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远佳,严 晓,张 芳,沈 奕
(1.北部湾大学 钦州发展研究院,广西 钦州535011;2.北部湾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西 钦州 535011)
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调研指导工作时,首次提出要“打造好向海经济”。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调研指导工作,再次提出“大力发展向海经济”。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向海经济”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向海发展战略,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因此,深入研究习近平同志关于向海经济重要论述的形成、核心要义和理论逻辑,对推动和丰富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进一步谋划和实施向海经济发展战略、推广向海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向海经济的生动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习近平同志的工作足迹由内陆到沿海,遍及陕西、河北、福建、浙江、上海,既有经济欠发达的正定县、宁德地区,也有经济发达的厦门市、福州市,特别是他在经济发达的福建省、浙江省和上海市工作期间,系统谋划向海发展战略,推动向海经济实践,这为习近平同志深刻洞察陆海不平衡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习近平同志关于发挥优势、开放合作、陆海统筹、陆海联通、创新驱动的向海经济理念由此奠定了基础。
1.梁家河: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习近平同志陆域治理的特色经济发展理念和实践故事的谱写要从他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时说起。
1969年初,习近平同志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来到梁家河大队,1974年初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1975年10月离开梁家河。在此期间,习近平同志认真研究梁家河的实际情况,反复思考、规划梁家河的发展问题,想群众之所想,为群众办实事。一是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农村生产力。习近平同志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之前,就对打坝、修梯田、打井以及增加粮食产量等方面有很多规划和想法,他担任党支部书记后,亲自带领村民进行实践。二是勇于创新学习,用新技术提升农村生活质量。习近平同志一直想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他主动前往四川省绵阳市学习建造沼气池的技术,并在延川县建造了第一座沼气池,方便了村民的生活。
2.正定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习近平同志任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和书记,他不断探索特色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形成了特色经济发展理念。
第一,解放思想,全面推进特色经济跨越式发展。习近平同志认为,高征购造成了农业产业结构比例严重失调,务必及时纠正。1983年1月,正定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进“大包干”。习近平同志带领干部到南方改革开放先行区进行考察,先后到天津、江苏、浙江等省市学习发展乡镇企业的经验。在习近平同志的带领下,淀粉加工、面粉加工、肉制品加工等加工业逐渐形成规模,建筑、建材、运输、餐饮、劳务等领域获得全面发展,为正定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注重把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创立“半城郊型”经济发展模式。正定县靠近北京市与石家庄市,具备发展商品经济的区位优势,文化积淀深厚,物流便捷。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长、补其所短、应其所变”的方针,他指出:“城市需要什么,我们就种什么。”并确立了“依托城市、服务城市、打入石市、进军京津、咬住晋蒙、冲向全国”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半城郊型”经济[1]。此后正定县又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特色种植,出台了《关于把工作重点迅速脚踏实地转移到农、工、多(多种经营)上来的决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第三,认真挖掘历史文化,推行旅游兴县发展模式。正定县的老建筑比较集中,地理位置也比较优越。为此,习近平同志提出,要让老建筑恢复昔日风采,把正定县打造成石家庄的旅游窗口。1983年,央视筹拍电视剧《红楼梦》,习近平同志派人联系央视,正定县免费为剧组提供“荣国府”拍摄基地。随着《红楼梦》的播出,“荣国府”景区建设和“正定模式”的打造得以发展,大大提升了正定县的知名度。
第四,成为积极引进人才、打造人才助力经济腾飞的典范。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才是发展经济的根本,应该把人才的开发视为战略重点来抓。没有人才,民不能富,县不能强,翻两番的目标就不能实现。”[2]1983年3月,正定县颁布了招聘人才的“九条规定”。习近平同志亲自向全国有关专家、学者发出100多封邀请信,组建正定经济顾问团。
1.福建:向海发展理念
1985年6月,习近平同志从河北正定调往福建厦门工作。此后,他在沿海省市担任了长达22年的主要领导,习近平同志的向海经济理念也由此形成。
习近平同志在总结陆域经济治理经验时意识到:要充分发挥沿海地区优势,合理借助海洋资源以带动经济发展,拓展和提升海洋经济理论。他先后提出“向海洋进军要效益”“飞洋过海向外飞”“沿江向海发展”等理念,提出了契合新时代发展的向海经济思想,形成了向海经济理念的主要观点。
第一,发展海上经济——区港联动的开放型经济模式。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期间,深入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更快更好地建设经济特区”的讲话精神,利用“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沿海优势,提出超越“海岛意识”,树立“向海洋进军要效益”的理念,带头建设“更快更好的自由经济特区”。
第二,发展山海经济——沿海带动山区的陆海统筹经济发展模式。1988年9月,习近平同志深入考察闽东九县,重新梳理和总结“山”“海”辩证法:脱贫致富,必须“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他强调,对于海洋资源,不仅要保护好,还要发展以水产养殖为代表的海洋经济,让老百姓富起来。
第三,发展江海经济——沿江区域经济圈发展向海经济模式。1990年4月,习近平同志调任福州市委书记,他放眼更广阔的视野,提出“沿江向海发展”的理念,沿江沿海重点进行生产力布局,进而连接内陆山区,提升区域经济整体发展能力。在习近平同志的领导下,福州成为当时发展最快和外商投资最多的城市之一。
2.浙江:陆海联动理念
2002年10月至2007年3月,习近平同志任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和省委书记,这是习近平同志向海经济理念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向海经济理念的战略性特征更加鲜明。基于对特色经济规律的深刻认识,习近平同志在总结提升福建沿海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浙江省情,不仅提出了“进一步增强浙江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促进欠发达地区快速发展,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发展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3]的理念,还提出了面向未来发展要进一步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区位优势、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城乡协调发展优势、生态优势、山海资源优势、环境优势、人文优势,推出八个方面的举措,这就是著名的浙江“八八战略”。
第一,向海而兴理念——海洋经济强省发展模式。习近平同志指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3]2002年12月,习近平同志经过对浙江长达四年之久的考察,提出浙江省要“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并出台了相关规划和政策文件。“十三五”期间浙江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8.3%,2020年浙江的海洋生产总值达到了9 200亿元[4]。
第二,陆海统筹理念——陆海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由于受区域位置、资源要素、政策措施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区域之间发展不协调是国内外经济发展中较为普遍的现象,也是区域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他敏锐地观察到陆海不平衡发展的种种问题,不仅提出了“海洋经济是陆海一体化经济”的理念,还组织实施了“百亿元援建工程”“欠发达村镇建设小康社会工程”和“山湖合作工程”,通过区域合作、陆海联动、产业带动等举措,逐步建立起具有浙江特色的陆海协调发展新机制[5]。
第三,加强省际合作理念——陆海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2002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湖州市调研时指出,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全国市场竞争两个角度出发,加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合作至关重要,且应尽快建立起沪苏浙三省市定期会晤机制。2003年3月,在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时,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围绕“接轨上海、学习沪苏”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长江三角洲合作与发展[6]。
第四,浙江人经济理念——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习近平同志以浙江发展为目标,从广阔的国际视野出发,提出“浙江人经济”理念,树立“跳出浙江发展浙江”观念,推动浙江和谐发展,具备融入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2005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的《之江新语》栏目发表《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提出“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战略选择和进一步发展的新起点。2006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经济劳动会议上指出,要走出浙江、发展浙江,同时努力改变“进”的开放方式,使浙江得以从更大的空间中整合资源,为浙江发展打开一个新空间,培育浙江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7]。
3.上海:服务国家谋发展理念
在上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形成了在服务国家战略中谋划未来经济发展的理念。他强调,要围绕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总体要求、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国家发展的总体格局、发展的总体思路及规划这“四个重点”来发展上海。同时,他特别强调上海发展必须围绕国家战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要发展高新技术,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8]。
第一,海纳百川理念——建设卓越城市发展模式。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间,上海经济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他指出:“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9]2007年5月24日,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上进一步提炼和总结上海城市精神。在上海的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的引领下,上海明确了深化改革、促进创新发展的方针,从形成创新文化入手,通过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促进了市民文明质量和城市文明水平的大幅提升,彰显了上海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第二,全国一盘棋理念——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谋发展模式。习近平同志担任上海市委书记期间,他的调研工作范围广泛,不仅走遍了上海19个区县,还走访了不少单位、部门。他始终坚持中央对上海发展的要求,在上海贯彻落实国家政策。习近平同志强调,上海工作不仅仅是上海的发展,更要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出发。他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开发开放浦东这项国家战略的重大意义”,“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一定要按照中央精神,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克难攻坚的胆识和先行一步的锐气,努力取得突破性进展”[10]。
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理念——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模式。2007年9月18日,针对当时上海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习近平同志提出:要把握好三二一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扩大产业规模和提升产业素质的关系、发展产业和降低消耗的关系、自身发展与服务全国的关系[10]。通过一系列的调研和分析,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一条优化路径:“上海除了600平方公里的纯城区,还包括郊区的6 000平方公里大空间,如果人为地不去发展二产,将错失良机,也不利于城市经济风险化解机制的建立。”[10]
第四,服务全国发展理念——跨区域合作发展模式。习近平同志指出:“上海作为国内最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中心城市,有必要大力加快服务业发展,借助‘四个中心’建设的大平台,更好地为全国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10]2007年6月21日,习近平同志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驻沪办主任座谈,此后,上海市委最高领导每年都会直接听取外省、自治区、直辖市驻沪办的建议,为推动上海发展做出相关变革。
其中,μ表示设计变量,X表示均值为μ的随机变量;P(g(X)≤0)表示功能函数g(X)≤0的概率;βt表示目标可靠度,Φ(·)表示正态分布的累积分布函数。
第五,科技驱动发展理念——科技强市发展模式。针对如何促进三二一产业的共同发展和融合发展、上海的经济发展如何从投资转向新的方向,上海市做出了抉择,即走“依靠科技进步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道路。2007年9月20日,习近平同志在ARJ21总装“百日会战”动员誓师大会上提出:“新支线飞机项目承载着党和人民的重托,承载着中国民机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上海要更加注重航空战略产业的发展,并将其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此来推动上海创新发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新的贡献。”[11]
习近平同志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后,在全面提升向海经济理念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指导广西经济建设、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谋划开放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海洋、制造、贸易、科技等强国战略,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向海经济的重要讲话,正式提出“向海经济”的概念,形成“打造好向海经济”“大力发展向海经济”的理念和战略。
1.指导广西:大力发展向海经济
2010年3月10日,习近平同志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全体会议,他回忆起少年时期在广西漓江游览的难忘经历,并和代表们定下了一个约定:争取找一个适当的时间到广西去,多走一走,多看一看[12]。十多年来,他时时刻刻关注、关心、支持广西,并用他亲自实践总结的向海经济理念指导广西发展向海经济。
第一,在新起点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切实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2010年5月,习近平同志到广西指导工作时指出:“广西沿海、沿边、沿江,是多个区域合作的交汇点,对内对外开放潜力巨大。要着眼于开发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立足实际、面向东盟、放眼世界,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切实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13]
第二,赋予广西三大发展定位与历史使命——谱写对外开放篇章。2015年3月8日,习近平同志参加全国人大广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随着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广西在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突显。要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要加快形成面向国内国际的开放合作新格局,把转方式调结构摆到更加重要位置,谱写对外开放这篇大文章,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筑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对外开放平台,扩大和深化同东盟的开放合作,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14]
第三,打造好向海经济——写好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2017年4月,习近平同志到广西指导工作时强调:“向海之路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建设好北部湾港口,打造好向海经济。”[15]他还指出:“广西有条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要立足独特区位,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全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推进关键项目落地,夯实提升中国—东盟开放平台,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15]
第四,大力发展向海经济——走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2021年4月,习近平同志到广西指导工作时提出:“广西要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上彰显新担当。”他再次强调:“广西要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大力发展向海经济。要促进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把独特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16]
2.指导发展沿海、西部经济及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海经济发展战略和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西部地区、沿海地区视察指导工作以及在探讨“一带一路”建设议题时,发表了不少关于向海经济的重要讲话并作出重要指示,也表明他对向海经济发展战略和模式的坚持。
第一,向海经济是国家发展之路,是区域发展之路,更是一条致富之路。新时代提出发展向海经济,对于北部湾城市群及西部经济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与推动作用。向海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陆海资源联动,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形成贸易与资源的互动,进而提升整个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向海经济不仅可以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带动内陆腹地的经济发展。以海洋为载体,实现资源的互动流通,将产业、科学技术、人才向海洋集聚,充分开发海洋资源,提升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带动内地的经济发展。发展向海经济,在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解决了贫困问题与就业问题,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了区域进步和共同富裕。
第二,加强港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沿海和内陆区域开放开发,发展港口经济和通道经济。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提出要“把北部湾港口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为“一带一路”建设和扩大区域开放合作贡献力量。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洋浦时强调:振兴港口、发展运输业,要把握好定位,增强适配性,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推动港口发展同洋浦经济开发区、自由贸易港建设相得益彰、互促共进,更好服务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共建“一带一路”[17]。
第三,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更好地将独特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的发展优势。为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先后实施了一系列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开放战略、强国战略。而“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包含国与国之间的经贸合作,还可以完善全球治理和全球经济的发展模式、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稳健发展。
向海经济是以沿海和腹地经济一体化发展为基础,以产业合作为主导,综合利用陆地和海洋资源,以国际陆海通道网络为基础,实现国内外经济循环、互联发展和相互促进,加快对外开放和发展进程,共同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模式。从另一种意义上看,向海经济也是一种以海洋经济为主导,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高度融合海洋经济、港口经济、门户经济、枢纽经济、运河经济、新经济、知识经济等经济形式,实现陆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习近平同志向海经济重要论述与实践的核心要义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内容。
开放发展是向海且通向世界之路。实施高水平的开放战略,通过海洋将产品运输出去开展国际贸易。扩大陆海开放合作,加快向海开放合作,建设双循环开放型经济体系,构建向海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进一步深化开放新经济体制,建设国际自由贸易体系。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进博会上再次承诺:中国将有效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引领作用,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在数字经济、互联网等领域持续扩大开放,深入开展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创新,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18]。
海洋经济在向海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发展海洋经济是通过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拓展海洋空间而产生的一系列活动,是依托海洋空间、利用海洋资源发展各种产业的活动[19]。习近平同志强调:始终坚信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是推动强国战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合理布局、大力发展一批港口依赖性强、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关联度高的临海产业群。同时,大力支持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群[20]。
统筹陆海资源,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向海经济的本质就是海洋经济产业与陆域经济产业高度融合发展,海洋引领陆地资源向海洋集聚,陆域促进对海洋资源的利用以及推进对外贸易的开展。加强陆海资源统筹,形成陆海联动的空间格局。充分利用海洋产业与陆地产业发展的联动作用,促进二者协同发展。积极建设国际交通枢纽,建立连接沿海与腹地密切交流合作的平台,构建面向国际的物流链,加强陆地与海洋的合作往来,形成陆海经济协调并进的新格局。统筹处理好生态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实现自然人文和谐发展、向海经济可持续发展。在陆地与海洋资源的开发中建造保护生态环境的网络,提升海洋和陆域生态环境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着力打造港口航运物流、国际贸易、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逐步加快北部湾海洋经济发展[21]。广西向海经济已初步形成了临港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向海经济集聚区建设效应开始显现。此外,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国双园”发展模式也在逐步完善,正努力向跨境融资、跨境汽车连锁、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发展。
促进交通设施联通和各个产业领域的合作,推动陆海文化交融,创新经济合作机制,打造向海开放发展新局面。“一带一路”建设已成为沿线国家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切入点,也成为我国沿海地区和内陆腹地向海发展的工作重心。广西不仅要在海上互联互通、陆海合作机制、建立自由贸易区等方面形成联通发展,还需要在人文交流方面实现全球联通。
创新发展是推动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方式。改革创新是向海经济从外延式扩张上升为内涵式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推动高端制造业发展,将“中国制造”转化为“中国智造”,要重视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加强原创技术供给,优化创新生态,深化协同创新,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习近平同志关于发展向海经济的重要论述与实践,从海洋到内陆、从区域战略到宏观全局、从开放合作到特色打造、从海洋引领到科技驱动,提升了开放发展和区域发展经验,全面阐述了向海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深刻揭示了现代化进程中陆海关系变迁的一般规律,展示了向海图强之路。
向海经济以陆海统筹、合作共赢、陆海联动为特征,是推动陆海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新模式。换句话说,发展向海经济是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为考量,其成果也将最直接地表现为有利于全人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揭示了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共同创造未来,携手战胜困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17]因此,在全面实施向海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要创新向海经济发展模式,攻克向海经济发展难题,发挥向海发展优势,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理念,实现陆海协同、海陆联通、互助共赢。
1.坚守创新理念,为向海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2021年11月,习近平同志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创新是引领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22]要构建科技创新驱动的向海经济发展机制,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前沿转变,加快绿色低碳关键工艺的创新,以及核心技术、先导性技术等重大行业重点技术难题的攻克。
2.坚守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向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不断强调的那样,坚持经济文明理念,提出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绿色低碳生态优先,才能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海陆产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传统海陆产业的绿色转型和提升,不断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陆地和海洋产业链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最终建立面向海洋的现代产业体系。
3.坚守协调发展理念,推动陆海协调和联动发展
陆海区域协调发展是习近平向海经济思想的核心之一。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指出:要建立区域战略统筹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部委积极建立和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与区域互助机制,提升区域利益机制,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进步。但我国陆海地区的开发面积仍然很大,区域间的差异逐渐显现,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稀缺性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由于区域发展机制不完善,难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因而更需要大力促进全面深度开放和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
4.坚守开放发展理念,推动向海开放和内外联动发展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发挥海陆联动作用,实现双向驱动发展。加快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建设自由贸易区网络,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开发利用国外市场及资源,加强国际贸易合作,吸引各方投资,打造创新贸易合作示范区,推进“走出去”项目协调发展,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交流与合作。
5.坚守共享发展理念,促进共同富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共享发展理念、谋求人民福祉是我们党和国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共享发展理念培育向海经济增长新动能。通过横向对接中西部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联通沿海经济带,规避低水平重复竞争,实现陆海经济共享发展。
建立共商共建共享机制,是推进向海开放合作、实现各国共赢的重要动力。共商共建共享是向海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是促进合作的护卫舰,更是实现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必要条件。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才能为我国的向海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分析国际发展走势,顺应世界互联互通大势,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广泛协商、双向互济,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根本理念与表述,也是向海经济理念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同志关于发展向海经济的重要论述,是其陆海经济治理理念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指导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和开放发展的战略谋划和根本要求,也是以人为中心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经济发展经验的理论概括。习近平同志关于向海经济的理念体系和战略构想立意深远、博大精深、视野广阔,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推动北部湾地区与西部其他地区之间陆海协调发展、西部向海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