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凤山
(潍坊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2737)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基本社会功能之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讲,社会服务是指高职院校根据国家设定的办学目标,依托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主动为满足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各种需求而提供的服务[1],是高职院校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功能和所充当的角色[2]的总和,包含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在内的高职院校的所有功能,既包括直接的社会服务功能,也包括间接的社会服务功能。从内容上看,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面向区域提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服务;二是为企业产业提供技术研发与推广、产品开发等服务,为政府部门和企业行业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三是面向社会开放学校的教育资源,为城乡提供科学普及、文化建设、培训等方面的服务[3]。
从狭义上讲,社会服务是指高职院校利用自身设施设备、师资力量等资源和办学优势,主动满足社会需求,以各种形式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决策咨询、职业培训、社区教育等服务活动,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技术革新、社会文化进步做出具体贡献。与广义的社会服务概念相比较,狭义的社会服务概念仅指高职院校开展的直接社会服务活动,不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间接的社会服务活动。本文所指的社会服务概念,是指狭义的社会服务。
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是指高职院校获得政府、社会(包括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行业等)认同与肯定的状况,是政府和社会对高职院校所持的一种心理态势[4]。它反映着不同社会群体对高职院校的满意状况[5],反映着职业教育在政府和社会中的地位,反映着政府和社会和对高职院校的支持程度,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目前,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还比较低,不利于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根本上讲,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来自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基本社会功能的实现程度。高职院校履行基本社会功能越好,政府和社会的满意度就越高,社会认可度与信任度就越高。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基本社会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对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是由多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配置、人才培养水平和毕业生就业质量以及高职院校所处的地理环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都对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误区是造成高职院校社会认可度不高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对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认识越准确,对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越深刻,对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就越高。从办学条件看,高职院校的各种软硬件条件配备较好、学校人才培养水平较高、学生就业质量好,学生满意度就较高,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就较高。本文从社会服务的角度来考察分析影响高职院校社会认可度的主要因素。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是一个由师资力量、设施设备、服务时间以及服务对象等要素构成的完整系统,各自居于不同的地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1.师资力量
周竹叶:向服务转型,最重要的还是转变经营理念,改变农化为营销服务的思想。首先是按照作物营养吸收机理,以测土配方为指导向生产专用肥、配方肥为主转变,由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变,重点发展适合测土配方施肥要求的肥料产品,以及适合农业节水需求的水溶肥、液体肥,满足农业绿色发展需求,维护环境安全。其次是创新农化服务模式,建立相互协作的、专业化的农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科技含量,为农户提供从全产业链服务。
师资力量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主体与核心资源,是影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第一因素。师资力量不仅决定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还决定着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科研产出能力,决定着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高低,对高职院校社会认可度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科研骨干等师资力量较薄弱,科研创新能力不强,制约着社会对高职院校满意度和认可度的提高。
2.设施设备
设施设备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必备条件,也是影响高职院校社会认可度的重要因素。教师只有依托设施设备,才能够正常地进行社会服务活动。但是,当前高职院校设施设备用于社会服务的情况并不理想,一方面,是由于设施设备数量配备不足,除满足教学外已无能力满足社会服务之需;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大多数设备性能不高,很难满足公司实际开展实验分析、产品开发、质量检验、生产加工之需[6]。
3.服务时间
时间是影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发挥的另一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离不开时间保证,特别是一些针对企业技术研发、产品开发的社会服务项目,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取得成效。但是,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生师比往往较高,教师都承担着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技能大赛指导、学生管理等繁重的任务,这就使得高职院校的教师很少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社会服务中。
4.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的积极参与是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前提条件。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对象主要是所在区域的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公众,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参与和高职院校社会认可度的提升有着直接的联系。但是,在现实中,政府和社会更愿意与比高职院校具有更好资源的本科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方面的合作。服务对象的缺乏,使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活动受到限制,也使社会认可度受到影响。
通过开展社会服务,一方面,高职院校能够精准地了解政府和社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从而及时优化人才培养规格,调整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以及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更加契合政府和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方案、方法、过程、关键技术,以及成效和典型案例等可以有效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社会服务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专业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践表明,具有一流社会服务能力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专业技术技能、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能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7]。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上去了,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必然会得到提高。
与其他类型的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社会服务职能更突出。这样的特征,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是“双师”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理论教学能力,还要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和培训项目开发能力等[8]。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社会服务,能够有效地将自身的专业理论功底转化为科研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同时,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与企业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合作,非常有利于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高职院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特别是拥有一批具有“大师之谓”的谙熟于社会服务的职教名师,其办学必然会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高职院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基本社会功能,但在实现这些功能的过程中,就与社会尤其是行业企业的对等关系而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绝大多数情况是以高职院校为主体而进行的,社会往往处于不对等的从属和参与地位,这也是很长时期内社会力量参与校企合作不够积极的原因。只有社会服务,是完全按照社会的具体需求而开展的,最能反映社会与高职院校开展合作的意愿,最能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也最能实现高职院校与社会的无缝隙对接。在这种状态下,社会能够深入了解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情况,了解高职院校能提供哪些方面的社会服务,从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高职院校提供的服务。因此,社会服务实际上也是一个社会了解高职院校的过程。伴随社会对高职院校了解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会越来越大,社会认可度随之提升。
社会服务有助于高职院校获得社会资金、设备、技术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当高职院校与社会尤其是行业企业的社会服务合作到一定程度时,双方就会在更广的领域和更深的层次展开合作,社会尤其是行业企业就会对高职院校投入大量办学资源,与高职院校共建实训基地、协同创新中心、技术研发基地、员工培训中心等,甚至与高职院校共建专业、共建产业学院,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等也到高职院校兼职教学和教师培养指导工作,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高职院校为社会尤其是行业企业提供专业化的社会服务,社会尤其是行业企业支持高职院校办学,两者良性互动,将有力提升高职院校在行业企业中知名度与影响力。
社会服务理念模糊是高职院校通过开展社会服务提升社会认可度的一大阻碍。虽然高职院校已经将社会服务提上了日程,但一些院校仍存在认识不深、定位不准、动力不足等问题。从院校层面看,一些院校还未深刻认识到开展社会服务是发挥高职院校社会功能的应有之义,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的客观要求,是提升学校内涵建设水平的必然选择,长期忽视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社会服务缺乏顶层设计,缺乏规划性、系统性和创新性。没有设立专门管理部门进行归口管理和专业指导,社会服务处于自发状态,成效欠佳。从教师层面看,相当一部分教师自我发展意识不强,认识不到社会服务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看不到社会服务对提高育人水平至关重要的作用,认为自身的职责就是教学,社会服务意义不大,因而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开展社会服务。
首先,高职院校的教师以理论型居多,能开展社会服务的“双师”型教师占比较低。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部分是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工作的,很少具有政府、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机构一线工作经历,这使得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存在天然不足。虽然有些院校的“双师”教师比例较高,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仅仅是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实际上并不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其次,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缺乏,科研积累不足,既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攻克经济和社会领域的重大课题,也不能有效地为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受到限制。最后,高职院校与社会、行业企业之间的交流渠道也不够顺畅,对经济发展态势不敏锐,使得在每次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关键节点,社会服务总是表现得“慢一拍”[9],错失社会服务机遇。
社会服务机制不健全,是制约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因。一是管理制度不健全。当前,高职院校对社会服务的管理制度一般散见于教学、科研制度,普遍缺乏社会服务方面的专门制度,这不仅弱化了社会服务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地位,而且使社会服务工作缺乏组织领导,处于无序和低效状态。二是评价和激励机制缺失。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像教学、科研工作一样,形成科学系统的社会服务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社会服务的“量”和“绩”尚未转换为职称评聘的依据,也未纳入教师教学、科研工作量计算体系。这严重影响了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积极性。三是保障机制不到位。高职院校为教师开展社会服务提供的平台不多,有些院校甚至不允许教师使用学校的场地、设施设备开展社会服务,在工作安排上也不考虑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对时间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会服务向纵深发展。
高职院校要深化社会服务,树立正确的社会服务理念是前提。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社会服务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社会服务是学校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重要体现的理念,树立社会服务是学校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手段和推动自身不断发展的动力的理念。要充分认识到,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诉求更加全面,社会服务必将成为高职院校之间新一轮竞争的重点。高职院校要在新的竞争中抢得先机,就必须把社会服务作为一项战略任务。要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全局出发,对社会服务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制定清晰明确的社会服务目标和行动方案,准确定位服务对象,全面开展社会服务,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以贡献支撑学校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以贡献赢得社会信任和支持。
人才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核心要素。高职院校要实现社会服务价值,就必须夯实社会服务人才基础。一是要优化“双师”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能上得了讲台、进得了车间、做得了服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深入实施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制度,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行业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等进行顶岗锻炼,参与顶岗实践、技术研发和社区建设等工作。要高度重视中青年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为中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空间,使之尽快成为社会服务骨干。二是要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打造优秀社会服务团队。以博士、科研领军人才为核心,打造一批高水平的社会服务团队,通过团队建设整体性提高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能力。三是推进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以专职或兼职形式引进企业大师名匠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通过“师带徒”“传帮带”,快速提高校内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社会服务平台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持续开展的重要载体。在社会服务过程中,高职院校应把服务平台建设摆重要位置。一是要加强职教集团(产教联盟)建设。职教集团(产教联盟)一般由高职院校牵头组建,集产、学、研、用等功能为一体,能为高职院校教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提供综合性支撑。而且,高职院校与集团(联盟)成员单位的关系较为密切,能为高职院校教师提供更多社会服务机会。二是要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平台包括两类,一类是政府部门设立在高职院校或高职院校自行建设的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研究所等;另一类是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共享的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大师工作室等。高职院校要积极强化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合作,建设更多高水平的社会服务平台,为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创造条件。三是建立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主要发布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人员信息、科研信息、仪器设备信息以及企业需求信息等,为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对接社会服务提供支持。
构建社会服务机制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应多方位建立完善社会服务机制。一是构建评价和激励机制。将社会服务纳入教师业绩评价体系,对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量”和“质”进行科学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申报各类人才称号的重要依据,同时,将社会服务创造的经济效益按照合理比例和形式分配给教师。二是构建保障机制。一方面,要成立社会服务专门管理部门,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专门制度,加强对社会服务的管理、指导和协调。另一方面,要保障教师开展社会服务所需要的时间,在安排教师工作量时,酌情留足社会服务时间,或者将社会服务工作量转化为教学或科研工作量,减轻教师的时间压力。此外,要为教师开展社会服务提供设施设备保障,最大限度地向教师无偿开放教学科研场所和设备。三是构建交流对接机制。要积极拓展与政府、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联系渠道,主动寻求合作,努力实现社会服务的多方共赢。
服务内容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具体化,包括资源共享、技术服务、文化服务、培训服务等。一是资源共享。高职院校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资源,这些资源在满足人才培养需求的同时,可以向社会无偿或有偿开放,这能有效密切高职院校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二是提供科技服务。要发挥人才资源、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解决技术升级、产品研发、功能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三是提供文化服务。高职院校应积极向社会辐射自身人文社科教育、校风学风教风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的文化建设成果,积极与企业、社区等开展文化共建活动,为构建文明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四是提供终身教育和培训服务。探索建立终身教育学习机制,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不同技术要求的社会人员继续学习的需求[10],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服务,为企业员工提供技术培训、技能工种鉴定等服务,为农民工、失业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就业、再就业和创业培训服务。
宣传是高职院校塑造社会形象、提升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要重视对社会服务的宣传,优化宣传策略,增强宣传效果,为提升学校社会认可度营造浓厚的氛围。一是强化校外宣传。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社会主流媒体,构建全方位立体式传播体系,大力宣传学校的社会服务优势和亮点,使行业企业和社会公众充分了解学校。尤其要把学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典型经验、典型人物、典型案例等总结好、宣传好。这些典型因具体、生动而更让人信服,更利于增强社会对学校的好感度和美誉度。二是强化与社会的互动。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开放性、交互性强和传播实时化的特点,与社会公众广泛沟通交流,向社会展示学校的社会服务成果,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与社会建立起信任关系。三是宣传好社会服务品牌。这样能有效扩大高职院校的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资源优势,在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上体现自身特色,打造社会服务品牌,并广泛地宣传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