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卫东
(淮安市关天培小学,江苏 淮安)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教学研究与改革亦当如此,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教师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举措可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能够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融会贯通,点燃其探索和分析数学问题的兴趣,提升学习效率,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未来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技能,教师应当坚持“生本”理念,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指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思考、学习,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优化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够助力学生突破数学学习重难点,促进学习融会贯通。传统数学教学以知识背记和反复练习为主,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让学生丰富自我认知,通过运用所学数学知识高效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同时,实现重难点知识学习的融会贯通。[1]
数学是小学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课程中的抽象知识较多,一部分中高年级的学生会在学习中出现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通过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发其对抽象数学知识的关注,由此激发其数学学习兴趣,从而为后续教学做铺垫,将学生引入不同的教学情境之中,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价值。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够发挥多种教学手段之优势,降低抽象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2]小学数学教师在旁征博引的同时,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从而参考学生的反馈更有效地调整与优化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高效学习具有难度的重点数学知识,提升教学效果。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仅体现在理论教学活动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方面。教师通过设计多元化解题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可以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多元化平台,进而创新学习方式,有效避免课堂陷入“单边热”的局面,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驱动学生更加积极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由此提升自我探究能力。
学习材料包括图书、报纸、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道具等,材料根据形式的不同,一般有软材料和硬材料之分。教师为小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数学学习需求,从而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资料整理活动,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以充实数学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鼓励学生开展合作研究,使之通过整理和提炼不同学习材料之中的数学知识,对将要学习的内容预先了解,在学习中借助丰富的学习材料内化知识、掌握技能,建构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3]
例如,在讲解苏教版小学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有关采购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根据商品价格以及出售、找零、购买等活动建构小数的概念,形成对小数的深刻认识。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蔬菜价格单”引发学生对蔬菜价格的关注,适当设计“最爱的蔬菜”话题,让学生共同围绕学习材料进行探讨,并能将“蔬菜价格单”上的整数与小数进行分类。其次,教师根据学生熟悉的分数,将分数转化为小数,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知识迁移,使之能够理解分数能够与小数相互转化。此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购物清单”让学生进行总结,分析不同商品价格中的整数和小数部分,由此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使之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进一步认识小数。与此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展现“小数发展的历程图”,为学生发放“小木棒、趣味卡片”等不同的学习材料,要求学生运用丰富的学习材料摆出不同的小数,由此充实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探究兴趣。最后,教师为学生提供“小数点位移”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材料,对特定阶段内所学的小数概念知识进行汇总和盘点,在温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使他们对小数组成部分有全新的了解,并通过比较活动为今后的小数计算知识学习夯实基础,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致思如掘井,初有浑水,久后稍引动得清者出来。”爱提问、会表达是学生思维能力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目标。在讲解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融入不同的提问活动,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由此优化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思考问题,把握解决问题的关键,掌握更多解题技巧。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小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可以提升其思维品质,使之懂得分析问题本源,获得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由此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4]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核心知识的思考,意在帮助学生通过思考问题,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思维品质,由此提高数学教学成果。
例如,在讲解苏教版小学数学“垂线与平行线”部分内容的过程中,学生在思考抽象图形问题时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简单的图形变化问题,循序渐进指导学生建构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利用难度不一的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使之懂得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掌握观察、画图、思考的技巧。首先,教师可以引用“黑板边、门框边、手电筒的光线、海平面”让学生思考生活中与线段、射线、直线相关的问题。其次,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思考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相交的种类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鼓励其充分想象并动手画图,激发其探究几何知识的兴趣,提升其思维品质。根据学生的不同结论,教师要加以总结,引出“垂线”“平行线”两概念。教师运用“角、公路线”等引发学生对垂线与平行线的思考,顺势提出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垂直和平行的线?”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建构垂线和平行线的特征知识。最后,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直尺画垂线与平行线,运用量角器、直尺、三角尺画图和测量。在学生主动实践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有关测量方法和数据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同时进行思考,夯实学生的基础学习,提升数学教学质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提升自我思维品质。
情境教学是教师以创设生动、具体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达到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助力学生从整体结构上把握与感知所学知识。创设生活情境能够将学生置身于生活场景中,使之将所学知识与现实世界建立起联系,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特点和学习情况,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元素创设情境,让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融合,再引导学生进入生活情境,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提升数学教学质量。[5]
例如,在讲解苏教版小学数学“分数加法和减法”部分内容的过程中,针对“数的运算”知识,教师要明确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中的“同分母、异分母加减内容”创设生活情境,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将其置于生活场景中,由此启发其进行思考和学习,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首先,教师可以将知识归纳为三个分支:(1)同分母分数加减;(2)异分母分数加减;(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其次,利用学生熟悉的“分发啦啦队道具”事件,将学生置于“运动会助威”场景中,使学生通过“道具分发”情况分别思考“剩余”或“不够”的结论,由此建构“分数加法和减法”的概念,产生通过计算求解的欲望。教师则应顺应学生的思维,利用不同的道具分发案例,让学生体会分数加减运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情况,使之体会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并根据教师指导建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则”,懂得整数加减法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师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思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现实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利用生活情境优势启迪学生的思维,使之明白“将异分母化为同分母”的解题关键。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通分”,利用真实、生动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结合“饮品销量排行榜”相关数据思考受欢迎的饮品问题,由此将“通分”与生活问题建立起联系,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掌握将异分母分数转换成同分母分数的技巧并正确计算。同时,引用问题:“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律适用于分数混合运算吗?”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通过解决应用题提高分数运算的灵活性、合理性,提升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具有图文并茂、资源丰富等特点,能够让学生直观感受所学知识的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抽象知识的学习难度。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加快构建高效数学课堂,能够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直观理解数学概念,更加深入地掌握数学学习技能,在独立探索和合作探究中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的技巧,增长数学经验。小学数学教师要把握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时机,科学指导学生分析难点问题,鼓励学生合作进行项目学习,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聚焦重点知识、聚拢学生思维。[6]
例如,在讲解苏教版小学数学“百分数”部分内容的过程中,因为百分数同分数有密切的联系,本课教学重点是正确读写百分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及其应用价值。因此,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呈现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首先,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中的“男女比例”引出百分数,用信息技术手段呈现不同的分数与百分数,在比较分数和百分数的区别时,鼓励学生合作探究生活中的百分数,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使之感受到百分数与生活的关联。其次,教师要根据各个学习小组的百分数讨论结果,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呈现有关人口变化的数据,引出百分数,归纳百分数的意义。华罗庚曾说:“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教师要让学生根据教师呈现的人口变化数据,通过比较总结读写百分数时的注意事项。教师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要设计针对性练习,出示数据并让学生在合作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炼数据中的内容,搜集有关百分数的数据,使之体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炼信息的便利性,加深对百分数知识的学习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最后,教师设计实践活动“身高数据调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百分数表示小组成员身高超过“165cm”的占比情况,利用多媒体教具展示学生的调查结果,借助电子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整合信息,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打造富有实践气息的数学课堂,优化课堂教学氛围,驱动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思考和探索,有效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实际的教学中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现象,为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小学数学教师“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及时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反思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没有所谓的“教”,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坚持以创新求发展,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打造高效数学课堂,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保障,有效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