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帆
(西安外国语大学 英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8)
高等教育从根本上涉及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高校教育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讲话,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决定了我国高校的发展之路必须具有中国特色,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校;并明确指出要将课堂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利用好课堂教学,“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9年习总书记在主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再次强调,要解决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的配合问题。教育部印发相关指导性文件,更为明确地要求,“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2],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下文简称“三进”)。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教育的主干通识课程,涉及学生人数多、范围广,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大思政”格局背景下,如何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要求并做好“三进”工作,如何实践大学英语与思想工作相结合,以及如何使大学英语课堂发挥价值观塑造的孵化作用,成为值得深思的话题。
大学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研究方兴未艾,成为大学英语改革研究的重点,总体来说,该话题的研究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大学英语思政课程宏观层面的研究,通常涵盖在外语学科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话题探讨之中,主要涉及外语学科思政教学的性质、方法、路径等关键问题。黄国文、肖琼[3]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所涉及的六大基本问题得出外语思政课程的六大要素;王嘉铭、王晶晶[4]从宏观层面对外语课程思政的育人本质及嵌入逻辑进行阐释;刘正光、岳曼曼[5]从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的转变方面论证思政教育在外语课堂中的落实。部分学者将外语思政教学的理念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相结合,进行宏观论述,如何莲珍[6]通过梳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修订过程,探究课程思政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卢军坪也是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出发,为外语课程思政的建设,建构“教师、学生、课程、课外”[7]为一体的可行性路径。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大学英语课程的具体操作层面,基于教学经验进行实践总结,研究话题涵盖课程设计、教师素养、教学内容以及课内外实践等方面:胡杰辉[8]聚焦于大学英语思政教学的微观教学设计,提出三个理论关照,四个路径设计;汪露秋、庄欣、贾爱武[9]提倡以学科竞赛的方式促进大学英语思政课程的开展;李秀英等[10]、刘正光等[11]以《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研究对象聚焦于课程思政下英语教材的开发和使用;更多学者从自身教学经历出发对教学实践做出经验总结,如黄佰宏[12]总结了浙江理工大学的大学英语思政教学实践和具体做法。由此可见,以往研究或从宏观角度论述大学英语思政教学的可行性和路径,或只关注微观层面的具体实践,割裂了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的关联,基于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缺乏理论的系统指导,结论流于表面、欠缺普适性。本文将引入大学英语课堂的空间隐喻,探讨大学英语课堂空间中的对话、融合问题,以此论证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政教学结合的必要性和实现路径,为亟待解决的关键症结提供思路。
根据列斐伏尔的观点,社会空间不是客观的一件事物或一件产品,而是对这些产品和事物加以归类,并包含其中的相互关系。因而,社会空间不能化约为物品的简单排序,而是一种连续整合和活动的结果[13]73;不再是“自然的”事实,而是按照某种层级而规范化的东西;不再是静态的文化事实,而是动态的活动产物。从本质上来说,空间是作为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以及社会秩序建构过程的产物。一旦把空间视为社会关系产物,空间便不再是静止的、客观的、被动的,而具有互动性和追溯性[14]。列斐伏尔提出并区分了空间的表象(representations of space)、空间实践(patial practice)以及表象的空间(representatioanl spaces)三个概念,分别对应为感知维度、构想维度以及生活维度,该三个维度作用于空间的生产[13]31-32。首先,空间表象属于概念化的空间,“总是倾向言语符号的系统”[13]38-39,这种偏重于言语符号系统的空间观念与语言、话语、文本和逻各斯相关;其次,空间实践指空间生产过程中人们的实践活动方式,是物质形式的生产过程,一般表现为人类活动、行为和经验,它直接可感,在一定范围内可准确测量与描绘[15];最后,表象的空间主要指可供生活和使用的空间,“这是被支配的、被动体验的空间,是想象寻求改变和占有的空间”[13]40。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分法决定了空间并非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并非单一的,而是复调的;并非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列斐伏尔关于空间的思考可应用于对大学英语课堂的本质理解。
大学英语课堂涉及师生主体间教与学的关系,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的空间中获得知识技能,教师在该空间中实现知识传递,服务于知识生产和传递。大学英语课堂可视为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具有其独特的知识生产空间,同样受到空间生产三个维度的影响。大学英语课堂空间的表象存在于师生所涉及的知识系统,由此产生的教与学的知识想象,是以知识为核心的权力建构空间;大学英语课堂的空间实践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二者主体活动或主体间的互动,它是课堂空间的中心环节,连接以知识为主体的空间表象以及以教室为特征的表象空间;大学英语课堂表象的空间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主体使用的、体验的、受控的以及相信试图改变调适的空间。因此,根据列斐伏尔空间理论,大学英语课堂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生产出其独特的社会空间,包括教授语言文化的“空间的表象”、教与学互动的“空间实践”以及教室等“表象的空间”,这三种因素共同构成大学英语课堂空间的三个维度。在大学英语课堂的空间视角下,传统大学英语课堂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在空间表象概念中,大学英语课堂是以书写、言说的世界和知识系统所组成的空间实践,是概念化的空间,具体表现为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学内容。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空间中,表现为空间表象的教学内容以西方语言的习得和西方文化的认知为主,形成了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空间表象。这种由西方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统治空间中,以语言文化等教学内容为主体的空间表象是单一的、封闭的,缺乏中西文化的平等对话与融合,进而造成学生的认知立足点可能会受到冲击或位移,不利于学生的内心成长和价值观塑造。
在教与学的空间实践中,教师以绝对优势建构空间的权威话语,学生以在场而又“缺场”的形式共同参与建构。教师成为空间主体,学生是被动学习的客体。教与学的分离,主客体的明确划分,斩断了主体间的情感连接,缺乏学生主体参与,课堂空间成为控制性、条理性的,以话语构成知识权力的统治空间,从而影响空间实践的最终完成。从主体建构来说,传统大学英语课堂空间是静态的、单向的,缺乏主体间的平等对话与融合。
表象的空间是行为主体活动和使用的场所,在传统大学英语课堂中,有型的教室是师生共同使用的空间,缺乏教室外的拓展和延伸,容易造成空间实践活动的有限性和封闭性。总体来说,根据列斐伏尔空间观,大学英语课堂被视为社会关系的产物,其空间特征便不再是存粹客观的、被动的、静止的,而是与社会各主体及其他相关客体产生互动关系。在这一理论关照下,传统大学英语却呈现出教学内容的规约性、教学主体的单一性以及教学场地的有限性,使得传统大学英语课堂空间呈现出静止的、封闭的、一元化的特点,缺乏互动、对话与融合,而思政教育的融入可以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方案。
“课程思政”这一关键概念是201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他专业课、通识课中,或借助于其他各类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各类课程协同发展。2014年起,国家陆续在各大教育改革项目中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探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思路,注重各类课程各个教学环节中德育的融入,深挖每一类课程的思政资源,“课程思政”概念逐步形成。“课程思政”的内涵有别于传统思政课堂,它并非旗帜鲜明地进行泛化的思想教育,而是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强各类课程的育人目的,发挥课堂的思想价值引领的作用,要求各类课程将育人功能放在首位,并将思政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法融入各类课程的教学中去。“课程思政”为各类课程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举措。对大学英语课堂来说,“课程思政”的提出为大学英语课程提供了改革契机和努力方向,为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明确了育什么人、怎么育人以及在哪育人的方针和目标。
“课程思政”明确要求要将育人内容放在课程建设的首位。对大学英语课堂来说,其授课内容不能仅局限于西方语言文化的传授,而应增加引导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加强大学生民族身份认同的内容,这能够大大扩展大学英语课堂的空间表象。空间表象是概念化的空间,倾向于言语符号系统,在大学英语课堂空间中表现为课堂所传授的教学内容。传统大学英语课堂空间以西方的语言文化为主要内容,内容单一,缺乏本民族文化的根基认同以及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互通。语言是思想、文化的载体,语言的跨文化学习离不开不同思想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传统大学英语课堂仅注重西方语言的输入,忽视了外语学习的跨文化属性,也忽略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思政课程的提出,使大学英语课堂建设首先明确育什么人的终极目的,进而确定如何育人的教学内容。
大学英语课程这类通识课一般开在大学生刚入高校的前两年。这一时期学生特点表现为好奇心强但分辨力差、思维活跃但深入思考能力欠缺,甚至多数学生依然处于叛逆期,个性较为凸显。如果没有不及时对其进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他们难以对某一社会观点和现行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大学生价值观树立,要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要有文化根性的认知与立场。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程,可以在教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渗入爱国主义情感和思想,不仅锻炼了语言技能,而且加强了民族文化认同感。其次,利用英语的媒介,大学生可以接触到西方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随着中国在国际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媒体处于自我国家利益的考量,对同一件事进行不同角度的解读,进而发出不同的声音。由于大学生社会欠缺社会阅历,分辨能力较差,无法了解由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不同话语的逻辑与思维,甚至部分学生会出现价值取向扭曲、国家立场不坚定、社会责任感淡薄等问题。大学英语课堂引入思政教育内容,在讲授西方语言文化思维的同时,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对比中西文化的异同,会帮助学生建立跨语言文化视角,客观看待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碰撞、融合现象,形成批判意识和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不被西方媒体误导、捍卫国家形象和尊严。总之,大学英语课堂空间中英语语言技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不仅扩展了大学英语课堂空间表象,而且实现了教育育人的终极目的。
传统大学英语课堂以教师的“知识权威”主导课堂空间的产生,造成教与学的对立,师生关系变为主客体的对立关系,由此产生出的课堂空间能量流通是单向的,缺乏师生间的连接、互动和协商。在这一静止的、规约化的课堂空间中,大学英语课堂出现了学生主体声音的淹没与缺失,在教学实践方面形成了师生对话的单向性,表现为学生的“失语症”。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过于教师的权威过于凸显,抹杀学生的主体地位,扼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在于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缺失语言学习目标和实践方向。思政教育要求将学生的价值观塑造放在首位,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师生共建的大学英语课堂空间。教师从以往的知识传授者角色变为引导者、助产者的角色,在完成语言技能培训的任务时,引导学生应用语言能力去表达自我经历、自我文化和自我环境,形成对话协作、动态活泼的课堂空间。
在教学模式方面,教师主体关注于英语语言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并努力呈现甚至内化英语语言所根植的西方文化,造成了大学英语课堂中文化交流的单向性。大学英语对文化的异质性和多样性的忽略,使得语言学习者对本民族文化缺乏认同,从而造成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中国文化的“失语症”。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堂,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文化立场和教学目标,确定以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促进中西文化平等交流为目标,使学生有明确的文化占位和立场,充分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用英语表达中国的传统思想和真实的社会主义思想。教师建立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空间建构。从学生视角了解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对教师来说也是知识文化的补充。思政教育进入大学英语课堂空间,不仅能够带来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而且可以促进中西文化的融合与互动。
教室是大学英语课堂表象空间的主要形式,是师生主体最常使用、最熟悉的实体空间。是一个客观存在、静止的、规约化的空间概念。人的自我意识有着深刻的外在空间影响的痕迹,同时人的自我意识也可以建构空间。传统大学英语课堂的表征空间由教师的权威地位建构,呈现出封闭性、单一性的特征。只有能够进行平等地“协商”“对话”的空间才能够不断打破疆界、不断扩展。
思政教育与大学英语课堂的结合,要求师生将专业知识与现实生活和传统文化进行结合,加强课本理论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联系,需要师生主体共同发挥主体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实现师生主体的互动、协商与对话。课堂空间主体意识的活跃,会不断对意义进行解构,试图对现有空间进行改变和调适。学生对某一知识进行深入探究时,课堂空间会随之扩展,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生主体性的调动促使学生通过互联网自主扩展大学英语课堂的表征空间。这是课堂内向课堂外的扩展。思政教育与英语课程的结合,不仅体现在思政教育融进英语教学课堂,还可以体现在英语教学进入思政课堂。思政教育以育人为终极目标,育人地点并不仅限于教室,可以向外部空间拓展,比如:社会主义爱国教育的空间可设在红色革命基地、烈士陵园甚至电影院。大学英语课堂与思政课堂的结合,会大大拓宽英语课堂空间的边界,实现该表象空间的动态性和开放性。
根据列斐伏尔空间划分的三个维度,大学英语课堂空间可分为以教学内容为主的空间表象,以教学互动为主的空间实践,以及以教室等活动空间的表象空间。在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空间中,教学内容为主体的空间表征单一僵化,忽视中西文化的融合,出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语”;教学模式为表现方式的空间实践缺乏主体的互动和融合,出现学生主体的“失语”;在以教室为主要使用空间的表象空间,较为封闭,无法实现空间的动态拓展。针对这些问题,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政课程的结合,将大学英语教学设定育人的终极目标,在教授语言技能的同时,加强学生价值观塑造和思想品德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能够建构更加开放、灵活的课堂空间。如何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空间,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空间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中心进行语言技能的训练,或者教师在教材的基础上选取西方原汁原味的读写或视频材料进行教学。在“大思政”的理念下,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育人的终极目标,需要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或取长补短,或做出改变。大学英语课堂引入思政教育,需要利用英语语言的工具性,进行中国国情和文化的正确表达,从而实现中西文化的平等对话的目的。
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从教材内和教材外两个方面着手。首先,以教材为中心,深挖教材中的思政资源,以教材中的社会文化内容为支点,融入中国的社会现实、文化根基等元素,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和沟通,包括中西哲学思想、中西文化风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为例,在讲授世界名人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这一单元时,文中涉及纳粹对欧洲的入侵,导致赫本从小遭受战争的苦难。刚好该单元的讲解时间在“九一八”之后、国庆节前夕,这时教师便应景引入中国抗日战争的内容,中国人民所遭受的磨难以及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的坚强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对革命先烈的感激与缅怀。其次,增加教材以外的材料,教师可以借助《中国日报》(China Daily)等中国官方英文报刊,或者《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经济网》等权威媒体的英文网站,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政府工作报告》(中英双语本)等权威出版物,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有教育意义的材料,帮助学生利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了解国内外新闻、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以及对海外信息的获取。同时,鼓励学生积累中国文化和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为讲好中国故事,塑造良好中国形象做好准备,以应对大学英语课堂中中国文化的失语现象。
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堂,为语言技能训练增加了育人育才的终极目标和纵深维度,势必会带来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学实践方法是推进思政教育有效推进的重要路径。在大学英语教学空间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构成主体,教师既是学生语言技能的培训者,又是学生思想教育、价值观塑造的引导者,同时也是自我能力素养提升的学习者。教师在教授学生之前首先要做到“立德立身、立得立学、立德施教”[1],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关心社会、潜心治学,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谦逊心态。学生是大学英语课堂的参与者、行动者,在教师的引领下自我探索、自主深入。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建构有成效的大学英语课堂。
空间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空间,应该是开放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设计应充分调动主体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空间,可以将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模式,与以学生为主体的结果产出型模式相结合,采取对比引导、问题讨论、任务完成以及总结评价等方法,让学生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求知。具体来说,在涉及到中西文化对比时,教师可以通过文学、影视作品或社会现实,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布置任务,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最后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将所探究的成果展现出来。在学生完成相关任务后,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进行知识技能的总结、思想内容的升华,让师生在互动和融合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相互学习和成长。
在列斐伏尔看来,空间具有动态延展性,随着社会主体的意识建构而拓展。大学英语课堂空间作为社会关系的产物,不仅仅是封闭在教室的狭小空间,它应随着社会关系中主体间的互动而拓展。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来说,师生主体间的教学活动并非只存在于课堂中,而是包含以课堂为中心向外辐射的更为广阔的时空领域。从时间上来说教学活动可发生在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从空间上来说可分为课堂内和课堂外两个方面。
课堂空间扩展的理念下,思政教育可以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课前准备阶段,学生可进行课前演讲,用英语表达国内外所发生的要事,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陈述。例如,在教师讲授《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一单元时,该单元主题是永不言放弃,教师要求学生们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渠道准备相关名人案例,并在课前10分钟做英文演讲。有学生陈述了他所崇拜的偶像及具体实例,如曾国藩的三起三落、王阳明的龙场悟道等。在学生分享历史名人坚毅品格的同时,也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文化思想。在课中教学阶段,教师通过关键字词的讲解和篇章结构的分析,可以使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作为例句,让学生既训练了英语语言技能,又积累了中国文化的表达。在涉及西方文化时,教师可以选择中西文化对比的视角,呈现文化异同。在课后深化阶段,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作业,与学生做进一步的互动,而课后作业的设置依然可以挖掘课程思政的思想资源,让学生通过巩固知识技能的同时强化正确的价值取向。课堂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涉及课内、课外两个教学空间,实现了网络、社会和教室等众多空间的融合。
思政教育进入大学英语课堂空间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内在需求。传统大学英语课堂存在空间上的封闭性、教学模式的单一性、教学内容上的文化单向性等问题。在列斐伏尔空间理论的视角下,这种重知识轻思政、重技能轻育人的教学思路,使大学英语课堂空间缺乏主体间及中西文化间的对话与融合。思政教育的引入可以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内容,促使大学英语课堂树立育人的终极目的;可以改变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可以拓展传统课堂的教学空间,利用现代化媒体网络技术,充分融合各种网络、社会、学校等资源,使学生能够对技能、知识与文化进行深入探索。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堂带来不同层面的融合,可以建构开放、动态、多维的教学空间,在训练学生语言技能和各项能力的同时,实现育人的终极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立足中国文化立场,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展现良好的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