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猛慧
(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贵州 贵阳 55000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建立完善且满足普惠金融要求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既是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金融机构践行社会责任的体现,促进金融机构开辟效益新增长点。但是,随着金融业态的持续演变,农村金融需求的不断变化,为了能够更好服务农村市场,金融机构需要围绕农村市场的需求,在产品、服务、流程等方面加强创新和改进,以推进农村市场发展[1]。
虽然我国很多农村地区有着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比如特色农业、特色旅游资源等,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和市场的衔接不足,产业价值释放不充分。制约农村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资金问题,由于缺乏资金,导致对本土资源的挖掘开发能力不足,价值再生能力受限。
通过加强金融服务创新,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产品、金融服务的完善和升级,为农村产业发展注入更多的优势金融资源,能够助力农村产业得到更加良好的资金“活水”,为农村优势资源开发、整合、利用提供更多保障,促进农村优势产业更好地与市场衔接,以此产生良好的经济价值。同时,能够使金融机构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形成独特的市场形象和市场口碑,并迅速积聚一批合作契合度较高的客户。
近年来,聚焦普惠金融逐步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之中,是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很多金融机构纷纷作出了有益探索,积极围绕乡村振兴,在产品、服务、流程等方面进行创新和升级。通过对接乡村振兴、支持乡村振兴,不仅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机构的社会价值,也促进金融机构在其中寻找到了新的效益增长点,尤其是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尚有较大的市场潜力,能够为金融机构拓展市场、积累客户群体提供良好的条件。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纵深推进,城镇地区金融市场同质化竞争压力加大,将会有更多金融机构加入到支持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在农村市场这片广阔的天地不断寻找到更多新的效益增长点。
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当前农村产业活力正在不断释放,农村金融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在此背景下,金融机构应积极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首先,由于当前农村市场有着较大的金融服务需求,随着城镇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开辟农村市场,无疑能够为广大金融机构寻找到差异化竞争的新启示,给金融机构带来新的效益增长点。
其次,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整体经济呈下行趋势,很多行业风险系数相较于过去都有一定的上升,尤其是房地产及周边相关产业,而在国家对于农村大力支持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地区当前经济运行和发展态势相对较为平稳,将金融服务的目光投向乡村市场,将有助于缓释金融机构风险管控压力[2-3]。
金融机构在开展农村金融服务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金融产品,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能够为农村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吸引农村客户群体的关注。丰富、具有针对性的农村金融服务产品体系,不仅是金融机构服务农村市场的重要保障,也是金融机构开展农村市场营销的信心来源。在金融产品设计方面,由于在广大农村地区不同行业、产业对资金的需求、担保方式、融资方式等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针对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产品。但是目前很多金融机构在产品创新的速度方面还有明显的不足,金融产品单一、个性化不足,导致与农村市场发展不匹配,难以适应农村需求。
由于不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市场发展情况不同,对于金融服务需求也不同,因此,金融机构要开展有效的农村金融服务,应当注重“因地制宜”。但是目前很多金融机构在开展农村金融服务过程中,沿用传统的营销模式和获客渠道,对于金融科技的挖掘和利用还有待提升。此外,金融机构只片面依靠营销、推广,而没有从自身品牌形象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通过打造“亲农”品牌形象,来吸引更多农村客户群体[4]。
随着乡村振兴的纵深推进,以及乡村市场金融需求的不断变化,目前很多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产品上结构单一、种类偏少的矛盾必须要尽快解决,而在产品创新方面比较合理的做法是通过加强对农村市场的调研,通过因地制宜、外部合作来丰富产品线[5]。
首先,要加强产品的体系化建设和支撑。金融机构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原先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点的基础上,针对乡村金融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延伸拓展,建设“农村金融超市”。“农村金融超市”的概念和超市类似,就是要将金融机构的农村金融业务扩展到超市层次,具有针对农村居民、农户、涉农产业经营业主金融存款、贷款、基金股票买卖、信用卡业务、投资顾问、保险、工资甚至纳税等多种功能,也就是说顾客可以在一家金融机构的一家网点将所有金融问题一揽子解决。在西方发达国家,“金融超市”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得到普遍发展和完善,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要想在农村金融服务方面形成自身的竞争力,必须要针对农村市场日益多元化的金融需求,积极布局自己的“农村金融超市”。“农村金融超市”的产品种类包括但不限于个人理财产品、基金产品、保险产品、私行产品、贵金属和国债产品、代发工资业务、信用卡业务等。
其次,选择合适的合作公司。在合作公司拓展方面,金融机构应当将目光瞄准同业,选择优秀的同业积极布局农村综合金融业务,但是鉴于技术资源的局限,考虑可以优先接入大企业,因为大企业的技术资源一般比较丰富,可以和金融机构实现互补。
再次,要瞄准乡镇地区产业特点,形成具有行业专属性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比如江苏苏中某金融机构针对当地泵阀配件产业较为发达的乡镇推出了涵盖泵阀主机厂、泵阀生产制造上下游产业链的行业特色金融服务,市场反响良好。
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背景下,通过“村委会+服务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让贫困户以劳动力入股分红,分红由村委会统一发放,形成了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农产品种植教会了农民如何利用技术手段解决吃饭问题,从而稳定了农民收入。
从长远看,土地流动在今后可作为抵押物进行交易,从而促进农村及市场资源配置,利于刺激农村经济。与此同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完善投融资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对农业的投入,强化金融机构责任,适当增加金融扶贫产品,优化金融服务。
以公益性质为主的音乐活动,常被称为“献爱心”,是作为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而公益性质的音乐活动是通过音乐的方式进行对道德知识的传播、环境的保护、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的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常被称为慈善音乐。公益性质的音乐活动主要目的是弘扬高尚的道德文化,带给社会正能量。
产品是金融机构打开市场的核心基石,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过程中,金融机构应当注重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依靠产品创新探索综合化经营,不断提升自身在农村市场的综合化经营和服务能力,推动金融机构收入结构的多元化,适应“乡村振兴”和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趋势。
首先,要积极、广泛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规律,了解当前市场上热销、受欢迎、能够切实解决农村产业发展问题的金融产品,将其作为产品创新和拓展的重要依据。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聚焦金融机构自身基础,结合市场需求,适时拓展能够精准满足农村市场需求的优势金融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不断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其次,要形成创新的长效机制,结合农村产业发展的规律和周期性变化,持续进行产品创新,力争形成一批能够有效切中“三农”群体需求和痛点的拳头产品,不断增强金融机构在农村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不仅是金融机构,政府相关部门也要高度重视农村金融产品管理工作,切实设计好辖内金融机构服务农村金融产品的指引,出台措施鼓励金融机构进行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开发、产品制度配套以及产品在市场上的有效推广等基本工作[6]。
数字化转型是当前国家金融系统自上而下的战略要求,也是银行业自身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和不二之选。在服务农村金融市场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针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推出因地制宜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与产品,优化完善线上线下支付和服务渠道,推动数字金融和大数据应用。同时,利用自身扎根地方、服务地方的地域优势,形成普惠金融通达城乡的大格局。
首先,建设的系统和产品要以客户为中心,要充分考虑农村地区知识水平、老龄化等现状,产品设计具有价值性、人性化,比如老年版手机银行、社保代认证等创新功能和业务。
其次,通过数据分析、加工和处理技术,认识客户,对客户进行分层、分群和360°客户画像,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体进行精准服务和营销。如贵州某地方银行推出的普惠大走访系统,实现了对存款客户、贷款客户、农民工客户等不同客户群体的分群、走访营销及绩效考核功能,让客户经理从营业网点“想走出去、能走出去”,充分赋能精准营销和业务发展。
金融自始至终都是和风险相伴而行的。因此,在加速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过程中,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不仅有助于对农村金融服务过程中的风险防范,同时对于金融机构不良控制、案件防范、合规经营等也有明显促进作用。
首先,在提倡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过程中,要大力培育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加强风险合规管理能力建设,要明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建立起风险管理创造价值的意识。
其次,在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过程中,必须理性地加强对农村地区风险的主动管理,将风险关口前移,加强风险管理条线与业务条线的有效沟通,降低信息不对称对决策的影响,改变被动管理风险状况。
再次,要结合农村地区产业、客户的特点,在风险管理方面进行合理调整,比如设定更加灵活的容忍度,调整贷前审查的流程等,总而言之,要更加适应农村地区的需求。
由于农村客户群体相较于城镇客户群体,对于金融机构服务内容、金融产品属性的了解更显单薄,因此,金融机构在践行农村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加强“亲农”品牌建设就成为重点内容。可以从以下几点采取措施。
首先,要引导金融机构从农村客户群体的需求出发,提高服务的针对性,比如在农村,很多产业有着季候性的特点,所以在服务的过程中,可以针对农业种植、养殖业的季候性特点,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让农户能够在种苗采购、经营扩大、化肥农药批量采购、收获农产品加工销售等不同周期获得适时的金融服务,让农户切切实实感受到银行的人性化、贴心化。
其次,要培植金融机构科技服务农村发展的能力,要以大数据分析推动智能客户系统建设,通过大数据对农村客户问题进行分类汇总,以智能客户系统第一时间解决客户的常见问题,提高农村客户满意度。
再次,要加强宣传工作。“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让现代化的金融服务能够获得更多农村客户群体的了解和认可,既要从农村金融服务产品、服务层面来创新,更要重视宣传的作用,积极开展精准宣传,并推动宣传方式从线下向线上转变,发挥好新型网络平台,如抖音、微视等宣传价值,扩大金融机构在农村的品牌影响力。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金融和农村的衔接成为当前倡导的重要基调。金融服务应主动衔接乡村振兴,对于农村市场而言,能够更好地激活农村经济的潜力,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为涉农经营主体、农户带去更多便利;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是当前在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的一个重要导向,也是履行社会责任、顺应政策的重要体现。为此,要重视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工作,以良好的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不断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