,组织开展红歌合唱、舞蹈、剪纸、绘画、刺绣等兴趣小组活动。比如在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通过举办晚会,引导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一起参加活动,促使不同学段学生之间有效交流、互动,相互照顾、关怀,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不论是文体活动,还是社会实践活动,都能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升多方面能力,加深对同伴的认同,体会到校园生活的多姿多彩,极大地激发寄宿生对学习和生活热情。

2.以相伴而学模式,建立宿舍伙伴关系。相伴而学的含义有两种,一是学习基于问题而展开,是对问题举一反三的解决过程;二是学习的过程是同学之间互学互帮的过程,是集体性的学习。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们更愿意和自己年龄相近的学长、学姐们交流,更容易建立信任的伙伴关系。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不断得到发散,能够取长补短学到更多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不言而喻。可以说,这种自主探究、互助友爱、共同提升的合作学习和互动模式,学生们更愿意接受。[4]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应学会交流,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等。叶圣陶先生说“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要做到“社会即学校”,就要先做到“生活即教育”。以相伴而学的模式,建立宿舍伙伴关系,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实现共同成长的目的。

总之,寄宿制管理是一件需要精耕细作的工作,而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更要加强相关工作,让不同学段的寄宿生能够实现良性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将权力适当下放,形成“一带一”模式,让高年级学生带领低年级学生共同进步。在策略上,采取“她(他)荣我荣”制度,让学生之间荣辱与共,在磨砺中建立更好的友谊,创设促使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寝室文化环境;以各种各样的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宿舍有“家”的感觉。当然,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需要探索的方面还有很多,想让每一位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仍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去研究、实践、总结,以获得更好的育人方法和模式。

[1]刘建杰.初探寄宿生管理工作[J].德育动态,2013(12):74-75.

[2]王敏.农村教育明林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吉林教育,2018(02):25-26.

[3]张希涛.住宿生管理指导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8(30):17-18.

[4]唐周军.寄宿文化教学的策略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5(18):32-33.

编辑:彭雪亮

猜你喜欢
良性互动寄宿生农村学校
农村寄宿生有效管理对策分析
寄宿与非寄宿初中生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比较研究
营造互动的主题墙饰
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有效衔接的路径探索
浅谈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
小班额背景下学生作业批改方式的研究
浅谈农村学校管理艺术
融合时代舆论监督中的媒体互动
每天给“小小寄宿生”一个香甜的梦之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