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相长:中小学教研组的基本逻辑

2022-02-27 22:19冉亚辉
当代教师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教研组教研学科

冉亚辉

(重庆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401331)

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重点在于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高质量的中小学教育体系的基础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设。教研组是中小学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提升教学教研能力和协调教学业务工作的重要机构。中小学教研组,最初源自对苏联的“教学法小组”的学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教研组已经成为中国中小学的重要教研组织,是中小学教师重要的学习成长共同体。教研组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阵地,教研组风貌也是学校教风学风的重要体现。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小学教研组形成了重要的基本组织运行逻辑:研学相长。本文中的教研组的逻辑指的是在教研组的长期组织运行中形成的一种结构性的规律和规则。

一、中小学教研组的性质与地位

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旨在“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1]教师队伍质量是决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要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坚持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教研组蕴含着中国特色的重要教育实践智慧,在长期工作中卓有成效地支撑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教研组活动作为我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一种传统教育活动形式,多年来为传承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统一教学的进度和目标,规范教学的组织和手段等等,发挥了很大的作用。”[2]在中小学内部,教研组是一个具有多重职能的组织机构。

(一)教研组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业务机构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3]学校教育立德树人的主要方式是教育教学,作为主要从事和承担教育教学工作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自然是中小学的中心工作,而学科教学,则是具体执行学校教育教学职能的基础工作。具体而言,学科教学工作主要依赖于教师具体执行,开展相应的学科教学任务。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是按照学科开展的,一般较少存在多学科教学。也即,一名教师主要从事一门学科教学,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政治、地理、生物、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在学校制定教学计划排课的时候,主要是按照教师的主要学科归属而分派具体的教学任务,如安排一名语文教师任教高一年级两个班的语文。该语文教师基于语文学科教学的工作任务和性质,归属于语文教研组。整个学校的语文教学任务都由语文教研组承担,语文任课教师的班级调配也主要是由教研组内部协调而产生。这个逻辑也适用于所有学科,如学校的数学教学由数学教研组具体承担,英语教学由英语教研组承担。学校学科教学的质量也基本由教研组的集体水平所决定。

(二)教研组是教师提升教学教研能力的重要组织

中小学的教职工主体是教师,教师的教学教研业务能力和质量基本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业务能力,是学校治理的重要工作。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的主要组织,就是教研组。教研组在性质上是学校基本的教学研究组织,是团队组织,是学习型组织,是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4]教研组本身具有学科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在学校内部也基本是排他性的。“所有的教研组参与人员都是从事该学科教学的教师,他们以自己的专门知识为依靠参与各种教研活动,所研究的问题和学习内容带有很强的专业性。多数活动也是围绕着高质量的教学进行的。”[5]如语文学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和经验,主要来自于语文教研组内部,其他学科对语文教师的业务能力的提升一般不起重要作用。学校教务处主要是一个行政机构,执行的是学校教学的协调管理行政职能,也基本不具备学科教学教研的具体业务指导能力。教师的教学经验的交流、教学智慧的增长和教研能力的提升,主要是依托于教研组而进行的。通过教研组,教师在学习钻研现有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积极主动地、自觉地开展教学研究,并通过自己的研究,提出新的教学理论,创造性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6]简言之,教研组是学校内部提升教师教学教研能力的重要业务组织。

(三)教研组是协调学科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机构

中小学是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的业务单位,学科教学工作自然是学校的主要业务工作。但在具体的教学运行中,教学工作涉及诸多具体的协调事务。在具体学科教学中,学校需要对学科教学进行整体协调。如在中学阶段,每一个年级都需要确保有业务骨干教师,但同时又需要力保毕业班的任课教师质量,这就有一个综合平衡的协调排课问题。而在具体的教学运行中,还涉及教师的病假、事假、产假、丧假等而产生的代课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教研组内部协调处理。同时,中小学还涉及统一教学进度安排和考试协调等工作,在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工作中,教研组需要协调内部同年级教师的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进度保持基本一致。在最终的考试阅卷中,还经常采取集体阅卷,这也是需要教研组协调的工作。整体上看,教研组是学校内部协调学科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织。

(四)教研组是教师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凝聚体

学校是教师与学生的集体组织,学校大多教师众多,这种集体组织还需要内部的细化组织具体支撑,以强化学校内部凝聚力。学校不只是教师工作的单位,也是教师生活的重要场所,所以需要确保教师工作和生活的健康性。而教研组既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织,同时也是生活的共同体。“教育需要从一点一滴、从小事琐事烦心事做起,积累经验,总结规律,享受不被行外人所理解的乐趣、苦趣。”[7]中小学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学科教学,工作场所大多是教室和教研组办公室。上课之余,教研组办公室就是中小学教师的课余工作区域,备课、改作业、与学生谈话、与同事交流、开展教研组活动等都主要在教研组办公室开展。中小学教师大都有办公室,一般是在教研组办公室集体办公,这种空间格局决定了教研组就是教师在学校的家,是学科教师集体工作和生活的主要空间想象体和心理归属。从这个角度上看,教研组是学校内部教师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凝聚体。

(五)教研组是学校教风和学风的重要体现机构

学校是从事教育教学的业务单位,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体现就在于学校教风和学风,而教研组则是决定学校教风和学风的重要机构。学校办学质量最终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要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必须依赖于提升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最终形成学校整体的优良教风学风。而要提升教师的教风和学风,则必须依赖教研组。在具体的学校教育教学中,教师是分学科存在的,并且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学科差异,这决定了同一学科教师相互之间的影响更为重要。教研组是依托具体的学科而建立的,教研组内部教师从事相同的学科教学,在教学教研上具有共同语言和良好沟通,能够有效建构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二、中小学教研组的基本运行

在中小学内部,教研组在性质上并不是行政机构。整体上看,教研组在中小学内部属于基层自治性的业务机构,基本不从事行政管理,在运行中也主要依赖于教研组成员的自觉配合,并不是一个实质性的管理机构,这是对教研组运行的基本判断。

(一)在运行性质上教研组是整体相对松散的教学业务联合体

从最初设立教研组开始,教研组就定位为专业导向的学科教学研究组织,其目的就是解决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改进教学。[8]教研组在具体运行上并不依赖于行政命令,在性质上,教研组是一个教学业务的联合体,在风格上整体相对自由松散,而不是一个严密的控制型机构。如果教研组走向严密控制,实际上就进入了行政化的泥潭,这是学校教研组建设中的陷阱。因为教研组指向的是教学业务,而业务工作本身需要在工作中创新发展,并需要适度多元,这些都是严密控制所不能实现的。教研组的生命力在于业务联合体,是一个需要适度自由的相对松散的业务组织,这也是教研组运行的重要性质所在。

(二)在运行组织上主要依赖于教研组长的业务权威

教研组作为一个组织,自然有其领导者,教研组的领导者就是教研组长。但教研组长归属于业务领导,而不是行政领导。业务领导主要依靠其业务权威性而产生的领导能力,这也是教学领导力的重要体现。教研组长一般都是学校该门学科的重要教学权威级人物,在年龄和资历上大多具有明显优势地位,这也是教研组长一般都具有明显的业务权威性的重要原因。教研组长的选拔需要重点考虑业务能力和影响力,如果教研组长不具有业务权威性或者影响力,很难带领教研组成员实现教研组的职能。“教研组长是教学研究的实践者和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们不仅要负责教学,学科的策略指导,领导和管理教师,还要有效分配教师和资源。”[9]一定程度上看,教研组长在中小学具有学科带头人的角色和作用,具有明显的学术积累、教学智慧与实施技能等特长。[10]

(三)在运行内容上主要依靠学科教学教师的业务经验和智慧

在教研组的具体运行中,主要依靠的不是经费、文件和制度,更重要的是依靠教研组内部从事该学科教学的教师们的业务经验和智慧。教研组的运行必须紧贴业务工作,主要涵盖两大领域:其一是教学工作;其二是教研工作。教学工作具体涉及该门学科的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教学智慧等。教研工作具体涉及该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创新、学科科研等。教研组运行的凝聚力主要依赖于教师个体自我发展业务能力的内在动力,以及解决教学教研业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的工作需要,而不是依赖于行政管理命令和经费推动。在具体教研组活动中,要重点针对学科教学教研业务工作中的具体经验、模式和智慧而开展。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切忌空泛和空洞,需要贴近学校学科教学具体教学实践,才有实效性和吸引力。

(四)在运行模式上主要以内部协调和协作为基本运行模式

教研组的内部运行模式上,主要以内部协调和协作为主,而不依赖于简单的工作布置和安排等行政管理方法。教研组是一个学校内部的业务自治机构,在内部运行上,教研组内部不存在严格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教研组长与组员的关系主要是一种业务上的协调关系。虽然教研活动的质量、效益和活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研组长的工作能力、学识威望和人格力量,但教研组长不能简单滥用这种影响力。因为教研组内部也可能有众多资深的成员,其专业性甚至有可能超过教研组长,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教研组长与组员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教研组内部的工作运行中,需要充分协商和协调,不宜采取刚性的行政命令。

(五)在运行氛围上主要是一种生活与工作一体化的家庭式组织

教研组不是学校内部的简单的行政机构,而类似于一种生活与工作一体化的家庭式组织。教研组大多都有固定的教研组办公室,每个组员都会在教研组办公室从事备课、批改作业、批阅试卷等工作。教研组成员之间是真正的天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关系,所以成员之间的关系大多比较亲密。教研组是教师在学校内部的心理归属机构。中小学教师的固定身份是学科任课教师,而不是班级任课教师。因为一位教师在学校数十年工作中主要身份是某一学科任课教师,这种身份是固定的,也是学校内部众所认可的。班级任课教师则是不断变动的,任课班级的流动性,决定了班级任课教师的标签的暂时性。因为长期一起工作和一起生活,这导致了教研组内部成员之间潜移默化的强大影响力,这也是教师专业成长中重要的朋辈影响力。在长期的教学观摩和学习中,教研组成员相互之间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三、研学相长的教研组的基本逻辑

教研组的核心指向是教学与教研,对教研组的成员来说,研学相长是教研组的基本逻辑。研指的是研究和研讨,指向的是教研;学指的是学习观摩,指向的是教学。研学相长指的是教研组内部教师们在教研组的组织和活动中,通过长期的观摩学习和研讨交流,取得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的持续提升与发展。研学相长的基本逻辑的重点在于两个维度:其一是教研组指向的是教学教研的业务工作,这决定了教研组是一个业务组织。其二是教研组要服务于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这是教研组的中心工作。

(一)教研组的性质定位:教学教研交流学习与成长的工作学习共同体

教研组的性质,决定了中小学教研组是中小学教师教学教研交流学习与成长的工作学习共同体。研学相长决定了教研组成员是一个相互影响的集体,其目标在于促进教师集体业务能力发展。这种学习是广泛和多领域的,包括教学领域,也包括教研领域。教学领域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智慧、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教学领域的学习主要在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领域包括问题研讨、课程与教材解读、教学难点的突破、具体班级和学生教学难题的解决等。教研领域的研讨其目的在于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提升教育教学认识。因为教研组能够与教师的日常教学建立经常、直接、实质的联系,所以对于教师专业成长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11]在教研组建设中,要加强学习组织内涵建设,创设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环境,拓展教研组学习职能。[12]在教研组的组织架构下,学科教师能够有学习观摩的对象,有学习交流研讨的同事,有能够寻求帮助的业务权威。在这种相互学习的集体中,所有教师在业务领域能够有效实现专业发展和成长。

(二)教研组的工作目标:业务能力提升与教学工作协调

在具体的教研组运行中,作为一个学科教师的集合体,也体现了该学科教师集体的工作风格与工作担当,教研组的工作目标要坚定指向业务能力提升和教学工作协调。在业务提升上,除了常规的研讨观摩学习之外,还包括对教育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要求等的学习。这种学习是基于学科教学的具体业务工作上的,一般都能够具体化,并能够保持针对性和实践性,摆脱了泛泛而论的可能问题趋向。在工作协调上,教研组要确保学校该门学科的整体教学任务的承担,以及临时教学任务的调配和考试内容的协调等。这些都是学校内部的重要教学业务工作,也是需要教研组细致协调的重要工作。

(三)教研组的管理模式:工作与生活一体的教师基层自治单位

教研组的管理模式是一种基层自治单位,是工作与生活一体的结构性组织。教研组教师集体一般都使用教研组办公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办公桌,日常的备课、批改作业、批阅试卷、与学生谈话等工作,都是在办公室进行,所以教研组教师之间关系相对紧密。学校的学科教学的相关工作大多通过教研组开展,教研组内部通知便捷,协调性强,内部对业务工作高度熟悉,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省去很多形式上的会议和公文,这也是教研组本身的工作与生活一体而带来的便捷性。在教研组的内部运行上,主要依靠协调和协商,所以内部群体成员之间相对和谐,避免了过多依赖行政命令而可能带来的紧张和矛盾。

(四)教研组的工作内容:教学与教研相结合

教研组的具体工作内容,主要是两个领域:其一是教学,其二是教研。中小学的核心任务就是教育教学工作,中小学教研组的所有工作都要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要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需要重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这是教研组的基本工作目标。教研工作本质上也是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对于教研组工作中的研究,相对于科学研究一词,在中小学可能提教学研究更好。不管是从科学研究的前沿性和中小学的职责定位上看,科学研究都不是中小学的重点工作,也不是中小学教师的主要职责。但教学研究应当是中小学学校和教师的重要工作领域,教学研究是服务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教研组既要观摩学习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智慧,也需要研讨学习教研领域的重要问题,提升教研水平。教研组活动,“应当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面临的教学问题为对象,通过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观察与反思,与同伴进行交流,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及教育教学实践的活动,使之成为一个通过合作研讨、有效实践、反思提高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13]。在教研组活动中,要紧贴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不能走向形式主义。

(五)教研组的学校内部的结构性定位:基层教师的重要情感和身份归属组织

教研组不是行政机构,一定程度上也摆脱了行政机构带来的刚性。教研组作为基层自治性组织,是教师们的情感依托和身份归属的组织。在情感上,教研组基于学科教学的共同工作范围,教师们有共同的学科基础、学科语言和学科情感,这样能够形成紧密的团队情感。在中小学,教研组是教师们最可能建立深厚友谊和感情的组织。在身份归属上,教师本身也需要归属感,任课班级是流水模式的,但教研组则是铁打的营盘。一名教师几乎长期都固定在一个教研组,最终形成了教师的固定归属,即使教师升职为中层干部和校级领导,在教研组的归属上,一般也不会发生变化。

四、研学相长的中小学教研组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小学教研组近年来也面临一些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适度规避。出现的问题主要可能有: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缺少交流与整合,教研内容局限于教材分析,教研视野比较狭隘封闭,教研过程形式化严重,教师主体参与性不强,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考虑比较少等问题。[14]当前的主要问题可能有以下一些表现。

首先,部分学校的教研组职能存在一定的偏颇。教研组本质上是一个强调实际工作经验并注重具体教学方法改进的业务组织,所指向的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教研能力的提高。但部分学校的教研组过度重视形式化的政绩工程,如过于宽泛的科研课题和不切实际的编写著作和教材。这种政绩式的过度科研倾向并不适合中小学的教研组。教研组更应当注重学校的该门学科的具体教学质量,这才是中小学教研组的基本工作。当然,水平很高的中小学可以从事部分科学研究,但也应当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展。

其次,部分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走向形式主义。教研组活动应当真实,追求实效,紧跟时代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但不能走向形式主义,搞一些花拳绣腿的事情。教研组的公开观摩课应当真实,并且应当是平常上课的真实呈现,这样的真实的观摩课才有实际效果。教研组的集体备课也不宜过多过滥,过高比例集体备课,甚至全部采取集体备课,表面上是重视集体智慧,事实上有诸多问题。其一是这种集体备课导致千课一面,学校内部课堂失去了极为重要的多元化,而多元化往往是学校教学的生命力的重要基础。其二是这种集体备课导致教师的授课思维和逻辑都趋于一致,对于学校发展并不是好事。其三是这种集体备课还助长了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反正有集体备课,所以既不愿意反思,也不愿意学习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设计。形式主义目前正成为教研组的最大问题,中小学的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等部分走向了所谓的打磨和表演,集中了全校教师无数次的观摩、改造和演习,与教学的真实课堂的需要反而越来越远。

再次,部分学校的教研组有走向行政化的趋势和问题。部分学校的教研组在发展中呈现出职能行政化、价值功利化、内容虚浮化、操作形式化。[15]行政化不只是大学办学中出现的问题,近年来也表现在中小学办学中。行政化的本质是官僚主义,中小学本身是承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学校,应当多一些业务思考,少一些命令指挥。但今天部分中小学热衷于行政命令,教研组也逐步演变成了一级行政机构,天天忙于命令指挥和协调,而把本来的教学业务和教研工作当成了副业,这就背离了教研组设置的初衷,也没能体现教研组研学相长的基本逻辑。

最后,部分学校教研组忽视了教研组应当是工作与生活的一体化。教研组不只是工作的重要组织,也是中小学教师情感依托和归属感的重要组织。在教研组建设中需要高度重视教研组的硬件软件建设,给予教师们一个温馨的办公环境。教研组管理不能过度刚性,同时需要注重内部的沟通协调和情感培育,培养学科教师重要的学科情感和同志之间的友谊,既不能过度竞争导致内卷,也不宜只管业务工作而忽视校园生活,要注意建构和培养学科教师对教研组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是建构学校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五、结语

教研组是中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特色所在,也是中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实践智慧。在未来的基础教育发展中,要坚持建设好教研组,有效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

综合来看,这些方面可能是未来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领域:首先是教研组的性质定位上,教研组本质上是一个教学与教研的组织,而不是一个行政机构,这个定位不能有偏差。其次是在工作内容上,教研组应当以教学教研业务为中心,不能走向偏颇。再次,教研组要致力于研学相长,要坚定指向提升学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的目标。如果这个目标不能实现,教研组就缺失了吸引力,也失去了自身发展的基础。又次,教研组建设过程中要确保教研组本身的业务联合体的相对自由松散,不能走向行政化。最后,学校要高度重视教研组的建设资源,在经费和时间上确保教研组活动的有效开展。

猜你喜欢
教研组教研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王者之师——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王者之师——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超学科”来啦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