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金融服务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以柳城县为例

2022-02-27 16:10王玲玲
市场论坛 2022年9期
关键词:广西金融融合

王玲玲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也指出:“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继续支持创建一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从全国各地实践经验,如上海蘑菇种植、陕西蔬菜工程、湖北鲟鱼养殖和广西百香果互联网销售等,尤其是近年来广西柳州螺蛳粉产业突飞猛进、一跃成长为规模高达数百亿大产业的经验来看,以工业发展思维推进农业,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激活农村经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效果显著。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本文以柳城县为例,深入探索如何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视角探索金融服务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有效路径。

一、相关文献综述

随着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以来,不少专家学者相继从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等方面提出了各自对贯彻落实乡村振兴的思考与建议,因直接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研究金融服务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成果相对较少,所以,本文将从金融服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两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概述。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方面,龙建平(2018年)以江西吉安县为例,剖析了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存在的偏差,并从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完善金融体系、创新金融产品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吴南(2019年)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提出了金融服务的方向策略。刘世波等(2020年)以鲁浙贵3省数据为例,实证分析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要强化提升农村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完善农村金融政策配套服务和健全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体制机制等建议。张林、温涛(2021年)认为金融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还存有“指导理论定位不清、金融供需失衡、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滞后、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等五大问题,并从把握“一核两重”、协调“四对关系”出发,提出可以从“农村金融理论创新和立法完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建设、金融科技融合及风险防控、农村金融专业分工与有机合作、农村能人回流和金融人才集聚”等五个方面的优化金融服务路径。

金融服务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张红宇(2015年)通过与日韩及中国台湾地区实践相比,指出我国在系统性合作金融方面尚属空白,金融机构存在草根化融资难,可借助金融中介力量解决融资服务难题。谷壮海、郑振宇等(2017年)以广西柳州为例,实证分析了影响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金融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及财政政策之间的协调;扩大激活金融服务主体,疏通金融嵌入路径;贯彻灵活的信贷政策,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尝试推行农业科技金融,打造农村产业融合连接点等建议。彭童云(2018年)从深入分析一二三产业融合制约因素出发,提出了破解县域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瓶颈的路径选择。中国人民银行通辽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21)以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金融服务一二三产业融合中存在问题,提出了“政府统筹推进农业发展,提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金融机构树立长远战略眼光,推进农业产业链融资的纵深发展;政银财合作完善配套服务和政策保障,激发农业产业链融资的内生动力;保险担保发力构建风险分担机制,解决农业产业链融资的后顾之忧”等对策建议。

二、广西柳城县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柳城县一二三产业发展现状

1.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据从广西柳城县农业农村局获悉,2020年,全县农业顶住新冠疫情肺炎的影响,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9家,累计701家,新增家庭农场316家,累计435家;创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59个,发展农业重点龙头企业19家,获“三品一标”企业及合作社共11家,认证产品30个;获评“广西农产品加工强县”、安琪酵母(柳州)和顶俏食品公司入列广西农产品加工百强企业,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作业水平达75.08%。

2.工业产业逆势而上。据从广西柳城县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了解到,全县建成自治区、柳州市级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共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10家,新增上规入统企业15家,安琪酵母、广西凤糖、东风化工等产值逆势上扬,木竹加工增长明显,产值增长31.9%。2020年,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10.1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2.58亿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20.5%。

3.第三产业提质发展。据广西柳城县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统计,2020年,全县新培育16家服务业限上企业,红星美凯龙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推进。电子商务渠道持续拓宽,直播带货等线上线下促销模式有机融合。凤山古镇、洛崖小镇、古砦民俗风情等特色旅游项目扎实推进,古砦稻花飘香旅游区成功创建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成功举办第九届柳城生态蜜桔文化旅游节暨农民丰收节、首届广西大学生稻田艺术节;全县接待游客284.1万人次,旅游消费26.6亿元。

(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在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较为典型的是制糖产业和桑蚕产业,其他如木材产业、广西柳州螺蛳粉原料生产基地建设、茶产业等虽然也有一定的融合进展,但链条相对较短,规模有限,故仅以下两个行业为例。

1.制糖产业融合情况。据从广西柳城县糖业发展服务中心获悉,广西柳城县是国家糖料生产基地县、广西糖料蔗生产重点县和广西“双高”基地建设重点示范县,自主研发的甘蔗新品种“桂柳一号”“桂柳二号”“桂柳05136”已成为广西“双高”基地建设主推品种。制糖业作为柳城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目前产业链最为完整、效益最好的产业。不仅有广西凤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凤山糖厂等制糖加工企业,而且成功引进了安琪酵母公司,其以蜜糖为主要原料生产酵母抽提物,同时下游企业柳磷化肥、川东磷化等可将产生的废料转化为有机肥,实现产业零污染和种产销一条龙。

2.桑蚕业融合情况。据从柳城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广西柳城县作为全区桑蚕发展十佳基地县之一,现已建成现代蚕业示范区10个,并成功创建广西壮族自治区四星级示范区——柳城县“禅韵丝缘”现代蚕业核心示范区和县级示范区——柳城县“千丝万缕”现代蚕业示范区。其中,以桑蚕文化为主题农旅融合发展,形成了蚕—禅文化旅游精品路线,推出桑叶茶、桑葚酒、蚕丝被等桑蚕产品,并进一步拓展主、副产业链条,开展桑枝食用菌种植、桑园套种蔬菜、蚕沙无害化处理等。同时,除鹏鑫源丝、鸿艺丝绸等多家桑蚕加工企业外,还成立了多个专业合作社,专门为蚕农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储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品深加工弱,整体效益受限。制糖方面仍未进入深加工行列,桑蚕业也是以初级加工品为主,质量较高的蚕丝制品比较少,而其他产业在融合发展方面更为薄弱,木材加工企业数量相对较多,但是整体木质产品仍需进行转型升级向更高端迈进。

二是产业链条较短,品牌效应偏弱。整体来看,除制糖、桑蚕等个别产业外,全县其他产业链条延伸度不够,如,粮食产业,虽然属于全区产粮大县,但是缺乏粮食深加工企业,推出的古砦大米等粮食品牌尚未得到全区全国市场的广泛认可。伏虎茶虽然得到社会认可、知名度高,不过因伏虎华侨农场特定地理环境、规模、历史遗留问题等,至今仍属于相对小规模生产经营,产业链条偏短,对乡村振兴的带动效应不明显。

三是市场营销滞后,产品质优价低。目前,全县大量农产品仍以初级产品和散装销售为主,贮藏、保鲜、加工、包装设施简陋,深加工尚未形成系列化,果品、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品的商品化处理和多样化营销还处于初级阶段并大多以原料出售,致使农产品附加值流失严重,产品无法体现优质优价,区内外市场也难以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

四是工业企业散小,带动能力有限。全县工业经济总量不足,基础薄弱,运行质量不高,目前规模以上企业主要集中制糖、化工、木材和食品加工行业,而且规模不大数量较少,其他大都属于中小微企业,行业分布散、产品关联弱,难以对乡村振兴产生大的拉动效应。

三、金融支持广西柳城县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金融支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一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涉农信贷投入不断加大。据从当地人民银行了解到,截至2021年6月末,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70.84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7个百分点,支持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8146户。

二用好用活金融政策工具。据从当地人民银行了解到,截至2021年6月末,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1.29亿元,惠及企业及农户95户;推进三次产业绿色发展,绿色贷款余额7.43亿元,比年初增长79.35%,主要用于生物发电、林场经营、生态肥加工处理等,充分发挥金融在产业结构调整融合方面的撬动作用。

三是精准支持涉农企业发展。据从当地人民银行了解到,全县金融机构结合各自优势,精准对接产业发展融资需求,截至2021年6月末,柳城县农村商业银行通过深入调研和优化服务流程,向鸿艺丝绸等桑蚕加工企业发放贷款13041万元;桂林银行柳城县支行支持蔬菜种植合作社、牧原农牧公司等涉农种植、加工企业8000余万元;柳州银行柳城县支行支持蚕茧生产、木材加工等特色产业企业10602万元。

(二)金融支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政策协调引导力度不够。目前,县域尚未出台针对产业融合的产业政策和与之相匹配的财税金融政策,各部门还处于点对点、单打独斗的局面,推动个别产业链条的一二三产业融合,造成着力点不同、步伐不一致、方向有差别,大大削弱了产业、财税和金融政策合力,降低了对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引导力度。

二是金融供给与产业融资需求存在错位现象。不少招商引资过来的企业以及本地初创企业资金需求期限一般为3-5年中长期贷款,而目前银行受上级行内控管理及相关政策限制,所能提供的大都只是1-3年期流动资金贷款,致使企业往往无法按期偿还本金,并不断办理续贷,无形中增加了融资成本。

三是供应链金融助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尚属空白。目前,由于产业链条较短或龙头企业担保、参与意愿不足等,县域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但是,供应链金融作为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尤其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需要大力推进。

四是信息不对称削弱了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因大多中小微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符合条件的抵押、质押品不足,银行授信较多是以纯信用贷款的形式发放,但是在税务、公检法、环保等等方面的政务类信息分布散、更新慢,缺乏统一、高效的综合信息共享平台,跟踪、收集中小微企业或个体信息难度较大,降低了银行信贷投放意愿,不少银行出于风险控制考虑不愿授信或仅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无法满足企业实际融资需求。

五是金融机构参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政策决策的机会偏少。尤其是在招商引资和产业政策制定时,无法获得第一手产业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融资需求、发展前景等信息,造成后期信贷资金投放滞后或因前期项目包装不符合要求无法给予授信。

四、三次产业融合视角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路径选择

一是加强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及财税政策之间的协调引导。结合当前形势,深入调查研究,由人民银行、发改、财政和税务部门及时联合出台支持产业融合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从产业政策扶持、财税激励、金融撬动等多方发力,全面加快产业融合步伐。

二是制定出台差别化监管政策,提升不良贷款容忍度,对确有需要办理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的需求给予支持。同时,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对县域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贷款产生不良的,给予银行一定的风险补偿。另外,目前“桂惠贷”贴息政策为一年一贴,但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希望获得3年左右的流动资金贷款,若办理的是3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则仅第一年能享受到贷款贴息,建议在贴息政策的设定上能给予与贷款期限相匹配的贴息。多措并举,解决金融供需不匹配的问题。

三是加大供应链金融推动工作力度,通过财税、土地、社保等多种激励措施,提升产业链核心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的积极性。加大供应链金融中有关金融机构、核心企业、政府部门、第三方专业机构等各方信息共享力度。同时,深入企业,加大供应链金融知识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宣传解读,加快产业链企业对供应链金融的认知与认同。

四是搭建多方信息共享平台,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顺应数字化时代和银行数字化转型趋势,由地方政府牵头,金融监管部门或其他指定部门具体落实,建立涉及公检法、税务、环保、水电等综合类信息共享平台,并明确责任分工、数据更新频次、信息使用及安全保护等,以高效、全面的数字信息克服金融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加大信用体系建设与征信知识宣传,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的正向激励和逆向惩戒机制,营造良好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广西金融融合
广西贵港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P2P金融解读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