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晔, 徐光庆
(扬州职业大学, 江苏 扬州 225009)
扬州因大运河而通衢南北,成为享誉世界的名城。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大运河文化的建设,国家发改委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文化载体即以承载传播教育信息和内容为目的的工具性事物[1],大运河文化带文化载体建设就是建设京杭大运河流经区域的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文化区域载体。
扬州音乐创作是指以扬州本土音乐工作者为主体开展的原创音乐创作。音乐作为大运河文化带文化载体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如何丰富、发展、繁荣是一个重要议题。
大运河是扬州的一个文化符号,扬州是大运河的原点城市,也是“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申遗的牵头城市,扬州音乐创作与大运河文化带文化载体建设彼此依托,相互影响。
大运河文化是指千百年来因大运河而产生、发展、流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41。扬州作为大运河的原点城市,千百年来诞生了大量的文艺作品,从古代的诗词歌赋到近代的道情清曲,从古代的戏曲歌谣到现代音乐创作,无不蕴含着丰富的运河文化内涵。
近几年来,扬州本土音乐人创作了大量歌唱新时代、歌唱家乡的音乐作品,其中歌颂大运河的歌曲尤为丰富:如周启云的《水乡的雾》,李向阳的《里运河》,陈晓的《运河柳》,李崇德的《运河颂歌》,徐光庆、李晔的《运河谣》《星空下的大运河》等,这些作品风格多样,但无不凝结着丰富的运河文化养分。
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提出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战略构想,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印发《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项规划》,提出“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增强遗产传承弘扬能力”“加强国际国内宣传推广”等一系列工作[3],作为大运河原点城市的千年文化古都,大运河文化带文化载体建设也将推动扬州音乐创作。
大运河文化带是以大运河文化为内核,以保护、传承、利用为主线,以区域交通为基础,以沿线城镇文化资源为发展主体,集遗产与生态保护、经济与社会发展、文化与休闲游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功能区域[2]42。在大运河文化带文化载体建设的背景下,运河题材的音乐作品作为大运河文化的一部分,必将丰富、促进大运河文化带文化载体的建设。
近几年,扬州音乐创作进入了繁盛期,不少作品获得“五个一”工程大奖。扬州原创音乐创作之所以在周边乃至全国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力,这首先得益于戈弘、吴小平、陈小奇等老一辈音乐家的实践研究和创作,他们的创作研究成果从理论到实践,丰富、提升着大运河文化带文化载体的内涵。其次,以张美林、夏峰、曹廷昌为代表的中青年词曲作家成为扬州音乐创作的主力军,为大运河文化带音乐载体建设提供了持续性动力。据不完全统计,新时代以来扬州本土词曲作家创作的音乐作品超过数千件,其中数十次在包括央视在内的国家级媒体上播放,获奖更是不计其数。同时,扬州音乐创作研究也成果丰富,近年来,扬州的音乐家们出版歌词集、论著数十部。第三,来自各行各业的新生代词曲音乐人,多年来创作了许多不同风格的词曲作品。新生代音乐人已成为大运河文化带文化载体建设的重要储备力量。
大运河文化带文化载体建设背景下,扬州音乐创作也面临一些问题:产量高却难有精品,获奖多却不能留痕;在各类演出比赛中,口水歌以及晚会风格歌曲大行其道;艺术歌曲鲜有展示,优秀的合唱作品更是少之又少。
音乐创作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尤其是重大题材的创作,更是离不开政府的投入和支持。首先,打造以大运河为核心的高品质、“名片式”音乐剧。2014年江苏省委宣传部牵头创作了歌剧《运之河》,隋炀帝A角演唱者是扬州大学音乐学院张美林教授;2020年扬州出资成功出品了现代舞剧《朱自清》,舞蹈演员基本来自本土。受此启发,作为民歌之乡的扬州,有歌唱资源、有舞蹈人才和创作能力,完全可以打造一部扬州题材的、具有扬州音乐风格的音乐剧。其次,加大政府奖励力度。目前扬州对音乐类的奖励大致有:市委宣传部的“文艺成果申报”;扬州市文联的引导资金,包括“文艺创作专项引导资金出版类”及“文艺创作专项引导资金舞台表演类”;事业单位内部的奖励。即使这样的措施,也难以惠及更多个体和群体,因此建议政府加大奖励力度,能让更多的音乐人受益。再次,提升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全球性功能。WCCO是一个以文化交流为主题的国际性社团,也是扬州的一张响亮的名片。利用其国际化的属性,可在全球范围内征集运河题材的音乐作品,从而吸引众多名家参与其中,也会产生更多的优秀作品,由此带来的传播效应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扬州城的知名度都会是一次质的飞跃。
首先,除了政府平台的主流音乐创作之外,应积极引导鼓励民间业余创作。扬州在1999年曾经打造推出一首陈小奇作曲的通俗风格的作品《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首作品一经推出便成为当时家喻户晓人人会唱的流行歌曲。因此,音乐创作在城市形象宣传、大运河文化带文化载体建设中大有作为。扬州的486街区活跃着一批“地下音乐”工作者,他们在流行音乐圈内有不错的知名度,也创作了不少原创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人常年得不到关注,主流媒体鲜有报道、传播他们的音乐作品,处于“自生自灭”自由发展的境地。作为扬州原创音乐创作的一分子,也是大运河文化带文化载体的一部分,音协和主流媒体应当重视他们的存在,积极主动地关注、宣传、鼓励“地下音乐”工作者的创作。
其次,引导民间资本支持音乐创作。音乐创作是创作者将情感线条通过音乐语言转换成旋律线条、然后形成乐谱的过程,而这只是完成创作的第一步,要想变成声音文件,还需要进行制作。目前大多数创作作品都是音乐人自费完成的,这对于创作者来说是一项不小的开支,许多优秀作品停留在谱面上而得不到制作,笔者建议建立一个音乐创作专项基金会,作为政府对于音乐创作奖励资金的补充。可以由音协牵头,招募民间资金,专款专用。同时成立一个审核小组,对申请制作的作品进行审核,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平公正,以解决更多创作者音乐制作资金难的问题。
关起门来进行音乐创作,永远出不了好作品,只有“走出去”“请进来”,开阔视野,拓宽创作思路,才能不断进步出精品。
首先,组织扬州本地音协创作采风。扬州市音乐家协会每年都会举办一次扬州音乐家“走出去”的采风活动,也产生了不少作品。“走出去”的活动辐射范围可以广些,例如里下河地区,甚至周边的省份,以“运河情”为主题进行采风,这在大运河文化带文化载体建设中有着现实的意义。其次,组织中国音协、省音协来扬州采风。扬州曾组织过几次中国音协、省音协来扬州采风,这种“请进来”的方略,在某种程度上积攒了扬州的人气,提升了扬州的音乐创作水准。再次,定期开展专家讲座。2020、2021年,扬州市音乐家协会分别邀请了专家来扬州举办歌曲创作讲座。这种“请进来”的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彰显了扬州音乐人的创作热情。
音乐是人类情感以艺术的形式展开的文化活动,在宣传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利用纸质、互联网媒介进行宣传,可以充分展示扬州的音乐文化。首先,创编《扬州音乐创作》刊物,出版《扬州原创音乐》作品集。扬州每年产生的音乐作品近二百首,除了少数作品制作出来,大多数作品因为经费资金的问题而搁置,其中不乏精品,这就迫切地需要有一个展示音乐的媒介和平台。扬州作为历史悠久的经济、文化大市,有能力组织人手创编发行《扬州音乐创作》刊物以及《扬州原创音乐》作品集,这在大运河文化带文化载体建设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其次,发行扬州原创音乐CD唱片。近年来,扬州音乐创作者或自费或委托创作或引入资金,创作产生了不少音乐精品,但都属于单打独斗、单枪匹马,还不能形成群体效应。文联、音协可以牵头,精选几组音乐作品,制作成CD唱片发行,为大运河文化带文化载体建设添砖加瓦。
在大运河文化带文化载体建设背景下,扬州音乐创作如何再创辉煌,有赖于政府的支持和资助,职能部门肩负起引导扬州音乐创作向着高雅方向发展的职责;有赖于更多的音乐创作人投入艺术创作,创作者不断加强文学艺术修养,认真研究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创作出更多有市场、有观众的高质量的主旋律艺术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