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元秀,黎 冰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河池 547200)
心理学领域最先引用“助人自助”理念,通过心理医生的帮助,增强咨询者的独立性,减少其依赖性,以期在日后遇到相同或者类似的困境时,可独立自主解决。2000年以来,“助人自助”理念更多被运用于社会工作专业中,社会工作者帮助案主解决个人问题,同时协助解决社会问题。而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社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在探索资助育人工作路径中出现很多状况,影响了高校培养的实效。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要加强精准资助,推进资助育人,全面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结合国家对高校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笔者认为目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国家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强化资助育人,关键在于夯实保障型资助的同时,探索完善发展型资助”。但在高校一线资助育人工作中缺乏创新,导致大多数高校的资助工作还停留于解决学生的物质问题,尚未实现育人功效,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对客体变化缺乏创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资助客体,是指高校资助工作对象,即高校大学生。当下各高校都在扩招,学生生源类型多,家庭情况各有不同,但高校在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评定程序与评选机制等方面按照相关政策文件开展,而非根据学生实际差异采用不同的认定标准,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例如,一些学生家在县城,但家庭经济条件差,未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些学生家在农村,但家里有大片山林,却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像这种“一刀切”式的认定标准,存在偏颇与不公正。
2.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专业性缺乏创新。高校资助工作类型多、周期短,例如贫困生认定材料审核、国家奖助学金申请审核、学院奖助学金申请审核,勤工助学岗位“双选会”,征兵入伍代偿工作,诚信主题教育、冬季送温暖等,为确保资助工作完成得准确、无误,高校资助工作者每天疲于奔波在各种材料中,缺乏对资助育人工作的思考与研究,缺乏专业性,同时也难以从资助工作中获得提升。
3.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服务内容缺乏创新。高校在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时,较多考虑教师需要学生做什么,未曾考虑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该岗位上的作用是什么,通过此岗位的历练,会获得什么。高校在设置勤工助学岗位时,应给学生提供更多获得知识、实践的机会,这样才有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今后更好地走出校园,走进社会。
总之,传统模式下的高校资助工作因其主要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问题,具有典型的事务性工作特点[1]。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缺乏创新,导致受助学生难以在现有的资助模式下获取更多知识和实践能力,无法实现学生最终的自我救助。同时,也让资助工作者每天疲于应付日常工作,对资助工作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必须要改变这种简单粗暴式的高校资助模式,真正实现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实现受助学生的“助人自助”。
在过去,很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无法支付高昂的学费,频频放弃继续学习的机会,因此就学问题成了政府和社会的一个关注点。2007年后,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制定并出台了国家奖助学金系列资助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在高校中逐步建立起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奖、贷、助、补、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保证考入高等学校的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新资助政策及配套措施主要是通过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各项助学政策、扩大受助学生比例提高资助水平,这种粗放型的救助制度基本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然而在受助过程中,这些受助学生出现了一些不良心理现象。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中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状况较为严峻。调查显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非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偏低[2]。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自信,自我否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经济上的拮据与贫穷,在长期的生活中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尤其是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使得不少大学生一切向“钱”看齐,滋生金钱至上的心理,追求名牌、时尚、新潮,金钱成为衡量成功与否的关键。西部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约占学生总人数的一半,人数众多。通过调查发现超95%的学生对目前生活状态不满意,其中约86%的学生因为家庭经济状况窘困而不满意当下的生活状态,超过90%的学生以马云、马化腾等富人为参考,就想着像他们那样富有,不考虑其对社会贡献,希望过上奢侈品自由的生活。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无不显露对富有的向往,因为金钱不仅能改善其目前的生活状态,更是认为“有钱就是有底气”,“钱”支撑了其所处社交圈的话语权。所以,这些学生在与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同学交往时表现出怯懦,尤其是在各大购物网站营销的“双十一”“双十二”等购物狂欢节时,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同学购买物品的数量、价格、态度等,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影响非常大,导致其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不断否定自己。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外界环境互动不畅,形成负面心理。贫困带来的自卑心理,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内心对外界产生隔阂,不愿意与人交往、沟通、交流。开学后,班级学生开始慢慢熟悉,了解相互的家庭情况,班级班干部组织班委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帮助,积极鼓励他们融入到班集体中,然而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愿与人交流,或者偶有交流时过分拘谨、无措的态度,让同学们对与他交往感到艰难。高校中同学间关系较好,经常聚餐玩耍,受经济限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法支付交往费用,只能将自己封闭起来,拒绝融入,独来独往的较多。长此以往,这类学生与外界环境的互动被动,将来毕业后进入社会也会受影响,难以融入到社会这个大集体中。
3.受助学生出现依赖心理、惰性心理,缺乏社会责任、缺乏感恩诚信意识等。国家开展精准扶贫后,家长和学生不断享受政府给予的贫困户各种优良政策,从而依赖政府、依赖扶贫工作者,学生入学后依赖学校,尝试期望学校也像扶贫工作队伍那样对他们照顾有加。而现有的助学政策中,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当地政府可能提供的资助政策等完全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读完大学。但不少家长以自身文化低、不认识字,小孩内向,不敢社交等理由进行推脱,不愿意办理相关手续,就盼着学校能包办,想得到不劳而获的资助,没有感恩之心,缺乏社会责任。
不可否认,物质资助可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有书可读。但是无偿资助忽视资助的造血功能,容易使贫困学生形成“等、靠、要”的惰性思想[3]。缺乏育人元素的资助模式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需求,学生对物质资助产生依赖心理、惰性心理,认为国家与社会就应该提供这些资助,不需要感恩,更不需要自己付出任何的劳动,缺乏社会责任、缺乏感恩意识、缺乏诚信意识,这种粗放式的资助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发展。
“授人以鱼,一日享用;授人以渔,终身享用。”高校大学生作为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个人,有能力、有义务、有责任为保障自己的生存能力而不断努力,在接受帮助的同时,应该学会依靠自身的力量,学会自立、自强。本文探讨如何将“助人自助”理念引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既有利于推动高校大学生实现自我救助,同时也有利于完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
“助人自助”理念主要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提高自身的能力以达到自我救助,将其应用于该体系中,有助于弥补该体系只是单纯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现在的就学问题,更重要地是提高其自身能力,最终避免将来面对贫困问题,达到真正的脱贫;同时,也有助于推行该体系,使得更多的人感受到该体系对自身发展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政府可通过提供更多的“资助套餐”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选择,而非单纯地减免学费、提供助学金与生活补贴等,这样才能避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同时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助意识。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并不仅仅是经济收入低下,还应该包含社会适应能力低下、社会发展能力不足、被剥夺了基本可行能力,解决贫困的根本在于个人能力的提升[4]。因此,学校应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或鼓励其在课余时间出外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挖掘自身潜能,让自己得到更多的锻炼,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将“助人自助”理念应用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在心理上,协助其接受贫困现实,同时帮助他们树立解决生活难题的信心,让其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对将来抱有更大的希望。考虑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方面对贫困这个概念理解的误区,将对他们心理产生一定的阴影,因此也需要心理方面的疏导,让他们正视贫困问题,有助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并梳理好自己的情绪,更好地与他人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
将“助人自助”理念应用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在总体上看,是为了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会更多的生活经验,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亦能坦然地走出校园,昂首挺胸地走进社会,最终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同时也为国家的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马斯洛在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 logical Review中指出人有五个层次的基本需求,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5]。因此,高校从事资助育人工作的人员在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助时,不仅要满足他们最基本的生理、安全方面的需要,同时也要给予他们高层次需求的帮助,尤其是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的帮助,这种帮助是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实现的,是实现由“助人”到“自助”的重要环节,资助工作从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求上升到引导受助对象自我实现,给当今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以重要启示。
由此可见,“助人自助”理念在给予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的同时,协助其恢复自信心,并且结合内外资源,发掘其潜能,让其适应社会,最终达到自我超越。因此,国家在提出一系列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政策的同时,应解决如何促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其“造血”功能,发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的潜能,增强其自助能力,促使他们实现自我救助,最终达到提高自我能力,实现自我目标。
高校资助工作人员在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的过程中承担着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受助群体是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这个群体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群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给资助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迫使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要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口,争取更为有效地开展工作。
西部地区受历史和自然条件的限制,经济发展相对比较滞后,这一特点导致了西部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较其他区域的多,且受困的情况也相对较为严峻。因此,本研究结合广西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社会、心理等方面,探讨如何将“助人自助”的理念贯穿于西部地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使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更加完善、科学、合理,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接受国家、社会帮助的同时,使自己得到更多的成长。根据调查所得结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将“助人自助”理念运用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使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更好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服务。
由于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增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数也逐年增加,奖助学金申请人数也随之增加。贷款仅能解决就学问题以及部分生活费问题,却无法解决就学后长期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可以设置“套餐”的形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如果认为自己有能力在今后将这笔款项还清,则可申请“套餐式”的资助。区别对待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实现差异化的资助政策体系[6]。这样不仅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和生活难题,同时也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主选择,让其更充分地感受到自助带来的动力。
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要体现人的主体地位,具体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就是要坚持建立以人为本的资助体系,同时也要尊重受助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主体地位,做到资助体系与受助主体相适应,受助主体与广大师生之间相互尊重、接纳与激励,共同创造携手共进的资助文化。因此,要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管理者的资助理念,例如将“助人自助”理念贯穿到勤工助学项目中,虽然勤工岗位所赚取的钱不多,但可以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这是依靠自己的劳动所赚取的。设置勤工岗位,不仅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生活问题,最重要的是为其提供一个实践的机会,挖掘自身的发展技能,学生通过岗位锻炼,学习基本的工作技能,让学生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劳动是可以过上美好生活的,从被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为管理者,培养学生责任意识,为今后进入社会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高校资助工作不仅要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同时也要关心他们的心理问题,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们存在会被人看不起的心理,担心无法融入集体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此,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经济帮扶与心理帮扶放在同一个位置,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关爱,学会感恩,学会奉献。
高校为适应社会需求,不断改革优化,除硬件设施提升,软服务提升也成为了吸引生源的重要因素。普通高校办学经费较为紧张,在硬件设施上难以形成优势,因此提升软服务成为了关键环节。高校学生工作秉持着服务理念,但容易形成服务过度局面,阻碍学生的成长。资助工作作为学生工作的一部分,也存在相同弊病。对于学生资助工作中的各环节,全部由辅导员、班主任大包大揽,学生享受“海底捞”式服务,只负责最后成果的接受,而不参与其中的过程,形成依赖心理,甚至认为是辅导员、班主任的责任,失去锻炼能力的机会。高校大学生是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个人,经过多年的基础知识教育,已构建初步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处理资助工作事务时,由被服务对象转变为服务对象。例如,将“助人自助”理念融入组建、培养学生骨干队伍中,将学生骨干队伍培训系统化,让学生成为获取国家相关资助政策的主动方。学生之间更了解彼此的实际情况,此时的学生骨干队伍不仅是被服务对象,也是同学的服务提供者,更能从自身需求出发,推己及人,减少师生间沟通信息时差、误差所产生的摩擦。同时,学生骨干队伍作为学院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桥梁,学生相互之间的信息传递能有效提升学生获取资助信息的精准性与时效性,让学生从接受老师“助人”而获得成长,提升能力,并将掌握的技能进行“自助”,进而帮助到身边的人。资助政策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学业后顾之忧,保证学生成长成才,最终走上社会,回馈社会。而在“助人自助”的资助理念中,不仅是在为学生回馈社会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更是为了培养学生感恩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将“助人自助”理念应用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不仅给予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物质与精神上的支持,更是协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自救自助、自主人生”的过程,从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人员要坚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领悟力、自决力和创造力,使其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的。在开展资助育人工作过程中不训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是多开导;不是包办代替,而是减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依赖性,增强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启发他们用自己的意志,自主决策,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由他助”转向“自助自主”,做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